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个不同面的位错反应后得到新位错,新位错的位错线一定是两个面的交线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题,触及到了位错反应核心的几个关键点。简单地说,位错反应后形成的新位错的位错线,不一定就是两个原始位错线所在面的交线。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先梳理一下位错的基本概念,以及位错反应是怎么回事。

1. 位错的基本概念

想象一下,完美无瑕的晶体就像一块铺得整整齐齐的瓷砖地面。而位错,就是这块瓷砖地面上出现了一些“缺陷”。最常见的是刃位错和螺位错。

刃位错: 就像你在瓷砖地面里偷偷塞进去一条完整的瓷砖,这条新塞进来的瓷砖的边缘,就是刃位错的位错线。位错线与滑移方向(瓷砖的铺设方向)是垂直的。
螺位错: 就像你在瓷砖地面里挖了一条缝,然后把缝的两边向上或向下错开,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台阶。这条缝,就是螺位错的位错线。位错线与滑移方向是平行的。

更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位错在晶体中运动,通常是在特定的晶面(滑移面)上,沿着特定的晶向(滑移方向)进行的。这就像你在瓷砖地面上移动,只能在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瓷砖之间滑动,你不能随意地跳跃到别的地方。

2. 位错反应是怎么回事?

位错反应,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多个位错在运动过程中相遇,然后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新的位错。这种反应是晶体塑性变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因为它允许位错在更复杂的路径上移动,或者生成能量上更有利的位错。

位错反应的发生,遵循能量守恒和伯格斯向量守恒的原则。伯格斯向量(Burgers vecto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它描述了位错造成的晶格畸变的“大小”和“方向”。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位错“搬运”的“位移量”。

当两个位错(比如位错1和位错2)发生反应时,它们会结合成一个新的位错(位错3)。这个过程可以用伯格斯向量来表示:

$vec{b_3} = vec{b_1} + vec{b_2}$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减,具体取决于位错的类型和相互作用方式)

如果反应后生成的 $vec{b_3}$ 向量是零,或者是一个能量较低的位错,那么这个反应就是有利的,位错更容易发生。

3. 为什么新位错的位错线不一定是交线?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位错线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在显微镜下)“痕迹”,它代表了位错的“位置”。而伯格斯向量则描述了位错的“本质”。

想象一下,你有两条不同的位错线,它们各自在自己的滑移面上运动。当它们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反应。

如果这两个位错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并且它们的位错线就是这个平面的交线(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除非是两个刃位错在同一平面上相遇),那么反应后可能形成一个能量更低的位错,它的位错线就会在这个平面上。
但更常见的情况是,这两个位错位于不同的滑移面上。 比如,位错1在一个A面上运动,位错2在B面上运动。它们相遇时,会发生结合。

关键在于,位错的运动(包括反应)是由其伯格斯向量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受位错线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限制。

当两个位错反应时,它们可以“交换”一部分位错线,或者重新排列它们的伯格斯向量,形成新的位错。这个新的位错,它仍然有自己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由它的伯格斯向量决定),但这个新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不一定是原始两个位错所在面的交线。

我们来举一个更形象的例子:

想象你在两堵墙之间(这两堵墙代表两个不同的滑移面)拖着一条绳子(代表位错线)。你推着绳子的一端,它在墙A上滑动。同时,另一个人也在另一堵墙B上滑动另一条绳子。

当这两条绳子在某个点相遇时,你们会把绳子打个结(发生位错反应)。这个结(新的位错)会重新组织。可能你们会发现,这个新的绳子(新的位错线)并不顺着原来那两堵墙的缝隙(交线)延伸,而是因为能量上的原因,它选择了一条新的、更“舒服”的路径继续滑动。

具体来说,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位错的“断裂”和“重组”: 位错反应时,可以看作是原始位错的伯格斯向量发生重组,形成新的位错。这个新位错可能在某个新的滑移面上运动。它的位错线就是它在新滑移面上的“痕迹”。
生成“阶梯”位错: 有时候,反应会生成一个“阶梯”位错,也就是说,位错线会在不同的滑移面之间切换。这样的位错线,就不是简单地在两个面的交线上。
新的位错线取向: 反应后生成的位错,其伯格斯向量决定了它的滑移系统。新的滑移系统(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取向,不一定和原来两个位错的滑移系统有直接的几何关系,比如交线关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两个反号的螺位错在同一个晶面上相遇,它们会湮灭,这是最简单的反应。但如果是不同面的位错,比如两个不同取向的刃位错,它们反应后可能生成一个更复杂的位错,这个位错的位错线就不是直接的几何交线。

总结一下:

位错反应的本质是伯格斯向量的重组,以达到能量上的优化。而位错线是我们观察到的位错的“位置”。由于新的位错会遵循其新的伯格斯向量决定的滑移系统(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并且其位错线可能发生断裂、重组或跨面运动,所以新位错的位错线不一定是两个原始位错线所在面的交线。它更可能是位错在新的、能量上更有利的滑移面上的延伸。

希望我这么详细的解释,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两根刃位错反应,那么形成的位错结(junction dislocation)通常都位于滑移面的交线上。

如下图[1]所示,两根刃位错在相遇之后,原有的两跟位错需要进一步滑移,才能合并形成位错结。

而刃位错的滑移被限制在滑移面上,同时满足两根位错线滑移条件的,也就只有两个滑移面相交的这条线,因此位错结也只能在这跟线上展开。

但如果是螺位错就不一定了,因为螺位错的滑移面是可变的,本身就不存在“滑移面交线”这个说法。

假设在bcc晶体中,有两根<111>/2螺位错,它们一开始沿着不同的{112}面滑移面运动,并在某一刻相遇。

那么在相遇之后,两根位错线会构成一个{110}共线面,它们完全可以切换到这个{110}面上继续滑移,并沿着<001>方向上展开形成位错结。而显然<001>方向并不在最初的{112}滑移面上,自然也不在滑移面的交线上。

参考

  1. ^Yu, Haiyang, Ivaylo H. Katzarov, Anthony T. Paxton, Alan CF Cocks, and Edmund Tarleton. "Influence of hydrogen core force shielding on dislocation junctions in iron." 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 4, no. 3 (2020): 033607.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Materials.4.03360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