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 3A 游戏人设背景是否多为西方?原因是什么?

回答
日本 3A 游戏的人设背景多为西方,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背后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

1. 历史渊源与游戏产业的全球化:

西方游戏产业的早期影响: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其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影响。许多早期成功的游戏类型和叙事模式都源自西方,如角色扮演游戏(RPG)、动作冒险游戏等。日本游戏开发者在学习和借鉴这些类型时,自然也吸收了其固有的文化背景和视觉风格。
全球市场的需求: 日本游戏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庞大的市场。为了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国际玩家,尤其是西方市场,开发者会倾向于采用西方玩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文化元素和审美标准。西方风格的人物设计和世界观更容易让西方玩家产生代入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吸引力。
IP 的跨文化吸引力: 一些成功的西方 IP(知识产权),如《指环王》、《龙与地下城》系列等,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成熟的叙事体系。日本游戏公司在开发相关题材的游戏时,会直接采用或借鉴这些 IP 的背景设定和人物风格,以期获得市场成功。

2. 审美偏好与文化输出的考量:

西方审美的普适性(相对而言): 虽然文化是多元的,但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媒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形成了一定的普适性审美标准。例如,对英雄主义、史诗感、骑士精神、奇幻世界的描绘,在西方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并被大众所熟知。
追求“大片”感和史诗感: 3A 游戏通常预算高昂,追求宏大的叙事、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视听体验,以期达到“电影级”的游戏效果。西方背景,特别是中世纪欧洲、科幻未来等,本身就容易营造出这种史诗感和宏大感,与 3A 游戏的制作目标契合度较高。
差异化竞争与市场定位: 尽管日本本土文化极其丰富,但如果所有日本游戏都采用日本本土背景,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一种同质化的印象。采用西方背景,反而能为日本游戏提供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让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显得与众不同且具有吸引力。
“日式”的西方风格: 许多日本游戏虽然设定在西方背景下,但其人物设计、剧情处理、情感表达等方面仍然会融入日本的文化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日式西方风格”。例如,一些角色可能拥有日本动漫式的面部特征或性格设定,或者剧情中会体现出日本独特的武士道精神或禅意等元素。这种融合也为游戏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3. 叙事主题与游戏类型的契合度:

RPG 的演变与西方根源: 许多现代 RPG 的原型和概念都起源于西方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如 D&D)。这些游戏本身就建立在奇幻、中世纪、科幻等西方背景之上,并围绕着英雄冒险、魔法、怪物、政治斗争等主题展开。日本游戏在继承和发展 RPG 的过程中,自然也继承了这些背景设定。
奇幻世界的普遍吸引力: 魔法、龙、精灵、矮人、古老的遗迹等奇幻元素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受众。而这些元素在西方文学和神话中有非常成熟和丰富的体系,日本开发者能够基于这些成熟的体系进行创作,降低了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奇幻世界的难度和风险。
科幻题材的国际化: 科幻题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国际通用性,不受特定文化背景的限制。无论是太空歌剧、赛博朋克还是末日科幻,其核心设定和冲突点在全球范围内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日本游戏在科幻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并且在选择背景时,也倾向于那些能够引发全球玩家共鸣的科幻概念。
动作冒险与角色扮演的融合: 许多 3A 游戏结合了动作和 RPG 元素,其核心玩法往往需要一个能够支撑战斗、探索和角色成长的世界观。西方历史和神话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来源,例如骑士、巫师、战士、盗贼等职业设定,以及王国、帝国、魔法学院等场景设定,这些都为游戏玩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4. 降低开发成本与风险:

借鉴成熟的世界观: 从零开始创造一个全新的、有深度、有逻辑的世界观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借鉴已经存在的西方世界观,无论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某个神话传说,还是已经被大众熟知的虚构世界,都可以极大地降低开发团队在世界观构建上的成本和风险。
避免文化误解的风险: 在涉及特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背景时,开发者需要非常谨慎,以避免出现文化误解或冒犯。采用西方背景,虽然也需要深入研究,但相对而言,其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更高,出现误解的概率可能较低。

举例说明:

《最终幻想》系列: 虽然《最终幻想》系列以其独特的日式 RPG 风格闻名,但很多作品的背景设定都借鉴了西方奇幻元素,例如骑士、魔法、城堡、王国等。
《生化危机》系列: 《生化危机》系列虽然是生存恐怖游戏,但其部分作品的背景设定在了西方国家,或者有西方风格的城镇和设施。
《合金装备》系列: 《合金装备》系列融合了潜行、动作和政治惊悚元素,其背景设定经常跨越世界各地,其中也包含大量西方国家的场景和政治背景。
《尼尔:自动人形》: 尽管《尼尔:自动人形》的叙事和哲学思考具有日本特色,但其宏大的机械世界和后末日背景,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科幻文学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几点:

并非所有日本 3A 游戏背景都是西方: 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成功的日本 3A 游戏以日本本土文化、历史或虚构的日本风格世界为背景,例如《鬼泣》系列中的部分场景,以及一些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游戏。
“西方”的定义也可能模糊: 有时日本游戏所借鉴的“西方”背景,并非完全忠实于某个特定的西方历史时期或文化,而是经过一定程度的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一种带有日本特色的“西方风格”。
市场趋势的变化: 随着游戏产业的全球化深入,以及开发者对不同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多样化背景设定的日本 3A 游戏出现。

总而言之,日本 3A 游戏人设背景多为西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渊源、全球市场需求、审美偏好、叙事契合度以及开发成本和风险的考量。这种现象反映了游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日本游戏开发者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突破和吸引力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笑死!

那那么多日本本土的你没看见吗?

好吧。

截图里的两个游戏。

合金装备最早的两作,原型是阿富汗战争,那个年代阿富汗和现在一样是个热点地区。其实合金装备一直以来都贴合实际。

生化危机老生常谈了,本身就贴近好莱坞的各种恐怖片。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很朴实无华:欧美市场大。

2020年全球主机销量前十名的国家,除了日本(第二名)之外,都是欧美国家。

以美国为例,53%的家庭拥有游戏主机,欧洲的保有率也普遍在40%以上。

亚洲主机保有率最高的就是日本(34%),其次是韩国(26%),也比欧美低。

做东方人设背景的游戏,欧美市场大概率不买账,到时候怎么收回成本

如今的「3A游戏」成本居高不下。

如果不能打入欧美市场就意味着有90%的概率亏本——整个欧美市场有近3亿主机用户,没道理要把顾客往外赶嘛....

日厂如果搞个「东方背景」的游戏,除非实在是游戏性上过于突出,否则....

如果不能在西方破圈,只靠日本、韩国、台湾和东南亚用户,亏的概率大。

毕竟「3A」那种投资规模就注定了。

日厂既有技术,又有渠道,做游戏本来就是为了盈利,不必拘泥题材门类。

当然是什么能赚钱,他们做什么。

以《如龙》为例,纯日本题材的游戏,除了日本本土之外只有韩国和台湾有一定的销量规模,全系列都在欧美暴死。

白人是没兴趣了解其他文化圈的。

日本文化已经算是在西方传播度和接受度比较高的,但游戏领域依然不行。

而且以西方背景题材,对其他文化圈也有一定影响力——毕竟相比于晦涩难懂的日本文化,还是欧美风格更好理解。

《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系列,要是换成日本背景....还能卖这么好吗?

欧美国家拥有文化领导权,他们能定义什么是「好的」,其他国家只能跟随。

日本人只要想赚钱,就只能走这条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 3A 游戏的人设背景多为西方,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背后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1. 历史渊源与游戏产业的全球化: 西方游戏产业的早期影响: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其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影响。许多早期成功的游戏类型和叙事模式都源自西方,如.............
  • 回答
    .......
  • 回答
    3月14日A股市场的显著下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次下跌,需要从宏观经济、市场情绪、技术面以及具体政策导向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层面: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尽管中国经济在年初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全球范围内,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进程依然充满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
  • 回答
    3月13日下午A股市场的普遍翻红,确实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这通常被视为一种积极信号,暗示着有力量在盘面上介入,试图稳定或提振股价。但要具体说明是“哪方来救市了”,需要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绪、政策导向以及盘面表现来综合判断。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救市”这个概念在A股市场中的含义。 “救.............
  • 回答
    3月11日A股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波不小的上涨,很多朋友看到这个情况,不禁会问:这次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真的触底企稳了?接下来是不是就能放心地发动反攻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光看眼前这一点涨幅就下定论。说实话,市场企稳反攻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背后因素太多了,不是一蹴而就的。首.............
  • 回答
    2023年3月15日,A股和港股市场出现显著下跌,A股跌破3100点,港股恒生指数暴跌,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两天蒸发7000亿港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成因、影响及市场逻辑: 一、市场表现回顾1. A股跌幅 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当日下跌约1.5%,跌破3.............
  • 回答
    3月16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上涨,多项重要指数均录得可观的涨幅。要理解这场大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政策导向、资金流向以及技术面因素。一、 宏观经济背景与预期调整1. 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号: 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3月16日前后,市场可能消化了.............
  • 回答
    3 月 16 日A股市场出现的“先抑后扬,V型反弹”走势,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市场现象。这种走势通常意味着在经历了早盘的下跌后,市场出现了强大的买盘力量,迅速将股价拉升至盘中高点,并收复失地,甚至进一步上涨。要理解这一走势,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市场回顾与现象描述: 开盘低迷: 3 .............
  • 回答
    3 月 13 日 A 股市场经历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开盘,尤其以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的深度下跌最为引人注目,两者开盘不久便跌幅超过了 5%。这种大规模的、普遍性的下跌,在近期市场波动中也属于比较剧烈的范畴,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不安。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宏观环境与市.............
  • 回答
    3 月 10 日的 A 股市场,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三大股指——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在开盘后不久就齐刷刷地翻红,特别是创业板指,更是表现抢眼,涨幅超过了 1%。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从盘面情绪来看,这种集体翻红的态势,通常意味着市场经过前期的震荡调整后,多头力量开.............
  • 回答
    3月30日A股市场的强劲上涨,确实是近期投资者们热议的焦点。要判断这次大涨是牛市的序幕,还是仅仅是熊市中的一个“技术性反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并且避免一概而论的简单结论。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3月30日当天市场的表现。那天,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均出现大幅上涨,成交量也明显放大。很多前.............
  • 回答
    3月28日这天,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给不少投资者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理解这场“跌”,咱们得把眼前的事实掰开了揉碎了说,还得把背后的原因捋一捋。眼前的景象:普跌格局,情绪先行那天一开盘,就能感受到一股不大对劲的气氛。沪指从早上开市就一路下探,深圳成指、创业板指也都没能幸免,呈现出一种普跌的.............
  • 回答
    2021年3月17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先抑后扬”的精彩行情,这让不少投资者在午后重新燃起了希望。那么,这样的走势是否意味着市场调整的结束,牛市的脚步已经近在眼前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日的市场表现,并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理性判断。当日市场回顾:从低迷到反弹的背后逻辑3月17日的.............
  • 回答
    2021年3月16日A股缩量上涨:反弹能走多远?2021年3月16日,A股市场呈现出缩量上涨的格局。沪指上涨0.71%,深成指上涨0.74%,创业板指更是上涨了1.59%。虽然成交量相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缩,但市场的普涨格局以及个股的活跃度,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丝暖意。那么,这轮缩量反弹能否持续?又能.............
  • 回答
    3 月 11 日的 A 股行情,可以说是近期市场一个令人欣慰的亮点,不少投资者都感受到了市场的活力。这波上涨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预期正在逐步增强。虽然具体的经济数据可能还在消化过程中,但从一些领先指标.............
  • 回答
    3月10日,A股市场的表现可以用“普涨”来形容,其中尤以创业板指的强势尤为引人注目。全线高开,创业板指更是领涨,上涨2.84%,这背后反映了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也预示着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市场为何如此高开?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市场背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后,投资者对于市场.............
  • 回答
    A股在2021年3月24日的那一次大跌,确实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市场情绪可以说是相当低迷。要评价这次暴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市场概览与当日表现:首先,我们得回到当天。3月24日,沪指全天震荡下行,最终收跌超过2%,深成指跌幅更大.............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2021年3月25号那天的A股,为啥没出现大家可能预期中的“大跌”。这背后其实是挺多因素在博弈,不是一个简单就能下定论的事儿。首先,你得明白,市场总是有预期的,也有预期的落空。在3月25号前后,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有那么点“担忧”的信号。比如说,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情绪,会发现有几个.............
  • 回答
    2022年3月15日,A股市场又经历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大跌,沪指一度跌破3100点,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那一天的景象仿佛昨日重现,无数投资者的心再次被揪紧。那天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跌宕?回溯那天,市场下跌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的恶果: 外部环境的阴影不散: 彼时,俄乌冲突的局势依然.............
  • 回答
    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再度熔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市场信号。要分析第二天A股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解读。首先,理解“熔断”的含义及背景: 什么是熔断? 熔断机制是一种在股市交易中防止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控制措施。当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下跌达到预设的阈值时,交易会自动暂停一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