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唯汉独以强亡,汉朝强在哪里?

回答
汉朝的强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重因素交织、长期积累的结果。我们常说“汉承秦制”,这句话并非简单地继承,而是基于秦朝的统一成果,汉朝进行了更精细、更人性化的改造和发展,最终铸就了辉煌的基业。

一、政治制度的成熟与稳固:

中央集权与地方管理的平衡: 汉承秦制,确立了郡县制,但吸取了秦朝过于集权导致地方离心离德的教训。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给予诸侯一定的权力,这在初期起到了稳定局面的作用。随后通过“推恩令”等措施,逐渐削弱了王国势力,将权力进一步收归中央,但又保留了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了中央强力、地方有序的格局。这种平衡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割据的重演,也保证了国家政令的畅通。
官僚体系的专业化与合法化: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官僚选拔和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创新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推行。这意味着官员不再仅仅依靠血缘或军事功勋,而是可以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察举)或朝廷直接征召(征辟),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虽然这一制度后期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其核心是建立了一个相对公开、公正的选官机制,吸引了大量有才能的人进入统治阶层,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国家治理水平。
法制的不断完善与人道的考量: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法家思想,但对严刑峻法进行了反思和调整。特别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役,提倡黄老思想,在法律上也有所缓和,例如废除了部分酷刑。到了汉武帝时期,虽有严酷的一面,但整体上法律体系更加完备,并且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德主刑辅”,使得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更具人道色彩。这种刚柔并济的法制,使得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百姓更容易安居乐业。
思想的统一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政治和文化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虽然这一决策的初衷有其政治考量,但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为汉朝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精神内核。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忠君、孝亲、仁爱、礼义,这些思想深入人心,不仅在政治上为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也在社会上构建了强大的文化认同感。这使得汉朝的百姓更容易接受统一的统治,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二、经济的繁荣与基础的夯实:

农业为本,重视民生: 汉朝吸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深知农业是国家根本。从文景之治开始,就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和徭役,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例如,汉武帝时期虽然对外用兵,但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并未减弱。这些措施使得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盐铁官营与经济调控: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是其经济上的重要举措。盐和铁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将其收归国有,一方面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国家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通过国家力量对市场进行调控,抑制了富商大贾的过分逐利,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物价,保护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商业的繁荣与交通的便利: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商业也日益活跃。长安、洛阳等大都市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将汉朝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了遥远的西方。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视,例如修建道路、开凿运河,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

三、军事的强大与对外扩张:

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支撑: 汉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并且在武器装备和战术上也具有优势。例如,汉军的铁质兵器比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青铜兵器更为锋利和耐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句诗并非贬低汉弩,而是说明其威力的强大,甚至能穿透一定厚度的丝帛。汉朝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远胜于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
对匈奴的长期战争与胜利: 汉朝与北方的匈奴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搏斗。汉初由于国力相对薄弱,采取了和亲政策。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果断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率领汉军,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分裂西迁。这场胜利不仅解除了汉朝北方的巨大威胁,也极大地提升了汉朝的国际声誉,打通了丝绸之路。
对其他方向的开疆拓土: 除了北方的匈奴,汉朝在西域、西南夷、南越等方向也进行了军事行动,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和影响力。这些军事行动不仅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也将中原文化和政治制度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

四、文化与科技的进步:

汉赋的辉煌与文学的繁荣: 汉朝是赋的黄金时期,司马相如等人的赋作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反映了汉朝的国力和文化自信。史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司马迁的《史记》更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汉朝在科技领域也有显著进步。例如,造纸术的发明(虽然早期技术还不成熟,但已经出现)为文化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体现了汉代天文学和机械制造的高超水平。医学方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开山之作。

为什么说“唯汉独以强亡”?

这句话并非绝对,很多朝代也面临了类似的衰亡过程。但“唯汉独以强亡”有其特殊的意味,指的是汉朝的强大并非仅仅是表面的繁荣,而是其内在的制度、经济和文化基础都相当稳固。即便如此,它最终还是走向了衰亡,这说明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任何强大的帝国都难以摆脱兴衰的循环。

汉朝的强盛,表现在其制度的先进、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威猛、文化的辉煌,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更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塑造了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时代。这种强大,是其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例如长期对外战争消耗国力),但更重要的是,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奠定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也不强,

只是王老夫子借古喻今胡扯嘴炮而已。

1、唯汉独以强亡

“而汉独以强亡”出自出自王夫之(明朝)《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

这句话是明朝人王夫之写的注引评价。

说的是东汉。

王老夫子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

这句话的注引代表明朝遗老的嘴上风暴。

这句话完整的部分是:“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意思是,各个朝代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东汉)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

2、唯汉独以强亡,汉朝强在哪里?--------------------------------------------------------------------------

东汉是强亡吗?

102年后西域诸国又纷纷叛汉。

106年九月,西域各国起兵攻任尚于疏勒。

东汉派兵驰援,改派段禧为都护,于息叛乱。

107年,东汉以为西域险远、耗资过巨,调回段禧等人,北匈奴势力乘机再占伊吾卢,击杀东汉长吏索班,汗攻占北道各地。

127年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会同敦煌太守张朗两路进攻,击降焉耆,东汉再次打通西域。

137年和151年,东汉又先后两次派军击北匈奴,均未取得成功。

自桓帝以后,由于东汉国力衰败,对西域控制能力越来越弱,

152年,汉西域长生正敬为于阗所杀。

153年,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

到灵帝末年,随著黄巾农民起义的爆发。

至此,东汉势力完全退出西域。

北匈奴是迫使东汉退出西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呼衍氏 (王)与东汉军队在东天山有长达30年的战争。

渤海大学的历史学学者刘俊和王海认为,东汉时期,呼衍氏 (王)和汉军在西域发生了多次的战争,双方争夺的重点区域是军事战略要地车师和物产资源丰富的 “伊吾旧膏腴之地 ”。但是汉匈双方互有胜负,汉军则始终难以解除呼衍氏对西域的威胁。北匈奴呼衍氏成为东汉经营西域的劲敌,并且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演进为北匈奴的“根本”,成为北匈奴社会内部新一代的核心力量。——刘俊 , 王海 . 论匈奴呼衍氏地位的演进, 2018.


鲜卑举族向西迁徙,尽据北匈奴之地。北匈奴余部10余万落都自号鲜卑。

开始南下袭扰汉之辽东、辽西(郡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南)、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代郡(郡治高柳,今山西阳高)、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县东南)、定襄(郡治善无,今山西右五东南)、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等郡县。

桓帝年间,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不断掠夺和烧杀汉边郡县,致幽、并、凉三州沿边九郡人口锐减,生产萎缩,社会经济凋蔽。

东汉王朝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穷于应付的境地。

从永元九年(97年),辽东鲜卑攻肥如(今河北迁安东北),东汉北边九郡连年被鲜卑寇抄,郡守屡被攻杀,财帛牛羊被掠不可胜数。

熹平六年(177年),汉遣夏育出高柳(今山西阳高),田晏出云中,臧旻出雁门,各率万余骑,三路出塞进击鲜卑,大败而还。

鲜卑扰掠汉边更盛。

最后要说的是黄巾军起义。

如果东汉是强亡的实力,

怎么可能发生被黄巾军起义打的名存实亡了?

之后转为军阀混战呢?

还不是东汉因为国力衰落无力平叛,只能依靠地方军阀吗?

东汉后期怎么可能是强亡呢?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因为国力衰落才会被灭亡,

怎么可能在国力强盛时候灭亡呢?

user avatar

不看原文就瞎评论啊。

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纪,必不可正者也;郡县之贪虐,必不可问者也。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归往,闇主权阉抑资之以安居而肆志。故虽或忌之,或谮之,而终不能陷之于重辟。于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于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具体意思是汉末士大夫等上升机会越来越少,唯有剿匪打叛军打游牧得到军功才能真正升迁,大家都有了军力,就开始割据。

原作者意思是当时一些游牧民族和地方叛乱其实不过是疥癣之疾,没必要大兴刀兵,结果汉末对周边用兵太猛,扩军太大,导致入不敷出。即便最后军事综合实力提升了很多,但是也导致地方割据,国家丧失。

而不是题主想的,大汉好强大,然后自己强大的自爆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汉朝的强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重因素交织、长期积累的结果。我们常说“汉承秦制”,这句话并非简单地继承,而是基于秦朝的统一成果,汉朝进行了更精细、更人性化的改造和发展,最终铸就了辉煌的基业。一、政治制度的成熟与稳固: 中央集权与地方管理的平衡: 汉承秦制,确立了郡县制,但吸取了秦朝过于集权导.............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帝制史中,无数英雄豪杰叱咤风云,试图一统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然而,能够真正以一己之力,在短短几代人,甚至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将分裂的汉地十八省重新整合,并奠定一个全新王朝基业的皇帝,屈指可数。在很多人看来,刘秀和朱元璋是其中最耀眼的两位。他们都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从乱世中崛起.............
  • 回答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句话是否是“唯汝子”讹变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结论是:从目前可靠的史料和语言学研究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支持,它更像是一种后人的揣测或者误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原始出处与字面意思首先,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和字面意思。 出处:.............
  • 回答
    唯品会最近挖掘了不少能让男生眼前一亮的“宝藏”单品,不是那种烂大街的,而是那种在细节、设计、或者实用性上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我来给你数一数,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了解为啥它们能抓住眼球。首先,得提提那些能瞬间提升整体质感的基础款升级版。 “空气感”衬衫/T恤: 你可能觉得衬衫T恤太平常了,但唯品会最.............
  • 回答
    “唯二”这个词,用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但要说它“对不对”,还得看具体语境和使用习惯。从词语构成上看,“唯”表示“只有”,“二”代表“两个”。连起来,就是“只有两个”。这么理解的话,它本身的意思是清晰的。然而,在一些人的感觉里,“唯二”带有一种比较强烈的语气,有点像是强调“就这两个,没有其他的了”,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我个人去过几次唯品会旗下的线下体验店,也问过店员,综合来说,我对唯品会线下店的东西是这么看的:首先,定位很重要:唯品会主打的是“特卖”,这个基因也延续到了线下。所以,你别指望它会像品牌专卖店那样摆满最新款、最全色号。它的核心逻辑是:大牌、过季、断码、尾货,以较低.............
  • 回答
    唯品会之所以能做到“正品、低价”,这背后并非单一的低价策略,而是一个复杂但高效的商业模式的体现,其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品牌合作因素在其中,但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唯品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避免那些听起来像AI总结的套话。首先,我们得明白,唯品会的核心定位很清晰:一家以.............
  • 回答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古语,出自《论语·阳货篇》,原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两方面来理解。字面意思:孔子在这里说的是,这两类人(女子和小人)是比较难以供养和侍奉的。 女子: 在古代社会,“女子”主要指的是家庭中的女性,特别是.............
  • 回答
    唯品会因员工收受供应商的“小恩小惠”而将其解雇,最终却被法院判决败诉并赔偿员工十八万元,这起事件在法律层面上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一判决,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依据,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公司小气”或“员工占便宜”。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公司解雇员工的理由以及这一理由在法律上的正当性。唯.............
  • 回答
    您好,针对您提到的唯品会足金首饰没有标识的问题,确实是挺让人着急的。作为消费者,购买贵金属饰品最看重的一个点就是其纯度和含量标识,这是保障我们权益的重要凭证。如果发现您在唯品会上购买的足金首饰没有标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处理,争取把事情弄清楚,也把自己的权益争取回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正规的足.............
  • 回答
    关于唯品会上的商品是不是正品,以及为什么价格会比别的地方便宜,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首先,关于“唯品会上的东西都是正品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普遍情况下,唯品会出售的大部分商品是可以认为是正品的,尤其是在其官方自营和授权品牌旗舰店购买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唯品会能做.............
  • 回答
    说到唯品会,这平台可是有不少宝藏品牌,尤其是在服装、鞋包、美妆这些品类上,经常能淘到品质不错又价格实惠的好东西。我之前在上面也淘了不少,有些品牌算是常年回购的,可以说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了。先说说服装类吧。 鄂尔多斯(ERDOS): 这绝对是很多人的心头好。虽然单看名字你可能觉得是高端羊绒,但唯品会.............
  • 回答
    哎呀,说起唯品会淘女装,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别担心,我这个“老唯品人”绝对给你扒拉出那些你来了,不光能让你买得开心,更能让你穿得有品有范儿,绝对是衣橱里的“硬通货”!咱们这就来聊聊那些,去了唯品会,不逛它个三天三夜都不罢休的宝藏品牌!首先,咱们得聊聊那些“性价比天花板”的国货之光! URBA.............
  • 回答
    嘿,姐妹们!冬天想穿得暖暖和和又时髦,钱包又不能大出血?没问题!今天就带你们挖掘一下唯品会上那些性价比炸裂的冬季穿搭必备单品,保证让你从头到脚都美翻,还不费力!一、温暖又好搭的“毛衣担当”冬天怎么能少了毛衣?唯品会上那些基础款的套头毛衣,简直是性价比之王! 纯色基础款圆领/V领羊毛衫: 别小看这.............
  • 回答
    唯GDP论和宣扬勤俭节约,乍一看确实像一对欢喜冤家,一个高唱增长的凯歌,另一个低语着量入为出的智慧。但仔细掰扯起来,它们之间并非全然矛盾,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情境下,勤俭节约可以成为实现GDP增长的基石。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唯GDP论”。这是一种将经济发展仅仅视为GDP总量增长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