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炒股怎么会赔呢?

回答
股市风险无处不在,即便经验老道的投资者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赔钱。这就像航海,即使再好的船只、再熟练的船长,也可能遭遇风暴、暗礁,导致船毁人亡。炒股赔钱的原因,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但仔细拆解开来,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态的“陷阱”:情绪失控是头号敌人

这是最常见也最致命的一点。股市情绪化波动是常态,而人往往又很容易被情绪左右。

贪婪与恐惧的轮回: 市场上涨时,贪婪会让人觉得“还能涨”,于是追高买入,结果在高点被套;市场下跌时,恐惧又会让人“割肉”,急于止损,结果刚卖掉股票就反弹,错失了机会。这种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来回摇摆,往往导致在高位接盘,在低位抛售,反向操作,结果可想而知。
追涨杀跌: 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赚,于是追逐热门股票,但往往热门股票已经涨得很高,追进去就成了“接盘侠”。反之,当一只股票跌了很多,很多人觉得“跌到这个份上了应该不会再跌了”,结果又进一步下跌。这种“羊群效应”,让很多人成为了市场的“小白鼠”。
赌徒心理: 有些人把炒股当成赌博,希望能一夜暴富。他们会重仓买入一只股票,寄希望于它能翻倍。一旦赌输了,倾家荡产也不是不可能。这种没有经过充分研究和风险控制的押注,本质上是把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缺乏耐心: 股市的长期上涨往往需要时间,而很多人缺乏耐心,希望短时间内看到巨额回报。一旦股票短期不涨,就心急如焚,频繁换股,结果可能错过了真正能带来收益的股票。

二、认知的“盲区”:对市场和自身的不了解

很多人炒股只是“跟风”,或者道听途说,对股票、市场、甚至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基本面分析不足: 购买一只股票前,不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行业前景、竞争优势等。只是看它名字好听,或者有人推荐就买了。一旦公司基本面恶化,股价自然会跌。
技术分析的误用: 技术分析确实有其价值,但如果只是照搬书本上的理论,或者只看一两个指标,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很容易产生误判。例如,某个技术信号显示买入,但如果遇上重大利空,技术分析可能就失效了。
对市场规则不熟悉: 不了解交易时间、涨跌停板制度、融资融券风险、分红派息规则等,都可能在交易过程中犯错,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高估自身能力: 认为自己比市场上的其他交易者聪明,可以轻松战胜市场。殊不知,市场是由无数专业机构和信息灵通人士组成的,普通散户在信息和专业性上都处于劣势。
缺乏风险意识: 没有意识到任何一笔投资都存在风险,甚至把所有身家都押在股市上,没有做好风险隔离和分散。

三、操作上的“失误”:具体交易中的错误判断

即使心态和认知相对稳定,具体的交易操作也可能出现问题。

止损不坚决: 很多赔钱的人,问题就出在“该止损的时候不舍得止损”。设定了止损位,但股价跌破了,心存侥幸,觉得它会马上回来,结果亏损被无限放大。
盲目加仓: 股票下跌时,不是去分析原因,而是觉得“越跌越便宜”,于是加仓,结果越陷越深,最终导致巨额亏损。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抄底”行为。
频繁交易: 过度频繁的交易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印花税、佣金等),还会因为判断失误而导致整体收益下降。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风险,交易次数越多,犯错的概率也越大。
没有仓位管理: 把大部分资金一次性买入一只股票,或者把所有钱都投入股市,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将无法承受。合理的仓位管理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消息驱动的交易: 容易被各种消息面左右,追逐所谓的“内幕消息”或者“重大利好”。但很多消息是虚假的,或者已经被市场消化了,盲目跟进很容易被套。

四、外部因素的“冲击”: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有时候,即便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可能因为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而赔钱。

宏观经济风险: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宏观因素都会影响整个股市的走向。
突发事件: 例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疫情爆发等,都会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
庄家操纵: 尽管有监管,但某些股票仍然可能存在庄家操纵股价的情况,散户在庄家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信息不对称: 市场上的信息并非完全公开透明,一些机构可能掌握着普通投资者不具备的信息优势。

总结一下:

炒股赔钱,往往是心态失控、认知偏差、操作失误以及外部风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避免赔钱,并非不可能,但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学习。这包括: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把炒股看作是投资,而非赌博,追求的是长期稳健的收益。
学习和研究: 深入了解市场,学习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了解公司和行业。
严格的风险控制: 设定止损,做好仓位管理,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控制情绪,理性分析市场,不追涨杀跌。
持续学习和总结: 市场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自己的交易。

赔钱是股市的常态,但不是必然。理解了这些原因,并切实去改进,才能在风险的市场中,提高生存的几率,并最终获得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个问题是贪。

A现在10块。你买了。

涨到10.1,10.2,10.3,你不卖,感觉还能涨。

然后A开始跌,10.3,10.2,10.1,最后跌回10块。

这时候你更不会卖了,10.3都没卖你会10块卖?

然后之后的2年,股价一直在9.9到10.1之间波动。

最后你10.1卖了。赚了1%,但你花了2年,扣掉手续费,可能还没存银行利息多。

第二种是冲动。

AB两只股票,都是10块。

你认为A会涨,买了A。

然后A跌到9了,B涨到11了。

这时你很生气,认为自己买错了。然后赶快卖了A买B。

结果之后A又涨回10了,B也跌回10了。

AB原来10块,现在还是都10块,你浪费了时间,也亏了钱。

当然你会说,你赚一点就卖,而且如果买错了也不换,一直等,等到涨再卖。

A还是10块。你买了。

然后遇到熊市,一直跌。跌到7,反弹回9,再跌到5。

你不卖,一直等,等了十几年,回到10.1了,你卖了。

十几年赚1%,这个更惨。

别说什么不可能,很多股票都曾经有过从最高点砸下来,十年回不去。

还有一种情况其实在中国股市也非常常见。

就是说你炒股,但其实你并没有多少钱。

你买了A,还是10块。

之后跌到5块,你相信A很好,相信过几个月一定涨上去。

但突然,你需要用钱。

你要结婚,要买房,要生小孩。你怎么办?

或者,这些事情可以等。

如果是家人生病呢?如果是急需用钱,不能等呢?

你只能在5块抛掉,积蓄损失一半。所有家人都骂你。此时你也没钱了。

然后你看着A在之后的5年一路从5块冲到50块。而留给你的永远只是亏损50%

这就是中国股市,你有钱有闲去炒股。

你有1000万,拿100万闲钱炒股。亏了,你能补仓补10次。赚了,只要赚10%,那就是10万。够普通人活一年的了。而且你有1000万,自然有朋友,有人脉,有消息。只要别太贪心,别加杠杆,总是不会亏的。

而你只有10万,拿1万去炒股,你当然也能补仓,可你有时间么?你是上班族,涨了你想卖,老板叫你开会,没来得及,跌回去了。你准备补仓,老板叫你准备材料,没来得及,没补上。别说你没消息没人脉,就是你真赚了10%,也就1000块。房租都未必够吧。

----------------------为什么买卖那么容易打错啊,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给大家带来不便我深表歉意,现在应该已经改好了-------------------------------------

另外有人说国外股市也很多散户,我承认。但那些散户大多不炒股。

中国人谈到股市喜欢说炒股。我的理解,炒股就是指短线频繁交易。

而外国人谈到股市很多是指长线投资。这中间区别其实很大。

中国股市绝对不是散户最多的股市,但一定是散户交易员最多的股市。

国外的散户交易员其实不多,而且要么是大机构出身,有多年交易经验,有技术,有资金。或者是高学历,有很多相关知识。

而反观中国,所有的散户都在做交易员,每天关注涨跌,频繁交易。更可怕的是,这成了一种主流文化,谈到股市就是炒股,就是做独立交易员,就是频繁短线交易。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现状。

中国的散户,别说知识技能,很多甚至连基本的股票知识都没有,资金也很少,就冲进股市做交易员了。如果这样都不亏钱,你认为合理么?

国外的散户,并不是炒股,并不是做追涨杀跌的短线交易员。他们进入股市,大多是做长线投资,或者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

长线投资,自然不怕赔,因为本来也没准备马上卖。外国散户拿一只股票拿个三五年非常常见。

另外,这也得益于国外股市大多相对稳定,而且上市公司都有稳定又不错的分红策略。这样,长期来看,既可以获得稳定的股息回报,长期来看又可以获得股票升值的收益。

另外,国外数量最大的是以扩大投资组合多样化为目的投资股票的投资人。

不要认为有投资组合的就一定是土豪。

国外有非常完备的各类会计,金融,税务的服务提供给各种收入阶层的投资人。所以许多中等收入家庭也可以方便免费的获得这些服务。

建立一个长期的投资组合,将资金按照个人情况的不同,分散投资在债券,长期存款,基金,股票等多种不同投资产品上,享受收益的同时对冲风险。这样,股票亏了也无所谓,组合里每个投资都一定有赚有赔,只要长期来看整个组合的净收益是正的就好了。

所以,想入股市,先问问自己是要投资还是要炒。

投资,就认真研究报表,研究公司业绩前景,分红政策,然后做好一拿拿十年的长期投资计划。

炒,就是玩短线,你就是要当交易员了。作为一个独立的散户交易员,那就分析下自己有什么,有知识,有技术,有经验,有钱?还是,什么都没有,只有发热的头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