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住在甲醛超标的房子里,人体会出现哪些「不健康」反应?

回答
住在甲醛超标的房子里,身体会给我们敲响各种警钟,这些“不健康”的信号,往往比你想的要复杂和隐蔽。别以为只是闻到一股怪味那么简单,甲醛这东西,可是个“阴险”的家伙,它对我们身体的侵害,是全方位的。

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察觉的,就是呼吸道和眼睛的“抗议”。 你可能会突然觉得喉咙痒痒的,像是吞了什么东西一样,尤其是在刚进屋的时候。说话多了,声音也可能变得嘶哑。鼻子更是敏感,会时不时地打喷嚏,流清鼻涕,感觉鼻子里面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总想擤出来,但又擤不干净。更别提眼睛了,可能红肿、发痒,觉得有异物感,好像有无数根细小的针在扎你,泪水止不住地流,看东西也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布满灰尘的房间里待了很久,但其实,这都是甲醛在作祟,它刺激着我们脆弱的黏膜。

然后,皮肤也可能会开始“闹情绪”。 有些人会发现身上莫名的起红疹,瘙痒难忍,尤其是在被衣物摩擦的地方。抓挠只会让情况更糟,红肿甚至可能出现小水泡。皮肤变得干燥、脱屑,像是过敏一样,但试了很多抗过敏药,效果却不明显。这同样是甲醛对皮肤的刺激,让它失去了原有的屏障功能,变得异常敏感。

更深入一些,甲醛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 你会发现自己白天总是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脑袋里像是有一层“雾”,思维变得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学习效率直线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头痛,而且不是那种剧烈的痛,而是一种持续性的、闷闷的胀痛感,吃了止痛药也只是暂时缓解。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可能入睡困难,也可能睡着了容易惊醒,醒来后感觉疲惫不堪,就像一晚上都没睡好一样。情绪也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容易烦躁、焦虑,甚至莫名其妙地感到压抑。这种种变化,都可能是甲醛在悄悄地影响着你的大脑。

别忘了,甲醛对我们免疫系统也可能造成“打击”。 长期暴露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下,身体的抵抗力可能会下降。你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容易感冒,感冒的恢复期也比以前长。小病小痛也容易找上门,身体似乎变得“娇弱”了许多。

再往长远看,甲醛更是“定时炸弹”。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甲醛是潜在的致癌物质。长期、高浓度的接触甲醛,会大大增加患上鼻咽癌、喉癌、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想象一下,在你每天生活的空间里,这些看不见的“杀手”正一点点地侵蚀你的健康,这种恐惧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总而言之,住在甲醛超标的房子里,身体给出的信号是多方面的,从最表面的眼睛发痒、喉咙不适,到潜藏的神经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威胁到生命健康的癌症风险,都可能悄悄地发生在你身上。这些“不健康”反应,不是你多疑,也不是你“玻璃心”,而是你的身体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你所处的环境,正在伤害它。所以,一旦出现这些迹象,千万别掉以轻心,及时检测和治理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鹿啊,你最近失恋了?怎么眼睛这么红?”科里的同事A问道。

“她哪会失恋啊?前不久不是婚房都弄好了么,老A你就乖乖准备份子钱吧。”同事B把A的话怼了回去。

小鹿揉了下眼睛,无精打采地说道:“最近眼睛经常干涩流泪,晚上睡觉还特别痛,唉,我等下去眼科看看吧。”

后来,医生给小鹿配了点眼药水,同时表示不排除是甲醛刺激引起的眼部症状,建议她先搬出刚装修的房子。不久后小鹿的眼睛症状就缓解了。


这里谈到的甲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常常会和“新房”、“装修”之类的词语一起出现,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需要散甲醛,但是到底什么是甲醛呢?甲醛超标对人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一、甲醛的定义: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着特殊刺激性气味[1]。它常温下它是气态,易溶于水。而由于甲醛易溶于水的特性,甲醛常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出现,其35%~40%的水溶液常称作福尔马林。[2]但为什么甲醛易溶于水,却没有人将其溶于水之后倒掉呢?这主要是因为,甲醛本身沸点低至-19.5度[3],易挥发,而新装修房子里空气中存在的甲醛分子并不会主动跑到一盆水里去,接触面积只有水表面的那部分,除甲醛的效率其实非常低,所以几乎没有人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特性将其转化成水溶液再倒掉。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甲醛是一种挥发性化合物,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中最主要的一种,它在我国有毒化学品控制名单中位列第 2 名[4],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总爱让新装修的房子散散味儿的原因,甚至有些人谈甲醛色变,用各种手段除甲醛。虽然甲醛是有一定毒性的,但抛开剂量谈毒性显然是不现实的,甲醛浓度到底多少才算安全呢?超标的甲醛对人体又有什么危害呢?

二、甲醛标准以及超标甲醛的危害:

与其他物质一样,甲醛本身也有致敏作用,部分对甲醛过敏的人群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这也就是有些人进入新装修房子身上皮肤突然起风团块的原因之一,通常离开环境后不久症状会缓解,表现为皮疹褪去。而如果出现皮疹迟迟不退,或者明显气急,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的情况,请立即就近就诊。

而就甲醛本身的性质来说,甲醛的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a.甲醛浓度对人的影响及标准:

甲醛浓度达到0.06mg/m³~0.07mg/m³时,会导致儿童轻微气喘;

甲醛浓度达到0.1mg/m³时,会出现异味并有不适感;

当达到0.5mg/m³时,眼睛受到刺激而引起流泪;

达到0.6mg/m³时,咽喉会出现不适或疼痛;如果浓度进一步提高,会出现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可能会出现肺水肿;

当甲醛浓度达到30mg/m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5]

而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甲醛浓度标准,具体如下表:

尽管各个部门要求有些不同,但归根到底,甲醛浓度都不得高于0.12mg/m³,否则咱们的身体,可就扛不住啦。

b.超标甲醛都有哪些危害

甲醛是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它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可使哺乳动物基因突变,对DNA产生损伤,也能使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 造成免疫功能异常, 损伤肝、肺及神经中枢系统,大概分为以下四种危害:

  1. 致突变:导致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发生突变;
  2. 致癌: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甲醛在一类致癌物列表中;
  3. 急性毒性:甲醛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眼结膜、呼吸道粘膜和皮肤的急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引起眼睛疼痛、鼻粘膜刺激、皮炎等症状;[6]
  4. 慢性毒性: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甲醛暴露可以引起机体头晕、记忆力下降、情绪变化等症状,这也许因为甲醛可穿过血脑屏障,可导致海马细胞死亡和记忆障碍;[7]

那么,综合一下,反应到人体上,住在甲醛超标的房子里,会有哪些不健康表现呢?

首先是呼吸系统与皮肤黏膜,这两个系统常常直接和空气接触,表现会出现的比较早(急性毒性作用)。如上所述,甲醛本身有刺激性,会对眼睛、皮肤和气道及其他粘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皮炎、皮肤红肿、眼睛干涩、易流泪、视物模糊、鼻部刺激与不适感、咽部不适及咽痛等症状。随着浓度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还会出现胸闷气喘、咳嗽、肺水肿、哮喘、皮肤干燥、开裂等问题,更有严重者可能发生指甲软化、黑褐色变、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情况。上面说了,皮肤黏膜的症状表现较早,如果搬了新家后不久出现了前面说的这些轻症的症状,就要警惕甲醛超标了,等到症状加重再开始干预往往事半功倍。

再来是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有实验表明,甲醛可使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下降;此外,因为甲醛还可穿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细胞,到了人体的表现往往是乏力,抵抗力越来越差,头晕,记忆减退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精神越来越差,失眠、焦虑、眩晕等情况。若是加上本身对新入住房子甲醛超标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可能会更加明显,甚至有在主观上加重呼吸道症状,表现为过度通气,烦躁,本身甲醛刺激导致的胸闷气急感觉加重等,时间长了人就会越来越虚弱。有些人群则还会出现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等表现,也需要警惕。

再来就是致畸致癌的部分,甲醛作为一类致癌物的一员,长期生活在甲醛环境中,会引起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以及白血病。同时,甲醛能够通过胎盘屏障,有胚胎毒性,可导致胚胎畸形。孕妇若是长期处于甲醛环境中,可能造成孕周期缩短,新生儿体重降低,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新生儿畸形或孕妇流产。当然这个表现不会很快出现,若是有甲醛超标风险,仍需警惕,毕竟一旦出现这这些症状,那比前面的症状要麻烦不少,备孕怀孕前建议测测室内甲醛浓度。

三、那当我们身体产生上述反应时,应该怎么办呢?

    1. 总之先逃了再说,立即离开现场,转移到安全通风处。若是新房子住下后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先搬出来他处居住,待通风足够后再入住,实在不行就先住通风最好的房间。
    2. 如果是一下子接触较多甲醛(福尔马林)而引起的症状,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皮肤、粘膜接触后,先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碳酸氢钠或肥皂水清洗,过敏者需前往医院抗过敏治疗。[8]
    3. 若是比较轻的黏膜及呼吸道症状,往往离开甲醛环境后会慢慢好转。而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急性哮喘发作、呼吸衰竭等,应立即就近医院就诊。
    4. 此外,如果接触了高浓度的甲醛,或者持续接触时间较长,建议前往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指标等,如出现异常则尽早治疗。

四、知道了应急措施之后,那如何去除甲醛呢?

    1. 风扇通风: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对流风就可以,通风不好的话可以使用工业风扇
    2. 光触媒产品:在光照下能分解甲醛等空气中有机物质,但是一定要在足够的光照射才可以工作,受气候因素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室内有时候难以达到工作需要的光照需求。
    3. 活性炭产品:这个比较好找,活性炭内部面积大,比起几脸盆水来说,吸收甲醛效率高出很多,但是产品饱和后就容易向外部空气释放有害气体,需要定时更换。

参考

  1. ^ 吴永仁.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化学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 ^ 杨卫芳,杨玉军,邢冰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J].职业与健康,2006(14):1049-1050.
  3. ^ 石圆圆. 室温下催化氧化低浓度甲醛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9.
  4. ^ 朱秦域. 甲醛催化氧化Ag基催化剂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0.DOI:10.27400/d.cnki.gxasc.2020.000620.
  5. ^ 张兴,朱琨,李丽.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0(06):97-102.
  6. ^ 张纯清,许忠新,熊南燕.甲醛与无味保存液保存标本对环境污染的对比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7(04):63-64.
  7. ^ Sayyar Z, Yazdinezhad A, Hassan M, Jafari Anarkooli I. Protective Effect of Matricaria chamomilla Ethanolic Extract on Hippocampal Neuron Damage in Rats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Oxid Med Cell Longev. 2018 Aug 14;2018:6414317. doi: 10.1155/2018/6414317. PMID: 30186547; PMCID: PMC6112212.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组织编写,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置,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05,第36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住在甲醛超标的房子里,身体会给我们敲响各种警钟,这些“不健康”的信号,往往比你想的要复杂和隐蔽。别以为只是闻到一股怪味那么简单,甲醛这东西,可是个“阴险”的家伙,它对我们身体的侵害,是全方位的。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察觉的,就是呼吸道和眼睛的“抗议”。 你可能会突然觉得喉咙痒痒的,像是吞了什么东西一.............
  • 回答
    住在北京的胡同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独特体验,它不仅仅是居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认同的延续。如果你有机会深入体验,会发现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道不尽的韵味。视觉的体验: 蜿蜒曲折的巷道: 一踏进胡同,你就仿佛走进了迷宫。高大的砖墙、古老的门楼、斑驳的青瓦、粗糙的灰墙构成了胡同的主体。阳光透过.............
  • 回答
    住在北京二环内是否有优越感,以及具体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个人的成长背景、价值观、经济实力、职业和社会地位,以及对“优越感”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试图勾勒出一些普遍的体验和感受。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 历史的.............
  • 回答
    住在北京胡同,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把生活放慢了镜头,然后把日子过成了有声电影,而且这电影,还带着一股子老北京特有的烟火气。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份“近”劲儿。你不是住在一个隔着高墙、与世隔绝的方盒子小区里,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了这片儿。推开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外面就是曲里拐弯、青砖灰瓦的巷子。转.............
  • 回答
    这已经不是“住”了,更像是“被困”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十几年啊,时间悄无声息地爬过,就像那些积攒下来的灰尘,一层层,一寸寸,把原本属于你的生活空间吞噬得越来越窄。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我今天太累了,明天再收拾”的想法。可能只是随手一放的衣服,一个吃剩的饭盒,一个未及时丢弃的包装袋。但日子长了,.............
  • 回答
    住在一个隔音效果像纸片儿一样的酒店,我的体验简直是一场活生生的“声音真人秀”。最开始抵达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房间干净,床铺舒适,窗外风景也还不错。我瘫在床上,享受着旅途劳顿后的放松。然而,这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大概是傍晚时分,楼下的客房开始有了动静。我听到有人在大声说笑,声音就那样毫无保留地.............
  • 回答
    住在孝感,每周去一次武汉,这事儿靠不靠谱?说实话,这事儿得分怎么看,也得分怎么个活法。先说靠谱的可能性: 交通便利是关键。 现在武汉到孝感,最方便快捷的莫过于城际铁路了。从孝感东站出发,到武汉站也就二十来分钟。这比很多武汉市内跨区通勤的时间还要短。如果你住的地方离孝感东站不远,那简直是分分钟的事.............
  • 回答
    关于住在加拿大是否就是轻松舒适的幸福生活,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复杂的,就像加拿大的枫叶一样,色彩斑斓,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说它是绝对的“天堂”,但说它“轻松舒适的幸福”也有很多道理可循。我尽量给你讲得细致点,像是咱们在炉火旁闲聊一样,说说这里的真实感受。首先,说到“轻松舒适”,加拿大确实有不少让人感.............
  • 回答
    住在上海高价地段的老房子里,这日子,怎么说呢?就像是住进了一幅陈年的油画,色彩浓郁,但也带着点儿斑驳和沧桑。先说说这“高价地段”。这可不是随便哪个老小区都能沾上的光。通常,它们要么是静安寺、淮海路、外滩周边的老公寓,要么就是一些曾经的“洋房区”,比如衡山路、思南路一带。这些地方,随便一块砖头都带着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挺让人纠结的。亲戚家帮忙做早饭,本来是份心意,想着给大家减轻点负担,结果自己睡懒觉起不来,感觉像个甩手掌柜,还挺不好意思的。我理解你这种心情,既不想辜负亲戚的好意,又抵挡不住那张温暖柔软的床。先别急着自责哈,咱们一步一步捋捋。首先得承认,生物钟这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我们能轻易控制的,尤其.............
  • 回答
    住在隔离酒店没钱续费,这事儿可就麻烦大了。别以为没人管你,政府部门可是盯着呢。首先,你得明白,隔离酒店虽然是为防疫需要,但它依然是个提供服务的商业场所。你住了,就是消费了,就得给钱。如果到了续费的时候你实在拿不出钱,酒店方面肯定会催缴。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好言相劝,给你一些时间宽限,但如果一直拖着,情.............
  • 回答
    住在房车里的体验,就像是把“家”装在了轮子上,是一种既自由又充满挑战的生活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旅行,而是一种融入生活、重新定义“家”的概念。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讲述这种体验:一、 自由与探索的极致: 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是房车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不需要提前预订酒店,不用打包行李箱。想去哪里,.............
  • 回答
    作为一个“住在”青岛的人,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是掺杂着海风的清新、历史的厚重和生活的烟火气的。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惊艳的网红城市,但却是越品越有味道、越住越离不开的地方。先说说这海吧,青岛的灵魂。 怎么说呢,不管你走到青岛的哪个角落,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夏天还好,海边是避暑胜地,沙滩上人山人海,孩子们.............
  • 回答
    深圳,这个我称之为“家”的地方,给我的感觉复杂又深沉,就像这里的空气,虽然带着海风的咸湿,却也混合着这座城市日夜不息的活力。刚来的时候,一切都让我目不暇接。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线条硬朗,直插云霄,仿佛在和天空对话。街道宽阔,车流涌动,喇叭声此起彼伏,这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脉搏,跳动着一种永不停.............
  • 回答
    住在美军横田基地旁边,想为中国做贡献,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想法,也挺特别的。我想到的贡献方式,可能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而是更接地气、更细腻的层面。毕竟,我们身处异国他乡,而且环境又这么特殊,所以得找对路子。首先,最直接但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做好自己,维护好自己的形象。 你是中国公民,你在日本的生活.............
  • 回答
    住在西湖边,这感觉挺奇妙的。不是那种住在景点里24小时被人流裹挟的拥挤,也不是完全的远离尘嚣。它更像是一种巧妙的平衡,一种慢悠悠地渗进生活里的美好。早晨,你可以在还没完全亮透的天色里出门,空气里带着湖水特有的湿润和一点点青草的味道。这时候的西湖,几乎被晨练的老人们和零星的游客占据。你可以在苏堤或者白.............
  • 回答
    住在海边,听起来是件特别浪漫的事儿,就像电影里那样,每天醒来就能听到海浪的声音,看到广阔无垠的蓝色。但事实上,跟其他地方一样,海边生活也有它不那么美好的那一面,而且有些问题还挺实在,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潮湿和盐分是海边生活最直接的“敌人”。这里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湿漉漉的味道,即使是晴.............
  • 回答
    住在天通苑北?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儿。要我说,天通苑北,就像一锅熬得特别稠的粥,里面什么都有,也都有点儿意思,但你得耐心搅和,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第一印象:人山人海,但也有点儿“人情味”刚来天通苑北的时候,那阵仗,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楼房,楼与楼之间挤挤挨挨。上班高峰期,.............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