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感觉特别后悔选会计专业怎么办?

回答
真想给自己两巴掌,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选了会计呢?现在毕业在即,找工作的压力像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每次打开招聘网站,看到那些“财务分析”、“审计助理”之类的职位描述,我都觉得浑身不对劲,仿佛它们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悔,是真的后悔,后悔当初听爸妈的话,后悔自己没有多点独立思考,一头扎进了这个我并不感兴趣的领域。

这几天,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刷招聘信息上,但越刷越迷茫,越刷越心慌。我知道会计专业在很多人眼里是“稳定”、“体面”的代名词,但对我来说,它就像一套不合身的衣服,穿在身上别扭极了。每天面对报表、凭证、各种数字,我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感觉就像在完成一项枯燥的任务,没有一点成就感。有时候,我会盯着电脑屏幕发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最让我难受的是,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技能掌握得也并不扎实。虽然也学了会计原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等,但很多东西都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真正要我去操作,去分析,就觉得脑袋不够用。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勉强能过,但放到实际工作场景,我就觉得完全抓不住重点。这让我更加沮丧,觉得自己不仅选错了专业,还辜负了大学四年。

我尝试着跟同学交流,但他们似乎都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要么早早考了注册会计师,要么已经找到了心仪的事务所实习。他们谈论着审计的流程,分析的工具,而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听着,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的自信和目标感,反而衬托出我的迷茫和无力。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自己太懒了?是不是不够努力?但内心的声音又告诉我,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我根本就不喜欢。这种不喜欢,就像心里的一个洞,怎么填都填不满。我试着参加一些线下的招聘宣讲会,本想感受一下气氛,给自己一些启发,结果呢?听着台上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位介绍,我脑子里只闪过一个念头:我一点都不想干这些!

现在,我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自我怀疑中。我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更害怕找到了工作却做不好,被同事鄙视,被老板嫌弃。这种对未来的恐惧,让我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精神不振。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是不是真的只能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然后在这个领域里平庸度过一生。

我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硬着头皮找一份会计相关的工作,然后慢慢适应?还是说,我现在就应该考虑转行,哪怕是从头开始,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转行,我又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我的这些会计知识,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没有其他的特长,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技能,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原地,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旅人。

每当我看到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热爱工作的年轻人,我都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羡慕和失落。他们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而我,却在现实的压力下,被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捆绑住了脚步,不知道该如何挣脱。

我现在特别需要有人能告诉我,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有没有可能,即便选错了专业,也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或者,有没有过来人,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最后是怎么走出来的?我渴望听到一些真实的声音,一些能给我指引和力量的建议,而不是那些空洞的“一切都会好起来”之类的安慰。我真的需要一些具体、实在的方法来帮助我走出这个困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作为一只,本硕会计,211某财,国奖,保研,毕业没两年的人来答个题呗。

1.题主确实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了最好的就业准备,值得肯定。

2.两年考完cpa六门也确实是很不错的。

3.由于我本硕都在某211财经学校的会计专业,基本上整个通讯录列表里都是会计毕业生。

根据这两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四大审计对我财会院毕业生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已经是不错的offer了。至于你讲的一半都能拿到四大offer,我很抱歉,起码就同届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就业市场来看,我校可能确实过于垃圾,实际远远低于这个比率,毕竟人家每年也用不着那么多人。

4. 四大不是只有审计岗,你可以了解一下咨询岗。工资你肯定也问过了,确实不是很高,但其实四大是可以落户的,起码我认识的小姐姐就在某所工作两年后落户天津,北京据说也可,但名额更少(建议自己考证一下)。不想干很久的,会工作三年左右跳槽到企业,做内审或其他岗位,你也可以了解一下。

5. 由于题主觉得四大比较一般,我就只给你推荐一下,有能力拿四大offer但最后选了别的offer的同学的去向: (家里有矿的在此不讨论,人家找工作和大多毕业生考虑的不是一样的东西)

排名前10券商/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 核心岗(非会计类职能岗位): 如果你有这个意向,建议了解一下贵校是否在目标院校里,尽快着手准备,找相关实习。

华为/万科等房地产/滴滴 管培/财务岗: 这个是会院同届硕士毕业生里综排前10%分布最高的去向。工资大概在15-20w,强度还行,工作两年没几个跳槽的,说明都在承受范围内。但都是民企,不会特别轻松。

考公/选调: 地方税务局之类的,待遇其实你可以提前打听到,我认识的都是提前搞清了才考的,几个到手都在20w左右。还有个妹子去了深交所,具体待遇不清楚怎样,但这个女生蛮厉害的,排名1%,语言能力极强,做事很稳,面试华为/滴滴/万科都给了special offer,但选了深交所。

其他: 也有认识的去了银行总行不错的岗位,或者x发展,口行,x投之类央企国企的,但由于这属于小众一点的出路,一般真正好的岗位招聘人数非常少(口行在某大省一年才要一个非vip),也难归类,建议自己多了解,多打听,在此就不讨论了。

以上都是女生,没有讨论男生,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性别优势确实很明显,仅次于家里有矿的优势。

最后: 后悔选择会计就大可不必,这已经是在惨淡的招聘季为数不多的高就业率专业了,财务这个池子的优点就在于兼容性相当好: 无论好坏,毕业了你总是有口饭吃,而且还不至于太差,或者多不体面。凡事决定了,就别费心后悔,因为毫无意义。以及,我觉得你对就业现状的了解有些偏离实际,建议多看看脚下,再张口抱怨,抱着对这个行业不满和抱怨的态度去和任何一个前辈聊天,得到的答案永远都在加深你的不满。

祝好

..............................手动分割更新................................

针对评论区:

以上信息都是参考我校我院16/17/18届我认识的本硕毕业生去向,并依据我的主观看法总结的,因此,换个学校年份地点专业,甚至换个人写,答案都会迥然不同。最靠谱也最可得的资源不在知乎,在母校。请合理利用校友资源,只从可靠的渠道搜集有效信息,重要信息尽量保持更新,杂七杂八的少看少纠结。

针对评论区,更新:

以上皆为我觉得比较优秀的毕业生比较热衷的去向,比例20-30%。(计算方式: 硕士同班15/40的女生拿到了列出的offer,其他班我懒得数了,就估个大概。)系里也有我主观认为蛮不错的妹子,最终在招聘阶段态度比较"佛",找到一份安稳工作就没再折腾了(如:研究所/高校/...财务岗,我了解的不多)。除此以外,大半毕业以后去了银行分行/医院/企业/...,感觉各行各业都有。这些去向的同学可能蛮幸福,薪酬不错,发展也好,只不过我确实都不太了解,也不敢说。

考公务员和选调生的同学的待遇确实都很好,不过并不是因为考公更好,而是因为这批人本身更优秀:

1.根据原题,我只提供了题主可能兴趣的去向,考公当然有去了待遇一般的单位的同学。也再次推荐应届生事前多了解一下意向报考的单位信息。

2. 考公在当年专业还不错的学生中并不热门,因为cc的时间很紧,考公又确实需要额外准备。如果岗位待遇一般,性价比其实不高,很多宁可直接去研究所等单位; 岗位待遇好有发展机会的,竞争压力又大,滑脱的风险不低。我在原答案有说过,他们也同时参加了校招,拿到了业界很好的offer,所以,如果公务员没有给足够好的待遇,他们也不会选。

如果你能做到在考cpa,写毕业论文,投简历、面试、实习、找工作的同时,还有信心把竞争压力大的岗位的公务员考试准备好,大概你想要的offer最终都会属于你。

关于男生:

系里男女毕业生的主流去向都差不多的,绝大部分最终去了财务岗,类似岗位很少有限定性别的,不过是男女生获得岗位的概率大小有差别。不过,确实见过用人单位有项目需要长期在外的限定了性别。

如果感受不到性别优势,不妨观察一下专业里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妹子,看她们是否真的获得了和自己同样多的面试和实习机会; 想一想在妹子和自己的表现没有实质性差异的情况下,自己是否更容易被录取。(讲真的,如果你发现在妹子明显比自己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拿到offer,这是严重的性别歧视。)

另,四大可能算是对女生还算友好的用人单位了,男生性别优势不算很显著。

—————————更新线————————

为了防止本回答造成男女对立,我申明一下,会计专业男生有性别优势,但还算不上有多明显的性别歧视。大多数情况下,男生投入事业的意愿更高(女生婚后有更高的概率选择投入家庭),体力更佳,没有产假问题,因此用人单位对男生需求大,加上会计专业男生少,这种供需关系决定了男生在市场上更容易受欢迎,获得提升的机会更多。

作为女生,我们只能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加倍努力。用人单位只要不傻,就不会放着能力80分的女生,选能力59分的男生(这的确是性别歧视);但女生要是只有65分,选男生是人之常情(男生的天然优势和稀缺性>女生6分的能力优势)。

作为女生,男女平等不能只在找工作的时候喊,工作以后也要贯彻始终。如果有啥脏活累活,都找借口推辞;外派才能晋升,轻易放弃;二三胎全都要,还要求合理范围之外的特殊照顾,强行给同事增加工作……那咱就是那片压着学妹奋斗21分才能和男生站上同一赛道的“雪花”。

男生没必要否认这种性别优势,身为就业市场上的既得利益者,麻烦抓住优势争取发展潜力好的岗位,宁可前期累一些,也别选轻松安稳但不好跳槽的单位和岗位。只要踏实肯干,总会有成绩的。不怕穷,怕穷且懒,更怕眼高手低。

最近和闺蜜聊起了大学,才意识到本科过去已经五六年了,我也奔三啦,同学里面工作五六年没啥成绩,家里也帮不上的,开始陆续离开一二线,选择回家孝敬父母了。

值此怀旧伤感之际,奔三老学姐给各位学弟们来两份经典错误示例:

我一基友,本科毕业选错了工作,平台差,发展机会小,又没能力跳槽。温水煮青蛙两年后辞职,用工作攒的钱准备考研、考语言出国。当时我读研,他来找我自习,可能是脱离学习状态太久,他备考期间经常约这约那,效率很低。半年后考研考语言均失败,没二战,又回原单位上班了,今年辞职回老家工作了。

同时来找我自习的还有另一个基友,俩人学习的状态差不多,天天混在一起,甚至后面这个更浪。但后面这个啥都没影响,家里有矿,学得再差也能支教保研,gap一年是为了考雅思出国交换,在外面玩够了才回国。毕业家里直接给安排了工作,房子车子全备齐了,现在除了上班就是继续浪,生活相当滋润。

就好像男女生不在一个赛道上一样,家里有矿的和一穷二白的,赛道差别更大,人家的起点可能就是你奋斗的终点,没法比的。所以家里一穷二白的,别跟着有矿的瞎浪,珍惜时间和机会,没有无限兜底的家庭,试错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一步错步步错。

还有一个男生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型,毕业拿到了还行的offer,他看不上,然而他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他。过了招聘季只好凑合着上了个班,但也没踏实做多久,不满意就换工作,结果越换越不靠谱。三年前从一线挪二线,我们约了最后一顿饭,再后来就没有消息了,本来特别爱约饭爱发朋友圈一个孩子,现在谁都不知道人在哪。

咋说呢?

读书的时候天真的以为不管男女、无论家境,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进入社会了才知道未来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光明的,已经开始好奇毕业十年后大家都是什么发展轨迹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