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按摩椅的功能真的很鸡肋吗?

回答
按摩椅:华而不实的“鸡肋”还是真正的舒缓助手?

“哎呀,肩膀又僵了。”

“腰酸得不行,想找个东西好好放松一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长时间伏案,让许多人成为了“酸痛大军”的一员。而按摩椅,这个曾经被视为高端、享受的代名词,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然而,关于按摩椅的评价,却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景象:有人赞不绝口,认为它是居家养生的神器;也有人觉得,这东西不过是徒有其表的“鸡肋”,花钱买个“安慰剂”。

那么,按摩椅的功能到底有多“鸡肋”?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1. 触感与力度的“隔靴搔痒”

我们先来看看按摩椅最核心的功能——模拟人手按摩。理论上,好的按摩椅应该能模仿人手的揉、捏、拍、打等多种手法,并且力度可调,能够精准地找到人体的穴位和酸痛点。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市面上大多数按摩椅,尤其是中低端的,它们使用的机械臂和气囊,在触感上总会与真人按摩师的手法有很大差异。机械臂的动作往往显得生硬、机械,缺乏人手按摩时的细腻和变化。气囊的挤压,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压力,但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难以深入到肌肉的深层,更别提找到那种恰到好处的“酸”与“舒服”的临界点了。

很多时候,按摩椅的力度调节,也更像是“小到几乎没有”和“大到有点疼”之间的跳跃,难以找到那个舒服的中间地带。对于一些对按摩手法要求较高的人来说,这种生硬的机械按摩,不仅不能缓解疲劳,反而可能带来不适。

2. 适用人群的局限性

按摩椅的宣传语总是强调“全家适用”,但实际上,它的设计理念往往是基于一个“平均人体模型”。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身材差异较大的人来说,按摩椅的按摩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比如,身高偏高或偏矮的人,可能会发现按摩椅的肩部调节不到位,或者腿部按摩器无法完全贴合。对于身材特别瘦弱的人来说,机械臂的力度可能会过大,造成不适。而对于一些体型比较壮硕的人,按摩椅的按摩区域可能不够全面,或者力度无法达到深层。

此外,按摩椅的按摩手法和力度,也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本身有某些疾病,比如骨质疏松、血液循环不畅,或者最近受了伤,这种情况下,按摩椅粗暴的机械按摩,反而可能加剧病情,带来风险。所以,按摩椅绝不是一个可以盲目使用的“万能良药”。

3. 技术瓶颈与“智商税”的质疑

近年来,按摩椅厂商纷纷打出“AI智能”、“3D模拟”、“热感按摩”等科技概念,试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然而,仔细审视这些技术,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噱头”。

例如,所谓的“AI智能”,很多时候只是通过预设的程序,根据人体姿态来调整按摩程序,而非真正意义上理解人体的生理需求。而“3D模拟”,也往往是机械臂在有限的维度内进行运动,与真人按摩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相去甚远。

诚然,有些高端按摩椅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例如更精密的机械结构、更人性化的程序设计。但是,这些高端产品往往价格不菲,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在这样的价格下,与其说是在购买一个按摩椅,不如说是在购买一种“科技感”和“体验感”,其中不乏“智商税”的成分。毕竟,花同样的钱,或许可以请到几百次专业的按摩师服务了。

4. “鸡肋”还是“福音”?视乎你的期望值

说了这么多“负面”,那按摩椅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那些对按摩体验要求不高,或者只是想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一些简单放松的人来说,按摩椅仍然有其价值。

缓解轻微疲劳: 对于长时间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上班族来说,回家后坐在按摩椅上,让气囊稍微揉捏一下肩颈和腰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让你感觉身体不再那么僵硬。
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椅的震动和挤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轻微的肌肉酸痛有帮助。
提升居家幸福感: 看着电视,或者听着音乐,享受着按摩椅的“服务”,这种放松的氛围本身就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尤其是在家不方便请按摩师的时候。
部分特定功能的实用性: 一些按摩椅具备的“零重力”模式,确实能让人获得一种漂浮般的放松感,有助于缓解背部压力。而一些针对特定部位(如小腿)的独立按摩功能,也可能比其他方式更方便。

关键在于,你对按摩椅的期望值是多少。

如果你期望它能替代专业的按摩师,能够精准地解决你的所有酸痛问题,那很可能你会感到失望。但如果你只是想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点点方便的放松,那么一个适合自己的按摩椅,也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避免“踩雷”,让按摩椅物有所值?

亲自试用: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一定要去实体店亲自试坐,感受一下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按摩效果,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体和喜好。
明确需求: 你最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颈椎不适?腰酸背痛?还是全身放松?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功能更侧重于这些方面的按摩椅。
关注品牌和技术: 选择有口碑的品牌,并了解其核心技术,例如机械臂的设计、气囊的分布和力度控制等。
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不必盲目追求最贵的。有时候,中等价位的产品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

总而言之,按摩椅是否“鸡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期望、使用方式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它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你做好功课、理性选择的前提下,它也许能成为你居家放松的得力助手,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舒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鸡不鸡肋,得看它的按摩功能是否足以让你养成规律使用的习惯

肉身评测下国产按摩椅品牌iRest艾力斯特的「R2年轻π」,定位年轻人,当下实际入手价6500左右——这个价位算是高端入门级,更合适点讲,可能是年轻人的第一款主打功能体验的按摩椅。



除了我自己,另外还有两位测评女性。按摩评价较为主观,参考着去看就好。

测评者:
男,33岁,173cm,66kg,高频运动习惯,日常较少按摩,耐酸痛感中等;
女,35岁,160cm,46kg,中等运动习惯,日常不按摩,耐酸痛感极低;
女,31岁,172cm,56kg,中等运动习惯,日常经常按摩,耐酸痛感高;

测评按开箱、细节设计、性能/功能体验、与竞品的硬件参数对比来,最后是使用建议(共3954字,44张图)



开箱及细节设计

  • 体积和安装

iRest艾力斯特 R2年轻π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的居住空间普遍偏小,官方介绍它的占地面积“比常规按摩椅节省空间约20%”。相比商场那些全尺寸的大型按摩椅,尺寸确实要小一圈。


按摩椅的实际占用面积,并不会比多数家用健身器械大多少


R2年轻π的高度为104cm,宽度74cm,连箱宽度77cm。通常卧室门宽80-90cm,直接整机进屋没有问题。

整机毛重88kg、净重77kg,购买后会送货上门安装。因为重量感人,所以收货时就尽量确定放置位置,省的后面再自己挪。



R2年轻π全躺角度时的最长边接近160cm(小腿未伸展状态下),因而最好预留至少1x2米的空间。如果下方想放地毯,也尽量以这个面积来购买(圆形地毯可考虑直径1.5-2米)。

几天测评使用,R2年轻π直接放木地板上,使用中没有过于明显的噪音,不像家用跑步机那样铺设消音减震垫,铺地毯不是刚需。


小腿未伸展状态下,按摩椅进入最大躺平状态时,最长边为159cm,高度87cm


  • 设计和细节

iRest艾力斯特R2年轻π的颜值非常漂亮,半蛋壳型座舱的设计,整个配色包括线条都算很有档次,一别传统印象中按摩椅老派的感觉——设计语言和新航a380的商务舱很像。

所以开箱后,和同事吐槽,外包装看起来平平无奇(这兴许是不少国产品牌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实物比网图更好看些。



在细节方面,没有线头、拉链顺滑,仔细看缝线和工艺,这个价位的R2年轻π算得上出人意料的出色。



我把它放在办公室,这样平时大家都能用到(拍摄都在办公室的健身房里)。


按摩性能介绍

iRest艾力斯特R2 年轻π主打的功能点不少针对女性,对我而言更关注两块,运动后对肌肉的按摩、长时间工作后肩颈腰等部位的放松。

先解读一下按摩椅的几个重要指标,导轨类型、摩手类型和按摩头数量等——


  • 导轨类型

导轨决定了摩手上下按摩的运行轨迹。

无导轨相当于按摩手固定,只能定点按一个地方;最早的直导轨实现上下按摩(比如背部);而后慢慢出现的S型/L型直至现在高端按摩椅标配的SL导轨,实现了按摩运行长度足够、且能贴合身体坐躺时的曲线(S和L都指的是导轨的曲线形状)。

长度上,直导轨通常65cm左右,S型60-70cm,L型可以超过100cm,SL导轨在100-135cm之间。

评价按摩椅的导轨品质:无导轨<直导轨<S型导轨<L型导轨<SL导轨,这也是选择按摩椅时,最最最需要考虑的性能点。


R2 年轻π用的就是SL导轨(127cm),所以总体使用下来,从背部的斜方肌,一直到大腿后侧的腘绳肌腱群,都在SL导轨运行(被按摩)的区域内。



  • 摩手类型(机芯)

常见的2D、3D、4D等。通俗来说,2D就是“平面按摩”,比如买的小型腰部按摩器;3D除了左右、也多了前后的“立体按摩”;4D则是在3D基础上,增加了按摩的力度差异。

好比经常按摩的人,都知道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吃力”程度,哪些部位更加需要按摩、哪些部位需要按摩师傅再给力点——2D-4D的魔手,理解成按摩力度和维度的升级就可以了


  • 包裹气囊

全身气囊包裹(肩、手、腿、足),这种包裹更像瑜伽里的一些呼吸训练动作,通过膨胀/收缩来挤压身体部位进行放松,更适合用来消减疲惫感。


iRest艾力斯特R2 年轻π工作时最主要的声响并非来自摩手,而是气囊收放吹气的声音:


  • 加热

背部和小腿部位有加热功能,这对冬季使用、以及特殊时期的女性,都非常实用。



实际按摩体验

  • 开机及开始按摩

iRest艾力斯特R2 年轻π操作很简单。开机坐好后,按摩椅会自己调整到一个角度,而后进行体型检测(可跳过)。



如果第一次使用可以通过上下键调节按摩球位置,以及设定好气压、加热、按摩强度、在手动程序中设定机械手按摩宽度等——这一切都可以用「记忆存储」记录下来(至多可以存三个使用者)。

建议可以把R2 年轻π的按摩功能实际体验一遍后,再去调节最适合自己的按摩头位置、力度等。



按摩也有针对手臂部分的按压,按摩过程中双手可能无法操作遥控器,R2 年轻π也有语音声控,“小艾小艾”唤醒,然后语音操作。

这个功能可能对已经较为熟悉的才更有用,也需要记住对应的指令才行。



完成简单设置后,就可以进行按摩了。

R2 年轻π内置了15种按摩功能,其中「美背SPA」、「美腿提臀」等针对女性,「颈肩理疗」和「久坐释压」等更适合日常伏案工作后的按摩放松,「运动恢复」和「安神助眠」等分别针对运动和睡眠前设计。



以男女部分,分别主观的说一下——


  • 实际按摩体验(女性测评者)

作为一个较高频率按摩的人,其中一位女测评者认为,按摩是很一件容易上瘾、也很容易产生依赖的事,一方面“按摩椅无法与真人按摩的效果或全面性比较”,但另一方面“按摩椅能提供更及时和更高频的简单放松”,就这点来说,按摩椅对她日常、尤其是工作数小时后的间隙里,是非常刚需的存在;


经常按摩的女测评者的建议,R2 年轻π非常适合作为人工按摩之余,更方便更高频的补充
身高1米72的女测评者,实际最大躺平角度后的效果


另外,尽管按摩椅工作时并不建议睡眠或操作其它——不过R2 年轻π平躺状态后,其实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放松台,看书、看视频都是不错的选择。整个身体姿态要比瘫坐在沙发或床上,舒适得多。

多数模式下,按摩期间身体部位的震动也比较细微,并不会影响操作电脑。


以13寸的笔记本为例,坐在按摩椅上操作也不会觉得束缚


在实际使用中她也提到一点,对于身高较高(超过1米70)的按摩者,坐下去的时候也需要用力一点踩一下脚底着力的位置,这样气压囊才能很好的包裹住你的小腿

否则腿部按摩的效果只能围绕在脚踝处,腿部的按摩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脚底未用力踩,小腿未伸展状态×
脚底用力踩,小腿伸展状态√


几个按摩项目做下来,她比较认可R2 年轻π按摩时的精准性,穴位点和力道(最高第三档)都非常不错,可以很好地缓解久坐的压力。

相对而言,臀部、腿部、背部腰部和脚部的感觉非常强烈,头部的受力感和按摩略欠缺了一些。她建议实际使用时可以自己再垫条毛巾,或者试试把头部的垫子拿起来。



还有一个可以改进的建议,是按摩椅可以增加放手机的空位。毕竟现在手机不离身,放遥控器的位置塞手机有点勉强。



另一位几乎不按摩的女测评者,体验几次后认为R2 年轻π设置为低按摩力度(一档)时,对身体/皮肤的刺激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气囊对身体紧绷部位的压迫/收缩,会让人感觉很舒服,整个按摩过程也是非常轻松——对她而言,按摩椅并不会有人工按摩时的那种紧张感。

同样,她也觉得R2 年轻π完全可以作为办公室日常放松的“躺椅”,尤其是躺平状态,舒适程度要比绝大多数人体工学椅更为优秀。



  • 实际按摩体验(男性)

iRest艾力斯特R2 年轻π的很多按摩模式命名非常“女性向”,比如美背SPA、美腿提臀、椅上瑜伽……对我一个直男而言,这些功能似乎并不会用到——但在实际使用中,这几项反而用得最多。

多说一下跑步中的肌肉发力。除了腿部肌群外,臀部(臀大肌)往往是被忽略的部位,实际上它才是跑步最核心的发动机。在上强度的跑步训练后,臀大肌和小腿的比目鱼肌/腓肠肌对我而言,是比腿部其它肌群更需要按摩的地方。

——正好R2 年轻π上那些很女性的按摩功能,反而对这几个部位刺激是很到位的。

——所以主观上,我甚至觉得它们比「运动恢复」更适合用来运动后的恢复放松。


原本把美腿提臀按摩功能当做智商税,结果成为我最高频使用的按摩功能……它对运动后臀大肌的按摩刺激非常有效


另外一点,很多人会抗拒脚底的按摩,觉得刺激过于强烈。听起来有点矛盾,R2 年轻π对双脚的按摩相当到位,不适感又很低。

——对我而言,日常跑步后的按摩拉伸,使用泡沫轴等可以兼顾腿部绝大部位,偶尔也会踩筋膜球避免脚底的筋膜炎情况,不过R2 年轻π对双脚/脚底的按摩,体验要远好过筋膜球。

在长距离跑步或者长时间的逛街、站立后,这个是很加分的功能。

——这甚至是在R2 年轻π整个测评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当然也需要明确一点,如果你像我一样,按摩主要为了运动后的恢复,那尽量采用拉伸+按摩椅搭配的方式(毕竟R2 年轻π无法对大腿前侧肌群、筋骨/腓骨肌群进行按摩)。



测评总结/是否值得买

值得:

  • R2 年轻π总体设计及做工,很出色。除了居家,也完全可以放在办公室使用;
  • R2 年轻π是台按摩力度足够、同时又不会让人有强烈刺激/不适感的按摩椅;
  • 同多数按摩设备一样,R2 年轻π的按摩更针对肩背腰腿等部位,对部分肌群的按摩效果相当出色(比如针对脚部的按摩);
  • 尽管很多功能设计偏女性向,这些功能(比如美腿提臀)反而对臀大肌/小腿肌群按摩非常充分,很适合运动人群使用;
  • 较长的SL导轨、可调节强度的4D摩手、包裹气囊及加热功能,都不是鸡肋花哨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中会发挥很好的体验。所以说R2 年轻π是很实诚的按摩椅,不为过;
  • 即便官方未必推荐,我们都认为R2 年轻π完全可以作为午休躺椅甚至工作台、看书椅使用,它的坐躺体验要比多数人体工学椅更好一些;



商榷:

  • 相对做工设计都更为考究的按摩椅本身,外包装设计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以及遥控器的品质感要明显比按摩椅本身更低一些;
  • 这是台更适合女性使用的按摩椅,使用者最合适身高应该在175以下。再高的话会觉得略小,半躺状态头部会略高于舱外;
  • 虽然有语音唤醒-操作的功能,但功能较为单一,且需记住对应的指令;
  • 缺少对大腿前侧肌群的按摩,对高强度运动爱好者而言,最好能与日常按摩拉伸搭配,而不是把它当做唯一的运动后放松用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