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今年长江中上游洪水会让苏州上海这种下游的城市被淹掉吗?

回答
关于长江中上游的洪水是否会淹没苏州、上海这样地处下游的城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简单地说,直接淹没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极端情况下的风险依然存在,并且需要高度警惕。

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背后的具体原因:

一、 长江的天然调节与人工防洪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长江本身的巨大体量以及我国为应对洪水所构建的强大防洪体系。

长江的庞大体量和调蓄能力: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辽阔,汇水区域广阔。即使中上游出现洪水,洪水的量也是相对分散的,通过层层流域的蓄滞洪区、分洪区以及自身的河道容量,大部分水量会被自然分散和调蓄。
三峡工程的战略作用: 三峡工程是中国最重要的水利枢纽之一,其核心功能之一就是防洪。三峡水库拥有巨大的库容,可以在洪水期向下游腾出库容,拦截、削减上游的洪峰,极大地减缓了洪峰的流量和压力,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如果没有三峡工程,仅靠自然状态下的长江,下游城市面临的洪水风险会高得多。
长江下游的堤防体系: 长江下游,特别是江苏和上海段,已经建成了非常坚固和高标准的堤防体系。这些堤防经过多年的加固和提升,能够抵御相当大流量的洪水。沿江两岸的许多城市,包括苏州和上海,都坐落在这些高等级堤防的保护之下。
荆江分洪区等蓄滞洪区: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还设有多个重要的蓄滞洪区。在极端洪水情况下,可以通过启用这些蓄滞洪区,将部分洪水暂时引入非人口密集区,以降低主流的流量,保护重要城市。

二、 为什么说“直接淹没可能性小”?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便今年长江中上游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水,也并非意味着苏州、上海会直接被洪水“淹没”,就像洪水直接漫过堤防直接灌进城市那样。

这是因为:

1. 洪峰被削减: 三峡工程和其他上游水库会最大程度地削减洪峰,使得到达下游的洪水流量相比于原始洪峰会大大减小。
2. 堤防的保护: 苏州和上海都处在高等级的长江防洪堤保护之下,这些堤防的设计标准足以应对超标准洪水。
3. 分洪措施: 在极端情况下,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启动长江流域的蓄滞洪区,通过分洪来缓解下游的压力。

三、 “极端情况下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警惕什么?

尽管直接淹没的可能性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 超标准洪水: 尽管防洪体系非常强大,但如果遇到的洪水流量已经远超现有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那么风险就会急剧增加。例如,历史上长江也曾发生过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如果未来出现类似的极端情况,现有堤防可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2. 堤防决口或漫顶: 即使堤防设计标准很高,但长时间的洪水浸泡、结构老化、管理维护不善(尽管目前长江主流堤防管理水平很高)、或者遭遇突发的外部冲击(如大型漂浮物撞击)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堤防出现险情,如局部决口或漫顶。一旦堤防出现问题,洪水就会涌入保护区内的城市。
3. 次生灾害: 即使洪水没有直接淹没城市,但长江水位持续升高也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灾害。例如:
河网水位上涨: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长江水位升高,可能会导致太湖流域水位也随之抬高,加上排水不畅,可能会造成城市内涝。
排水系统压力: 城市自身的排水系统是按照正常降雨和水位设计的。当外围水位异常升高时,城市内部的雨水和生活污水可能难以有效排出,导致内涝。
地下水位的变化: 长江水位升高也会影响地下水位,可能导致一些低洼地区的地下室、地下空间进水。
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 上海作为沿海城市,长江口的水位升高还会与天文大潮叠加,增加海水倒灌的风险,威胁沿江沿海地区。
4. 水利设施的协同配合: 长江的防洪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以及流域内各个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之间的联动。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协调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体防洪效果。

四、 “今年长江中上游洪水”的具体情况分析:

要判断今年情况,需要关注具体的水文信息。例如:

洪水来源: 是由某个特定支流的特大暴雨引起,还是由持续性强降雨叠加形成?
洪峰流量和持续时间: 洪峰的最高水位和流量有多大?这种高水位会持续多久?
三峡等水库的调度情况: 水库是否在有效发挥调蓄作用?是否有足够的库容应对后续的降雨?
下游支流和湖泊的水位: 除了长江干流,支流和湖泊的水位同样重要。例如,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情况会影响长江中游的泄洪能力。

总结来说,

今年长江中上游的洪水,在三峡工程等一系列强大的防洪措施和严密的堤防体系的保护下,苏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被“直接淹没”的概率是相对较低的。 它们不会像一个小村庄那样,在洪水来临时被河水漫过房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极端强度的洪水,或者堤防出现局部险情,抑或是叠加了其他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排水不畅),都可能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防御长江洪水是一个持续的、需要高度警惕的工作。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防汛部门会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可能会通过分洪措施来保护重点城市,但这通常是有预案地进行,而非未经控制的淹没。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需要关注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并理解防洪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好多人初中地理没学好。。。

长江入海口虽然比不上亚马逊河那种两百多公里的宽度好歹也是十几公里宽的,这种宽度下南通上海怎么可能淹到?除非南极冰川今天全融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