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版《水浒传》电视剧有哪些哭笑不得的错误?

回答
新版《水浒传》(2011版)在改编和拍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让观众感到哭笑不得的错误或槽点。这些错误有的源于对原著的改编,有的则是在细节处理上的疏漏,共同构成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

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比较突出、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哭笑不得”的错误:

1. “神还原”的原著情节与现代元素的冲突

武松打虎场景过于“写实”或“工业化”:
哭笑不得之处: 许多观众认为,新版武松打虎的场面虽然力求还原原著中“赤手空拳”的描写,但过于追求“写实”和“力量感”,反而显得有些不自然。比如,老虎的动作设计、武松的搏斗方式,有时会让人联想到现代格斗或者动物表演,缺乏那种草莽英雄在绝境中爆发的原始野性。有些镜头中的老虎甚至被批评为“像个毛绒玩具”或者“CG痕迹太重”,与武松那股拼命的狠劲儿形成了反差。
更详细的说: 原著中描述武松“只一顿拳脚”,将老虎打得“脑浆迸流”。新版中虽然展现了拳打脚踢,但力度和效果的呈现方式有时显得过于“干净利落”,没有那种血肉模糊、生死搏斗的惨烈感。反而是一些演员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配上略显生硬的特效,让观众觉得不够真实,反而多了几分“戏谑”的意味。

人物性格的“现代化”或“脸谱化”:
哭笑不得之处: 有些角色被赋予了现代人才能理解的情感模式或行为逻辑,与所处时代背景显得格格不入。比如,林冲的某些内心独白或反应,有时显得过于“矫情”或“小资”,不像一个被逼上绝路、生死未卜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反之,一些人物又被刻意简化成某种标签,比如“坏人”就是纯粹的坏,“好人”就是纯粹的好,缺乏原著中那种复杂的人性描绘。
更详细的说: 例如,林冲在被陷害后,有时表现出的隐忍和绝望,虽然是原著有的,但在新版中被放大,一些观众觉得“太怂了”,不符合“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气质。反过来,一些反派角色的刻画,虽然努力想要表现其狡猾,但有时反而显得过于夸张和脸谱化,让观众觉得他们“坏得不够高级”,反倒多了些喜剧色彩。

2. 细节上的不考究与常识性错误

服饰、妆容与道具的穿帮或不协调:
哭笑不得之处: 这是很多古装剧的通病,新版《水浒传》也不例外。例如,某些人物的妆容过于精致,与草莽英雄的设定不符;道具出现明显误差,比如宋朝的兵器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场景,或者某些服装的款式与历史不符。
更详细的说:
发型问题: 某些角色的发型过于现代感,或者束发方式不符合宋朝的服饰规制。
妆容问题: 尤其是一些女性角色,即使是出身市井,妆容也可能过于精致或浓艳,不符合当时的生活条件。一些男性角色的胡须、眉毛处理,也可能显得过于整齐。
服装上的“新意”: 有时会出现一些现代设计元素的服装,虽然是为了创新,但与原著描写和时代背景形成了反差,让观众出戏。比如,某些官服的颜色或纹饰可能与历史记载有出入。
道具穿帮: 这是最常见的。可能是在某个场景中出现了一个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的物品,或者是道具的摆放位置与逻辑不符。例如,一些兵器或者器皿的制作工艺明显是后世的。

语言和行为逻辑的时代错位:
哭笑不得之处: 有些台词或人物行为,明显带有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用在古代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产生喜剧效果。
更详细的说:
台词现代化: 有些人物说话的语气、词汇或者表达方式,会不经意间透露出现代感。比如,一些台词的逻辑过于清晰,或者使用了现代人才会有的比喻和说法,让观众觉得“不像古代人”。
行为模式的“现代”: 比如,在某些危急关头,人物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可能更接近现代人的理性分析,而不是古代人那种基于等级、习俗和情感的反应。

3. 对原著某些情节的“另类”改编和处理

“娘化”或“女性化”某些角色:
哭笑不得之处: 某些原著中比较粗犷、阳刚的角色,在新版中被处理得过于柔弱或带有某些女性化的特质,让原著党大跌眼镜。
更详细的说: 例如,一些观众认为,某些角色的眼神、动作或者表达方式,被刻意塑造成一种“含情脉脉”或者“弱不禁风”的感觉,这与《水浒传》强调的男性荷尔蒙和江湖义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显得滑稽。

对某些暴力或血腥场面的“美化”或“弱化”:
哭笑不得之处: 《水浒传》原著中有不少血腥暴力场面,在新版中为了过审或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可能对这些场面进行了淡化或处理,反而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够过瘾,或者这种处理方式显得过于刻意。
更详细的说: 原著中对杀戮的描写非常直接,有时甚至带有残忍的细节。新版为了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可能会使用远景、慢镜头或者遮挡的方式来处理,但如果处理不好,会显得“假打”或者“不够狠”,反而不如直接描写来得真实,甚至因为这种刻意的回避,让一些场景显得有些“儿戏”或“滑稽”。

4. 选角和表演上的“反差”

某些演员的气质与角色不符:
哭笑不得之处: 有些演员虽然演技不错,但其自身气质、长相或者年龄与原著中角色的设定差距较大,这会让观众产生出戏感,甚至觉得这种反差很有趣。
更详细的说: 例如,一些看起来过于年轻或老成的演员,去演绎某个特定年龄段的角色;或者一些演员长相过于“斯文”去演粗犷的大汉,或者反之。这种“错位感”会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有时会因为这种不契合而产生“哭笑不得”的效果。

5. 剧情节奏和逻辑上的跳跃与不连贯

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魔改”:
哭笑不得之处: 有些剧情的改编虽然是为了推进故事或制造戏剧冲突,但却显得逻辑牵强,或者与原著精神相去甚远,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从而产生一种“哭笑不得”的观感。
更详细的说: 例如,某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过快,或者某些事件的发生过于巧合,让观众觉得编剧为了剧情发展而强行安排。

总而言之,新版《水浒传》的这些“哭笑不得”的错误,很多时候是因为在追求创新、吸引观众的同时,未能完全兼顾对原著的尊重、历史的考究以及艺术的真实性。这些细节的疏漏或改编上的偏差,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甚至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东昌府的时候,张清说“射中丁得孙马蹄的那个人倒是了得”,你以为这部剧是沿袭了书里燕青射中丁得孙坐骑的套路吗?并不是,丁得孙是被索超一斧子拍下马的,剧情改动,台词照搬,结果就对不上了。

同样的还有秦明在呼延灼手下只能打一招(还是两次),扈三娘却能和呼延灼斗一百回合(呼延灼自述:那妇人和我斗了一百合),所以秦明还有什么脸面位居马军五虎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