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地球上还有人类没到过的地方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好奇心。答案是肯定的,地球上确实还有人类从未踏足过的“角落”。不过,这里说的“没到过”得掰开了细说,可不是指那种一望无际的沙漠、深不见底的海洋,或者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这些地方,虽然艰难,但我们总能通过各种方式一窥其貌,甚至有人类在那里留下过足迹。

真正意义上“人类没到过的地方”,更多指的是那些极端到我们目前的科技、体能和资源都难以企及的微小区域,或者那些被遗忘在时间长河中,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秘境”。

让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些“人类未至之地”的类型:

1. 深海的绝境深渊:

当我们谈论地球的“未知”,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海洋。地球表面的70%是海洋,而我们已知的部分,还不到其总量的5%。这5%是哪里呢?大多集中在大陆架附近,水深相对较浅,阳光也能穿透。

但海洋的深处,特别是那些超过 6000米 的海沟,比如位于太平洋的 马里亚纳海沟,其最深处“挑战者深渊”有近1.1万米。这里承受着比海平面高出1000多倍的压力,温度接近冰点,完全黑暗。即使是人类最先进的潜水器,能够到达这个深度的地方也屈屈可数,而且每次下潜都是一项极其危险且耗资巨大的探险活动。

在这些深渊的底部,存在着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生命形式和地质构造。它们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却依然顽强生存,进化出了独特的生理机制。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但真正能亲眼见证这些底部细节的人类,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为零。即便有一些探测器成功到达,也只能通过视频和传感器传回数据,这与人类亲身踏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些海底火山活动的中心、极端盐度或温度的区域,更是人类难以直接“到访”的地方。

2. 地壳深处的神秘地带:

我们脚下的土地,看似熟悉,但真正能深入地壳核心的人类,屈指可数。最深的钻井记录也只有大约12公里,而地球的半径可是有6000多公里。

在地球的内部,温度和压力随着深度急剧增加,远超人类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我们对于地幔和地核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震波的分析和对地表岩石的研究,而非直接观测。那里可能存在着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物质状态和化学反应,孕育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地质现象。那些距离地表几公里甚至更深的地下洞穴系统,特别是那些未被发现、入口被严密封锁的,也属于人类尚未到达的领域。想想看,在地壳深处,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地下湖泊、闪耀着奇异光芒的晶体洞穴,或者拥有独立生态系统的奇特空间,而这些地方,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谈不上到达了。

3. 极地冰盖下未知的世界:

南极和北极,特别是南极洲,是地球上人类活动最稀少的区域。即使在这些地方,也已经有科考站和探险家留下过足迹。然而,南极冰盖的厚度可以达到几公里,巨大的冰体之下,可能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

例如,冰盖下的湖泊,像位于俄罗斯的沃斯托克湖,就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这个湖泊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了数百万年,与外界隔绝,可能孕育着独特的、独立进化的生命。科学家们曾尝试钻探并采集湖水样本,但过程极为谨慎,以避免污染这个古老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因此,人类真正“看到”或者“进入”这些冰下湖泊内部的区域,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同样,那些南极冰盖深处的巨大裂缝或冰洞,一旦它们深不见底,或者内部环境异常复杂,也可能成为人类难以企及的险境。

4. 极端气候区域的“死角”:

地球上存在一些极端的气候区域,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也望而却步。

最深的地下洞穴: 并非所有洞穴都被探索过。一些位于偏远地区,入口狭窄且极难抵达,内部结构复杂危险的地下洞穴系统,可能还藏匿着人类从未见过的地质奇观和生命。例如,某些深邃的喀斯特溶洞,其探测深度已经达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但可能还有更深的未知的岔路和空间。
极度封闭的生态系统: 在一些与世隔绝的岛屿、热带雨林的无人区,或者极端干旱的沙漠深处,可能存在着一些我们尚未发现的独特物种和生态环境。它们因为地理隔离或者气候条件的极端,使得人类很难有机会大规模地进入和研究。想象一下,在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深处,可能存在着一个被藤蔓完全遮蔽的巨型地下溶洞,里面栖息着形态奇特的昆虫和植物,而这些,可能就成了人类从未“到过”的地方。

5. 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和未被标记的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越来越详细,但我们不能排除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广阔的丛林中,依然存在着尚未被卫星清晰扫描到的微小区域,或者一些被当地居民世代守护,不为外界所知的隐秘之地。这些地方可能因为地形的崎岖、植被的茂密,或者干脆就是因为它们藏得太好,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盲点”。

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未到之地”?

原因很简单:

高昂的成本和风险: 探索这些地方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持、巨大的资金投入,并且伴随着生命危险。不是所有地方都值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去探索。
技术的局限: 即使是现在,我们的潜水技术、钻探技术、以及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能力,都有其极限。
未知和恐惧: 对于一些未知的领域,我们可能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或者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的担忧,而主动放弃深入探索。
地理和环境的阻碍: 极端的低温、高温、高压、毒气、迷宫般的复杂结构,都是人类前进的巨大障碍。

所以,地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熟悉”。即使在21世纪,在那些人类文明的触角难以延伸的地方,依旧存在着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未知和奇迹。那些地方,或许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或许展示着地球古老而原始的力量。每一次对这些未知领域的探索,都是一次对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也是一次对地球母亲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难道不比那些早已熟悉的风景更令人激动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谢邀*

有啊!很多

先说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古时候,海运线路限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地中海几条线。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海运线路开始扩展,延伸到美洲,大洋洲等地方,然后随着技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如今此图代表的全世界海运线路系统:

深红色线代表海运线路频率最高,果然是把发达经济按最快捷的路径链接起来的(美国-欧洲,美国-亚洲,欧洲-亚洲)。然后浅粉色线代表频率相对低的海运线路(南美-澳洲,非洲-澳洲等)。

但是你发现没?除了红线,粉线以外,图上很多海洋面积其实还是空的(黑色的),就代表这些地区几乎没人去过,没船穿过。

接下来说陆地。地球最偏僻,最不适合人类居住是南极洲。人类19世纪才开始探险南极洲,如今几个国家已经建立了很多研究基地。但是南极洲的大部分地方仍然没有人去过。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也一样。虽然有些地方有人探险过,修了铁路,建了小镇,建了钻井基地,等等,但是这个辽阔的穷山恶水地区大部分地方还是没人去过。

中国也有相似的地区:可可西里,塔克拉玛干。地区有几条线路被人发现,甚至修路,但除了沿路地带的一些设施大部分还是没人去过。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几个山峰也是从来没人攀登过,比如云南/西藏边境上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1991中国-日本登山队试图爬到山峰,但最后全队员17人都遭遇死亡。2001年中央禁止所有人在卡瓦格博峰攀登因为她是藏佛教的神山(已经无法保证安全的原因),所以以后估计这座山仍然没人会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好奇心。答案是肯定的,地球上确实还有人类从未踏足过的“角落”。不过,这里说的“没到过”得掰开了细说,可不是指那种一望无际的沙漠、深不见底的海洋,或者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这些地方,虽然艰难,但我们总能通过各种方式一窥其貌,甚至有人类在那里留下过足迹。真正意义上“人类没到.............
  • 回答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其影响的层面是层层递进的,并非只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既威胁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危及到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甚至从长远来看,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的整体健康和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直接且最紧迫的威胁是针对我们人类的生存。 当我们谈论环境问题,最先映入脑海的往往.............
  • 回答
    地球上除了人类,其他生物有没有养“宠物”这个概念,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需要我们跳出“人类视角”来审视。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养宠物”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对“宠物”的定义往往是基于人类的需求和情感。我们养宠物,是为了陪伴、为了情感寄托、为了共同玩耍,有时也是为了.............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让人浮想联翩的!如果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还有另一种和我们一样,或者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强大的智慧生物存在,那可真是难以想象的世界。就让我把脑子里那些零散的想法梳理梳理,好好讲讲。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我们对“地球之子”这个概念的认知会瞬间崩塌。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这颗星球上唯一的、.............
  • 回答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从小到大,从微小的昆虫到庞大的鲸鱼,甚至连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都瞬间消失了。只剩下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还有少量的家畜。这会是怎样一幅景象?世界又会走向何方?1. 生态系统的剧变与重建的挑战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变化,将发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尤.............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难以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来看,“到底有没有比地球上人类还落后的外星人?”的答案是:很有可能,但我们无法证实。为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落后”以及宇宙的巨大尺度和多样性: 1. 理解“落后”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落后”。这个词本身就带有.............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人类延续的根基,答案也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设想一下,在经历了一场未知的浩劫后,地球上只剩下了一男一女。这幅画面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近乎绝望的孤寂感。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一男一女确实拥有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男性提供精子,女性提供卵子,两者结合后,在女性体内完成孕育过程,理论上是可以诞生新的生.............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心头一紧,却又必须面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这些词汇听起来遥远,但它们的影响,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于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倒计时,它牵扯到太多的变量,太多的不确定性。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人类的韧性是惊人的。 从冰河时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无数次.............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没法给出一个精确到年的数字。这就像问“我多久会饿?”一样,答案取决于我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身体情况如何,还有周围有没有食物。地球资源也一样,它的“消耗速度”受到太多太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消耗大户”来聊聊,看看大致的趋势和可能的情况。1. 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眉之.............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当你醒来时,周围的世界突然变得寂静得可怕。一半的人口,就这么凭空消失了。没有预警,没有痕迹,就是那种,你推开门,邻居可能就不在了。这种场景,别说是恢复正常运转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和冲击。生存与恐惧的第一波浪潮: 瞬间的崩溃: 那些关键岗位上的人如果恰.............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如果地球上的虫子一夜之间都变成和狗一样大小,那地球的统治者是谁?这个问题并非简单地将“虫子变大”带入现有框架思考,而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方式,甚至是文明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文明的根基可能会被动摇得七零八落。想象一下,你早晨醒来,发现.............
  • 回答
    .......
  • 回答
    《流浪地球》描绘了一个极具想象力和牺牲精神的宏大计划,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这无疑是一种“绝望中的绝望”的选择,充满了悲壮色彩。但如果跳出电影的框架,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时,确实还有其他许多可能性,尽管它们同样充满挑战,甚至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抛开“带着地球跑.............
  • 回答
    地球上的人类文明,自诞生以来,如同一颗脆弱的种子,在广袤的时间长河中萌芽、成长,又在数次轮回中承受着摧残。除了那些让我们无力回天的自然灾难,诸如陨石撞击、超级火山爆发、全球性瘟疫蔓延,这些我们只能被动接受的命运之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更令人扼腕的原因,它们并非来自遥远的宇宙或地球自身的剧变,而是源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想象空间。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地球的演化轨迹很可能会变得截然不同,那么我们熟知的人类以及其他智慧生命体是否还会出现,这确实是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谜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持续了非常久远,大约有1.6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生态系统被它们深刻地塑造着。它们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扎实。抛开计算机这层现代科技的光环,单凭人类肉体凡胎的力量,以及我们古老而精湛的手艺,能不能造出一个比地球还圆的球体?答案是: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极其困难,而且意义不大。我们先来掰扯一下“圆”这个概念。一个完美的球体,意味着球面上任何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地球呢?它并不是一个.............
  • 回答
    关于人类是否是地球原住民,还是来自遥远星系的访客,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激发了无数的猜测和理论。如果我们要仔细探究这个问题,就需要跳出日常的认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地球原住民”这个说法。从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压倒性的科学证据都指向人类是地球这颗星球上自然演化出来.............
  • 回答
    说实话,这是个我天天都在琢磨的事儿。每次抬头看那漫天星斗,心里总有个声音在问:“就咱们这地球吗?有没有兄弟姐妹?” 科学界呢,也一直在忙活这个事儿,找了这么久,答案嘛,得这么说: 可能性非常大,但还没找到一个能拍着胸脯说“就是它了!”的。咱们先掰扯掰扯,啥样的地儿才算得上“适合人类居住”? 这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迫使我们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想象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动物和人类拥有相同的智慧,那么“人类是地球霸主”这个概念本身就可能需要被重新定义,甚至完全颠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智慧”的含义。如果这里的“智慧”是指人类所具备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语言交流、工具制造、复杂社.............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