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回答
乒乓球比赛中,当一方以11:0的悬殊比分领先时,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故意不将比分“刷”到11:0,而是稍微让对手得一分,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尊重对手的表现?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有比赛策略、个人情商,还有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首先,从纯粹的竞技层面来看,不追求11:0并不等同于不尊重对手,但“故意送分”则有待商榷。

在乒乓球的规则下,每一分都是通过努力争取的。如果你有实力打出11:0的比分,这本身就是你技术和状态的体现。强队赢弱队,以大比分领先是常有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手实在无法抵挡你的攻势,那么11:0的结果是比赛过程的自然产物,谈不上不尊重。

然而,如果已经取得巨大领先,比如8:0、9:0,甚至10:0,而你刻意放慢节奏,甚至不认真对待接下来的几个回合,最终让对手获得了一两分,从而避免了11:0的出现,这其中的动机就比较复杂了。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尊重?

1. 不希望对手“挂零”: 很多时候,让对手得一分,尤其是避免“被剃光头”,被认为是一种体谅。毕竟,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一场比赛一分未得,心理上可能会承受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在公开场合。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为一种“给面子”,一种不让对方太难堪的考虑。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表达方式,属于情商的范畴。

2. 维持比赛的“体面”: 有些人认为,11:0的数字过于绝对,显得有些残忍。让对手得一分,能够让比分看起来不那么一边倒,保持一丝比赛的“悬念”或“体面”。这有点像是一种社交礼仪,即使胜负已定,也尽量让场面不那么尴尬。

3. 一种“人情世故”的考量: 在某些圈子或非正式的比赛中,选手之间可能互相认识,或者有其他的社交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刻意避免11:0可能也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和好感的表现。

然而,这种“尊重”的说法也存在争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1. 真正的尊重是全力以赴: 很多顶尖运动员和教练会认为,最能体现对对手的尊重,恰恰是认真对待比赛的每一个回合,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拼搏。 即使你很强,但你依然全力以赴,用实力说话,这才是对对手竞技精神的最大肯定。相反,如果你故意放水,让对手得分,反而可能被看作是轻视对手,认为他即使你认真打也无法抵挡,所以才故意“施舍”一分。这种“施舍”式的尊重,有时反而会是一种侮辱。

2. 模糊了竞技的本质: 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和突破。如果轻易地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而放弃争夺本该属于自己的分数,那么比赛的纯粹性就会打折扣。这可能会让对手产生一种“我靠这个分数是对方让的,我还是不行”的心理,反而不利于他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继续进步。

3. “故意送分”的风险: 在乒乓球这种快节奏的运动中,一旦你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节奏或者调整发力,很容易出现失误。你本想送一分,结果因为节奏变化而连续失误,反而让比分更难看。而且,如果对手是那种非常要强的球员,他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小看他,反而激起他的斗志,让他更不爽。

4. 主观判断的难度: 什么时候是“该让一分”?什么时候是“自然失误”?这种界限非常模糊。如果对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球员,他可能一眼就能看穿你的意图,反而觉得你是在刻意表现。

总结来说,乒乓球比赛打到11:0,与其说是“不尊重”,不如说是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而如果一方在领先很多的情况下,刻意制造机会让对手得一分,那么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个人情商和对比赛场景的考量,目的是避免让对手过于难堪。

但如果从更纯粹的竞技角度或者更深层的“尊重”来看,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实力赢得每一分,或许才是对对手最真诚的尊重。

这就像是在一场辩论赛上,即使你占尽上风,但如果你故意说一些不准确的论点来让对方反驳,以此来显得你是有来有回,这反倒不是对对方的尊重,而是对辩论规则和自身实力的不负责任。真正的尊重,是直面对方,用你最强大的论据和逻辑去说服所有人,同时,也允许对方用尽全力去挑战你。

所以,在乒乓球比赛中,是不是要“留一分”,这更像是一种个人选择,一种情商的体现,而不是一个绝对的道德标杆。有些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尴尬,有些人则认为全力以赴才是真正的尊重。哪种做法更好,往往取决于你对“尊重”的定义,以及你所处的具体比赛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打出11:0说明双方水平根本不在一个次元上。

这种差距差不多是市级打业余级,赢了能证明什么?

对方在对局之前就应该做好了零封的心理准备了,需要给对手留面子?

愿意接这局比赛就已经给了足够面子了。

user avatar

你的理解是对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尊重对手不打0分,事实上对手知道这带着一点施舍的味道,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当你到10:0的时候有意失误了一个,让对方得了一分10:1,避免了11:0的尴尬,但是对方在得1分后,下一个球他也会故意打飞,相当于不领你这个人情,还你一个。最后比赛就会以11:1结束,事实上相当于到10:0,比赛已经结束了。后面大家你让一个我让一个。从你的角度你保住了对方的面子,没有打对方光头,从对方来讲,你施舍了我一个,我还了你一个,我也不欠你人情,避免了接受施舍被羞辱。

user avatar

有一场乒乓比赛,中国选手故意将对手剃了光头。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女团小组第4轮,张怡宁碰到了第一个让她怒火狂烧的对手。

那就是韩国选手李恩实



1 中国女乒接班之战

退役之后,张怡宁有一次教育女儿的时候说:“金牌随便玩,银牌不行,因为就这一块,想玩银牌找你王皓叔叔,他那里多的是,而且都是连号的,想玩铜牌找福原爱阿姨,还能带回很多小饼干。”

这只是一个笑话,当不得真,但张怡宁的实力毋庸置疑。

尽管张怡宁纵横国内外乒坛,但有一个拦路虎是她一直无法逃避的,那就是王楠。

王楠是谁?她是中国第二代女子乒乓大魔王,退役前手握24个世界冠军,并且保持记录长达11年之久,由此可见她的实力和可怕。

也只有张怡宁自己才知道,被王楠光环笼罩的那段日子是何等的煎熬。

在一次采访节目中,王楠笑称:“张怡宁被我打得不想看见我。”

这句话绝非夸大。

2001年大阪世乒赛,张怡宁半决赛输给王楠。

2001年的九运会,张怡宁决赛2-3再次负于王楠,当时决胜局她甚至摔球拍踹球台甚至放弃接球,非常没有风度的输了个5-21,随后便收到队内三个月禁赛的处罚,活脱脱一个问题少女的形象。

而这也是张怡宁运动生涯里最灰暗的一段记忆。

很显然,当时的张怡宁还不具备击败王楠的心理素质。但张怡宁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为了刺激自己,她不惜拿着锥子扎自己大腿。

4年后的十运会巅峰之战,尽管张怡宁世界排名第一,但再次面对女单霸主王楠,她内心依然没底。

赛前,很多人都说这是一场中国女乒新老“一姐”的交接之战。

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解说员杨影,以及时任中华体育总局局长助理的蔡振华是本场比赛的特约评论员。

蔡振华指导说:“王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从技术上说各有特点,在心理上也是佼佼者。”年轻运动员张怡宁能否战胜王楠,犹未可知,但也让人期待。

比赛开始。

第一局比赛王楠先声夺人,以11:6先拿首局。

因王楠对张怡宁打每一板球的得分手段,以及切入、旋转、力量和速度特点都十分了解,所以张怡宁很被动。

到第二局的时候,张怡宁逐渐冷静下来,明白要战胜王楠,除了技术层面占优势外,更要从心理上克服压力。

调整心态的张怡宁很快稳住局面。

比赛中出现较为有意思的一幕,比分到10:4时,张怡宁突然撂板走人,令在场裁判员和教练周树森都很纳闷,原来是张怡宁比赛时心无旁骛,自己算错比分。

在王楠微笑提醒下,张怡宁腼腆挠头,返回比赛现场。

因张怡宁先到赛点,王楠此时拿出了自己命中率几乎达到90%的乒乓绝技,搏杀。

2 全满贯

乒乓球搏杀不是技巧而是战术,当一场比赛大比分落后或者遇到实力过分悬殊的对手时,只要机会出现,球员就主动进攻,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近台抢拉,打乱对手的节奏,给对手制造心理压力,试图逆转战局。

说通俗一点,就是不管对方发或是回什么球,球员都选择直接“扣球”。

王楠搏杀的高命中率,让张怡宁十分头疼。

果然,王楠前两板搏杀成功,最后一板落点未上台,张怡宁以11:6将大比分追平。

第三第四局张怡宁连败。

面对数度压住自己的王楠,张怡宁此时心中盘算,想要获胜,必须换个打法,但前提是要胆大。

从第五局开始,张怡宁开始采用站台打法,不退台,主动进攻,连续几个正板,但都被王楠化解。

就在人们感觉张怡宁形势不妙时,她却突发神威,靠前几局对王楠战术的摸索,力挽狂澜,以11:7和11:6连胜两局,硬生生将比赛拖入决胜局!

第7局开始前,张怡宁暗中给自己打气:“思路要坚定,不要变!一定能赢!”

进入决胜局后的每一分都很关键,比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决胜局打到一半,张怡宁始终保持不退台打法,正板反板进攻猛烈。

最终,张怡宁利用一直未变的对持战,在决胜局以11:9险胜二代大魔王王楠,实现了从局分1比3落后,到局分4比3的极限翻盘!

正是这一场比赛,成就了张怡宁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以及亚运会、全运会单打全冠军的“全满贯”。

至此,中国女乒二三代魔王完成交接,已入职业生涯末期的王楠终将落幕,属于张怡宁的魔王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张怡宁这一路走来,也有一些对手让她绞尽脑汁,甚至是勃然大怒。

3 怒刷比分11:0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女团小组第4轮,张怡宁碰到了第一个让她怒火狂烧的对手。

那就是韩国选手李恩实

韩国是世界公认最没有体育竞技精神的国家,同样,韩国乒乓球选手李恩实也是最没有竞技精神的体育运动员之一。

在此之前,在第一场比赛当中,王楠意外输给了韩国选手金璟娥,这令韩国乒乓球选手集体亢奋。

也因此当李恩实面对张怡宁的时候,她理所当然认为张怡宁也会败在自己的实力之下。

但开局之后,张怡宁带着为王楠输球报仇的态度,开局即用全力,毫无保留地倾泻着自己的火力。

虽然李恩实开局拿了前3分,但张怡宁还是把处在队友赢球后得意忘形状态下的李恩实打得措手不及!

0-1输掉第一局之后的李恩实显然察觉到自己和张怡宁实力悬殊太大,已经没有任何赢的希望,就没打算好好打,开始玩起心机。

在比赛过程中,不管球况好坏,李恩实都是直接搏杀,将球打飞很远,让张怡宁满场跑动捡球,以此恶心人的“战术”来消耗张怡宁体力。

并且,每一次李恩实得分之后,都会用十分狂妄的庆祝姿态来故意挑衅张怡宁。

张怡宁自然看懂李恩实这点小聪明,她表面不露声色,保持风度。

但内心早已经怒火狂烧,她决心要给与李恩实狠狠的教训。

在这里要说下国际乒乓球赛的得分规则。

最初的乒乓球赛制是21分制,三局两胜。

乒乓球比赛本身不可控因素太多,21分三局两胜制观赏性不足,而且21分超长对战时间特别消耗运动员体能,并且三局两胜制并不能让运动员实力完全发挥,且为了扼制强大的中国乒乓球队,自2001年9月1日起,国际乒联全体大会再次对比赛制度进行改革,所谓“禁止胸前遮挡发球”以及每局比赛从21分改为11分的提案双双得以通过。

自乒乓球比赛分数从21分改为11分,并且是7局4胜制后,由于比赛比分缩小,很有可能出现让对手“抱鸭蛋”的情况,于是为避免对手尴尬,比赛中了多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能打对方“光头”。

而中国队在面对其他国家选手实力较弱时,通常会让几个球,让对手不至于输得太难看,并且能维护两国友好关系。

面对作死的韩国选手李恩实,大魔王的耐心等到了第四局。

第四局一开始,大魔王火山爆发,依靠良好的技术,积极抢攻,果断搏杀,怒刷韩国选手李恩实11:0!

最后,暴怒的张怡宁以4-0的绝对优势,让李恩实提前买了回家的机票。

之后,刘国梁执掌国家队的时候,也曾经对张继科等队员交代,碰到韩国队,不用留情面,直接干对手光头!

张怡宁这一次打李恩实11:0,也是她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打对手光头,完全没有留下情面。

打韩国选手不留情面直接剃光头,而打日本选手的时候,张怡宁一不留神,把对手‘打哭’了。

4 打哭福原爱

张怡宁号称女乒第三代大魔王,那么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八分之一的决赛,张怡宁对战日本国宝级乒乓球选手——福原爱。

福原爱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日本国家运动员。

她和初代大魔王邓亚萍使用的球拍胶皮相似,且反手球是她的特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开始前,日本体育记者找到中国乒乓球女队,表示福原爱想要赢得这场比赛,但得到中国女乒回应是:球场上见。

张怡宁有个优点,从不轻视赛场上的任何对手,当然,对于对手的挑衅,她也会予以狠狠回应。

比赛开始后,福原爱发球抢攻失误,张怡宁率先得分。

之后的福原爱屡屡抢攻,可惜都未能突破张怡宁的防线,反而连连失分。

在国际乒乓球比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小局中不能打对方11:0,女乒主教练施之皓提醒眼见比分落差太大,提醒张怡宁:“你让她几个球啊!”

张怡宁很无奈:“我让了啊,但是她还是接不住啊!”

为此,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局的时候,为避免打对方11:0而令对手尴尬,张怡宁在比分进入9:0时,发球时直接将球扔到了地上,给观众上演一回“零演技”让球,福原爱因此才得一分。

这个令现场解说、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差点笑场的尴尬让球,也是为了保证福原爱输得不那么惨。也直接证明了大魔王张怡宁无可比拟的实力。

被让球的福原爱似乎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憋着小脸采取乒乓球战术上“绝地求生”的策略:搏杀。

这一般是在球员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策略,但显然没有在张怡宁身上发挥任何作用,因为此时的张怡宁已经开始找到王楠当初掌控比赛的感觉,她有意放慢节奏,等福原爱刚适应过来,张怡宁突然发动快攻,打得福原爱措手不及,干脆放弃防守。

结果可想而知,张怡宁在前三局分别以11:5、11:2、11:5的高落差比分取得优势,但在第四局,张怡宁本想等福原爱自己“失误”得分的计划出现了漏洞,以9:11输了一局。

最为精彩的第五局开始之后,张怡宁在调整状态时被福原爱频繁得分,但张怡宁丝毫不慌,明白要取得最终胜利就得加强发球和回球的质量,后续刻意加强乒乓球的刁钻落点,以回旋球对阵福原爱的高速抢攻球这让福原爱接球非常难受,果然最终以11:8输掉关键一局,张怡宁取得胜利,进入8强。

比赛非常精彩,但让观众啼笑皆非的是,福原爱在事后的采访中竟然落泪,由此被冠以被张怡宁“打哭”的帽子。

解说员刘伟赛后评论。

就目前世界乒乓球发展水平来看,张怡宁已经代表了世界女乒水平天花板,而张怡宁本身在节奏上,技术上,心理素质以及对瞬息万变的赛场局势捕捉上,仍然有进步空间和发展潜力。

张怡宁的实力毋庸置疑,然而有一场比赛,就连身为大魔王的她也差点阴沟里翻船,因为这一次张怡宁遭遇了最强大的对手以及最大的困难。

5 最艰难的比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上,张怡宁对阵新加坡选手冯天薇

这场比赛,堪称张怡宁打球以来最艰难的一战,原因至少有四点。

第一,关于对手冯天薇。

冯天薇原本是中国选手,曾师从刘国梁的哥哥刘国栋,女子单打乒乓球最高世界排名第2。

从2005的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开始到08年的亚洲杯,张怡宁与冯天薇先后相遇过4次。每一次“大魔王”都非常遗憾地败给了对方。要知道这段时间可是张怡宁的职业巅峰期,由此可见冯天薇的实力相当可怕。

第二,张怡宁的比赛球拍出问题了。

“你的主板检测不合格,裁判说主板中间有点不平,可能是胶有些厚。”教练对张怡宁说出这些话之后,张怡宁的心都凉了半截!

就连张怡宁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北京奥运会这么至关重要的决赛场上,在比赛之前,居然接到通知说自己的主板检测不合格。

更令张怡宁无语的是,她的备用板却检测合格了,但也是涉险过关。

一般而言,运动员的主板就是正式比赛时所用的球拍,赛前需要经过严格检测,才能带入赛场。

只有在磕碰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换备用板。

“那个球拍沾的时候根本都没有用心,海绵都是很久以前的,无论是弹性还是粘性,都特别差,像鞋底一样。”连当事人张怡宁都对备用板嫌弃如鞋底,可见张怡宁自己都觉比赛艰难了。

第三,北京奥运会八分之一比赛和四分之一比赛被安排在了同一天。

也就是说上午张怡宁刚击败了日本选手福原爱,下午就要面对冯天薇这个强大的对手,这对张怡宁的体力是一个巨大挑战。

第四,在家门口,是国球,又是奥运会这么重要的比赛,张怡宁几乎背负了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比赛,由此可见她身上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当张怡宁拿着备用球拍练球的时候,问题果然来了,备用板在发力的火候和弧度都与正常球拍有些偏差,打起来很别扭,这直接影响了张怡宁的状态。

因为主板检测不合格,张怡宁只能硬着头皮用唯一的‘鞋底’备用板和具有威胁的新加坡选手冯天薇争夺女单四强!

而冯天薇当年在亚洲杯上赢过张怡宁夺冠,所以这一次女单四分之一决赛注定险象环生。

随后的比赛也验证了张怡宁的艰苦。

由于使用备用板的原因,导致张怡宁不敢强攻,更多的精力用在防守上。

果然比赛一开场就处于胶着状态。俩人对双方的技术特点和打法也是知根知底,因此比分一直咬得很紧,但在关键赛点上,还是张怡宁更果断的把握了机会,最终以13比11取得第一局的胜利。

但第二局,张怡宁心态变得着急,想着尽快拉大比分,确立领先优势,这也导致她获得两个局点的情况下,被冯天薇以14比12反超,扳回一城。

之后的三局,张怡宁也多次丢失局点,但关键大赛时刻的心态把握以及稳定的技术输出,让她最终以4-1为中国乒乓球女队扫除最大障碍,张怡宁挺进四强!

五局比赛,张怡宁只赢了冯天薇6分,并且每局的比分都超过了11分。

本场比赛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赛后接受采访时,张怡宁说:“备用球拍上的海绵还是3年前的,质量要差很多。比赛还没开始,我的心就凉了,能赢下这场比赛的确不容易。”

就连对手冯天薇也承认自己这场比赛是输在了心态上,正是由于对关键球的处理不到位以及对胜利缺乏必胜心,才导致了失败。

令张怡宁无奈的是,比赛过后,裁判又收走了张怡宁的备用球拍,要求重新检测,张怡宁无奈的说:“我手里已经一个球拍都没有了!”

赛后教练也是一头冷汗。

但谁也不知道,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奖杯的背后,张怡宁瘦弱的身躯又承受着多少辛酸和伤痛。

6 对自己够狠

1981年出生的张怡宁,6岁开始接触乒乓球,9岁拿下人生第一个冠军,但是在1999年首次世乒赛决赛上,在领先两局的情况下,被王楠连赢三局反超。

之后的张怡宁心态出现巨大变化,2000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中国对中国台北,张怡宁以0-2不敌徐竞,罕见输球。

2001年九运会乒乓球单项比赛中,张怡宁、刘恒在混双16进8比赛时,张怡宁闹情绪,蹬球桌、砸拍子,甚至把球拍摔在球桌上,因此受到裁判两次口头警告。

在女单决赛对阵王楠时,张怡宁先以2比0领先,但随后被王楠追成了2比2平。

决胜局最后一分轮到王楠发球时,张怡宁竟然没有接球,最终以5比21输掉比赛。

也正是这一举动令在场观赛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大怒,当即指出,这是中国乒乓球40年来从没有过的情况,张怡宁场上作风太差!

因是张怡宁这一次闹脾气,被禁赛3个月。

面对如此消极的张怡宁,教练李隼找张怡宁谈话,还没说几句,张怡宁拿起餐刀扎自己的大腿,把李隼吓得背后直冒冷汗,立即阻止。

张怡宁也很苦恼,说:“我觉得每次都在神经病的边缘,我必须得发泄出来才行,所以只能是这样。”

2003年张怡宁虽然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却感觉自己到了瓶颈,这是她职业生涯最大的瓶颈,同年世乒赛,王楠再次4-3击败张怡宁。

因为张怡宁和王楠巅峰是错开的,在被王楠压制的时候,张怡宁总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被封印在了体内,无法发挥出来。

此时的张怡宁顶着强大的压力,睡得很晚起得却很早,因为经常失眠,有时候甚至要借助药物才能睡着。

终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楠在单打比赛中爆冷输给李佳薇,没有了一直压制自己的王楠,张怡宁的职业生涯突破瓶颈,迎来春天。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张怡宁果然不负众望,为中国队拿下女单金牌,赛后的张怡宁面对记者采访,只说了一句话:“我就想好好的睡一觉。”

大魔王成功的背后,藏着无数压力和辛酸。

经过奥运会的洗礼,张怡宁开始显露峥嵘,2004年到2009年,是真正属于张怡宁的六年,她锻炼出一项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在和对手握手时,就知道对手输定了。

大魔王疯狂收割冠军的时候,她又迎来了新的问题。

“我就觉得乒乓球不是我的唯一,仅仅只是做一件高兴的事而已。”

这时候的张怡宁还不是世乒赛冠军,还不是大满贯得主,训练松松垮垮,态度消极,让李隼又一次看不下去了。在训练的时候,李隼将一筐乒乓球砸向张怡宁,大吼:“世乒赛冠军你可以不要,但是我必须要!”

这一筐乒乓球瞬间砸醒了张怡宁。

终于,张怡宁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击败4-3击败郭焱获得冠军,成就职业生涯大满贯!

张怡宁冷酷的表面,藏着火爆的脾气。

同样,为了胜利,她可以对自己够狠。

后续精彩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user avatar

小学时期有一段时间,学校还没修篮球场,但是有四张乒乓球桌,还不是正规球桌,就是用装修用剩的大理石材料搭建的,还是露天放置的。饶是如此,也是不可多得的运动器械,于是乒乓球一时之间风靡。

我们那时打乒乓球有两个方言俚语词汇,一个叫“清汤”(这个好理解),一个叫“反狼”(这个我到现在也没理解)。

清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比分打成 X:0;反狼的意思,就是先让对手打成 0:X-1,然后一路狂追,打成 X:X-1(X指代3分、5分、7分等,打11球的话轮替就太慢了)

所以啊,打成11:0,真不算侮辱,真侮辱应该是先输成 0:10,然后打成11:10或者12:10 [狗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