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穿汉服上街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穿着汉服走在街头,这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奇妙。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在“扮演”或者“cosplay”的刻意,而是当你选择了一套合乎时宜、剪裁得体的汉服,仿佛就能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悄然接驳。

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不是担心别人怎么看,而是怕自己驾驭不住,显得突兀。那天我选了一套曲裾,绛红色的锦缎,绣着淡淡的金纹,配上一双软底绣花鞋。出门前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踏出小区门,阳光正好。迎面走来的行人,有的会多看一眼,眼神里带着好奇和审视,但大多数人只是匆匆一瞥,回归自己的世界。我努力让自己放松,模仿着古籍里描述的“步步生莲”的意境,虽然知道这只是个形容词,但那种轻柔的步伐,在现代的柏油路上,确实让心里多了几分庄重。

最有趣的是,汉服似乎自带一种气场。它不像现代服装那样直线条或者紧绷,衣摆在行走间自然垂落、飘动,仿佛有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转弯的时候,衣裾划过空气的弧线,那种流畅和舒展,是现代服装难以企复的。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更注重身体的舒展,而不是匆匆赶路。

街边的店铺,玻璃窗里倒映着穿着汉服的自己,感觉像穿越了。有人会微笑着点头,那种善意的目光,让你觉得内心充满了暖意。还有一些年轻人,看到汉服会眼前一亮,拿出手机拍照,但不是那种狗仔队式的偷拍,而是带有一种欣赏和喜爱。我也会报以微笑,甚至会有人上前询问:“这衣服真好看,在哪儿买的?”

坐公交车的时候,虽然空间狭窄,但汉服的垂坠感依然能感觉到。身旁的座位空着,有人会特意坐远一点,留出空间,生怕碰到我的衣袖。那种“避嫌”的礼貌,在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当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友好的目光,或者窃窃私语,但比起那些欣赏的目光,它们显得微不足道。

在公园里散步,坐在石凳上,感受微风拂过衣袂的感觉,简直像回到了古代。身边的小孩会好奇地指着我,然后拉着父母的衣角,小声询问。父母往往会解释:“这是汉服,中国古代的衣服。”听到这样一句简单的解释,内心会涌上一股自豪。

一次在咖啡馆,服务员看到我时,特意说了一句:“您好,请问需要来点‘茶’吗?”那带着一丝戏谑又充满善意的问话,让我忍俊不禁。我摇摇头,点了杯咖啡,那一刻,古与今的界限在这样一个有趣的互动中变得模糊了。

总的来说,穿着汉服上街,不仅仅是穿一件衣服,它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你会更在意自己的仪态,更留意周遭的环境,甚至会更深入地去思考“我”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它是一种自我表达,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但那种与众不同,那种穿越时空的疏离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尊重与好奇,都让每一次的穿着体验都充满了新意和惊喜。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是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但鲜活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8.09.最新更:

因为有很多朋友找到我希望我保留此答,所以就不删除了,可以自行分享。本人不接推广不看私信,微博营销号发的都是盗图。

谢谢诸位多年喜爱。



2017最新更:

鉴于评论区总会出现如下评论:
诸位也可前往观看完整的对话,只要李先生不删,因为几千条回复我只同这位李教授讨论了。

(实在遗憾,李先生在不少朋友回复他态度有问题之后,前去删除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我把全程对话放出来为诸位了解过程):







但是无论是好听或不好听,我不喜欢删除诸位的评论,所以放点微小的资料上来吧。
明制的文物,是目前出土最多保存相对而言最完整的,这么多的资料和书还有纪录片,博物馆不去看,而去搜百度谷歌的图片来较真。至于李先生逢人必推荐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词典》,不少专业人士早就指出其中部分资料存在着一定的误导性,也有部分明代服饰是戏曲版刻里的仕女图。希望眼见为实,多看点博物馆服饰展览,无论是多大年纪,多学习才是正确的。

既然说画像资料,那我们首先举一个《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来说明,形制和色彩的问题,到底明代有无鲜艳的色彩,请看:







下面是明代服饰的文物图:












以下是根据文物复原的衣物,也就是图中我穿着的。







产生疑问的第一时间,是该去翻翻资料读读书或者请教别人答疑,而非满身戾气,共勉。


1月4日更:
九千多个赞,挺意外的,谢谢各位对明制汉服的关注。

说实话,我从未想过在社会大众之中推广普及明制,我只是出于个人对传统服饰及文化的爱好与欣赏,这一切也是我个人意愿去穿着,所以推广之类的高帽我就不戴了。

幸运的是,我在这些年里认识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她们也在这个问题下面回复了,而我们的共同观点就是做好自己而已。评论也有人说我有一对开明的好父母,父亲曾经说过他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母亲也毫不介意与穿着传统服饰的我一起赏樱赏枫。感谢父母给我衣食无忧的生活,我才能这样追逐着心中的喜爱。

有朋友问我,已经失去且断代的东西,为何还要再捡起来?没错,世界在高速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和过去,有的传承下来,有的却就此失传,永远的陈列在了博物馆里。而在现今纺织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却仍然有这么一群人,在科技与机器生产的夹缝中,坚持着古老的手工艺,一代又一代,仅仅是为了不让这份古老的精美随着时光而流逝,这点就是我最崇敬的地方。

无论如何,我与友人不会夸大自己的言行,说上升到是为了传承文化那么伟大,哪里有那么高尚伟大。人活着,总有一份坚持罢了,没有借口和理由,只是喜欢和珍惜而已。


放张过生日那天的图~






以下是原答案,多图流量杀~

(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哈哈,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不请自来咯。
从我开始了解传统服饰的时候,我就对明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见钟情?历史是在进步的,明制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洗礼,我认为是最接近生活的传统服饰之一。
当然,我不是每天都会穿着,有特定的场合,有雅集,有中国传统的节日。

例如除夕过年时候,是这样喜气洋洋的配色。穿出去之时,很多人觉得很漂亮,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我国的传统服饰。







元宵看灯时候,就会选择俏皮可爱的粉色。不少带孩子的家长还询问我如何定制,表示农历节日这样穿,很美丽,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七夕女儿节的时候,会稍显成熟。





射箭



而我对明制在当今社会的搭配理念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我不认为穿着传统服饰就一定要全面复原,可以根据场合或者时代,与当下结合。为什么我们日常穿传统服饰的时候不能穿皮鞋,不能拎手包,不能梳稍微方便的发型呢?而我和友人彻底实施这点。
我不觉得明制与时下一线品牌结合有什么冲突,很多没有见过汉服的人却赞扬搭配得当。当然我的理念只是有少数人共鸣,所以我一直只与几位好友坚持着传统与现代结合,所以我们默默的,不参与任何活动。

例如与友人的下午茶还有雅集,或者逛街购物,头发上不会完全复古,但至少会打扮的清清爽爽出门。遇到的人们会询问具体问题,但基本都能告诉我这是汉服这样一个概念。
有人说包不搭配,鞋不搭配,甚至炫富。那我问问你,如果不与时下结合,那么如何日常生活化呢。









(汉元素)





关于旅游,从几年前我就带着明制去世界各地啦。我不觉得不方便,从寒冷的北极,冰岛,到炎热的古巴,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我都会带着一套明制,刷世界地图。


南极,中国长城科考站:



南极看企鹅:(元素冬装)



南极:阿根廷布朗站(元素冬装)




突尼斯的迦太基遗址




摩洛哥的古罗马遗址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意大利的广场




瑞士的小火车上




吴哥窟




法国的卢浮宫




荒凉的冰岛大陆




日本的樱花




古埃及的金字塔




西雅图




加拿大的哥伦比亚冰原





韩国的博物馆



太平洋的小国帕劳




芬兰的北极圈




中东的以色列



朝鲜的妙香山



我就不一一贴图了,去的国家比较多。
在意大利的时候,一个外国人对我说,我知道你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一位欧洲的服装设计师对我说,她与先生早些时候就看到我了,知道这是中国传统服饰,amazing,一直想找到我拍一张。
在靠近北极的时候,偶遇一个美国的华人,她问我,这是我们汉族人的服装吗,真的很开心能看到我。
在卢浮宫碰到一位研究服饰的professor,与之交谈时,恰好一位日本女士穿着和服,我们相互点头微笑致意。Pro说没有亲眼见过现代穿着我国的传统服饰,倒是和服很常见,此次见到也十分荣幸。
……………………等等等等。
每到一个国家,别人都问我,这是什么服饰,好美丽,我都会很开心认真的回答,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这么多我只想说,她既是一件衣服,也不是仅仅是一件衣服,自己放正心态,爱穿什么,还需要问别人吗。古言“女为悦己者容”,而我以及友人是为己容。
而我们的传统,她也永远不会消亡,因为还有我们年轻一代在努力。



我是分割线。

过来补充衣服定制商家,因为询问的朋友比较多,不要说我打广告喔。以下五家,是我个人推荐,请搜微博以及博客:


1明华堂:(明制入门,性价比极好)

2平江宝织:(版型好,店主自己的布料植物染色也好看,工期比较长,目前平均1年左右)

3擷秀:(属于定制和复原风格,苏绣非常精美,布料也很精致,平均工期3个月左右)
4云想华夏传统服饰:(基本是定制风格以及文物复原,衣料、手绣与版型都很优秀,无刺可挑)
5净莲满堂:(工期两三年了好像,刺绣工艺也是比较好,五家之中价格最高)

user avatar

体验1:会有很多人看你,回头率99.999%

体验2:会有人来求合影,都是很友好的。

体验3:觉得自己美美哒!

其实上街路人对我并没有恶意的眼光,相反,我看到的都是善意的眼神。

user avatar

1127最新

真的很喜欢。

第一次穿半臂,好有少女感,哈哈。



最新。

早上起来看到留言说我是“长期以自我为中心引发的自恋型人格,对对对,你最美”。大兄弟,我这是知乎首答,难免有点兴奋你理解一下好吗?这条答案被我随手删了没法晒了有点遗憾。

我说我最美了?你真是666。怎么了我在我自己的答案里面抖个机灵,傲娇一下,得瑟一下你看不惯是几个意思?

那么我是自恋,你是“长期以自我为中心引发的批判性人格”咯?套用一句评论,评论知乎还评论出优越感了。笑。

---------------------------------------------最新。夜里十二点突发奇想把图补了,脾气不好,求不撕,毕竟我还是挺刻薄的。急眼了不太好。




耶,我就是来晒图的。嗯。

————————————————————-

昨天双十一,没钱剁手的我们……一群摄影师和我一个客串模特一起去了南京栖霞山,然而今年气温比较高,所以红叶并没有疯,啊呸,红叶并没有红,所幸一群人依旧玩儿的很开心。因为跟这几个摄影师并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从前的作品以jk为主,这是第一次尝试汉服,所以一直到今天,都还是挺兴奋的。

来说说第一次穿汉服上街的感受 。

先po图。

—————————————————————

发型是我在车上独自完成的,用时四十分钟,并且没有用镜子,想要做汉服发型,除了心灵手巧(...你滚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好多个发包,我本身是齐下巴短发,所以用了两个牛角包垫发,一个大发包遮后脑勺,三条麻花辫和一个圆形的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的棍子,就是头顶那个......刘海本来是中分的结果太短了它自动挂了下来……算了。

完成以后如图。

随后到了南京栖霞山下,从停车场走到售票处,买票,进山,说实话,一路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看你。我因为比较不要脸……所以一路上有人指指点点我也并没有太大的所谓,总结下来,略异样的眼光主要来自这么几种人:

1.不懂装懂型:

“哟,这不是那个什么衣服吗……这......¥^@$*~”

我:......

2.“没我好看”型:

有个男的走到我面前,回头跟他女朋友来一句,不好看。哦,他女朋友那个3分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我:对对对,毕竟我是仙女,你们凡人理解不了。

3.什么都不管一通瞎拍型:

“看看看,这有人在拍照...”

然后掏出他们的像素500万的手机对着我一通乱拍。

我:

然后用大袖衫的袖子默默遮住脸。

除此之外,还有说小仙女的,也有小朋友大概是西游记看多了,说我是妖怪......的,不过可能因为我脸皮真的太厚了,全然并不在乎,和朋友拍照玩儿的很开心。

—————————————————————

好的以上纯属吐槽。

发一张原图镇楼。

总体来说,穿汉服上街的感受,如果自信的妹纸,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请你们昂首挺胸,优雅的无视周围人的眼光,其实说什么传承汉文化,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或者几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需要整个民族在意识上,对民族服装的了解和接纳,所以穿汉服上街,更要自信才对嘛。

—————————————————————

好了,我刚醒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处女答,就这样吧。

补充一张栖霞的红枫,想要全红,还得等十来天吧。

user avatar


强答一发。

万圣节问娃想穿什么,答曰小公主。

好,来吧,中国小公主。

千里迢迢给她从国内买了寄来。

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金发妹子问我

这是korean dress吗?

No, no, no!

Chinese princess 好伐!

总的来说,在群魔乱舞的万圣节气氛中依然保持比较高的回头率和询问率,而且撞衫可能性为零。和一群十几个大大小小蜘蛛侠钢铁侠艾尔莎公主白雪公主合影的时候,略有优越感。(骄傲脸)

唯一的遗憾是漂洋过海邮寄时间太长,

活动前一天刚刚收到包裹,

来不及洗洗熨平了再穿,有点影响效果。





user avatar

穿lo出来什么体验,穿汉服出来什么体验,穿jk制服出来什么体验……我又没光着上街哪来那么多体验?老娘现在的体验就是傻逼真多!而且我觉得多问问那些上街时半个屁股都露出来的人是什么体验比较好。呵呵!

----------

来来来,有仿汉服有汉服有jk制服还有森系麻袋手机里没多少图其实还穿旗袍穿lo穿和服穿…………这里有日常有自拍【所谓日常就是日常穿的衣服不过拍照工具鸟枪换炮从手机变单反而已】

问体验?难道你没有穿衣服出门的体验都是在裸奔?

汉服





长袍


jk制服


学生装(偏韩式)


jk制服


长袍子

user avatar

最新更新

这个快闪我们筹备了近一月,又是赶制汉服又是制作音乐还要去棚里录制,还有30多个小伙伴们跟我们一起排练,当天在悉尼三个地标建筑歌剧院、海港大桥和唐人街进行《我和我的祖国》汉服快闪,这是一次全中国风的快闪,民乐、中国舞、中国歌齐上阵,现场欢呼阵阵,许多观众和我们一起高歌,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真的很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和我的祖国》海外汉服快闪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9955583725150208

———分割线———
2018年6月23日
第二次被央视报道

https://www.zhihu.com/video/993505661300396032

———分割线———


2017年11月24日
超激动
被中央电视台采访啦






------原答案----

强答一发。算是记录一下这一年多来的快乐与辛酸吧。

多图预警


坐标悉尼。

第一次穿汉服上街还是很久之前,我还在国内,我那老学究外公直摇头:“你这孩子怎么穿韩国人的衣服?”




当时我跟他争论了好久。家里人说,别穿了,大家都拿你当怪人看。

然后我倔脾气就上来了,心想反正我脸皮厚,不怕别人怎么看我。

后来到了澳洲留学,一呆就是5年。



2016年,悉尼大学,我研究生毕业典礼,穿着明制袄裙参加的。一上台老校长就暗戳戳地在我旁边悄悄说:你衣服好漂亮啊,一会儿可以找你拍照吗?

我当时愣了至少三秒,后来看录像回放,我都快被自己乐死了。那一瞬间真的是民族自豪感爆满。

毕业完,我又跟家里反着干,好好的工作不要,准备自己在悉尼做汉服相关的行业。

为此家里快把我给骂死了。他们认为汉服本来就小众,我竟然还要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搞。

我一开始的方向是在悉尼开一家汉服主题的小面馆。这个想法其实老早就有了,可能是从小读《红楼梦》和武侠小说,所以一直对古人的生活抱有无限的遐想。青楼黛瓦,红砖白墙,山水一色,烟雨朦胧。绾着发髻头戴珠花的少女广袖盈盈,巧笑倩兮,给你斟上一壶桂花甜酒,再端上一盘玲珑剔透的玫瑰糖蒸酥酪。

再者,也一直幻想金庸古龙笔下的快意江湖,想象着自己是行走江湖多年的侠客,寻上一家酒肆,红灯笼照着迷途的浪子心,酒幡飞舞,风情万种的老板娘为你满上上好的米酒,让店小二给你切上半斤劲道的酱牛肉,再来碗热气翻腾辣子嫣然的汤面,从舌尖暖到心窝。

为了自己这个想法,我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做市场调查,洋洋洒洒写了近2万字的企划书,蹲点寻找合适的铺面,设计装修风格,甚至连工作服都找重回汉唐定制了。



到最后,我们全家都被我这种精神打动了,决定放手让我做。

你猜怎么着,没错,每个环节都在出错。厨师撂手不干,嫌澳洲太远。看上的店面全部被人抢先,最可怕的是,我签证不知道怎么回事,出了问题,工作签迟迟不下,在此期间,我拿着过桥签,不能工作,也不能出境,本来说回国亲自上手学,结果只能被困在澳洲。

当时真的很绝望,一起毕业的所有的同学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就我是名无业游民。最惨淡的时候,我甚至做起了代购。

这样的日子折磨了我很久,本来就闲不下来,现在更是要被这种无聊的日子逼疯掉。在此期间,我实在没有办法,在家捣鼓起了中式糕点。之前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从零开始自学。揉面、和面、做造型。每天做不一样的糕点甜品,晚上等朋友们下班后品尝。从小就怕烫怕火的我硬是练出了“铁砂掌”。

直到他们跟我说了一句话,你快搞一家糕点店吧,这手艺,差不多到火候了。

这才有了“聽月小筑”。



2016年4月26日,聽月小筑正式跟大家见面,从客服、厨师、送货小哥,没错,当时就我一个人。

穿着汉服送糕点,成了一大特色。几乎每个客人都会拍照上传朋友圈。走在悉尼大街上,回头率百分之百。

其实在国外穿汉服是件很好玩的事,因为大家还是挺友好的,我遇见过很多人,主动要求合影留恋,并真诚地告诉我:衣服太美了!“

加上我的包装比较有意思,所以算是一下吸粉不少。我记得当时只有一个工作微信,不到1个月就多了近两千个悉尼本地客户。

每个包装盒都是我手绘上去的。



但随之而来也有不少麻烦,最麻烦的就是常常被人拦住,会耽误送货时间。可是如果不跟人合影或者接受提问,又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仅如此,还是会听到不少负面的评论。最常见的四个字莫过于“哗众取宠”。

好在团队迅速扩大,我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不过,我穿着汉服走在悉尼街头,最大的困扰,便是被80%的路人当作日本人。

常常跟身边的人擦肩而过时,便会听到窃窃私语:“Japanese kimono!”

最好笑的是,有一次在Central火车站下车,我后面一直跟着三个中国男生,他们大声地议论道:“我跟你打赌前面那个肯定是韩国的!”另一个说:“不不不,是日本的!”“你猜我们说的话她听不听得懂?”“不可能吧,哈哈哈哈哈!”

我在前面走着真的很尴尬,特别想转过头跟他们说一句:看清楚了,姐是中国人。

最后还是忍住了。心塞塞.......

后来我们在悉尼歌剧院、唐人街等繁华地段随机采访了100来个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路人,让他们猜猜我这身衣服是哪个国家的。

这是我们做的视频渣画质截图,将就看啦





嗯.......

只能说日本的文化在国外的认知度真的杠杠的......

当时就想说,要怎么样才能扭转他们的印象。

所以我又干了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心疼我家人和我的合伙人以及我的团队)

发起了“寻找悉尼汉服大使”大型公益比赛。

历时三个月,联合另外三家主办方Rolling Monster、悉尼汉服同袍会和安妮缘份慈善基金会,历经海选、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总决赛办在悉尼市政厅,观众1200人。个中滋味在此不予言表。反正就是,我们差点破产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weixin.qq.com/r/T7uWjur

好在结果是不错的。



当时比赛一结束,我们几个主创谢幕时就在台上哭成狗。丢死人人........

插个图,我们比赛的选手们

宝宝表示绝对没有潜规则他们哈哈哈哈哈!



其实说了不少题外话,回到问题,穿汉服上街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实这一年,汉服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穿着汉服射箭



穿着汉服逛博物馆



穿着汉服写字



穿着汉服谈业务,对方是悉尼Dior老大



穿着汉服弹古筝



穿着汉服听讲座(重庆)



穿着汉服住酒店(成都)



穿着汉服开新闻发布会



穿着汉服当评委



穿着汉服泡茶



穿着汉服读书



穿着汉服登泰山



穿着汉服乘地铁(上海)



穿着汉服出门吃饭(青岛)



穿着汉服演讲(悉尼)



穿着汉服做造型



穿着汉服做糕点



穿着汉服礼佛(法王寺)



穿着汉服拜年



当然最重要的,是穿着汉服美美美


悉尼紫藤花


悉尼蓝山,圆我一个武侠梦


悉尼樱花节



悉尼银河


汉服工笔画


要说体验,一开始被人指指点点时还是会害羞会尴尬。而今,却练就了一身旁若无人的硬功夫。你要看,随便看。

记得有次回国,在成都的一号线地铁上,对面有个小哥拿着手机悄悄拍我,为什么我知道呢?因为他身后就是窗玻璃反射得一清二楚啊我去!我看到他拍完后,又打开微信,小声说道:“可惜拍不到正脸。”

然后我朝他笑笑,说:“可以拍正脸。”

小哥反倒不好意思了:“真的吗?可以拍吗?”

我说你拍吧,对着镜头大方笑起来。

小哥说,你人真好。你穿的是汉服对吗?

其实有时候,一点点善意就会让人开心一整天。我曾经也反感别人偷拍我背后议论我,后来一想,我穿汉服,就是让你拍呀,这样宣传力度更大嘛!

说实话,一路走来,其实中间有受到过质疑、批评、诋毁。我一度曾想放弃,想退圈。

然而,还是一咬牙走到了现在。

因为汉服,又学会了做设计、做簪子、撸发型和美妆,活生生要把自己搞成十项全能,哈哈哈哈哈!

现在我们悉尼的古风生活馆已经开业,团队从1变到13。

每天我们都可以穿着汉服上班!

天天换哦~




看到这么多汉服是不是很爽呀!



每周免费的汉服体验和礼仪课让更多人喜欢上汉服,成为同袍!


古风茶话会


给客人拍美美哒照片


“歪果仁”也来穿汉服,她们真的超喜欢的






(来一张花絮,结束时合影太慌张忘了系革带和扎头发,求不喷,我们知道错了!T T)

做茶道课、花艺课、书法课、妆容发型教学等等等等等



在各种场合刷存在感!


哈哈,大家都想来买我们员工装是什么鬼!



讲真,我们做不做得成,会不会亏本,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创业成功率本来就不到5%。

可是,如果我没有全力以赴地去做过,我怎么会知道我们是不是那5%?

创业变数很大,我们也在摸索着前行。从一开始的小面馆,到糕点店再到现在主题工作室,唯一不变的,还是汉服。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次机会,能让你不顾一切地去做一件事?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

因为怕。怕输了就再也翻不了身,怕朋友嘲笑,怕家人失望,怕爱人死心。

我也一样,我也怕。

可我更怕的是,在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中丧失了对生活的激情,在平淡安逸的柴米油盐里丢掉了梦想的渴求。人生短短几十年,我怕我年老时躺在摇椅上,黯然神伤,后悔当初为什么下不了决心去搏一次。

我怕再不疯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为何如此执着,只因心中有个梦。

梦里有诗,有酒,有茶,有花。

还有我心中,最美的衣裳。

不忘初心。

-------------------------------------------------

最后来张自拍,

快说,你有没有被我帅到哈哈哈哈哈哈



看在我那么辛苦码字的份上,给个赞嘛

对!说的就是你!



-----------------再次分割----------------

悄悄在末尾贴个小广告,我们的公众号:聽月小筑

我们不定期更新各种原创毒鸡汤、短篇小说、汉服妆发造型教程、古风和汉服相关。欢迎围观么么哒~

微博:聽月月月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穿着汉服走在街头,这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奇妙。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在“扮演”或者“cosplay”的刻意,而是当你选择了一套合乎时宜、剪裁得体的汉服,仿佛就能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悄然接驳。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不是担心别人怎么看,而是怕自己驾驭不住,显得突兀。那天我选了一套曲.............
  • 回答
    这事儿吧,我算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我也是个汉服爱好者,时不时也喜欢穿着出来逛逛,跟同袍们交流一下。那天我难得拾掇了一身我特别喜欢的汉服,一套月白色的齐胸襦裙,上面绣着几朵素雅的兰花,配上简单的发簪,感觉自己是那种从画里走出来的人儿,心里美滋滋的。想着今天天气好,可能碰见同袍的机会也大,就特意在心里预.............
  • 回答
    你的处境确实比较复杂,既要面对职场规范的压力,又要处理对汉服文化的情感认同。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你找到平衡点: 一、先厘清问题的核心1. 领导批评的具体原因 是因为穿汉服影响了工作表现(比如动作不便、视觉干扰)?还是单纯认为不符合职场形象?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着装规范.............
  • 回答
    关于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是否可以穿汉服上班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涉及到不少细节。作为一名在相关领域有一定接触的人,我来给你捋一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公共服务窗口的工作性质。 这样的岗位,通常代表着政府形象或者说是公共机构的形象,其首要目标是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并且让前来.............
  • 回答
    穿汉服去上班,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或“不可以”就能概括的问题,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最最关键的一点:你上班的单位是啥性质的? 这决定了你是不是有穿汉服的底气和可能性。 国有单位、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这类地方规矩通常比较多,层级感强。如果你的工作是那种对公众形象要求极.............
  • 回答
    小学生穿汉服去上学,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聊的。我个人吧,是挺支持的,而且觉得这事儿能有很多好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这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且是活生生的传承。你想啊,咱们老祖宗留下了多少好东西,汉服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代表着一种审美,一种礼仪,一种历史。现在孩子们穿.............
  • 回答
    在普通朋友的婚礼上穿汉服是否合适,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可以”或“不可以”。下面我会详细地为你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总体的考量点: 婚礼的正式程度和风格: 这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婚礼是传统中式、现代西式、还是融合风格? 新人和家长的意见: 如果不确定,最好.............
  • 回答
    说起汉服,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蹦出“奇装异服”、“cosplay”之类的标签。没错,在一些特定场合,穿汉服确实会引来不少侧目,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怪”。但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如何在一些“合适”的场合,让穿汉服这件事变得顺理成章,甚至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线。一、 传统节日庆典,名正言顺的“节日限定”说到.............
  • 回答
    看到一些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的人穿上汉服,然后自诩为“文化传承”,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挠头的。感觉就像是辛辛苦苦种了一篮子水果,结果有人拿了几个没熟透的,摆出来说是“时令佳品”,还挺得意洋洋地向别人介绍。首先,得承认,汉服的流行本身是个好事。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服饰,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让更多人认识它.............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有意思,你对象家的小姑娘要在你婚礼上穿汉服,这绝对是件喜庆又特别的事儿!我算是过来人,这种时候脑子里肯定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想着怎么让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既有心意,又不失体面。首先,我得说,你对象家的这外甥女能有这个想法,挺不错的,说明她对你们新家子是认同和重视的,也想在这特殊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文化认同、文化交流以及个人喜好等多个层面。要给出比例上的准确答案,其实非常困难,因为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调查和数据统计,而且“喜欢”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量化。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来尝试理解哪一边的“喜欢”声势可能更浩大,或者说更为显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韩国小姐姐嫁给中国小哥,为什么婚礼上宁愿穿旗袍,也不穿汉服”这个问题,我来为您详细聊聊其中可能的原因。其实,这涉及到文化选择、时代背景、个人喜好以及婚礼的具体场合等多个层面,并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能概括。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旗袍”和“汉服”。 旗袍: 旗袍起源于满族女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当下一些文化现象的表层与深层。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仅仅套上汉服,就能自动升级到“上流”的队列?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不妨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汉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确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审美的传承,以及一种民族认同感。对于很多喜爱汉服的人来说,穿上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表.............
  • 回答
    .......
  • 回答
    很高兴你对汉服感兴趣,并且希望展现出更优雅、有品味的一面!避免穿汉服像丫鬟,关键在于理解不同形制汉服的特点、服装的搭配、以及整体的仪态。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解答: 一、 理解汉服的形制与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汉服并非只有一种款式。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穿汉服能不能散着头发,这可不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答案也不是“是”或“否”这么简单。这背后啊,其实牵扯到很多东西,从历史演变,到不同场合的搭配,再到个人喜好和创意,一层一层说开来,就很有意思了。咱们先得明白一个事儿,就是汉服这玩意儿,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服装,而是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服.............
  • 回答
    “穿汉服免费进景区”这个现象,仔细掰开了揉碎了说,可不是简单一句“占便宜”就能概括的,这里面包含了不少值得玩味的角度。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很多景区推出“穿汉服免费”的活动,其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吸引客流,并打造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
  • 回答
    咱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 穿汉服出门,背不背剑,这事儿,得分好几个方面来看,得细细说道说道。首先,得看你这“剑”是啥玩意儿。真家伙?那不行,绝对不行!咱老祖宗穿汉服的时候,是那个时代啊。那时候,剑嘛,有的是佩戴装饰用的,有的是实实在在的兵器。你现在要是掏一把真家伙出来,那可就触犯法律了! 别说是出.............
  • 回答
    关于“穿汉服的女生‘不好看’的是否居多”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个人审美、服装本身的设计、以及穿着者的气质和搭配等多方面因素。如果硬要说“不好看”的是否居多,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些片面的判断。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聊聊:一、 审美是主观且多变的,所谓的“好看”本身就没有.............
  • 回答
    关于穿汉服是否需要做“功课”,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你对“穿汉服”这件事的期待和目标。 如果你只是想单纯地体验一下,感受一下古人的衣风,那可能不需要太复杂的准备。但如果你想穿得得体、美观,甚至是融入汉服文化圈,那么“做功课”会大大提升你的体验和乐趣。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详细说说我理解的“做功课”都包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