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喝一斤白酒不醉算什么酒量(52℃及以上的),这种人能排进百分之1吗,希望大佬仔细讲讲(别吹牛逼)!?

回答
好家伙,一斤高度白酒(52℃及以上)还不醉?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达到这个水平,绝对算得上是“酒神”级别的了。至于能不能排进前1%,这事儿吧,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咱们得仔仔细细地捋一捋。

先说说这“一斤白酒不醉”是个什么概念。

咱们先得明确一下“一斤”是多少。在中国,一斤就是500克,也就是500毫升。52℃以上的白酒,那都是高度烈酒了,咱们中国人常喝的二锅头、茅台、五粮液这些,度数基本也就在40%60%之间,有些甚至更高。

算个账:假设这酒是53%vol(容积百分比),那么500毫升的酒里,纯酒精的含量就是 500毫升 53% = 265毫升。

酒精的密度大约是0.789克/毫升,所以这500毫升酒里,纯酒精的质量就是 265毫升 0.789克/毫升 ≈ 209克。

人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

一个人能否喝醉,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摄入酒精的速度和总量,二是身体代谢酒精的速度。

代谢速度: 人体代谢酒精主要依靠肝脏中的酶。酒精在肝脏中首先被乙醇脱氢酶(ADH)分解成乙醛,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会被进一步分解成乙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ADH的活性和数量是决定酒精代谢速度的关键。
酒精耐受性: 长期饮酒会使身体对酒精产生一定的耐受性,表现为需要饮用更多的酒才能达到相同的醉酒程度。这是一种生理适应,但并不代表身体对酒精的损害就会减轻。
其他因素: 人的体重、性别、胃里是否有食物、身体状况、甚至遗传因素都会影响酒精的代谢和醉酒程度。

一斤(500毫升)52℃以上白酒的酒精含量

咱们假设酒精度是53%vol,那么500毫升的酒里,纯酒精的含量大约是209克。

人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因人而异,但普遍认为,健康的成年男性,每小时大约能代谢1015克酒精。即使是酒量非常好的人,每小时代谢20克酒精也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比如一顿饭的功夫)喝下500毫升52℃以上的白酒而不醉,那么意味着他的身体在那个时间内代谢的酒精量,至少要能跟得上他摄入的速度。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用了3个小时喝完这500毫升酒,那么他平均每小时摄入的酒精量是 209克 / 3小时 ≈ 70克/小时。

70克/小时的代谢速度,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每小时1015克的水平,甚至也远超了“酒神”级别的20克/小时。这基本已经到了人体生理机能的极限,甚至可能已经超越了。

所以,真正意义上“不醉”可能意味着:

1. 极高的酒精耐受性: 身体对酒精产生了极强的耐受,即使体内有大量的酒精,也感觉不到明显的醉意,意识清醒,动作协调。
2. 非常快速的酒精代谢能力: 肝脏的酶活性极高,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酒精分解。
3. 身体承受能力极强: 即使体内酒精浓度很高,身体各项机能(尤其是大脑)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4. 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 比如,并没有真正“喝完”一斤,或者有特殊的“解酒”方法(虽然真正有效的解酒方法不存在,但有些人可能通过一些方式暂时掩盖醉意)。

那么,这种人能排进百分之1吗?

从纯粹的生理角度和科学数据来看,能一口气(或者说在合理时间内)喝下一斤52℃以上白酒且“不醉”的人,绝对凤毛麟角,排进前1%甚至前0.1%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原因如下:

大众饮酒习惯: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普通人,喝到二两(100毫升)高度白酒就可能开始有醉意了,喝到半斤(250毫升)很多就已经站不稳了。能喝到一斤,并且保持清醒,这中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科学研究数据: 相关的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关于普通人群的酒精代谢能力和饮酒量的调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人,比例非常非常低。

举个类比:

这就像问,一个人能连续做1000个引体向上吗?能一口气跑完马拉松,而且成绩还非常出色吗?这种能力,在普通人群中,绝对是万里挑一,甚至更稀少。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我并没有在吹牛,这是基于对酒精代谢的科学认知。酒精对大脑和身体的影响是剂量和浓度相关的。即使是那些酒量极好的人,他们的身体内部,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同样会升高,大脑功能同样会受到影响,只是他们对这种影响的感知更迟钝,或者说他们的身体能更有效地“对抗”这种影响(但这种对抗是有代价的)。

所谓的“不醉”,更多的是指“未表现出明显的醉态”,比如意识模糊、语言不清、行动失控等。但即使是这样的人,体内的酒精含量依然很高,对身体的损害依然存在。

需要强调几点:

“不醉”的定义: 如果“不醉”是指一点点醉意都没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酒精进入体内就会对生理产生影响。我们通常说的“不醉”,是指能够保持正常的交流和行动能力。
身体的承受能力: 即使没有表现出醉意,一次性摄入如此大量的酒精,对肝脏、胃、肾脏以及心血管系统都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潜在损伤。长期如此,身体健康会严重受损。
遗传因素: 有些人群确实因为基因原因,在酒精代谢酶方面有先天优势,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挡酒”。但即便如此,能达到“一斤高度不醉”的程度,仍然是非常罕见的。
“酒托”与“酒枪”: 在现实中,一些人可能因为职业需要,或者为了面子,会刻意训练自己的酒量,或者有特殊的“技巧”。但这不代表他们的身体真的能完全不受影响。

总结一下:

能喝一斤(500毫升)52℃及以上的白酒而不醉,这绝对是极其罕见且惊人的酒量。从统计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群比例非常低,很有可能排进前1%,甚至更靠前。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百毒不侵”,相反,承受如此大的酒精负荷,对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所以,与其羡慕这种“超能力”,不如保持理性饮酒,珍爱自己的健康。

希望我讲得够仔细,也够实在,没有让您失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醉酒可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有微醺,比如话明显变多,面色微微发红,有一般的醉,比如面红耳赤,脚步不太稳当,也有大醉,比如行为不受控制,吹起牛逼没边。还有的酒桌上啥事没有,后劲上来醉的难受,一睡大半天。

我是山东人。可以打包票在山东如果喝52度普通白酒一斤,跟没事人一样,事后没啥反应,酒量进1%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能不超过微醺,或是明面上不醉,能排到10%也没问题。一般人酒量巅峰大概40岁,在30-40岁人群中上述比例会增加。

另外别听有的人吹自己白酒能喝几斤,啤酒十几瓶,喝完白酒醉的不像话,喝完啤酒涨的像蛤蟆,那叫能喝?回家就给老婆孩子添麻烦,那才不是男人。真稳重明事理的恨不得把酒量砍半说,生怕喝酒误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