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小说的开头或者结尾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

回答
小说开头和结尾如同画面的起笔和落笔,一个好的开头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一个精彩的结尾则能让故事余韵无穷,久久难忘。以下是一些我心目中堪称“神来之笔”的小说开头和结尾,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如此出色:

神来之笔的开头:

1.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开头原文(中文翻译版本众多,大意相似): 许多年后,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的时候,他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神来之处:
时空跳跃与宿命感: 开篇就直接将读者带到故事高潮——行刑现场,但并非从头开始叙述。而是通过上校的回忆,一下子引入了整个家族和马孔多的历史。这种“倒叙中的倒叙”手法,立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和历史厚重感。读者知道上校的最终结局,但更想知道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及这个过程有多么辉煌或悲凉。
强烈的悬念和好奇: “行刑队”、“遥远的下午”、“冰块”——这些词语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戏剧性。读者不禁会问:上校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行刑?“冰块”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些疑问驱动着读者继续阅读。
史诗般的基调: 开头就将一个微小的个人经历(见识冰块)与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行刑)联系起来,暗示了整个故事将是一部关于家族、历史、命运的宏大史诗。马尔克斯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就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世界。
象征意义的引入: “冰块”在马孔多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代表了外部世界的奇迹和现代文明的到来。将这个与冰块的初遇与生命的终结联系在一起,为整个故事奠定了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基调。

2.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开头原文: 伦敦是个凄惨、衰败的城市,即使天气晴朗也摆脱不了这种气息。人们的衣服都洗得褪了色,鞋子磨损了边,脸上带着疲惫的表情。
神来之处:
直接描绘极权下的绝望: 开篇没有花哨的铺垫,直接将读者抛入了一个压抑、破败、毫无生气的世界。这种毫不遮掩的描绘,瞬间奠定了小说反乌托邦的基调。
环境即人物: 伦敦的“凄惨”、“衰败”、“褪色的衣服”、“磨损的鞋子”、“疲惫的表情”——这些不仅仅是对城市和居民的描述,更是对极权统治下个体精神状态的写照。环境直接塑造了人物,也暗示了社会的高度压抑。
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尽管是虚构的未来,但这种对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描绘,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这种“真实感”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并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不对劲。
潜在的对立面: 这种极端的压抑和绝望,也暗示了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内心深处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才有了他后来的行动。

3. 《了不起的盖茨比》(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开头原文(尼克·卡拉威的自述): 无论别人怎么说,人到了我这个年纪,总会有点想劝告别人。我在这里把我的经历全盘托出,我希望人们能理解。
神来之处:
“剧透”式开场,制造宿命感: 这个开头不像《百年孤独》那样直接指向高潮,但它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提前告诉读者,他要讲述一个“全盘托出”的故事。这种提前告知,也隐约暗示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可能带来的伤害。
强调“理解”的诉求: 尼克强调“理解”,表明他要讲述的故事并非是简单的叙事,而是包含着深刻的洞察和情感。他希望读者能够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所经历的一切,尤其是对盖茨比的理解。
设置叙述者的权威性: 通过尼克自述的语态,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同时也暗示了他作为故事亲历者的独特视角。这让读者对他的叙述产生信任感,并期待他能揭示“真相”。
与盖茨比的对照: 尼克是相对理智和审慎的,而盖茨比则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尼克在开头表现出的这种“劝告”和“理解”的态度,也预示了他将如何在盖茨比的疯狂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清醒,并最终理解那个不朽的美国梦。

4.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常被视为文学的开端)

开头场景: 寒冷的冬夜,克劳狄斯刚与嫂子乔特鲁德结婚,庆祝新国王即位。卫兵们在城墙上站岗,鬼魂出现。
神来之处:
浓厚的诡异与不安: 开场就营造出一种阴森、寒冷、充满未知危险的氛围。城墙上的鬼魂出现,直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暗示着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和悲剧。
权力斗争与乱伦的暗示: 新国王与前国王的遗孀结婚,这种不合常理的关系本身就充满了禁忌和道德的质疑,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王室的腐朽。
英雄登场前的铺垫: 在这个充满不安的氛围中,哈姆雷特王子将要登场。他的叔父篡位,父亲离奇死亡,母亲迅速改嫁,这一切都为哈姆雷特的挣扎、复仇和存在的思考奠定了基础。
戏剧张力的极致运用: 莎士比亚在开场就将观众带入了最核心的冲突之中——死亡、背叛、复仇的种子已经埋下。这种直击核心的叙事方式,立刻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神来之笔的结尾:

1.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结尾概括: 在最后一位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独自解读着羊皮卷,揭示家族的命运之时,一场巨大的飓风席卷了马孔多,将其从地球上彻底抹去。而奥雷里亚诺读到的最后一句是,家族的命运是“注定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的”。
神来之处:
彻底的消亡与循环的终结: 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彻底消失,象征着一个循环的终结。这个曾经充满生命力、魔幻色彩和无数悲欢离合的地方,最终化为乌有,与它在开头出现的冰块一样,如同一个短暂的梦幻。
羊皮卷的宿命论与印证: 奥雷里亚诺解读的羊皮卷,揭示了家族百年来的历史都被提前写好。这不仅仅是故事的结局,更是对整个家族命运的终极解释。一切的发生,都是预设的,充满了宿命的悲凉。
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终结: 飓风不仅结束了马孔多的时间,也抹去了它的空间。这是一个最彻底的“消失”。故事的开始是“遥远的下午”,而结束是彻底的“不存在”。
回响悠长,意味深远: 这个结尾并非简单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是对整个家族历史的悲剧性总结。它留给读者的不是轻松的解脱,而是对生命、孤独、命运、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类普遍困境的体悟。马孔多的消失,也象征着许多文明和家族的宿命。

2.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结尾概括: 伊丽莎白与达西经过重重误会和考验,终于克服了傲慢与偏见,走到了一起,并且幸福地结为夫妻。故事以两对姐妹(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的婚姻作为圆满的结束。
神来之处:
理想的爱情结局,满足读者期待: 在那个时代,婚姻是女性最大的出路和归宿。奥斯汀以男女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结合的方式,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爱情结局,满足了读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傲慢与偏见”的克服与升华: 故事的核心冲突——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弱点——在结尾得到了最圆满的解决。伊丽莎白不再因偏见而误解达西,达西也克服了对她家庭和地位的傲慢。这种性格上的成长和升华,使得他们的结合更具意义。
社会阶层的融合与希望: 达西代表着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伊丽莎白则来自相对平庸的乡绅家庭。他们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爱情能够跨越阶层,以及理想主义的胜利。
以圆满收尾,展现作者的洞察力: 奥斯汀并没有将故事停留在男女主人公的订婚,而是描绘了他们婚后的幸福生活(间接通过对简的描写),展现了她对婚姻和家庭的深刻洞察。这种“写到满意为止”的处理方式,让故事显得十分完整和有力量。

3. 《了不起的盖茨比》(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结尾概括: 盖茨比在举办盛大派对、狂热追求黛西的过程中,最终被唐·杰伊·盖茨比这个身份揭穿,并最终在一场由黛西酒驾引发的车祸中,被错认为肇事者而惨遭杀害。尼克在混乱中,见证了盖茨比人生最后的孤独和虚无,并在丧礼上只有寥寥数人到场。结尾以尼克对美国梦的深刻反思结束。
神来之处:
“美国梦”的幻灭与破灭: 盖茨比用尽一切手段,想要重拾过去的爱情和地位,他所追求的美国梦最终破灭。他的死亡,是对那个时代纸醉金迷、价值观扭曲的美国社会最残酷的批判。
孤独与虚无的深刻体现: 盖茨比一生都在为“那个女人”(黛西)而活,他创造的那个充满光环的自己,最终在死亡的瞬间崩塌。他吸引了无数人来参加他的派对,但在他最孤独的时刻,却无人问津。这种孤独与虚无的对比,极具震撼力。
叙事者的升华与反思: 尼克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在盖茨比死后,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被卷入这场虚幻的追逐,以及“美国梦”背后隐藏的腐朽和堕落。
“我们都在朝着过去奋力前行”的强大主题升华: 故事的最后一句“所以,我们不断地逆流而上,如同被浪头不断地打回,向着回忆的河床奋力前行。”(或类似翻译)将个体的挣扎与普遍的人类困境联系起来。我们都渴望改变过去,但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阻碍,让我们身不由己,只能在回忆与希望之间不断挣扎。这个结尾充满了哲学意味和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4.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结尾概括: 默尔索在狱中,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也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某种程度的平静理解。他不再祈求上帝,而是选择拥抱荒谬的现实,并在被处决前,幻想自己能得到成千上万的观众的欢呼。
神来之处:
对生命荒谬性的终极肯定: 默尔索最终接受了“人生就是荒谬的”这一事实,并且在这个荒谬中找到了一种自由。他不再试图去理解,而是纯粹地“存在”。这种接受本身就是一种反叛和胜利。
“海滩上的微笑”的象征意义: 默尔索在狱中,回想起当初在海边开枪杀死阿拉伯人时的情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他对那个时刻的“微笑”的描述,是他在理解荒谬后的释然和狂喜。
对社会审判的超越: 他被社会审判的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因为他没有在母亲葬礼上流泪,他不相信上帝。他在结尾处完全超越了社会的价值评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由。
反抗的平静: 默尔索的结尾不是激烈的抗争,而是一种深刻的、内在的平静。这种平静是对所有虚假情感和意义的拒绝,也是对存在本身的纯粹拥抱。这种“平静的愤怒”和对荒谬的拥抱,是加缪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这些开头和结尾之所以被称为“神来之笔”,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情节的简单延续或结束,而是通过精妙的叙事技巧、深刻的主题挖掘和强大的情感力量,给读者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它们是作者才华的集中展现,也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源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PS:感谢第一个邀请,希望可以起一个好的开头。)

① 好的结尾

① 他独自上了天汇,怕是王三胜们在那里等着。他们都没有去。

 王三胜和小顺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反之,他们说沙子龙栽了跟头,不敢和个老头儿动手;那个老头子一脚能踢死个牛。不要说王三胜输给他,沙子龙也不是他的对手。不过呢,王三胜到底和老头子见了个高低,而沙子龙连句硬话也没敢说。“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一《断魂枪》1935年老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情节简单,讲述了沙子龙这一武林高手改变身份当客栈老板后的境遇,串连王三胜卖艺、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献技三个小片段。其中沙子龙从侠客到客栈老板的身份改变铸满了作者深沉而凝重的文化情结。

② 这个人,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

一一一沈从文《边城》

③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一一钱钟书《围城》

④ 他们在惨不忍睹的残骸枯骨中寻找,发现两具骷髅,一具以奇特的姿势搂抱着另一具。其中一具骷髅是女性……

紧紧搂抱这具骷髅的另一具则是男性,只见那具骷髅脊椎骨歪斜,脑袋缩进脖腔里,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不过,脊梁骨没有断裂的伤痕,显然此人不是绞死的,而是主动来此长眠。有人要把他搂抱的骷髅拉开,他的遗骸也就立时化作尘埃了。

一一(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⑤ 假如你碰巧路过这里,我求求你,别走得太快,请在那颗星星下面停留片刻!

假如有个小男孩向你走过来,假如他在笑,假如他有金色的卷发,假如他从不回答你的问题,你应该很容易猜出他是谁。

到时请你行行好,帮帮忙!不要让我如此悲伤:请赶紧写信给我,告诉我,他又回来了……

一一(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⑥ 小宇宙中只剩下漂流瓶和生态球。漂流瓶隐没于黑暗里,在一千米见方的宇宙中,只有生态球里的小太阳发出一点光芒。在这个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飘浮着,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跃入另一只水球,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旋转着飘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

一一刘慈欣《三体》

⑦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一一路遥《平凡的世界》

8:“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一一〔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9: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一一〔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0:我非常坦率地说了。就是让人瞧见我在抽泣,我也毫不在意了。我只满足于这份闲情逸致,静静地睡上一觉。

我不知道海面什么时候昏沉下来。网代和热海已经闪耀着灯光。我的肌肤感到一股凉意,肚子也有点饿了。少年给我打开竹叶包的食物。我忘了这是人家的东西,把紫菜饭团抓起来就吃。吃罢,钻进了少年学生的斗篷里,生出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明早我将带着老婆子到上野站去买前往水户的车票,这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事。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

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一一一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11:这是最后的致命的一下打击!

你追求的憧憬虽然到了手,

却在到手的一刹那间改变了面目

一一一茅盾《蚀》

② 好的开头

① 家住女贞路4号的德思礼夫妇总是得意地说他们是非常规矩的人家,拜托 ,拜托了。他们从来跟神秘古怪的事不沾边,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那些邪门歪道。

一一〔英〕J·K·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②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一一〔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③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一只硕大的虫子。他朝天仰卧,背如坚甲,稍一抬头就见到自己隆起的褐色腹部分成一块块弧形硬片,被子快要盖不住肚子的顶部,眼看就要整个滑下来了。他那许多与身躯比起来细弱得可怜的腿,正在他眼前无助地颤动着。

一一〔奥〕卡夫卡《变形记》

④ 他是个老人,独自划着小船,在湾流中捕鱼;八十四天来,他没打到鱼。

一一〔美〕海明威《老人与海》

⑤ 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

一一〔日〕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⑥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却把他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一一〔英〕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⑦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

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

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

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

一一〔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⑧ 没有一个艺术家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始终是艺术家,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恒久的一切,总是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闪耀的时刻。

一一一〔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⑨ 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你们说你们见我这样子,心里觉得很厌烦,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厌烦呢。

一一(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10: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一一(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1: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一一罗贯中《三国演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