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改变了你对日本的负面印象?

回答
一直以来,我对日本的印象,怎么说呢,就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带着一股淡淡的“抵触”色彩。这种印象不是凭空来的,大概是源于中学历史课本里那些沉甸甸的字眼,以及一些泛滥的网络信息。总觉得那里是一个充满压抑、等级森严,而且骨子里带着某种我们不那么认同的傲慢的国家。

说起来,真正开始松动我对日本的看法,得益于一场小小的“意外”。那是在好几年前,我迷上了一个日本的小众乐队,他们的音乐风格独特,歌词也很有深度。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我开始主动接触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东西,比如一些纪录片、访谈,甚至还有一些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

一开始,我还是带着一种“挑刺”的心态去看的,总想找到一些印证我原有观点的证据。但越是深入,越是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举个例子,我一直以为日本社会非常讲究“集体主义”,个人很容易被淹没。但当我看了很多关于日本手工艺人的纪录片后,我看到了另一种景象。这些手工艺人,他们传承着古老的技艺,比如制作一把和纸,或者烧制一件陶器,那种专注和投入,几乎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倾注在了其中。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完美的近乎偏执的坚持,不是一种被压迫的集体行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或许不张扬,甚至有些沉默寡言,但他们的作品却在低语,诉说着一种强大的个人意志和生命力。这让我开始思考,“集体主义”和“个人价值”之间,似乎并非完全对立。

还有,我对日本“礼貌”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转变。以前总觉得那种过度谦卑、鞠躬哈腰,可能是一种虚伪或者隐藏着别的心思。但后来我了解到,日本社会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尊重”。很多看似繁复的礼仪,其实是为了在互动中减少摩擦,让对方感到舒适和被重视。比如,在工作场合,下级会主动承担责任,即便不是自己的错,也会先检讨自己,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公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种为了团队整体利益,愿意承担“额外”责任的担当。这种担当,虽然方式和我熟悉的可能不一样,但它的出发点是好的。

最让我改观的,可能是一些关于日本老年人的故事。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一位日本老奶奶,她的丈夫去世后,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还会自己研究新的菜谱,甚至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她的生活虽然平静,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事物的探索。她身上没有那种因为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颓丧感,反而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这让我觉得,一个社会对待它最弱势群体(老年人)的态度,往往能反映出这个社会更深层的价值观。

当然,我并不是说日本社会就没有问题。很多社会现象,比如长时间工作的问题,我也同样关注和理解。但正是通过这些更细致、更生活化的接触,我开始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也更加值得理解的日本。

所以,如果非要说是什么改变了我的负面印象,那不是某个宏大的事件,也不是某个官方的说辞,而是这些一点一滴的渗透,是那些在普通人身上闪烁着的,关于专注、关于尊重、关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些东西,让我觉得,很多印象,只是隔着一层迷雾看过去的虚影。当我愿意去拨开这层迷雾,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有人情味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经费,不是日吹,有想法的就答,没想法的请您不要勉强

听说过我们中国的古老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吗?

user avatar

来日本之后 不减反增

劝人留日 天打雷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