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南宋朝廷逃到海南岛,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海南,那么偏安海南的南宋算不算灭亡?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灭亡”的定义、政治权力、实际控制、国际承认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灭亡”的定义。

在政治学和历史学中,“灭亡”通常意味着:

国家主权丧失: 失去独立的政治实体地位,不再拥有自主的外交、军事和内政权力。
政府被推翻: 原有的统治机构被武力或政治手段彻底瓦解,无法有效运作。
国家象征性终结: 皇帝、朝廷、国家名称等象征国家存在的要素不复存在,或者被新的政权吸收。
领土完全丧失: 原本国家所统治的全部领土都被外来势力或新的政权所控制。

在您设定的情境下,南宋朝廷逃到海南岛,并假设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海南,我们需要逐一审视这些定义是否适用。

一、 国家主权丧失与政府被推翻:

如果南宋朝廷能够维持在海南岛的统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行政、司法、财政和军事体系,并且能够抵御来自大陆的军事威胁,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仍然是独立的政治实体。 这种情况下,说它“主权丧失”就值得商榷了。它只是领土大幅缩小,但其治理能力和独立性可能依然存在。
但是,如果朝廷的势力仅限于海南岛,并且无法对大陆进行任何有效的军事或政治影响,那么其“主权”就变得非常有限。 它的存在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流亡政府”,虽然名义上是国家,但实际影响力几乎为零。

二、 领土完全丧失:

在您设定的情境中,南宋朝廷失去了对中国大陆的控制权,这已经是事实。 大部分汉族地区的统治权已经落入蒙古人之手(元朝)。从领土范围来看,南宋确实已经大大缩水。
如果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海南”,这意味着海南岛仍然在南宋朝廷的实际控制之下。 这就与“领土完全丧失”相悖了。一个政权只要还能控制一部分领土,并维持统治,就不能完全算作领土丧失。

三、 政府象征性终结与实际控制力:

象征性终结: 南宋的灭亡在历史上是伴随着崖山海战和陆秀夫背负赵昺投海而结束的。如果您的假设是“朝廷逃到海南”,那意味着崖山海战的结局与真实历史可能不同,或者说,一部分朝廷成员成功逃脱。如果朝廷在海南岛能够延续,皇帝(虽然可能名存实亡)和官员仍然存在,那么在形式上,“南宋”这个国家名称和象征并没有立即终结。
实际控制力: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在海南岛建立一个政权,其“生命力”如何?
内部稳定: 朝廷能否在海南岛维持内部的稳定,避免内乱和分裂?
经济自给: 海南岛的资源能否支撑一个王朝的运转?是否能够建立有效的税收和经济体系?
军事防御: 如何抵御蒙古(元朝)的持续进攻?即使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这是否意味着绝对的安全,还是说攻击的频率和规模降低了?
民众支持: 海南岛的当地居民是否接受这个朝廷?朝廷能否赢得他们的支持,或者至少不被排斥?

四、 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海南的含义:

这个设定非常关键。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蒙古人无法攻占。

地理障碍: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其海峡的复杂水文和季风气候,对大规模登陆作战构成天然屏障。古代海军要进行大规模远征并非易事。
军事消耗: 蒙古人在征服其他地区时,其军事力量和资源可能已经消耗殆尽,或者面临其他战线(如欧洲、中东)的牵制,导致无暇或无力进行对海南岛的长期围剿。
政治策略: 也许蒙古人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或者认为攻占海南岛的收益与成本不成正比,因此选择将精力放在巩固大陆统治上。
南宋残余力量的抵抗: 逃到海南的南宋朝廷,即使兵力不强,也可能利用岛屿的地理优势,加上当地居民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防御住小规模的攻击,或者让蒙古人付出极高的代价。

基于以上分析,偏安海南的南宋在您设定的情境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其“灭亡”与否:

1. 严格意义上的“灭亡”:不一定。

如果朝廷在海南岛成功维持了一个独立的政权,有自己的皇帝、官员、法律和军事力量,虽然领土缩小,但只要它还能继续运作,并且其统治并未被外部力量彻底剥夺,那么从政治实体连续性的角度看,它就没有“灭亡”。它只是从一个庞大的帝国,变成了一个偏安的小国。
好比历史上的南明政权,虽然短暂且区域有限,但直到清朝将其彻底消灭之前,仍然被视为一个(虽然是残余的)政权。

2. 事实上的“灭亡”/失去主导权:非常可能,甚至可以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灭亡了。

政治意义上的灭亡: 一旦失去了对中国大陆的统治,失去了对绝大多数汉族人口和经济腹地的控制,南宋就已经失去了其作为“宋”这个王朝的根本意义。它不再是代表整个汉族文明的最高政治实体。其政治影响力被极大削弱,成为了边缘化的存在。
军事和经济上的脆弱性: 即使蒙古人上百年无法攻占,并不代表南宋的生存就是稳固的。它可能会持续面临经济上的困境,军事上也会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一个无法扩张、无法恢复昔日荣光的政权,其生命力是极其有限的。
历史进程的终结: 蒙古人(元朝)的统治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即使海南岛的南宋残余势力能够坚持,它们也只是历史舞台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不再是主导历史进程的力量。从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来看,宋朝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时代,已经随着大陆的失陷而终结了。

总结来说:

在您设定的情境下,偏安海南的南宋朝廷,虽然可能在形式上没有被彻底“消灭”其政府机构,但其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代表性政权的地位已经丧失殆尽,实际上已经可以被视为在政治、军事和历史进程意义上“灭亡”了。

你可以将其比喻成一个庞大的公司,即使其CEO和一部分核心员工逃到了一个小岛上,继续挂着公司的招牌,但如果公司的主营业务、大部分资产、市场份额和员工都已被竞争对手吞并,这个“公司”在实质上已经不复存在了,无论那些残余人员如何挣扎,都难以改变其“灭亡”的命运。

所以,如果“灭亡”指的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作为主导性政治力量的终结,那么即便海南岛没有被攻占,偏安海南的南宋也已经灭亡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残余,而非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今天对于朝代的视角是一个站在现代视角的态度,也就是说一个朝代灭亡的时间,要结合之后的历史。所以,如果几年后这个南宋小政权可以反推回去(几乎不可能),那么的确有机会被定义为南宋没有灭亡过,正如我们一般不太会把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北宋南宋夹缝中的伪齐伪楚,乃至那些乱世乱七八糟的地方割据政权作为正式朝代一样。不过除此之外,南宋仍然会被认为灭亡了,举几个例子:

南朝陈霸先代梁后,萧詧在江陵被西魏扶持建立了后梁小朝廷。今日普遍态度仍然是宋齐梁陈四朝,而梁在557年灭亡。

耶律大石在辽灭亡前奔走西域并建立西辽,但是不妨碍一般语境下的辽代在1125年灭亡。

明初徐达功破元大都,元朝廷出逃上都,一般认为此时元代已经结束是明代了。

还有一个更接成功的例子,李存勖和其父李克用虽然没有李唐血脉,但是是被正式赐姓 仍然是正式被纳入宗正寺的皇族名册。李克用一直仍然沿用唐朝年号。而李存勖真的建立后唐一统北方。如果后唐没有灭亡,而是真的再建大一统,将其视为唐朝一部分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我们今天尝试上的朝代划分,是一种后知后觉的上帝视角。只要元朝在中原建立稳定政权并延续一段时间,那么元朝仍然是1271忽必烈称帝至1368年出逃上都结束的那个元朝。正如北元不影响明朝,“海南宋”也不会影响元朝。

user avatar

亡不亡是个立场问题,至少前两条不算硬指标。你说丧失大部分领土,首都被占。蒋介石两次丧失大部分领土,丢掉南京。跑重庆那次,如果算他亡了,那么很多推论都很尴尬。

user avatar

各位答主,你们被题主给埋了。

这个问题是个坑。

当然,也有可能题主是无意的,但也难说。

因为他提出的条件,有一个现成的参照物。

这个参照物就是台湾岛。

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已经有70几年了。中华民国丧失大部分领土;首都丢失;主力部队被全歼;现在仍无法攻占台湾。

这是不是灭亡?

如果中华民国已经灭亡了,那么现在台湾岛上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灭亡,你们给出答案,全都是坑里面的。

所以回答问题要当心,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现在台湾岛上的,就是想动中华民国这块招牌。

只要它敢动,就是战争动员令。

所以大家想好了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灭亡”的定义、政治权力、实际控制、国际承认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灭亡”的定义。在政治学和历史学中,“灭亡”通常意味着: 国家主权丧失: 失去独立的政治实体地位,不再拥有自主的外交、军事和内政权力。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设想,将不同时代的军事实力进行对比,尤其是在考虑科技差距的情况下。要回答“巅峰秦国(朝)能否打过巅峰南宋”,我们需要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涵盖军事、经济、政治和最重要的科技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巅峰”的定义: 巅峰秦国(朝): 这里我们主要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公元.............
  • 回答
    万历皇帝是否该在1593年放弃援助朝鲜,转而固守九边并诱导努尔哈赤南下抗倭?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极富想象力的问题。从历史的惯性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设想虽然在某些理论层面上似乎有所道理,但最终的现实考量和潜在风险,恐怕会让这一策略显得过于冒险,甚至可能引来更糟糕的结局。我们不妨就这个假设,来进行一.............
  • 回答
    关于南京保卫战,如果让志愿军成建制地去打,并且装备与当时国军相同,能否取得胜利?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也极具假设性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套用“志愿军很能打”这个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之所以能与美军抗衡并取得胜利,其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多方.............
  • 回答
    .......
  • 回答
    当中国和越南之间关于南海的争端升级为一场以领土占领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时,其走向和规模将是一场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较量。这场冲突的爆发,预示着区域安全格局的剧烈动荡,并将深刻影响所有相关方和国际社会。战争的初期,中国可能会选择迅速而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其战略目标。解放军可能会动用其庞大.............
  • 回答
    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阳光在南极冰盖上投下漫长的影子。然后,没有任何预兆,一道刺目的光芒撕裂了天空。不是一道流星雨,不是一次普通的陨石坠落,而是一颗直径约 1000 米的小行星,以惊人的速度,直插南极的极心。这颗小行星,虽然在宇宙尺度上不算庞然大物,但对于我们这个星球来说,它足以掀起一场无法.............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引人入胜的设想,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历史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发展,那么关于谁能被后世史书奉为汉室正统的争论,将会异常激烈和复杂。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政治正统性的基础:何为“汉室正统”?“汉室正统”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它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
  • 回答
    时钟拨回到1129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王朝更迭的动荡年代。摆在我面前的,是九个盘根错节的政权,每个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未来走向。让我深思熟虑一番,我大概率会选择——南宋。为何是南宋?这个问题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的考量。首先,从语言和文化的契合度上来说,南宋是我最容易融入的。虽然我.............
  • 回答
    南明如果一开始就坚定地拥立福王,并且围绕他进行一系列战略部署,并非全无翻盘的可能性,但这条路充满荆棘,胜算也并非板上钉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从政治、军事、经济到人心向背,一步步分析。政治上的稳定与凝聚力1. 避免初期分裂的内耗: 南明最致命的弱点之一就是初期政治上的分裂。潞王、唐王.............
  • 回答
    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古老大陆,长久以来都沉睡在严寒之中。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不断加快,一直被视为“时间胶囊”的永久冻土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融化。如果有一天,这片厚实的冰层被彻底打通,释放出被封存了数万年甚至更久远的远古病毒,那么对我们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首先.............
  • 回答
    关于《名侦探柯南》的结局走向,特别是灰原哀这个角色的最终归宿,一直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毕竟,哀从一个黑暗组织的危险成员,蜕变成一个充满人性、善良且坚强的女孩,她的成长轨迹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至于她最有可能的结局,以及她最有可能和谁“组CP”,这确实是个需要细细品味和推测的问题。哀最有可能的结局: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柯南真的闯进了杜王町,那场面可就精彩了。要说吉良吉影能不能被捉住,这可不是简单一句“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我觉得这得看很多因素,而且绝不是像在米花町那样,靠一个“真相只有一个”就能轻松解决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双方的“装备”和“技能”。柯南这边的优势嘛,那肯定是他的“柯学.............
  • 回答
    南京查处“假人才、真炒房”,47人违规取得人才购房证明,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看看这背后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得明白南京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过去几年,全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下行压力大等问题,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纷纷推出了购房补贴、落户优惠、教育倾斜等.............
  • 回答
    这确实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把两个发生在不同时空的重大战役联系起来,而且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战场、不同的参战方。要说37年攻占南京的那帮日军要是穿越过去跟45年攻打柏林的德军对垒,守军会不会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涉及到太多因素了,咱们得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37年攻南京的日军和.............
  • 回答
    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初选择定都南京,而非北京,时至今日,中国可能展现出一些截然不同的面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是会牵动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政治格局与权力中枢的重塑:首先,定都南京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权力中枢的地理转移。北京作.............
  • 回答
    好,这问题可真够劲的,让我这把老骨头都感觉热血上涌。穿越到南明?还是个家族掌舵人?这可真是赶上了风口浪尖上的日子。满清铁骑已经踏过了山海关,中原的锦绣江山说变色就变色,这会儿的南明,说句不好听的,就像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作为这个家族的掌舵人,我得为几代人的生计和名声负责,不能随随便便就跟着那摇摆不定.............
  • 回答
    史部院钧鉴:卑职李华顿首拜启。近日京师变故,国家飘摇,天下惊惶,实乃我等为臣者心中锥痛。自崇祯皇帝蒙难,大明江山易主,我等身处南京,肩负重任,当思如何稳固社稷,安抚黎民。今日卑职斗胆,冒昧提笔,欲与史部院共商立储大计,以定天下人心。关于当前拥立何位藩王,卑职以为,务必审慎考察,权衡利弊,选出最能承继.............
  • 回答
    越战结束后,如果越南未统一,南越是否能像韩国一样实现经济腾飞,这是一个极具想象空间但又充满复杂性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南越自身的条件、国际环境的演变,以及与韩国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南越在统一前的地位,与韩国在朝鲜战争后确立的地位,有着一些关键的相似之处。.............
  • 回答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处于国力鼎盛的阶段,而南非在那段时期也拥有其独特的军事和战略地位。如果历史的轨迹发生哪怕一丝偏离,让其中一个超级大国与全盛时期的南非爆发一场正面冲突,其结果必然是波谲云诡,远非简单的胜利或失败能够概括。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如果冷战时期的美国或苏联对阵全盛时期的南非,可能会出现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