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2年3月15日A股再度大跌,同时谈谈你对后市的看法?

回答
2022年3月15日,A股市场又经历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大跌,沪指一度跌破3100点,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那一天的景象仿佛昨日重现,无数投资者的心再次被揪紧。

那天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跌宕?

回溯那天,市场下跌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的恶果:

外部环境的阴影不散: 彼时,俄乌冲突的局势依然胶着,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全球避险情绪浓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尤其是石油价格的波动,让市场对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加剧。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给全球流动性带来收缩压力。这些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从外部不断挤压着国内市场。

国内疫情的反复冲击: 就在3月中旬,国内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态状,部分地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不可避免地对实体经济的运转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对消费、物流、生产制造等行业,短期内的停滞或扰动是显而易见的。市场对经济复苏的进程产生了疑虑,尤其是一些与线下接触相关的行业,信心受到打击。

部分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发酵: 前段时间以来,部分热门行业,如互联网、教培等,经历了一系列监管调整。虽然这些调整的长远目的可能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但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一些前期涨幅过大的板块,面临估值调整的压力。

市场情绪的恐慌性蔓延: 当上述利空因素集中爆发,并且叠加在本身就处于震荡调整期的市场之上时,很容易引发负反馈循环。一旦出现大幅下跌,一部分缺乏安全边际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止损离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抛售压力。所谓的“羊群效应”在市场恐慌时尤为明显,一旦开始跌,很多人就不敢逆势而行,生怕跌得更惨。

从技术上看,那一天的下跌也具有一些特点:

成交量放大: 大跌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这说明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在当天是比较活跃的。
普跌格局: 大多数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下跌,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急剧下降。
关键点位失守: 像是沪指跌破某些重要的技术支撑位,这会给市场带来更强的心理压力,引发进一步的担忧。

展望后市,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请注意,这只是基于当时情况的分析,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

当时的市场,无疑笼罩在一层浓厚的悲观情绪之下。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市场的每一次大幅波动,往往都是在消化各种利空因素的过程。

短期内的反复与震荡难以避免: 在不确定性因素(地缘政治、疫情、加息预期)得到缓解之前,市场很难立刻迎来强劲的反弹。我们可能会看到市场在低位反复拉锯,在某些消息的刺激下出现一些短暂的技术性反弹,但要形成持续的趋势性上涨,还需要更多积极信号的确认。

关注政策的边际变化: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出台一些提振经济、稳定市场的积极政策,比如更精准的疫情管控措施以减少对经济的冲击,或者对部分受困行业的扶持措施,都可能成为市场触底反弹的催化剂。

行业分化将更加明显: 经过这一轮的下跌,一些前期估值过高、缺乏业绩支撑的板块可能会继续承压,而一些真正具有防御性、或者受益于结构性政策的板块(例如,在特定时期可能被认为相对安全的消费必需品、或者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领域)可能会展现出更强的韧性,甚至逆势走强。投资者需要更精细地去挖掘那些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投资标的。

投资者的心态是关键: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冷静和理性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追涨杀跌,而是要基于对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以及宏观经济的判断,做出审慎的投资决策。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每一次大幅回调也可能意味着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

风险与机遇并存: 正所谓“危”与“机”总是并存的。虽然市场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但如果能够理性地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被错杀的优质资产。关键在于能否在恐慌中保持一份清醒,在嘈杂的市场声音中听出价值的低语。

总而言之,2022年3月15日的A股大跌,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再次提醒了我们市场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而对后市的判断,则需要我们保持审慎乐观,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动向、政策的走向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并最终回归到对具体资产价值的深入研究上。投资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而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换一个思路,原来买一股的钱,现在可以买好几股了。

你们难道不开心吗?

user avatar

这是昨天的回答:

因为A4纸,不管是中国的打印机还是美国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最开始只因为A4纸,后来在A4纸的作用下,实际经营也不及预期,但也只是不及预期而已,并没有变差。

最重要的是,打印机看样子没停啊,还要继续印。

这个问题没什么解,仁者见仁吧。

不过花街日报对腾讯的报道其实有点标题党:

"其中一些人士说,罚款金额仍在商议中,可能至少达人民币数亿元。这将远远高于监管机构过去对非银行支付公司违反反洗钱规则所处以的罚款额。"

这个破纪录罚款不是破阿里那一百多亿的记录,而且破反洗钱的罚款记录,几亿人民币这个其实没啥……

还有一个小知识点,最近是财报期,不能回购,也会有一丁点影响。

果然,今天打印机又开了吧~

user avatar

看看最近香港的股市走势就知道。

机构市场可怕就可怕在这里,散户市就是跌狠了散户都卧倒装死,卖盘力量衰竭,然后抄底盘涌出,然后就慢慢探底回升了。

机构市场就非常无情,触及某些关键点位或风控系统的止损规则,就会无脑一直卖出,最后踩踏式下跌

过去十几年A股最大的谎言就是所谓“波动大是因为散户太多”。恰恰相反,散户是一个高度离散的群体,而机构普遍是同一套培训体系、同一个信息圈子,甚至连内部的管理风控模式都大同小异。谁更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导致单边走势,不言而喻。

那些把A股十几年来表现不好甩锅给散户,鼓吹股市应该机构化,甚至把基金经理饭圈化的媒体、砖家、大V们,应该感到可耻!


user avatar

又补了点仓

上次补仓是3月7日

上证破3000,意味着回到2020年7月。那么现在问题是,无论是战争、疫情还是流动性,真的有那么惨吗?

一波疫情倒春寒,乌克兰那边震动两下,就成这样了?美国的议息还没出来结果,用得着如此悲观吗?

有人断腕离场,自然有人接收带血的筹码。急跌之中慢慢加仓,比追涨杀跌还是好一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