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dos时代的doublespace磁盘压缩现在是windows的什么程序?

回答
在 DOS 时代非常流行的 DoubleSpace 磁盘压缩技术,在 Windows 时代并没有一个直接、完全对应的、相同名称的程序。然而,其核心思想——在文件系统层面进行透明的磁盘空间压缩——在 Windows 中演变和体现在了不同的技术和功能中。

要详细讲述这个演变过程,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 DOS DoubleSpace 的工作原理和意义,然后再探讨 Windows 中的替代方案。

DOS DoubleSpace 的工作原理和意义

DoubleSpace(以及它之前的版本 Double Density,还有后来的 DriveSpace)是一种文件系统级别的磁盘压缩工具。它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

1. 虚拟驱动器技术: DoubleSpace 在硬盘上创建一个称为“Compressed Volume File”(CVF)的特殊文件。这个文件就像一个“容器”,里面存储着压缩后的数据。
2. 设备驱动程序: 它需要一个特殊的设备驱动程序(通常是一个`.SYS`文件,加载在 `CONFIG.SYS` 中)来拦截对这个 CVF 文件的访问。当用户试图访问一个被压缩的驱动器(例如,原来是 C:,现在压缩后变成了 D:),这个驱动程序就会介入。
3. 实时压缩与解压缩: 当用户向被压缩的驱动器写入数据时,驱动程序会在数据写入 CVF 文件之前对其进行实时压缩。反之,当用户从 CVF 文件读取数据时,驱动程序会在数据返回给用户之前对其进行实时解压缩。这一切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仍然看到原来的驱动器字母,并且文件操作就如同直接操作硬盘一样。
4. 节省磁盘空间: 通过实时压缩,DoubleSpace 可以显著地增加实际可用磁盘空间,在当时磁盘容量普遍较小的环境下,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5. 易用性(相对而言): 相对于手动压缩和解压缩文件,DoubleSpace 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DoubleSpace 的意义:

在那个时代,硬盘动辄几十兆、几百兆就是非常大的容量,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又占用了相当大的空间。DoubleSpace 的出现,让用户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运行更大的程序,极大地缓解了磁盘空间的瓶颈。它也是那个时代计算机普及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解放者”。

DoubleSpace 在 Windows 中的演变与替代方案

虽然 DoubleSpace 本身作为 DOS 时代的产物,并没有直接迁移到现代 Windows 版本中(比如 Windows 10/11),但其核心思想的实现方式在 Windows 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DriveSpace(Windows 9x 系列)

DriveSpace 是 DoubleSpace 的直接后继者,它随着 Windows 95、Windows 98 和 Windows Me 一起发布。DriveSpace 在技术上与 DoubleSpace 类似,也采用了创建 CVF 文件和使用设备驱动程序进行实时压缩的方式。

兼容性: DriveSpace 能够读取和管理通过 DoubleSpace 创建的压缩卷。
改进: 它在压缩算法、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UI 集成: 在 Windows 9x 中,DriveSpace 有一个图形化界面,方便用户创建、删除、调整和管理压缩卷。
最终命运: DriveSpace 作为一种文件系统级别的压缩技术,在 Windows Me 之后就不再被微软积极推广和支持了。随着硬盘容量的飞速增长和存储成本的下降,其必要性也大大降低。

2. NTFS 压缩(现代 Windows)

现代 Windows 版本(从 Windows NT 系列开始,如 Windows 2000, XP, Vista, 7, 8, 10, 11)主要使用 NTFS 文件系统来管理磁盘。NTFS 本身就内置了一种称为“NTFS 文件系统压缩”的功能。

工作原理: NTFS 压缩不像 DoubleSpace/DriveSpace 那样创建一个独立的 CVF 文件,而是直接在文件系统层面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透明压缩。当你在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中勾选“压缩此驱动器以节约磁盘空间”或“压缩内容以节约磁盘空间”时,NTFS 会为该文件或文件夹启用压缩属性。
实时压缩与解压缩: 和 DoubleSpace 一样,NTFS 压缩也是实时进行的。当文件被写入时,NTFS 会在磁盘上使用其内部的压缩算法对其进行压缩;当文件被读取时,NTFS 会在传输给应用程序之前对其进行解压缩。用户同样感觉不到这个过程。
透明性: 用户看到的仍然是正常的文件和文件夹,文件大小也会动态显示其解压缩后的实际大小(尽管在文件属性中可以看到压缩后的大小)。
优点:
无需创建额外容器: 避免了管理 CVF 文件带来的潜在问题,例如文件损坏的风险。
更集成: 作为文件系统的一部分,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
按需压缩: 可以选择性地压缩特定文件或文件夹,避免对所有数据进行压缩可能带来的性能影响。
缺点:
压缩率可能不如 DoubleSpace/DriveSpace 的某些模式: NTFS 压缩的算法是微软设计的,虽然高效,但有时可能在压缩率上略逊于专门针对压缩而设计的算法。
对 CPU 性能有一定要求: 频繁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会消耗 CPU 资源,在老旧或性能较低的 CPU 上可能会影响性能。不过在现代多核 CPU 上,这点影响通常不明显。
不能压缩整个分区到单一文件: 无法创建一个像 CVF 那样独立可移动的压缩卷。

如何使用 NTFS 压缩:

1. 压缩单个文件/文件夹:
右键点击文件或文件夹。
选择“属性”。
在“常规”选项卡下,点击“高级…”按钮。
勾选“压缩内容以节约磁盘空间”。
点击“确定”,然后根据提示选择是只应用到当前文件夹还是应用到所有子文件夹和文件。
2. 压缩整个驱动器(通常不推荐,除非是数据盘):
右键点击驱动器(如 D: 盘)。
选择“属性”。
在“常规”选项卡下,勾选“压缩此驱动器以节约磁盘空间”。
点击“应用”,然后等待系统完成压缩(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3. 一些第三方磁盘压缩工具(历史与现在)

在 DoubleSpace 和 DriveSpace 的时代,也有一些著名的第三方磁盘压缩工具,例如:

Stac Electronics' Stacker: 这是 DoubleSpace 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甚至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比 DoubleSpace 更强大或更灵活。Stacker 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在 Windows 9x 时代也有其版本。
WinRAR / 7Zip 等压缩软件: 虽然它们不是文件系统级别的透明压缩,但它们提供了强大的文件压缩功能,让用户可以手动将文件打包并压缩。这在需要归档大量文件或通过网络传输文件时非常有用。然而,这与 DoubleSpace 的“始终压缩”是不同的概念。

总结来说:

DOS 时代的 DoubleSpace 的核心功能——在文件系统层面实现透明的实时磁盘空间压缩——在现代 Windows 中主要由 NTFS 文件系统内置的压缩功能 来承担。虽然其实现方式(不再是独立的 CVF 文件)和具体算法有所不同,但用户体验(透明的读写压缩)和目的(节省磁盘空间)是相似的。

如果你怀念 DoubleSpace 的那种“把整个硬盘压缩起来”的感觉,那么在现代 Windows 中,最接近的替代方案就是对整个数据分区(例如 D: 盘)启用 NTFS 压缩,但这通常不如针对特定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压缩那样灵活和易于管理。而且,随着大容量硬盘的普及,对磁盘压缩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90年代末有一家小公司 做了个 叫 stacker的小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压缩优化增加磁盘存储,微软也模仿stacker做了 double space,结果被stacker起诉侵权,最后微软赔偿了3亿美元和解了。

估计此后微软就不再敢做类似功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DOS 时代非常流行的 DoubleSpace 磁盘压缩技术,在 Windows 时代并没有一个直接、完全对应的、相同名称的程序。然而,其核心思想——在文件系统层面进行透明的磁盘空间压缩——在 Windows 中演变和体现在了不同的技术和功能中。要详细讲述这个演变过程,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 DOS.............
  • 回答
    在 DOS 时代,编辑器领域的“圣战”虽然没有像某些操作系统那样发展成完全公开、大规模的“战争”,但可以说是一种长期而激烈的“意识形态”和“功能”的竞争与用户选择的博弈。这场博弈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 DOS 程序员,并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与其说是“爆发”,不如说是“持续的演变和选择”,但其中确实.............
  • 回答
    微软在2014年选择公开MSDOS 2.0和Word for Windows 1.1A的源代码,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并且具有多重意义,值得详细探讨。总的来说,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对开源社区和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 对开源理念的致敬与推动: 尽管MSDOS和Word fo.............
  • 回答
    让我来给你聊聊,那段属于DOS界面的记忆,它究竟是怎么被“雕刻”出来的。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背后是计算机发展早期一群“硬核”工程师们的智慧结晶,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技术逻辑。想象一下,那个时候,我们谈论的“界面”和现在你眼前花花绿绿的Windows、macOS完全不是一个概念。DOS界面,简单粗暴.............
  • 回答
    在 DOS 下编写操作系统,这绝对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深入了解计算机底层运作的绝佳方式。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 Windows、Linux 等操作系统,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但在那个还未普及图形界面的年代,DOS 系统本身的简单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想要在 DOS 下“编写”一个操作系统,其实更.............
  • 回答
    那个年代,电脑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咱们办公,那真是跟现在用手机办公的年轻人,完全是两个世界。 话说那时候,要是谁家有个电脑,那可不得了,那是生产力解放的象征。机器长啥样?首先,你得有一台电脑。别想现在这种薄薄的笔记本,那时候的电脑,跟个大箱子似的,叫主机。上面通常还有个方方正正、画面粗糙得像早晨的报.............
  • 回答
    如果微软当年没有放弃DOS,而是继续投入研发,今天的DOS恐怕会呈现出一种相当有趣的景象,或许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首先,核心的8位或16位体系结构大概率会被保留,但会有显著的升级。想象一下,我们还在使用着那些熟悉的命令,比如`DIR`、`COPY`、`DEL`,但它们的功能会更加强大和灵活。也许会有更.............
  • 回答
    .......
  • 回答
    想了解Windows CMD的语法,倒不是说非得捧着一本厚重的MSDOS的书籍来啃。当然,如果你有幸能找到一些关于MSDOS命令行的老书,里面关于文件管理、目录操作、程序执行等基本概念确实是相通的,可以打下不错的根基。不过,把眼光局限于MSDOS就有些过于狭隘了,毕竟CMD(Command Pro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