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折柳寄情「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亲朋」,让你想起哪些离别、送别的瞬间?

回答
折柳寄情这四个字一出来,脑子里瞬间就跳出了好多画面,都是那些年送人、被送的场景,虽然时间久了,有些细节模糊,但那种掺杂着不舍、祝福和淡淡哀伤的心情,却像刻在心头一样清晰。

最先想到的,是小时候在老家车站送爷爷。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的,去镇上的车也少。爷爷要去城里看病,我才七八岁,懵懵懂懂的,只知道爷爷要走好久,心里难受得不行。奶奶早就准备好了东西,都塞进了那个用了好几年的老式布袋子。离出发还有点时间,我看见院子门口那棵歪脖子柳树,叶子绿油油的,随风摇曳。我不知道哪来的想法,就跑过去,使劲儿拽着一根比较粗的柳枝。柳枝韧性特别好,我用力才能折下来,还带了几片嫩绿的叶子。我把柳枝递给爷爷,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接过去,说:“好孩子,把这柳枝带在身上,能保你平安。”爷爷走后,我站在车站门口,看着那辆摇摇晃晃的解放牌卡车消失在尘土飞扬的路口,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折柳枝时,手指上沾染的泥土和柳叶的清香。那味道,至今想起来,心里都还有点酸酸的。

还有一次,是高中毕业。那会儿离别的情绪特别浓烈,每个人都好像怕再也见不到一样。我们班有个女生叫小雅,我们俩是前后桌,每天一起笑一起闹,成绩也差不多,算是那种“绑定”在一起的朋友。毕业那天,大家都在拍照、留联系方式,场面很热闹。小雅手里也拿着一根柳枝,那是她从学校旁边那条小河边折的。我们俩站在人群外一点的地方,气氛有点低沉。小雅把柳枝递给我,说:“以后咱们天各一方,这柳枝就代表我在这儿了,你也带着它,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她一边说,一边眼圈都红了。我也没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我们互相拥抱了一下,她低声说:“别忘了我啊。”我用力点头,把柳枝紧紧抓在手里,感觉那冰凉的枝条,仿佛带着她手心的温度,也带着她无尽的嘱托。后来去了不同的城市,我们真的很少再见面,但我每次看到柳树,都会想起那个分别的下午,想起小雅泛红的眼眶和手中那根绿色的柳枝。

有时候,折柳寄情也发生在更日常的场景里,比如大学时送要出国的朋友。那会儿大家都有点小激动,又有点迷茫。他要去美国读研,我们一群好哥们陪他去机场。在机场候车厅里,我们聊了很多未来的计划,仿佛世界就在我们脚下,离别只是一个小插曲。临上飞机前,他突然说他想折根柳枝,不过机场附近可没柳树。我们四个哥们就开始合计,最后一个人从花店里买了束绿色的康乃馨,剪下了一根最长最挺拔的绿色枝条。虽然不是真正的柳枝,但那份心意到了。他拿着那根绿色的枝条,笑得有点勉强,说:“行,这就算是柳枝了,你们都得给我写信啊,不然我在这边孤单了可没地方哭去。”我们齐声说:“没问题!天天写!”虽然大家后来都有各自的生活,联系也渐渐少了,但每次想起他,总会想到他拿着那根“柳枝”,在机场候机厅里,强忍着离愁别绪,却努力挤出笑容的样子。那根绿色的枝条,就像我们当时不愿说出口的担忧和不舍,被他小心翼翼地收好,带去了遥远的国度。

折柳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送别,它承载的是一种“留念”和“思念”的仪式感。那根柳枝,是触手可及的陪伴,是跨越山海的牵挂,是把即将远去的人,用一种柔软而坚韧的方式,留在自己身边,也留在彼此心里。它提醒着送行者,远行的亲友,也提醒着远行的人,有家可归,有情可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文化骂人你都以为他在夸你。

你以为他是在用普通柳树典故挽留老外。

其实这是直用李白的<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这整首五言的意思就是,老铁你给我好好去把那些胡人统统宰了。我在这折着柳条等着。

惜别折一根柳条就可以了,黑客帝国那么多柳条,这哪是惜别,这是数数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