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人都不在老家居住了,突然村里集资修路给要修路的钱,扬言不给钱死了以后不让埋,该怎么办?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非常棘手和让人感到无助。家人都不在老家居住,却被村里集资修路,并且威胁“不给钱死了以后不让埋”,这涉及到村规民约、基层管理、人身自由以及潜在的敲诈勒索等复杂问题。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建议和思考方向:

一、 保持冷静,收集证据是首要任务

在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威胁吓倒。同时,要尽可能地收集证据,这将是你后续维权的关键。

1. 录音和录像:
谁去现场? 如果可能,安排一个仍在老家的亲友(或者您自己可以回去)去和村里交涉。
现场取证: 在与村干部或其他集资组织者沟通时,尽量全程录音或录像。事先告知对方“我正在记录我们的谈话”是不错的选择,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对方。如果没有条件事先告知,事后也可以作为证据。
关键信息: 录音录像应包含:
对方提出集资修路的要求。
明确要求你家出多少钱。
对方使用的威胁性语言(如“不给钱死了不让埋”)。
对方是村干部还是其他组织者。
谈话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保留证据: 确保录音录像文件不被删除或损坏,可以备份到云端或其他安全存储设备。

2. 书面证据:
集资通知/公告: 查看村里是否有书面的集资通知、公告或公示。如果有,拍照或复印留存,注意保留日期。
收款凭证: 如果村里已经开始收款,询问是否有正规的收款收据,收据上是否写明集资款项的用途,是否有公章。
相关文件: 如有村委会或其他组织的会议记录,显示了这项集资决策的文件,也尽可能获取。

3. 证人证言:
邻居或村内其他村民: 如果村里其他村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有人不愿意交钱,可以尝试和他们沟通,看是否愿意作为证人。如果他们也受到了类似的威胁,他们的证言会非常重要。
注意: 证人证言最好也能以书面形式(如写下事情经过并签名按手印)或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

二、 了解情况和法律依据

在收集证据的同时,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1. 集资修路的合法性:
目的: 集资修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公共利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程序: 村里集资修路通常需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的民主表决通过,并需要符合相关的农村道路建设规划和资金管理规定。不是村干部单方面可以决定的。
村民意愿: 即使通过了,也应尊重村民的意愿,不能强制摊派或威胁。
是否有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或地方政府对于农村道路建设是否有补贴政策?集资是否是最后且合理的筹集资金方式?

2. 威胁的性质:
“死了以后不让埋”: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威胁,涉嫌侵犯人身自由和尊严,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在中国农村传统观念里,墓地非常重要,这种威胁的指向性很强,意在制造恐慌和迫使就范。
根据《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威胁、恐吓等方式强迫他人接受其要求。

3. 家人的法律地位:
即使家人不在老家居住,他们依然是村集体的一员,享有村民的权利,也应承担村民的义务(但义务的承担应符合法律规定和民主程序)。
如果已经没有户口在老家,且与村集体没有其他法律联系(例如承包土地等),那么他们是否还有义务承担村里集资的责任,就需要进一步确认。

三、 采取行动的策略

基于收集到的证据和了解到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与村干部或集资组织者直接沟通(需谨慎):
派出代表: 派出一位比较有说服力或有担当的亲友去与村干部或集资负责人进行沟通。
理性陈述:
首先说明家人的情况(例如,长期在外工作,经济负担重)。
表达对修路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确实认为修路有必要),但要说明集资数额和方式存在疑问。
质疑集资的合法性和民主程序,询问是否有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
明确指出“死了不让埋”的言论是威胁,并表示这是不被法律和道德允许的。
可以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
询问是否可以分期缴纳。
询问是否有更详细的集资预算和公开账目。
询问能否提供更长期的付款协议。
表明愿意按照法律法规和村集体议事规则合理承担部分费用,但无法接受威胁和强制。
保留沟通证据: 再次强调沟通时务必录音录像。

2. 寻求上级部门的帮助: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工作站/民政办): 这是最直接的上级管理部门。可以向乡镇政府反映情况,提供收集到的证据,说明村里的集资行为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特别是威胁行为。
书面投诉: 最好以书面形式向乡镇政府提交投诉信,详细陈述事情经过,附上证据材料。
电话或当面反映: 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直接去乡镇政府反映情况,但事后最好补上书面材料。
村民委员会(如果村委会与集资者不同): 如果村委会本身是中立的,可以向村委会寻求帮助,让他们出面协调。但如果集资者就是村委会成员,则此条不适用。
上级党委/政府: 如果乡镇政府处理不力,可以向县区一级党委、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如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反映。
信访部门: 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的信访渠道进行反映。

3. 寻求法律途径:
咨询律师: 如果情况严重,或者其他途径效果不佳,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报警: “死了不让埋”的言论和行为,如果构成敲诈勒索或寻衅滋事,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报警时要提供详细的证据,说明对方的具体威胁行为和对你家造成的实际困扰。即使最终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的介入也可能对对方产生震慑作用。
提起诉讼: 如果集资行为存在严重的程序瑕疵,或者村民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可以考虑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但这是一个复杂且耗时耗力的过程。

4. 联合其他村民:
如果村里还有其他村民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并且愿意联合起来,共同向村里或上级部门反映,这样会更有力量。

四、 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不要轻易支付: 在事情没有弄清楚或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尽量不要轻易支付集资款项,以免被动。
区分村干部个人行为与集体决策: 要弄清楚这个集资行为是村委会的正式决策,还是个别村干部或村小组长在滥用职权。
尊重传统,但不畏惧威胁: 理解农村对生死观念的重视,但这种重视绝不应成为威胁他人的工具。
保持记录: 无论你采取哪种行动,都要详细记录与各方的沟通情况、提交的材料、对方的回复等。

举例说明如何表达和收集证据:

假设您有一个亲戚在老家,他受委托去和村长谈。

亲戚说: “村长,我们家情况也比较困难,加上我爸妈(您)都不在老家,在外工作压力也大。这路确实要修,我们理解。但是你说的‘不给钱死了不让埋’这话,我们听着觉得不舒服,也觉得有点过分了。这毕竟是咱们村民自己的事,是不是能咱们再商量一下交款的方式和时间?另外,这个修路的集资方案,有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呀?我们想看看公示或者相关文件。”
亲戚在谈话前,已经启动了手机录音和录像。
谈话过程中,村长可能依然坚持强硬态度。 亲戚则可以回应:“村长,我明白你的难处,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是这种威胁的说法,咱们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下?万一有人不理解,把这事儿闹大了,对大家都不好。”

如果村长拒绝提供文件或继续威胁,亲戚可以说: “那这样,我回去跟我爸妈(您)商量一下,我们再看看怎么办。您也想想,咱们都是街坊邻居,有什么事好好说。” 之后,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

总结:

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证据收集 + 合法性了解 + 多方沟通协调 + 必要时的法律介入。不要被对方的恶劣言语压倒,依法依规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您尽快与家人商议,并按照上述步骤一步步进行。希望您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户口还在乡下没?

2:还有宅基地、自留地、责任田这些没?

这样说吧,村里集资修路,肯定是按照户口平摊的,你家的的人户口肯定还在村里。而户口在村里,就肯定有责任田之类。

如果你放弃户口,放弃宅基地,放弃自留地、责任田,彻底和老家断绝关系,那当然就不会找你集资了。你真以为路是修给人的?错了!路是修给那片土地的!而你是那片土地的所有者之一。

你告诉我,你凭什么不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