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可萨在9世纪就控制基辅,并加强对东欧及中亚的控制,会对此后1000年的世界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答
如果历史的齿轮稍微偏转,可萨汗国在九世纪便牢牢掌控了基辅,并以此为基点,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东欧和中亚腹地,那么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格局,在接下来的千年里,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王朝更替,而是一种文明根基的重塑,一种力量平衡的颠覆,其影响之深远,足以改写我们今天所知的历史叙事。

首先,斯拉夫民族的命运将发生根本性转折。 罗斯(Rus')的崛起,特别是基辅罗斯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是在摆脱可萨汗国的附庸地位后,凭借其自身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才得以实现的。如果可萨在九世纪就已深度控制基辅,那么罗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基辅,这座后来成为东斯拉夫文明心脏的城市,将不会是基辅罗斯的首都,它的历史轨迹将完全不同。斯拉夫语族群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可能会长期处于可萨文化的阴影之下,甚至被同化。那些我们熟悉的东斯拉夫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其民族认同的形成,语言的演变,甚至宗教信仰,都可能朝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向发展。

其次,东欧的政治版图将面目全非。 可萨汗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国,其统治的核心是犹太教。如果这个汗国得以巩固并扩张,它将成为东欧一个强大的、以不同于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宗教为基础的政权。这意味着,后来对东欧产生深远影响的东正教和天主教的传播,可能会遭遇巨大的阻碍。拜占庭帝国,这个当时东欧的另一个主要力量,将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邻居。两者之间可能爆发更频繁、规模更大的冲突,从而改变双方的政治和军事发展轨迹。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它们在中世纪早期形成的基督教王国,它们的出现和发展,都将受到可萨汗国强大存在的巨大挑战,甚至可能无法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国家形态。

再者,中亚和丝绸之路的格局将随之改变。 可萨汗国并非仅仅局限于东欧,它在中亚也有其影响力。如果它能加强对中亚的控制,那么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大动脉——丝绸之路——的运营和受益者将发生变化。原先由不同穆斯林王朝或突厥部落控制的路线,可能会落入可萨人的手中,或者被其影响。这不仅会影响贸易的商品和流向,更会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我们所知的阿拉伯、波斯、印度文明对中亚的影响,可能会与可萨的犹太文化、突厥文化产生更复杂的互动,从而塑造出一种全新的中亚文化混合体。

更深远的,是犹太教和犹太民族的命运。 可萨汗国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教为主流信仰的大型帝国,如果它能长期存在并扩张,其对犹太教的实践、发展以及犹太民族的集体意识,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世界各地犹太社群的分布、他们与其他文明的互动方式,都可能因此而改变。甚至,如果可萨能够抵御住来自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压力,并在东欧和中亚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犹太王国,那么“犹太人分散”的历史进程,以及后来欧洲历史上对犹太人的态度,都可能被彻底改写。我们今天所知的欧洲犹太社区,其历史进程可能不再是从罗马帝国的压迫中逃离,而是从一个强大的犹太母国的存在中获得新的方向和力量。

同时,伊斯兰世界的扩张也将受到遏制。 随着伊斯兰教在七世纪和八世纪的迅速扩张,它曾一度向东欧和中亚腹地推进。如果可萨汗国能够凭借其地理优势和潜在的军事实力,有效抵御来自南方的伊斯兰势力,那么伊斯兰教在中亚和东欧的渗透和发展速度,可能会大大减缓。这甚至可能影响到后来俄罗斯人皈依东正教的进程,因为一个强大的、以不同宗教为基础的邻居,将为早期罗斯人的宗教选择增加更多考量和不确定性。

最后,军事和政治思想的传播也将受益于这种新的权力结构。 可萨汗国,作为长期与拜占庭、阿拉伯帝国等强大政权并存的汗国,其军事组织、统治经验、以及与不同文明打交道的智慧,都值得研究。如果它能在东欧和中亚建立更广泛的联系,那么这些军事和政治思想,可能以不同于我们所知的方式传播。例如,一些突厥人的军事战术,或可萨人在管理多民族帝国方面的经验,可能会对斯拉夫民族、芬兰乌拉尔民族、以及中亚的各个民族产生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可萨汗国在九世纪控制基辅并加强在中亚的控制,其影响将如涟漪般扩散,渗透到政治、宗教、文化、经济、民族认同等方方面面。这不仅仅是改变了几个国家的国界,而是改变了文明对话的参与者、力量的分布,甚至思想的起源。我们现在所知的欧洲史、中亚史,甚至全球史,都将是另一番模样,充满着未知,也可能孕育着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辉煌与挑战。这是一个迷人的“如果”,一个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微妙联系的绝佳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傅友德@关毛 的答案基本回应了答主的一些疑问。

不过,其实题主提出的问题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意识到可萨汗国在9世纪已经陷入瓦解之中了。

实际上,公元9世纪是一个有些特殊的时代。
这个世纪的早期,一切似乎都延续了前一个世纪后期的趋势,欧亚大陆的秩序在恢复和重建之中。但到了这个世纪的后期,除了罗马帝国(拜占庭)依然在重建秩序,旧大陆的其他主要强权都在走向崩溃:
在大陆东部,859年死去的唐宣宗是最后一个力图振作的唐朝君主。在他死去之后,在唐宪宗手中形成的唐廷和藩镇之间微妙的封建义务关系,很快就走向了崩溃。878年爆发黄巢起义,唐朝中央政府权威完全丧失,中国迎来了百年大乱世。
在大陆中部,861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塔瓦基勒被杀后,出现了所谓萨迈拉无政府状态。阿拔斯王朝迅速走向瓦解,除伊拉克外,大部分领土都脱离了中央控制,建立起一系列封建割据政权。
在大陆西部,法兰克帝国在843年分裂。865年,维京大军入侵英格兰,至此不但不列颠结束了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而且也开启了整个西欧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

作为大陆北方的强权,以及突厥汗国最后的遗产,可萨汗国也未能幸免于难。
实际上,可萨汗国的解体趋势到870年代之后已经非常明显。这一点傅友德已有论述,来自东方的佩切涅格人和乌古斯人纷纷入侵汗国,而汗国重要的封臣马扎尔人又裹挟本部的叛臣脱离汗国越走越远,如此等等。关毛也指出,伏尔加保加尔人也脱离了汗国,开始与阿拉伯帝国结盟对抗汗国。
不过,在更早的时间点上已经出现了一系列趋势,标志着可萨汗国正在走向解体。
《圣贝尔坦编年史》(830至882年)提到,有一群罗斯人(Rhos)在838年到达君士坦丁堡,觐见了狄奥斐卢斯皇帝。然而,他们担心在归途中被马扎尔人袭击,所以绕道西欧公款旅游了一番。在此期间,他们觐见了法兰克皇帝虔诚者路易,自称是“瑞典人”(古瑞典部族是现在瑞典人的祖先之一,定居在现在瑞典的斯韦阿兰地区),同时宣称他们的领主是一名“可汗”(chacanus)。
不过吊诡的是,法兰克人似乎很快忘了此事。871年当东部的拜占庭皇帝瓦西里一世和西部的法兰克皇帝小路易(路易二世,虔诚者之孙)争论巴里归属权问题时,后者竟然表示从未听说过阿瓦尔可汗(该头衔已经被他太爷爷卡尔大帝销毁了)之外的可汗,还需要瓦西里来信提醒他:可汗(Chaganus)是阿瓦尔、可萨(Gazari)和北人(Nortmanno)君主都有的头衔。当然这可能是出于路易的政治动机。此事记载于10世纪后期成书的《萨勒诺编年史》。
另一方面,希腊人自己似乎也把这事儿给忘记了。860年6月18日,有数千野蛮人分乘200条船前来袭击了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佛提乌斯一方面宣称他们是罗斯人(Rhos),一方面又称他们为“生番”(ἔθνος ἄγνωστον),很是精分。
与此同时,9世纪晚期的阿拉伯地理学家艾哈迈德.伊本.阿布.雅库比和10世纪早期的波斯地理学家艾哈迈德.伊本.鲁斯塔也分别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了“罗斯可汗”(Khaqan i Rus),认为他居住在一个小岛上。直到10世纪后期和11世纪,伊斯兰世界还有不少地理著作将罗斯大公称为是“罗斯可汗”。同时期的阿拉伯史料还注意到其他一些斯拉夫人(Saqaliba)王公在独自行使权力,10世纪初的阿拉伯史学家马苏第提到了基辅编年史《往事年代记》中留里克之前的基辅君主代尔(al Dir),且称之为“斯拉夫王公中最强大的王公”。

860年,罗斯人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在此前后可能还洗劫了帕夫拉戈尼亚,迫使一位9世纪初死亡的圣人“显灵”救人。
随后不久的867年,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乌宣布,罗斯人受洗了。不过我们从罗斯方史料知道,后来留里克王朝统治下的罗斯受洗是988年才发生的事件,在此之前罗斯人与东正教的关系充其量也就是14世纪立陶宛人跟东正教的关系而已。
那么是否佛提乌在胡说八道自欺欺人呢?看起来似乎并非如此。因为根据考古发掘,“北人”的社会在870年前后确实发生了空前变动。伊兹博尔克等既成的政治经济中心或者说城市,在这一时期都有被人防火焚烧的痕迹,有的干脆就此废弃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有人将他们与基辅罗斯编年史里斯拉夫人反对瓦良格人和基督教化的记载联系起来,但详细情况还不得而知:毕竟就在同一时期,佩切涅格人和乌古斯人也涌入了东欧地区。
在这一乱局中,“奴隶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彻底中断,直到900年前后才重开。这之后罗斯人重又强大起来,在907年袭击了君士坦丁堡(不过希腊方史料没有记载,可萨方史料甚至将这一次袭击与941年的袭击合并为一次),913年袭击了阿塞拜疆和塔巴里斯坦。不过,871年之后已经不再有拜占庭史料称呼罗斯人君主为可汗,相反他们像一般的外国国主那样被称为君主(Archon,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帝国境内的斯拉夫土司也被称为archon);922年之后阿拉伯人也开始将罗斯人领主称为“国王”(malik)。

总之,941年之前的罗斯历史具有众多的混沌之处。现在通行的留里克——奥列格——伊戈尔谱系具有半神话的性质,是将许多记忆不清的历史片段在后世揉杂、重构而成的。
然而,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830年代之后可萨汗国多次发生内战(至于内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可萨人改宗犹太教,问题在于20世纪在罗马尼亚西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克鲁日县勇者米哈伊村发现的石碑来看,脱离可萨本部追随马扎尔人西逃的卡巴尔三部中也有许多贵族是信奉犹太教卡拉派的)、国家弱体化,出现了解体的趋势。首先是北方拉多加湖地区的瓦良格人脱离了可萨汗国的控制,开始自称罗斯可汗。继而,这个所谓罗斯可汗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开始与可萨汗国分庭抗议。860年代,罗斯汗国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第聂伯河、顿河下游,足以组织军事力量去抢劫君士坦丁堡和帕拉戈夫尼亚。然而因为受洗或其他原因,罗斯汗国本身在870年前后也陷入了崩溃。
然而可萨汗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中兴”,反而被东部的佩切涅格人和乌古斯人入侵,走向彻底衰败。斯拉夫人等附庸纷纷脱离可萨汗国。就连曾经的铁杆小弟马扎尔人,也逐步脱离可萨汗国,远征潘诺尼亚草原接手阿瓦尔人留下的遗产去了。
900年左右,罗斯国家复兴。在913年对阿塞拜疆和塔巴里斯坦的远征中,罗斯侵略者沿顿河而上,如入无人之境地穿越了可萨汗国的核心统治区即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在萨克尔堡(汗国首都)门口扬长而过,然后从伏尔加河进入里海。只是在满载而归时,他们才遭到了以逸待劳的可萨人痛打。而在943年对阿塞拜疆的远征中,已经连击其惰归也看不到了,因为此时可萨已经衰败为占据刻赤半岛和库班地区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家。不过他的君主约瑟夫倒还挺能在国际舞台上装逼,甚至写信给西班牙的科尔多凡哈里发吹牛,说自己多鸡贼能调动罗斯人打拜占庭抢劫君士坦丁堡给自己报仇,结果不到20年就被两国联手灭了。
可萨汗国都已经混到默认今天不知名的罗斯君主称可汗,与其分庭抗礼了。题主竟然还想让他加强对东欧各流域的控制,岂不是幻想嘛?

另外纠正傅文一错误:匈牙利人是在955年才被巴伐利亚人挡住的,而其对巴尔干的劫掠则持续到970年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