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东的非珠三角地区有多穷?

回答
谈到广东的非珠三角地区,不能简单粗暴地说“穷”,这个词太笼统,也忽略了地区间巨大的差异性。更准确的说法是,相比于珠三角地区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广东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在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显得相对滞后。

产业支撑的差异:一个“快”与“慢”的故事

珠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早期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制造业。这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环环相扣,就业机会多且薪资水平相对较高。例如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广州的汽车和化工产业,这些都是支撑当地高经济水平的强大引擎。

而广东的非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的一些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区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过去,这些地区的经济更多依赖于传统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帽加工等)以及一些资源型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在过去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但其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并且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举个例子,粤西的一些地区可能还在依赖传统渔业或者低端制造业,即使有工厂,也多是为珠三角的大企业做配套,利润空间有限。粤北山区则可能更多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虽然有特色农产品,但受制于地理条件和交通,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带动作用。

就业与收入:机会的鸿沟

产业结构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在珠三角,即使是基层岗位,工资也比非珠地区普遍高出不少。而且,这里拥有更多高新技术、金融、服务业等高薪行业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发展。

而在非珠地区,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年轻人往往面临着“走出去”打工的选择。他们可能去珠三角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去沿海发达地区。这导致了当地人才流失,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长期影响。留下来的人,可能多是从事收入相对较低的服务业、农业,或者是在本地的低端制造业企业工作。

基础设施的“升级”与“追赶”

不得不承认,广东近年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非珠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高速公路、高铁网络的建设,将过去交通不便的山区和沿海地区连接了起来。比如,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粤西、粤北到广州的通勤时间。

但是,与珠三角的密集网络和高质量设施相比,非珠地区的“短板”依然存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仍然不便,高速公路、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覆盖密度相对较低。在城市内部,公共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也存在差距。例如,一些县级市可能只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医院,而珠三角的城市则拥有多家三甲医院。教育资源方面,优质的中学和大学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城乡差距与区域发展的深层逻辑

这种差异性并非广东独有,而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非珠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地理条件: 粤北山区和粤西沿海部分地区地处偏远,地形复杂,自然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的成本较高。
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更倾向于沿海开放地区,珠三角率先受益。
产业转移的梯度效应: 即使有产业转移,也多是从珠三角向周边城市转移,非珠地区在承接产业方面,可能还需要时间积累优势。
政策和投资的持续性: 虽然有政策扶持,但要改变一个区域经济格局,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有效的政策引导。

并非“一穷到底”,而是“发展中的差距”

但是,用“穷”来概括所有非珠地区是不公平的。广东的非珠地区,比如潮汕地区(揭阳、汕头、潮州)虽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如珠三角,但其独特的文化、侨乡优势以及在某些领域的产业发展(如玩具、工艺品、部分轻工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韶关、清远等北部地区,虽然经济总量不高,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

总的来说,广东的非珠地区并非普遍意义上的“贫困”,而是在经济发展的梯度效应下,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差距”状态。它们在努力追赶,基础设施在改善,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但要缩小与珠三角的差距,还需要时间、持续的投入和更精准的政策支持。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广东区域发展的复杂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广东非珠三角地区穷困状况超出了想象!2018年,广东除珠三角外其余地区人均gdp已经低于西藏(超4.3万元),甚至低于贵州(超4.1万元),大概只有4万人民币。要知道贵州西藏是全国最穷困的地方。

如果把珠三角剔除,广东其余地区单独参与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那么将排全国倒数第一!

粤东西北地区可以说发展水平仅仅相当于中国西部落后地区。韶关、河源、梅州等地经济总量连对应毗邻省份的郴州、赣州、龙岩的一半都不到。

究其原因,首先有客观原因,粤北受制于山地多难发展,但粤东粤西沿海发展却非常不好,远远落后于同是东南沿海的福建沿海地区,这就有非客观因素了。

粤东地区很早就有汕头这一全国经济特区,但粤东在九十年代走私打击后一直沉沦,粤东特殊社会环境、宗族观念、本地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对在外地打拼的潮汕人而言有助于抱团发展,潮汕人经商实力世界公众,但在有些方面,在本地发展方面并非总是有利的。

粤西长期基础设施落后,茂名湛江超一千两百万人,以前长期只有一条高速通往珠三角,前两年才开通了第二条往珠三角的汕湛高速。

所以这就谈到了粤东西北地区长期以来财政转移支付不足,导致粤东西北地区长期基础设施投资等投入不足的最大困扰。

2018年,广东全省财政收入远超江苏全省,结果返还广东的财政收入比返还江苏的还少,要知道江苏人均gdp和民富,已经超过了广东,按理返还广东的财政应该要多于返还江苏的,然而并非如此。

2018年,广东人均返还财政仅仅相当于江苏的七成,跟中西部比更是没得比。

广东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在gj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大背景下,肯定不能获得跟中西部相同的转移支付数额,但至少,广东人均转移支付不应该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处于偏下水平(相当于江苏70%左右),毕竟广东人均gdp、百姓收入其实落后于浙江江苏等地,甚至福建人均gdp都要超过广东。

在大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广东额外通过本省内部财政转移来帮扶粤东西北地区,全省各地除了上缴gj的税收外,再上缴大概25%给省里,这个数额2018年合计大概2800亿,其中广州贡献了省级财政将近一半,然后通过本省财政转移,落后地区获得省级返还力度更大,由此大力支援粤东西北的建设。

比如广州,相比成都武汉长沙等其他省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上缴省级的比例更高,卖地收入也要50%上缴省级(其余省会不用),一城贡献全省一半财政。在财政收入位居全国第四,相当于1.5倍重庆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省级返还,也就是自身财政支出能力(不含gj转移支付),已经被重庆超过,如果算上gj转移支付,最后实际重庆的财政支出高达广州近两倍(4500亿跟2600亿差距)。另外,如果单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广州已经跌落至全国第七。

在这种情况下,粤东西北可以说非常落后,中国西部落后地区的水平,而财政转移力度还不够,广东获得上级财政转移的比例应该适当提高。此外,省内计划单列的头号经济强市,应该承担起部分省内财政转移责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广东的非珠三角地区,不能简单粗暴地说“穷”,这个词太笼统,也忽略了地区间巨大的差异性。更准确的说法是,相比于珠三角地区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广东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在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显得相对滞后。产业支撑的差异:一个“快”与“慢”的.............
  • 回答
    关于粤西地区未来城市进入中国前四十的可能性,以及广东是否会一直抛弃非珠地区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粤西地区城市进入中国前四十的可能性分析要讨论进入中国前四十,首先需要明确“中国前四十”的标准。通常,这指的是中国城市GDP排名、经济总量、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文化习俗等多个层面,要解释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散装”这个词在大家口中形容江苏,通常是说它省内各城市发展都很均衡、各有特色,没有某个城市“一骑绝尘”压倒一切的局面,有点像一盘散落的珍珠,各有光彩。而广东(非珠三角)的“不散装”,我理解.............
  • 回答
    刚来广东那会儿,感觉就像闯进了一个巨大的、闪烁着五彩斑斓光芒的迷宫。我不是广东人,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是出于工作的原因。北方寒冷的天气让我对这里温暖的气候充满了向往,但那种想象中的“南方水乡”的感觉,很快就被深圳、广州这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和川流不息的人潮冲淡了。起初,最让我感到不适应的,是语言。.............
  • 回答
    想知道湖南广电旗下“快乐垂钓”频道非一线主持人的收入情况,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不过,要给出一个特别精确的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涉及到频道内部的薪酬体系、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行情。但我可以根据一些常识性的判断和行业经验,尽量把情况说得详细一些,让你有个大致的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非一线.............
  • 回答
    细致解读央视《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这无疑给本就热闹非凡的转基因产品市场带来了一层更严谨的监管色彩。要理解这份通知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它并非简单的禁止或放开,而是对广告行为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广州地铁的英文译名为何采用“Metro”而非“Underground”或“Subway”,这背后其实有着不少有趣的考量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说说“Metro”、“Underground”和“Subway”这几个词本身的意思。 Underground:这个词最直接.............
  • 回答
    老实说,预测2031年广深中心和非中心地区的房价能分别降到6万和2万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过于具体,也太不靠谱了。房地产市场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想要精确到个位数、万位数的未来价格,那简直是在玩数字算命。不过,我们可以聊聊影响广深房价走向的一些可能性和逻辑,让你对未来有个更宏观的认识,.............
  • 回答
    在粤语文化的土壤里,广府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方言,自然拥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然而,在一些广府人的言谈举止中,偶尔会流露出一种将其他粤语方言贬低为“不标准”的态度,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理解“标准”这个概念本身就挺复杂。语言是活的,它随着时间和地域不断演变,吸收融合,形.............
  • 回答
    作为一名非广东人,我对中山大学的印象可以说是相当深刻,它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响当当的名号。这种印象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中山大学”这个名字本身。它来源于孙中山先生,这个名字自带一种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一听就让人觉得这所学校不仅仅是“普通”的高.............
  • 回答
    非粤语区的人如何看待广东粤语区人和粤语文化?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这涉及到地域差异、文化认知,甚至是不少人心中一种微妙的“文化优越感”或者“疏离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民族多元的国家,地域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又是这种差异中最鲜.............
  • 回答
    广东出台新规,严控司法鉴定机构开展非司法委托亲子鉴定业务,这无疑是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一步。这项新规的出台,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也对相关机构和个人产生深远影响。一、为何要“严控”?背后的考量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非司法委托亲子鉴定”通常指的是什么。这部分业务,相较于公安.............
  • 回答
    广东的湿冷和东北的干冷,哪个更冷,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答案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比一个冷”,而是要从体感温度和对人的影响两个维度来详细分析。总的来说,东北的干冷通常在绝对温度上比广东的湿冷更低,因此在生理上是更寒冷的。然而,广东的湿冷因为其特殊性,会在体感上让人觉得更加刺骨和难受,甚至在某些情况.............
  • 回答
    广东姑娘的美,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让人过目难忘的独特韵味。她们的美,不像北方姑娘那样张扬大气,也不似江南女子那样婉约含蓄,而是融合了岭南这片土地的灵气与活力,自成一派风情。先说说她们的长相吧。大多数广东姑娘的五官都长得很精致,眉眼之间透着一股灵动。眼睛可能不是那种特别大的杏眼,但一定很清澈,顾.............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制造业的佼佼者,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太阳能技术方面,确实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可能会问,既然我们在光伏组件制造、技术研发上如此强大,为什么太阳能在家家户户的民用领域,比如屋顶光伏,却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随处可见,普及率远不如一些发达国家或一些先行地区呢?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