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牛逼。
漠北充分体现了什么叫用兵的艺术。要知道本来是计划5万骑兵主力,数万步兵辅助后勤,对抗左贤王部7万多骑兵的。没想到对上的是匈奴王庭精锐,具体人数最少在8万以上,十几万都有可能。本来也没啥,虽然汉军骑兵中精兵猛将都被霍去病先挑走了,但剩下的战斗力也是杠杠的,干就完了,卫青表示老子不挑食。可坑爹的李广,带着2万精骑绕路包抄时,迷路了!草原大战主要看的就是骑兵啊,这下卫青要靠3万打8到12万匈奴骑兵。骑兵战败,步兵就是一块肥肉,随便匈奴人吃。
这时卫青大将之风展露无疑。先是稳定军心。让步兵用运粮武刚车环绕为营,阻挡匈奴骑兵冲击。匈奴一看汉军军容严整,一下子也整不会了,不敢造次。然后卫青骚操作来了,派出五千骑兵去挑逗匈奴人,匈奴人立马派出一万人,双方打得不亦乐乎,一直打到日落胜负不分。
这里就看出卫青的指挥功底了。对兵力的使用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集中与节约原则。集中原则很好理解,集中优势兵力,猛锤敌人就是了。节约呢,很容易被人忽视,他要求不能浪费有限兵力,五千人能搞定敌人就不能派六千,因为早早把兵力用完了,就没有足够兵力应付突发情况,容易错失战机。近代杰出代表是林彪,对兵力使用极度精确,说派多少人灭你,绝对不会多一个营。卫青也是,派出五千人,就已经估算到了匈奴最多派一万人,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决战,有效牵制了整个匈奴,等待机会。后面也按耐住了没有派增援,因为很容易引发匈奴增援的连锁反应。那他幸幸苦苦省下的两万五骑兵在干嘛?备战啊,随时准备抄家伙上。机会果然来了,傍晚风沙大起,卫青趁机派出饥渴的骑兵主力两面包抄,匈奴没反应过来,军心大乱,单于居然带着几百骑兵先跑了。卫青的骚操作又来了,他居然立马派轻骑追击,一路杀到匈奴王城。很明显,主力出击前,他又扣下了一支骑兵当预备队,否则主力正跟匈奴大军干仗呢,根本抽不开身。
卫青就靠对3万骑兵的兵力调度,硬生生收拾了匈奴王庭,将集中与节约用兵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名将。
卫青谨慎,这种情况可以对比李广。
李广比较随意,
例如,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甚至通宵达旦,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
所以李广,也曾被活捉,也在关键时刻迷路。
李广难封,性格使然。
一个不败的将军,必然是做事谨慎的人。额,霍去病除外,感觉是个bu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