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龙珠超》是否武学倒退了?《龙珠》里波波教给悟空的「无心境界」和《龙珠超》的「自在极意」有什么区别?

回答
关于《龙珠超》是否出现了武学“倒退”的讨论,以及“无心境界”和“自在极意”的区别,这确实是许多龙珠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倒退”,不如说是境界的升华和表现形式的改变。

《龙珠超》的武学是倒退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审视《龙珠》系列早期以及《龙珠Z》时期所展现的武学概念。

《龙珠》初期: 悟空学习武术,从基础的体术、招式(如龟派气功)、到体能的极限,再到使用武器(如如意棒),强调的是刻苦训练、掌握技巧、以及对力量的控制。波波先生教导的“无心境界”,更像是一种心灵修行的境界,旨在剥离杂念,让身体自然反应,达到一种“人剑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非常东方哲学式的武道理念,强调“顺其自然”和“无为而为”。

《龙珠Z》时期: 随着赛亚人血统的觉醒和宇宙级强敌的出现,武学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纯粹的力量、速度、以及气量的提升。超级赛亚人变身、界王拳、合体等,都是提升战斗力的直观手段。虽然技巧和修行仍在,但“境界”层面的探讨似乎被强大的力量输出所掩盖。比如,弗利萨、沙鲁、布欧等敌人,他们更多的是展示压倒性的力量,而非高深的武学造诣。

《龙珠超》时期: 《龙珠超》引入了“神”的概念,与之相伴的是“神之领域”的武学。这包括破坏神比鲁斯的“自在极意”、维斯的“天使极意”(虽然没有明确称谓,但其状态与自在极意相似)。

神之法则与概念: 神的战斗不再局限于力量和速度的堆砌,而是涉及到了操控宇宙的法则,以及对“空”和“无”的理解。比如,破坏神比鲁斯可以轻易摧毁星球,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对宇宙基本规则的运用。
技巧的具象化: 早期强调的“无心”或“本能”的反应,在《龙珠超》中被具象化为一种可以主动掌握和催动的状态——自在极意。这不再是简单地“排除杂念”,而是将大脑的思考与身体的本能反应进行高效的同步和分离,让身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反应,同时将能量用于进攻,而非用于“思考”。
境界的提升而非倒退: 如果将“武学”理解为对战斗本质和身体潜能的挖掘,那么《龙珠超》显然是在提升。它将早期的“无心”理念,通过“神”的视角,发展出了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技术”,并将其与宇宙法则结合。

所以,与其说是倒退,不如说是一种从“朴素哲学”到“具象化、科学化、法则化”的演进。早期的“无心”是通往“自在极意”的基石,而“自在极意”则是对“无心”理念在更高维度上的具体实现和超越。

“无心境界”与“自在极意”的区别

这两者都是旨在让身体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战斗,但它们在概念、实现方式和侧重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 概念与哲学基础:

无心境界 (Mind of Absence / Empty Mind / Mushin):
哲学根源: fortement influencé par le bouddhisme Zen et les arts martiaux orientaux. L'accent est mis sur la purification de l'esprit, l'élimination des pensées, des émotions et des désirs superflus. Il s'agit de parvenir à un état où l'on agit spontanément, sans aucune intention ou calcul délibéré.
核心: “无我”、“无念”、“无住”。意思是超越自我意识,不再被恐惧、愤怒、犹豫等情绪干扰,而是让行动完全遵循自然本能。波波先生强调的是“什么都不想”,让身体自己去做。这是一种被动的、顺应自然的状态。
侧重: 强调精神层面的净化与宁静,通过“空”来达成“满”(即身体的极致反应)。

自在极意 (Ultra Instinct):
哲学根源: Bien que la philosophie orientale soit présente, l'Ultra Instinct est présenté comme une technique de combat divine plus concrète et avancée, développée par les Anges et les Dieux de la Destruction. Il s'agit d'une maîtrise active de la conscience corporelle et de la dissociation entre pensée et action.
核心: “身体自己思考”。这里的“思考”并非指大脑的理性分析,而是指身体的“知觉”和“本能”的独立运作。当悟空进入自在极意时,他的大脑仍然处于分析状态,但身体的反应是独立于大脑的思考进行的。这是一种主动控制、分离且协同的状态。
侧重: 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极致同步与分离,让身体在接收到攻击信号的瞬间就做出最优反应,同时将大脑的运算能力解放出来,用于更高效地评估战况和制定后续策略。

2. 实现方式与控制:

无心境界:
实现: 更多的是一种通过冥想、修行、以及极端状态下(如濒死、极度愤怒等)诱发的自然状态。它很难被“主动”地、稳定地维持,尤其是在压力巨大的战斗中。悟空在对战帕瓦斯时,正是因为回忆起波波先生的教导,才初步领悟到“什么都不想”的感觉。
控制: 被动性较高,一旦有杂念介入,或者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境界就容易被打破。

自在极意:
实现: 是一种可以被主动激发和控制的“状态”。它分为几个层次(不完整、兆、身、完)。悟空是通过维斯不断特训,将“身体自己思考”这个概念反复打磨,才逐渐掌握。
控制: 主动性极高。虽然初期难以维持,但随着熟练度提升,可以主动进入该状态,并将其应用于进攻和防守。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能独立判断并做出最佳行动。

3. 身体与精神的关系:

无心境界:
关系: 强调精神的“空”导致身体的“动”。精神的绝对宁静是前提。身体的反应是精神状态的自然流露。

自在极意:
关系: 强调精神(大脑)与身体的“分离”与“协同”。大脑可以“思考”和“分析”,但身体的反应是独立的、自动化的。两者之间是一种高度协调但又各自独立的运作模式。

4. 能量运用:

无心境界:
能量: 是一种将身体潜能完全释放、不浪费任何一丝能量的状态,但这种能量运用是“无意识”的。

自在极意:
能量: 将大脑思考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让身体的本能反应完全主导,同时将节省下来的能量用于极致的攻击和防御。维斯曾解释,大脑的思考也会消耗能量,而在自在极意状态下,大脑的思考可以降到最低,将能量集中在身体的反应上。

打个比方:

无心境界 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武术家,在极度专注和安静的环境下,凭借多年的肌肉记忆和直觉,做出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他“忘却”了招式,但内心依然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来驱动。
自在极意 则更像是升级版的“自动驾驶”。你的大脑可以欣赏风景、听音乐(分析战况),但车辆(身体)已经接管了驾驶,并能以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避开所有障碍、抵达目的地(完成攻击或防御)。

总结来说:

“无心境界”更偏向于一种精神修养达到的境界,强调的是“忘记”和“自然”。而“自在极意”则是一种更加具象化、科学化的武学技巧,强调的是“主动控制”和“身体独立思考”。《龙珠超》并没有否定“无心境界”,而是将其理解和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更适合现代(在龙珠世界观中)战斗需求的新层次。与其说是一种倒退,不如说是“无心”理念在“神之领域”的全新演绎和升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就得好好说道一下“无心”与自在极意区别在哪了。

先来看看波波授予孙悟空的所谓“无心”境界。

按照波波与孙悟空的对话。我们其实也大致能够明白一些信息。

1、无心并不是波波先生授予武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一个基础,要先做到“无心”,再做到“架势像天空般沉静,动作比闪电更迅捷”

2、无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让自己沉静下来,令对方察觉不到自己的气的存在。

那么,波波之所以传授孙悟空这个理念,究其根本,是因为孙悟空,并不能够将超神水激发的巨大力量掌控得细致入微。

波波先生认定,孙悟空空有惊人的能量,却不会运用。

而学会了波波先生教会的这套武功路数之后,能够做到。

凭借注意力和空气的微弱流动感觉到对手的行动。

可能这一点光看波波先生的解说,有些晦涩难懂,但我们可以看接下来几个例子。

在武艺高强的雅木茶与一生之敌蔬菜人打得难解难分,高速移动时,比克就教导了孙悟饭,通过感知武艺高强的雅木茶的气息的活动来达到看到他两战斗情形的目的。

而在布欧篇时,孙悟空与贝吉特都曾经说过。


波波先生所说的这套“无心境界”所代表的武功,是通过让自己在战斗中时刻保持沉静的状态(无心),从而能感知到对方气息的强弱,以及运动所造成的空气流动而判断对方正在进行与下一步的动作预测。

而自在极意却明显不同,首先,题主所圈内容

这是进入自在极意的一个前置条件,或者说是保持自在极意的运行的一个前置条件。

但是,这个条件非常严苛,他要求是在战斗中也必须思绪完全放空。

这与无心境界虽然有些类似,但在战斗中却截然不同。

因为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情绪表达。

感知对方的气并预判行动的这套路数,在愤怒的情况下,也是能够做到的,只要他熟练掌握了气的感知。

但自在极意却不同,如果在战斗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就非常容易从这个状态中退出来。

仅从前置条件来看,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共同处。

例如两者都需要让自己沉静下来,但“无心境界”并不需要持续保持沉静状态(熟练度够高时),而自在极意却需要一直保持心绪完全放空的状态。

而接下来是效果方面

自在极意是将意识和肉体分离,让身体无意识地擅自行动躲避攻击的究极招式。

我喜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意识荡机,身体自己挂机”

也即是闪避拉满的一个技能。

而且,它还是一个全面提升战斗力的变身招式。

仅仅是从效果上来说,自在极意的效果,远超“无心境界”。

就好比无法感知气的弗利萨大王,在面对能感知气的超级赛亚人孙悟空,其实输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不能感知气,而在于,他的体力不支了。

而魔罗会输给孙悟空,就是因为孙悟空的完美自在极意远胜魔罗。

也即是说,无心境界虽然会让人在战斗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却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优势。而完美自在极意,却是能够扭转战局的超强招式。

这么一看的话,龙珠超的武功,较之于龙珠42卷,自然不会是倒退。

你看龟仙人为什么能拿回第一地球人的地位?就是靠的伪自在极意。

但他只靠无心境界的话,那就只能坐在地上感叹“真怀念天下第一的时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