柳铁锤
这个名字无敌,为什么呢?世人一想到柳,就是柔弱的形象,比如说什么弱柳扶风之类的词语。但是铁锤就厉害了,坚硬,刚强。中国人信风水讲方位,特别是在五行八卦上颇有建树。古人常说:阳中带阴,阴中带阳,阴阳调和方可天下无敌。正如这个名字一样,刚柔并济,合二为一,如果有人用这个名字,就直接无敌,一生肯定平安顺遂,想得到的东西必拿下。
柳二狗
二狗两个字乍一听平平无奇,但是深究下来却大有文章。首先这个二字,两笔写完,简洁朴实,它出自道家老子的理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这个二字。虽然简单却不随便。其次就是这个狗字。我们都知道狗狗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有些狗狗为了主人连命都可以付出,因此这个字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它的平易近人,而是更深刻的揭露一种道义,中国人最讲究什么,仁义礼智孝。一声朋友大过天,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所以这个名字的意义有多么意味深长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柳冬梅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由此可见,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把柳和雪联系起来做了类比。这说明什么,一个是被风吹起来的柳絮就如同雪一样,一个是“梅花香自苦寒来。”隐忍了一年才终于在冬天绽放的梅花。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坚韧不拔的形象就立竿见影的浮现出来。
柳小红
婀娜多姿的红色的柳在风中摇曳,诗情画意一下子就出来了。
柳建国
国民名字,非此名字不能压住此姓。
柳州螺蛳粉
五个字,还蛮霸气的
取名要顺姓的势,比如江疏影这个名字,江里面有疏疏篱篱的倒影,姓和名是完美应和的。
类似的还有叶知秋、林风眠、花满楼,颜如玉、周而复、关山月,这些都是顺姓之势的经典名字。
第二种是寄托期许,比如霍去病、辛弃疾、曹无伤。
第三种是善用虚词,比如林徽因、秦可卿、茅以升、王羲之。
第四种是引经据典,比如周星驰(滕王阁序,俊采星驰)、李成蹊(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柳如是(辛弃疾贺新郎)、南怀瑾(楚辞:怀瑾握瑜)PS:瑾和瑜都是象征身份的玉器,在古代是权利的象征,比如周瑜(字公瑾)名和字是对应的,同时出现“瑾”和“瑜”,所以古人的名和字是有关联的,再比如岳飞(字鹏举)飞和鹏都是象征飞翔,举也是向上的意思。
第五种是带入哲思,比如房玄龄、魏无忌、李商隐。
第六种是加入出生时间,比如华罗庚、陈寅恪、卫子夫。
做到以上六点再配合音调筛选,你的名字绝对不会差到哪去,别再给孩子取名子涵、梓涵、紫涵、梓萱、梓轩、紫萱、紫轩了....要多俗有多俗!一股浓浓的乡村偶像剧风格扑面而来。
但是取名也有忌讳,名字要曲而雅,不能太直接,比如张万财这种就不行。还有就是要避开生僻字,如果你不想你小孩从小就被人叫“苟或”,那就别取荀彧这类名字。还有就是要避开如今变味了的字,比如翔、菊。最后,请留意男女,男生别取郝萌这类(吕布手下大将)女生别取孙鲁班这类(孙家大小姐)私以为,顺应姓的势是最好的取名方式,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引申一下:接着说说周瑜这个名字,这名字其实是极其霸气的,一般人不敢这样取名。姓周,名瑜,字公瑾,全都是冲着王权去的,还是公之瑾,周之瑜,楚庄王陈兵洛邑问周室九鼎之轻重,大概就这意思,然后我们才说“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周瑜这名字之所以敢这样取,是因为他是贵族世家,父亲是洛阳令,相当于首都市长,祖父更是官至太尉(全国武装最高长官)再比如刘备(字玄德),“玄德”意思是处于蓄积状态隐忍而不发的德行;备是具备、具有的意思,所以名和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具备深藏不露的德行。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这个名字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主“明亮”的,而“孔”在古文里是“通达”和“很”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就是至亮至明之意。
对了,上面忘说莫文蔚了,这名字是她奶奶取的,她奶奶倾心黄老学说,所以名字自然在《易经》里找,有这么一句话:“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寓意非常好,意思是:君王的成长犹如老虎长大过程中身上的花纹,愈加彰显;君子的成长犹如豹子长大过程中身上的纹理,愈加华美;而小人却没有纹理,他就像一张光皮,君王喜欢什么他就画成什么。这个典故就专门比喻各类人的成长,所以文炳和文蔚非常适合两兄弟或两兄妹取名,只是这个典故太过出名,已经被用烂了,现实中叫文炳和文蔚的太多,就连小说里也经常出现,比如水浒传中的黄文炳…还特么是个反派。
然后单讲几个名字:
有种取名方式是剑走偏锋,用意想不到的字来提升名字的内涵,但这类名字往往读起来较普通,但也正因如此,当你看到字,会被惊艳到。之前有人说他奶奶叫赵济艳,一个很俗的农村妇人名字,直到看了户口本,当场就给跪了,奶奶其实叫:赵寄砚,这可是一个世纪前的名字啊。这个名字描绘了这样一副画面:古代文人之间表达敬意的方式通常是我寄给你一支毛笔,你回寄我一盏砚台,多么文雅。当然也可以解为寄托或者寄情于笔墨书香也是可以的。类似的还有严耕望,崔月犁,董问樵...读起来较普通,但看到字,画风瞬间就变了。
我之前认识一个人叫徐如林,听到这个名字我立马就给跪了,他爸爸姓徐,妈妈姓林,关键不在于此,而是它还自带典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兵法》(风林火山如兵之变者也)更难得的是,他还就是军人,名字还出自孙子兵法,这也没谁了......
这个名字完美到既加进了父母双方的姓,还有如此好的典故,还跟自己的职业挂钩,完美得像一个方块刚好能插进一个方形的凹槽,严丝合缝,强迫症喜极而泣!说文解字解徐,徐,安行也,徐如林即意为整齐划一,从容如一片挺拔的森林整齐展开,多么好的名字。类似的还有林则徐这个名字,林徐,徐林,一定是跟“其徐如林”这句话挂钩的。
当然也有取名失败的,比如有个段子:某人有个同学,外号叫苍蝇,有次聚会,大家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叫苍蝇,后来有人上了个厕所回来,惊呼终于想起了他名字,原来他叫史尚飞!这名字,不上个大号,还真想不起来.....
就刚刚,前几天过年,去银行办事,柜台小姐姐叫苟睿智....到哪说理去?谁特码能想到睿智这个词也能变味.....防不胜防啊。所以取名,最好别带常用词语。
最后给一点建议,中国人取名开始有趣,是从近代开始的,美好的像幅画,愤怒的像盆火,清新的像缕风,但后来名字就变得非常无趣了,男人叫伟,强,女人就是各种花,梅花,菊花,春花。所以我的建议是,别参照当代,也别参照偶像剧,耐心点的可以去楚辞和诗经里找(男楚辞女诗经)多翻翻史记也不错,史记里有很多惊艳的文字(日本年号有一半出自史记)不耐心的,直接看民国的名字,你会得到很多灵感,我上面列举的名字,有很大一部分出自民国真人。
既然都说到这里了,就顺便说说史记吧,我举个例子,“共和”这个词,现在大家都觉得很普通也很常见对吧,但这却是舶来词,它来自日本......维新后,日本为了规范不同政体的汉语名称,对于始于西方的“republic”进行汉语定名时用了“共和”二字,以后这种政体就叫“共和制”了,然后中国维新后直接拿来用了,行政同理。但当初日本是怎么选的“共和”二字呢?答案是日本人狂翻了史记.....《史记·周本纪·卷四》有这样一句话:“周、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意为周公和召公在周厉王出逃后共同执政,称之为“共和”。于是日本人就挑出了这个词来定义republic政体。同样,政府、有司、机关对机构进行管理,就取了“行政”这个词。所以日本人很爱说中国学了他们很多现代词语,我之前看街采都觉得无语,后来才知道,还真是,但日本人并不否认这些词语源头还是来自中国古籍,只是他们翻出来当现代汉语用而已,毕竟他们天皇年号都出自中国古籍,但现在日本为了突出自己的文化并有意跟中国脱钩,当今年号“令和”是从日本古籍——《万叶集》里取的,这就是山寨版的诗经,因为它是纯汉字典籍,其作者也有很深的汉文化熏陶,比如作者之一的山下忆良就是遣唐使,他的文风处处都有大唐影子,再比如奈良时代的长歌、短歌以及反歌则直接被称为“唐风文化”,其影响直到今天。再比如,昭和年号出自《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同样,日本也有一部分人主张年号继续在中国古籍里找,其中《史记》、《尚书》、《春秋》、《资治通鉴》自然是主流,而这些巨著,中国人自己都快忘干净了,要不是有韩国这个文化小偷存在,我想中国人会持续遗忘下去,从这个角度说,韩国的偷窃行为还倒逼了我们重视自己的文化,多可悲。
柳尧天、柳苏白、柳卉阁,随手打的字,都挺好啊,我还准备安排下一部戏里的角色姓柳呢。
我一位老师叫柳田
挺好听
柳如是
不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