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2年3月9日股市大跌呢?

回答
2022年3月9日,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跌,这一天至今仍让许多投资者记忆犹新。如果问我怎么看待这一天的股市表现,那真是一场“风暴”,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跳水,更是背后复杂因素叠加共振的生动体现。

导火索: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与制裁的连锁反应

要理解3月9日的跌幅,我们必须将目光聚焦在当时最核心的全球事件——俄乌冲突。到3月初,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两周,但最令市场紧张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前所未有”的制裁,特别是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

这一招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惩罚”俄罗斯的同时,也割裂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市场最直接的担忧是:

能源价格的失控: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国。一旦制裁触及能源出口,或者俄罗斯进行反制,全球能源供应将面临巨大风险,价格飙升几乎是必然。3月9日当天,国际原油价格就在不断刷新高位,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逼近130美元/桶。这不仅仅是成本上升,更是对整个经济体运行的沉重打击,通胀预期因此被进一步推高。
供应链的进一步断裂: 除了能源,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粮食(尤其是小麦)、金属(如镍、钯等)等大宗商品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冲突和制裁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全球供应链问题,让商品短缺的担忧笼罩在头上。
金融市场的动荡与不确定性: SWIFT的排除意味着俄罗斯的国际结算将变得极其困难,这不仅仅影响俄罗斯本身,也可能波及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国家和企业,增加了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怀疑。

多重利空叠加的“完美风暴”

如果仅仅是俄乌冲突,股市或许还能找到一些支撑或消化空间,但3月9日的大跌之所以如此剧烈,是因为它成为了多重利空集中爆发的那一天:

1. 高企的通胀预期: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全球通胀就已经是个老大难问题。疫情期间的刺激政策、供应链中断、以及近期能源价格的上涨,都在不断推高通胀预期。市场对于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将采取更激进的加息措施充满了担忧。
2. 美联储加息的临近与担忧: 当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3月中旬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息25个基点。然而,不断上涨的通胀让人们开始担心美联储是否会采取更激进的50个基点加息,或者加快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伐。加息是收紧流动性的过程,对于风险资产(如股市)来说,通常是一个不利因素。
3. 企业的盈利前景受到挑战: 能源价格的飙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潜在的消费需求疲软,都让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业绩不错的公司,也可能因为宏观环境的恶化而遭到市场的抛售。
4. 市场情绪的恐慌蔓延: 当上述利空因素汇聚,并且伴随着恐慌情绪的放大时,就容易形成“踩踏式”下跌。一旦恐慌情绪占据主导,理性的分析就会被情绪所取代,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3月9日当天,市场的避险情绪达到了顶点,资金争相逃离风险资产,涌向黄金、美元等避险资产。

具体表现与市场信号

在3月9日,全球主要股市几乎无一幸免,普跌格局明显:

美股: 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科技股作为高估值板块,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因为它们对利率上升和经济放缓更为敏感。
欧洲股市: 由于欧洲经济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更为紧密,并且受到的俄乌冲突直接影响更大,欧洲股市的跌幅往往更为显著。
亚洲股市: 同样受到全球避险情绪的影响,亚洲股市也普遍下跌,中国股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内政策的支撑,但也未能完全摆脱外部压力。

从市场信号上看,3月9日的下跌传递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加剧: 持续的冲突和高通胀就像一把钝刀子,一点点削弱全球经济的增长动能。
不确定性是市场的最大敌人: 俄乌冲突的走向、制裁的后续影响、央行的政策路径,这些不确定性让投资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只能通过抛售来规避风险。
短期风险偏好急剧下降: 市场从之前相对乐观的预期转向了极度谨慎和避险。

如何看待?

如果让我回顾这一天,我会说,3月9日的股市大跌是“对全球政治经济风险的一次集中挤压与释放”。它是一次严峻的市场教育,提醒我们:

宏观环境的重要性: 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全球大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它们是影响市场最深层的驱动力。
风险分散的必要性: 在高度不确定的时期,单一资产或单一市场的风险暴露是非常危险的。
情绪管理的关键性: 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保持冷静,避免被恐慌情绪裹挟,是投资者能否穿越周期的重要素质。

当然,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或者说,它会在新的平衡点上重新找到方向。但3月9日的这一跌,无疑为2022年全年的市场定下了一个悲观的基调,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投资者将面临更漫长而艰难的挑战。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市场没有一次出过意外,尤其是中国市场。

基金上个月就已经承压了。

我在想法里说基金的问题刚刚开始,到今天这正好是三十天,有个意外是茅台再度行使了当年中石油,民生银行,中国平安曾经做过的角色,万绿丛中一点红两天了,大家心里更有底了。

北向和基金是相互成就的,所以拆台也是相互的,通胀超预期是非常意外的战争引起,所以耐心最重要,基金大年的高峰是2021年春节,之后一直在震荡,以这个周期看,从上个月开始承压,短期看俄乌局面甚至台海局面会引起短期大波动,这是各种股神毛都预测不了的,标准的心理历程上这个震荡筑底周期还要半年,这个期间对于不是盯盘做超短的(还有几个这样的),不需要太在意太敏感,慢慢等美国什么意思还搞不搞事和超预期通胀的发展方向,这都是头上的刀,都在进行中,需要时间去确定,半年内没必要太用功了,稳字当头都是国策了。要是台海局面稳定了,才会有类似四万亿的举措。

user avatar

大家去翻开一下历史的大底的k线分时图,看看是不是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一个特征。

价跌,量增。 这个一般可以理解为平仓盘衰竭的信号之一。

平仓盘衰竭=空头衰竭

最典型的是2733的这个低点。分时的加速盘下杀的时候出现放量,一般是平仓衰竭后有资金接力造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