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软件属于「这货还没死」系列的?

回答
「这货还没死」系列,这个说法非常有意思!它通常指的是那些曾经非常流行、风靡一时,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逐渐被新事物取代,但仍然顽强存在并被一部分人持续使用或怀念的软件、平台或技术。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不再是主流,却依然拥有着一批忠实用户,让人惊叹它们的生命力。

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可以被归入「这货还没死」系列的软件,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

一、 曾经的互联网巨头与门户:

MSN Messenger (现在是 Skype 的一部分,但其独立存在时期是经典):
为何还没死? MSN Messenger 在2000年代初是即时通讯的绝对霸主。它的状态栏(在线、忙碌、离开等)、自定义表情、闪屏、聊天室,以及“拜拜”的动画和音效,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虽然被Skype收购并最终整合,但许多人依然怀念那个纯粹的MSN时代,甚至有人通过第三方客户端或模拟器来重温。
详细讲述: 2005年左右,MSN在中国是学生、白领社交必备的工具。它的界面简洁,功能直接,好友列表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圈子。你会精心编辑自己的个性签名,用不同的表情和闪屏来表达心情,还会和好友玩一些简单的内置小游戏。在那个智能手机不普及的年代,一台电脑连接着MSN,就连接着整个世界的社交网络。它的死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人们对它的怀念,让它在很多人心中“还没死”。

QQ旋风:
为何还没死? 作为腾讯出品的下载工具,QQ旋风曾经是迅雷的有力竞争者。它继承了QQ的社交基因,可以与QQ好友共享文件,并利用QQ群进行离线下载。虽然迅雷的市场份额更大,但QQ旋风凭借其与QQ的联动,吸引了不少用户。如今,虽然迅雷依然活跃,但QQ旋风已经停止更新,但依然有一些用户在用它来下载一些老资源,或者因为它能与QQ账号关联而继续使用。
详细讲述: 2008年左右,下载软件是上网必备的工具。QQ旋风的优势在于其便捷的QQ账号登录和与QQ好友的互动功能。你可以直接在QQ群里分享下载链接,或者让好友帮你下载文件。对于很多QQ重度用户来说,使用QQ旋风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虽然在下载速度和高级功能上可能不及迅雷,但它承载了许多与QQ相关的社交记忆,因此即便在停止更新后,仍有一部分用户不愿更换。

新浪UC / 雅虎通 (Yahoo! Messenger):
为何还没死? 这两款都是在互联网早期非常流行的聊天工具。新浪UC以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多样的功能(如语音聊天室)一度成为国内聊天软件的代表。雅虎通则是国际上MSN的有力竞争者。虽然现在都被微信、QQ等占据了主流地位,但仍有部分用户习惯了这些老平台的交互方式,或者因为上面留存着一些早期的社交关系,而继续偶尔使用。
详细讲述: 新浪UC曾是很多人接触互联网的第一个聊天工具,尤其是它的语音聊天室功能,让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甚至组织线上活动。雅虎通则在国际上扮演了类似角色,它的状态图标、昵称系统,都曾是风靡一时的社交符号。虽然它们的功能很多都被新一代的即时通讯软件做得更好,但老用户对这些平台的感情和对早期社交场景的回忆,让它们在角落里依然有生命力。

二、 曾经的浏览器巨头与独立应用:

Internet Explorer (IE):
为何还没死? IE曾经是世界上最普及的网页浏览器,尤其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长期捆绑,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尽管由于其安全漏洞、加载速度慢以及对新网页标准支持不佳等问题,被Chrome、Firefox等超越,微软也早已推出Edge浏览器,但由于许多企业级应用、政府网站、老旧系统仍依赖IE内核才能正常显示,导致IE至今仍然在特定环境中运行。
详细讲述: 在2000年代初,大部分网民上网看到的网页,都是通过IE渲染的。它简单易用,与Windows系统集成度高,是许多人接触互联网的启蒙。然而,随着Web2.0的兴起,更开放、更标准化的浏览器如Firefox和Chrome迅速崛起,IE的落后就愈发明显。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很多企业开发内部系统时,会直接调用IE的渲染引擎,导致这些系统只能在IE下正常工作。因此,直到今天,许多企业员工还被迫在Windows系统中保留IE,用来访问这些内部系统,仿佛这位曾经的霸主,还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老臣”角色。

RealPlayer:
为何还没死? RealPlayer曾是播放流媒体视频的先驱,尤其是在早期互联网环境下,是收听网络电台、观看流媒体视频(如新闻发布会、音乐MV)的主要播放器。虽然现在被VLC、PotPlayer、PotPlayer等播放器以及各种在线视频平台(YouTube, B站等)取代,但仍然有一些用户习惯使用它来播放一些特殊格式的音频或视频文件,或者因为其内置的下载功能(尽管可能已过时)。
详细讲述: 在互联网带宽不高的年代,RealPlayer凭借其流媒体播放技术,让人们能够在电脑上“实时”观看视频和收听音频,这是革命性的。它的界面带有浓厚的互联网早期风格,很多用户对它播放特定内容的体验记忆犹新。虽然现在的播放器功能更强大,支持格式更广,但一些坚持使用老电脑或对特定老媒体格式有需求的用户,依然会选择RealPlayer,它就像一个古老的留声机,在播放着过去的声音。

Windows Media Player (WMP):
为何还没死? WMP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器,曾经是用户播放本地音乐和视频的首选。虽然它的功能相对基础,且被第三方播放器在格式支持、解码能力、字幕处理等方面远远超越,但它仍然是Windows系统的一部分,对于不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使用。许多用户只是偶尔播放一些本地文件,不需要复杂的设置,WMP就能满足基本需求。
详细讲述: 在WindowsXP时代,WMP几乎是所有用户播放MP3、VCD、DVD的唯一选择。它简洁的界面,集成的媒体库管理,以及播放列表功能,都曾是用户的美好回忆。随着高清视频和更高品质音频的普及,以及更专业、更强大的第三方播放器的出现,WMP的市场份额被极大压缩。然而,因为它是系统自带,卸载不便,且对于播放一些不那么主流的格式,或者简单的本地文件播放,它依然能够胜任,所以很多用户也就不再更换。

三、 曾经的办公与创作工具:

Microsoft Office 2003/2007 (甚至更早):
为何还没死? 虽然微软已经推出了Office 365和最新的Office版本,但Office 2003和2007凭借其稳定、易用且对旧硬件配置友好的特点,在一些单位、学校、以及个人电脑上仍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于只需要处理基本文档、表格、演示文稿的用户,旧版本的Office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并且更不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
详细讲述: 许多中国用户第一次接触电脑办公软件,就是通过Office 2003或2007。那个经典的绿色界面,简洁的Ribbon界面(2007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政府部门、中小企业,由于预算限制或系统稳定性考虑,往往会继续使用旧版本的Office。甚至有一些用户认为,新版本的功能过于复杂,反而不如旧版本直观易用。所以,尽管新版本层出不穷,但这些老版本Office依然在许多电脑上安静地运行着。

Ulead PhotoImpact (已被Corel收购,但其独立版本依然存在):
为何还没死? PhotoImpact曾经是PhotoShop的有力竞争者,尤其是在图像编辑和网页设计领域。它以其易用性、丰富的滤镜和特效库,以及相对较低的硬件要求,吸引了大量入门级和进阶级用户。虽然现在Photoshop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但仍有部分用户,尤其是那些早期接触过PhotoImpact,或者对特定效果情有独钟的用户,仍然会使用它来完成一些图像编辑工作。
详细讲述: 在Photoshop价格昂贵,且对硬件要求较高的时候,PhotoImpact成为了许多DIY爱好者和小型工作室的图像处理首选。它提供了很多预设的模板、纹理和创意工具,可以快速做出漂亮的图片。例如,制作网页的GIF动画、各种闪光文字效果,PhotoImpact都有非常便捷的实现方式。很多用户在早期的博客、个人网站设计中,都离不开它。即使现在有了更强大的工具,但那些习惯了PhotoImpact操作流程的用户,依然能用它高效地完成工作。

四、 曾经的社交与内容平台:

博客园 / CSDN 等技术博客平台(依然活跃,但用户增长可能放缓):
为何还没死? 这些平台在互联网早期是程序员、技术爱好者分享知识、交流经验的主要阵地。虽然现在有了Stack Overflow, GitHub Pages, 微信公众号等更多元化的技术分享渠道,但这些老牌技术博客平台依然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技术文档和文章,并且仍有许多资深技术人员在上面活跃,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新用户可能更多地选择新平台,但老用户仍然会回来查找资料,或者保持关注。
详细讲述: 想象一下,当你想学习某一项新的编程技术时,除了搜索官方文档,你很可能还会去博客园或CSDN搜索“入门教程”、“踩坑经验”、“最佳实践”等文章。这些平台上积累了海量的中文技术资料,很多文章质量非常高,甚至成为行业内的经典。虽然新的平台层出不穷,但这些老平台承载的知识财富和用户粘性,让它们不可能轻易消失。

各种老论坛(如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
为何还没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论坛是互联网信息传播和社交的主要载体。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曾经是无数网民的聚集地,孕育了大量的网络文化、热点事件和名人。虽然现在用户大量转移到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但这些老论坛仍然拥有大量忠实用户,他们在上面讨论各种话题,回味过去,甚至有自己的特定社区文化。
详细讲述: 很多人还记得当年在天涯“灌水”,在猫扑看“神帖”,在西祠胡同参与各种话题讨论的时光。这些论坛不仅仅是信息平台,更是很多人青春的印记。即便现在有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但论坛那种自由、开放、充满人情味的交流氛围,依然吸引着一批老用户。他们在上面寻找同好,分享生活,或者仅仅是怀念那个没有“信息茧房”的时代。虽然流量不如从前,但它们依然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一下「这货还没死」系列软件的特点:

1. 历史悠久,承载回忆: 它们往往伴随了用户成长的过程,是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2. 功能依然可用: 虽然功能可能不如新兴软件全面或先进,但核心功能依然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基本需求。
3. 忠实用户群体: 拥有一批不愿或不便更换的忠实用户,他们对软件有感情,或者习惯了其操作方式。
4. 特定领域或兼容性需求: 在某些特定行业、特定场景下,或者由于系统兼容性问题,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5. 停止更新或发展缓慢: 通常这些软件已经停止了重要的功能更新和迭代,但并未完全关闭服务。

当然,这个名单只是一个初步的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曾经辉煌的软件可能会加入这个“未死”的行列。它们的存在,也提醒我们技术的迭代和用户的选择,往往是充满情感和惯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哪些软件属于“这货还没死”系列的?像紫光拼音输入法、瑞星这样的软件,到现在都还没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货还没死」系列,这个说法非常有意思!它通常指的是那些曾经非常流行、风靡一时,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逐渐被新事物取代,但仍然顽强存在并被一部分人持续使用或怀念的软件、平台或技术。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不再是主流,却依然拥有着一批忠实用户,让人惊叹它们的生命力。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可以被归入「.............
  • 回答
    在浩瀚的软件世界里,总有一些工具,它们不靠花哨的界面或者铺天盖地的宣传来吸引眼球,却凭借着内在的强大功能,默默地解决着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那些棘手的问题。它们就像是隐藏在人群中的高手,一旦接触,便会让你感叹相见恨晚。我想起一个叫做 Everything 的家伙。初次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觉得它平平无奇,甚.............
  • 回答
    .......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电脑,所以无法安装软件。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的、对许多用户来说非常实用的Windows软件,它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必装”。我会试着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给你介绍,就像是你和朋友聊天一样,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些软件这么好用。1. 文件管理和效率提升类 .............
  • 回答
    .......
  • 回答
    嘿,刚拿到新电脑,是不是特兴奋?恭喜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不过,电脑这玩意儿,就像刚认识的朋友,得慢慢了解,不然有些东西不小心碰了,可能会有点小麻烦。作为过来人,我给你盘点一下,刚开始接触电脑,小白们最好先绕着走,或者弄清楚了再用的一些“雷区”软件和操作,保证你用得舒心又安全!1. 那些号称“电脑加速.............
  • 回答
    刚毕业踏入职场,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除了要快速熟悉业务,更重要的是要融入团队,和大家顺畅地协作。这时候,一些好用的办公软件就成了我们提升效率、拉近距离的得力助手。我给大家推荐几款我认为对职场新人特别有帮助的软件,并聊聊它们是怎么帮我们“搞定”这些事情的。1. 沟通类软件.............
  • 回答
    好的,很高兴为您详细介绍国产设计软件中可以替代Figma的选项。Figma以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跨平台支持和流畅的用户体验而闻名,寻找能与之媲美的国产软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协同能力: 是否支持多人实时在线协作编辑,查看历史版本,评论和反馈。 功能全面性: 是否涵盖了UI设计、原型制作.............
  • 回答
    嘿!聊到 Windows 上的神级软件,这可真是一个可以滔滔不绝聊上好几个小时的话题。毕竟,这个系统承载了我们太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脑子里闪过的那些“神器”,都是用了好几年,甚至有些已经成了我身体一部分的东西。就不说那些装机必备的杀毒软件和办公三件套了,那些太基础,咱们今天来点更有意思的,能真.............
  • 回答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一门融合了力学、材料学、数学以及工程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工程领域,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效率和精度。以下是一些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领域备受推崇的软件,它们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的设计需求和工程阶段。1.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EA)这类软件是结构设计领域.............
  • 回答
    迷失的数字宝藏?免费数据恢复软件大起底,帮你找回心头肉!电脑突然蓝屏,U盘一拔就坏了,手机格式化后心如刀绞?别急,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你以为永远消失的数据,其实只是躲在了某个角落里,等待着被唤醒。这时候,就需要数据恢复软件来担当救世主了。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数据恢复软件,价格不菲。但别忘了,总有那么一些“.............
  • 回答
    Blender 绝对是一款惊人的软件,免费开源,功能强大到可以和很多付费的专业级三维软件掰手腕。但就像硬币总有两面一样,Blender 也有它自己的“软肋”。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希望能说得详细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是个AI写出来的报告。1. 学习曲线陡峭,上手难度不小这是 Blender 最常被.............
  • 回答
    .......
  • 回答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软件的应用贯穿了实验设计、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到结果展示的每一个环节。它们就像是研究者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们处理海量数据、预测分子行为、可视化复杂结构,从而加速研究进程并提升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我就来详细聊聊那些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常用软件,尽量用我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分享,希望能.............
  • 回答
    关于“免费看医生”的软件,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痛点,尤其是当大家遇到一些小毛病,或者不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的时候,希望能有个方便的途径获得一些初步的建议。直接说“免费看医生”的软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的。 医疗服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专业人士投入时间和精力,这背后是有成本的。所以,那.............
  • 回答
    要制作VR内容,如今的选择可不少,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软件也在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大且易于上手。我来给你盘点一下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VR制作软件,希望能帮你梳理清楚。1. Unity定位: Unity绝对是VR内容开发领域的“瑞士军刀”,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游戏引擎,但其应用范围远不止游戏,在V.............
  • 回答
    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阅读和理解海量的英文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语言障碍常常成为阻碍知识获取的绊脚石。幸运的是,如今市面上有许多优秀的英文学术文献翻译软件,它们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在选择翻译软件时,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翻译的准确性(尤其是专业术语的翻译)、上下文理解能力.............
  • 回答
    Windows 系统下,说到“离不开”的软件,这就像问我早上离不开阳光一样,自然而然,已经融入了日常操作的肌理里。如果非要挑一些出来细说,那必然是那些扮演着“基础设施”角色的,或者说是给了我无限可能性的工具。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那看似不起眼但实则无比重要的——文件管理器(内置的 Windows 文件资.............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字幕时间轴制作这事儿。说起来,这不是啥高科技,但要做得专业、做得舒服,还真得有点门道,而且选择合适的工具能事半功倍。我接触过不少做视频的朋友,有的是专业媒体工作者,有的是视频爱好者,他们用的工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下面我就从专业和非专业两个层面,给大家掰扯掰扯都有哪些好用的时间轴制作.............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