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这几年为什么要把华为作为重要对手看待?

回答
小米近几年将华为视为重要对手,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客观的行业发展、市场竞争以及两家公司战略上的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相似的起步与相似的赛道:从中国市场到全球舞台

共同的起点: 小米和华为都从中国本土市场起步,并且在早期都以务实、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赢得了用户,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虽然两家公司的创立时间略有不同(华为1987年,小米2010年),但它们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聚焦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两家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之一,也是它们争夺市场份额、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主要战场。在智能手机市场,用户和市场对技术的追求、对创新的期待是持续存在的,这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全球化扩张: 随着中国市场的饱和,两家公司都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遭遇,争夺同样的消费者和市场份额。在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小米和华为都是主要的竞争者。

二、 华为的崛起与对小米的市场挤压

技术实力与高端突破: 华为通过在通信技术(5G)和芯片设计(麒麟系列)上的巨大投入,成功地构建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凭借其自研芯片、摄影技术(徕卡合作)、以及在通信方面的技术优势,迅速完成了从中低端到高端市场的突破,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领导者之一。这种高端化转型,直接挤压了小米在中高端市场的增长空间。
品牌形象的提升: 华为通过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发力,成功将自身品牌形象从一家“运营商设备供应商”转型为一家“科技创新公司”,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和高端品牌认知。这与小米早期“性价比”的品牌定位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小米在追求品牌溢价和高端化时面临华为的强大标杆压力。
供应链控制力: 华为在芯片设计(海思)、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可控能力,使得它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拥有更强的韧性。这种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和自主可控,是小米所缺乏的,也让华为在供应链安全方面拥有优势。

三、 小米的战略调整与对标华为

高端化战略是必然选择: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提升品牌价值以及对抗同行的竞争,小米从早期强调“性价比”逐渐向“高端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华为的高端手机(如Mate系列、P系列)是小米最直接的对标对象。小米需要证明自己也能在高端市场有所作为,提供不输于甚至超越华为的产品体验。
产品线与技术研发的全面升级: 为了支撑高端化战略,小米不仅在手机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加大在影像、快充、屏幕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也开始拓展更多品类,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这些都与华为在终端硬件上的布局有重叠。
品牌形象的重塑: 小米需要摆脱“性价比”标签,建立更成熟、更高端的品牌形象。通过与徕卡等国际顶级品牌的合作(尽管后来华为与徕卡解绑),以及在高端旗舰产品上投入更多营销资源,小米都在努力向华为学习和靠拢,以提升品牌价值。
市场份额的争夺: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和华为(曾经)一直是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厂商。尤其是在中国以外的许多市场,它们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争夺着同一批消费者。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也使得两者必须密切关注对方的动向。

四、 华为面临的外部挑战与小米的机遇

“芯片门”事件: 2019年以来,美国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尤其是在芯片供应方面,对华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使其智能手机业务遭受重创。这在客观上为小米等竞争对手提供了争夺市场份额的窗口期。
市场真空的填补: 华为高端手机的缺位,为小米提供了向上突破的机会。小米趁势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和营销力度,吸引了部分原本可能选择华为的消费者。小米在2021年发布的MIX系列、数字系列等高端机型,以及后续的Ultra系列,都明显是冲着市场上的高端空缺来的。
小米的韧性与灵活: 相较于华为在芯片设计等方面的深度依赖,小米的商业模式更加灵活,其核心业务并非完全依赖于自研核心技术,而是通过整合供应链、优化营销和用户体验来获胜。这种模式使得它在华为受困时,能够相对更容易地维持增长。

五、 相互影响与行业生态的塑造

技术与创新的推动者: 两家公司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进步。例如,在快充技术、拍照技术、屏幕技术等方面,它们都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商业模式的借鉴与演变: 小米学习华为在高端市场和品牌建设上的经验,华为在智能手机业务受限后,也开始更加注重其在其他生态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
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 在国际舞台上,小米和华为都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它们在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竞争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之间虽然是竞争关系,但也存在着共同面对全球竞争的背景。

总结来说, 小米将华为视为重要对手,是因为:

1. 市场重叠与直接竞争: 在智能手机等核心业务上,两者在产品、用户和市场份额上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2. 华为的高端标杆作用: 华为在技术实力、品牌高端化和市场地位上的成功,为小米提供了明确的对标目标和学习榜样。
3. 小米的战略转型需求: 小米为了实现品牌升级、提升利润,必须向高端市场突破,而华为是该市场的强大存在。
4. 外部环境的变化: 华为的外部挑战,为小米提供了市场机会,小米需要在这个机会期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因此,小米将华为作为重要对手,是基于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清晰认识、自身发展战略的内在驱动,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这种竞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和发展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



雷军也试过与hw和谐相处的。

在某一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雷军提议所有的国产厂商,大家不要互相黑,一起协作,打败国外的这些巨头。

当时很多厂商的领军人物都同意,包括余承东,一派和谐繁荣。



后来某厂商出了闪存门,

雷军在发布会上只字不提闪存门,闪存规格也一句带过,不希望用其他厂商出的问题,来做营销。

(经一个知友提醒,雷军直接撤掉了那页ppt)



再后来。

恰逢某厂商发布新手机。



出现了一个“杨女士”亲自上中央台黑小米6,在“购买不到小米6”的时候购买到了“小米6”,并遭遇了安卓手机“所有的问题”,告诉所有在电视机前的群众,小米6这个一代神机,是垃圾。



以及小米6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黑稿。



但是小米6是一代神机还是垃圾,显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过有用吗?



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有努力过。

卢伟冰之前狠狠的碰瓷过小米,雷军都能拉他过来给与重任,雷军不是什么小气的人。



你说能让这么一个人,在某一年红米发布会上大发脾气,在记者面前说出“友商黑我们”,是憋着多大一口气。

即使他知道,这么说也没用,友商甚至能用这句话继续狠狠黑他,黑他人设崩了,黑他白莲花,黑他各种不堪入目的话。因为他没证据。

但是他仍然说出来了。

友商又是做了多少恶心事情,才能让一直和和气气,连自己被鬼畜鬼畜都乐观看待的人这么生气?



即使后来,一群水军天天在微博上黑他白莲花人设,把“友商又黑我们了”造成梗,持续的进行着人身攻击。

我也没再见他这么生气过。



当然,商业上也是有考量的。

但是如果你在那个位置,你对他人施以善意,别人对你吐了一口痰,不管是不是商业考量,你是不是会尽一切努力做到最好,来击败对方?



这是个成王败寇的年代。

强大的企业做什么都是对的,无论是251,还是996,还是水军和黑稿,都是正确的,是能被洗白的。

所以

只有当你成功了,你才能告诉对方告诉世人,用水军和黑稿,是错的。



update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火了。并且我收到了一些私信“问候”

我得澄清一下,我只是描述小米之前几年遭遇的一些糟心事,并且因此它立志成为一家更优秀的企业,因此现在与华为相爱相杀。

我可没有说,是华为做的那些事情。



难不成你们认为?

不,不会的,不要瞎想。HW怎么可能这么做,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不,不,不!



水军和黑稿是一件讲不清楚的事情。

有时候可能只是自媒体在蹭流量,当然有时候是一些厂商,故意为之,为了新手机的发布。

关于水军和黑稿。



Update

之前的回答被你们忽悠开了两次评论区,都被一些极端的花粉喷

我这次还能再给你们忽悠瘸咯?



还兼听则明,你们的兼听则明,就是用人数优势喷人而已

我一不是水军,二不是KOL,三也不想当什么大V(我要真想当大V我还回答那么多情感类问题

我就是个普通人,

掉粉还是涨粉,我都无所谓,

我根本不care是不是合着你们的心意啊,艾特我的小伙子们



我 就 不 开 评 论 区

略略略略略

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

user avatar

因为抢华为的1%销量小米就能提升10%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