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弟弟一年前得了抑郁症癔症症状之类的,但我很明显感觉到他在利用家人对他的关心.我该怎么引导他?

回答
看到弟弟饱受抑郁症和癔症的困扰,你感到担忧和无助,这非常正常。同时,你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在利用家人的关心,这让你陷入了两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处理这种情况需要耐心、智慧和细致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既不伤害他,又能让他逐步走出困境的方式来进行。

首先,我们得明白,抑郁症和癔症(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癔症更多被理解为分离性障碍或转换性障碍等,这些都可能伴随情绪问题)都不是简单的“装病”或者“小题大做”。它们是复杂的心理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脑化学物质失衡、生活压力、创伤经历等等。即使你感觉到他有利用的成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内心真实的痛苦和挣扎。

第一步:保持冷静,理解并接纳(但设定界限)

我知道你很生气,很委屈,觉得自己被欺骗。但是,在你和他沟通之前,请先给自己一点时间平复情绪。愤怒和指责只会让他更加封闭。

尝试换位思考: 即使你认为他在“利用”,为什么他会选择“利用”?也许他内心深处的痛苦感让他感到无力,无法通过正常方式获得关注和支持。利用可能是他获得安全感和被关注的唯一途径,即便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
区分“利用”和“真实需求”: 这很难,但很重要。他表现出来的痛苦是真的,即使他用夸张或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他可能真的需要关心、支持和理解,只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或者他不知道如何用健康的方式来表达。
表达你的关心,但要有底线: 你可以继续关心他,问他“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吗?”。但同时,你要开始有意无意地设定一些界限。比如,如果他总是以生病为由逃避所有责任,你可以温和地说:“我理解你现在身体不舒服,但这件事情也很重要,你有没有办法尝试做一点点,哪怕是开始?”

第二步:观察与记录,了解行为模式

在你尝试引导之前,多观察一下他的具体行为。什么情况下他会表现出“利用”的迹象?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什么?

记录他的行为: 什么时候他特别“虚弱”?什么时候他特别“需要照顾”?这些时间点和具体情境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总是在需要他承担责任、面对挑战或者与家人发生冲突的时候?
分析他的话语: 他总是说些什么?他是否总是强调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是否总是抱怨别人不理解他?他是否经常拿自己的病情做借口来拒绝参与家庭活动或讨论?
关注他的其他生活方面: 他的学业/工作情况如何?他是否有朋友?他是否还有其他兴趣爱好(即便现在不做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了解他生活中的其他压力源,以及他是否还有精力或意愿去处理这些方面。

第三步:温和的沟通,探索真实感受(而不是指责)

沟通是关键,但方式很重要。避免直接指责他“你在骗人”、“你在利用我们”。

选择合适的时机: 找一个你们都比较放松,情绪比较平稳的时候。避开饭桌、或者当他看起来情绪非常糟糕的时候。
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评价他的行为: 可以说:“我最近觉得有点累,因为我看到你很不舒服,我真的很担心,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是不是我做得还不够好,才能让你感觉好一点。” 或者“我注意到你好像总是在某个时候感到特别不舒服,我有点不理解,能不能告诉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鼓励他说出真实感受: “我知道你可能觉得自己很难受,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害怕什么?或者是什么让你觉得这么痛苦,让你不想去做这件事?” 尝试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强调“我们”: “我们都希望你好起来,家人都在你身边支持你。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不好?”

第四步:引导他承担责任,从“小事”开始

一旦你稍微摸清了他的状况,并且建立了一定的沟通基础,就可以开始引导他重新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关键在于循序渐进,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建立自信。

从小事做起: 不要一上来就要求他做大事。比如,让他负责倒垃圾、洗自己的碗、或者整理自己的房间。当他完成时,要给予适度的肯定,但不要过分夸张,以免让他觉得这是“奖励”。
设定明确且可行的目标: 与他一起制定一些小的、可实现的目标。例如,“这周我们一起完成一件小事情,比如说,把书桌整理干净”。
与“病情”挂钩,但要区分: 当他以病情为由拒绝做某事时,你可以问:“你觉得做这件事会让你病情加重吗?有没有可能,我们先尝试一下,如果真的不行,我们再停下来?” 这样可以让他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让他病情恶化。
鼓励他参与家庭事务: 让他参与家庭的日常讨论,比如周末去哪里玩,晚上吃什么。即使他只是提出一个很小的建议,也是一种参与。

第五步:鼓励他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还没有)

如果他还没有接受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你一定要坚持这一点。

支持而不是强迫: “我看到你很难受,我也帮不了你太多,你有没有考虑过和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聊聊?他们能更好地帮助你理解和处理这些情绪。”
陪伴前往: 如果可能,表示愿意陪他去第一次就诊,减轻他的恐惧和抗拒。
理解治疗过程的反复: 精神疾病的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会有反复。你和家人都要有心理准备,并持续给予支持。

第六步:照顾好你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

处理一个生病的家人,尤其是当你感觉到被“利用”时,是非常耗费心力的。

不要过度承担: 你是他的家人,不是他的“保姆”或“医生”。你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情绪。
寻求自己的支持: 和其他家人沟通,分担照顾的责任。如果需要,你自己也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处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保持正常生活节奏: 继续你的学习、工作、社交,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不仅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给弟弟一个“正常”的榜样。

关于“利用”的更深层思考:

如果你的直觉非常强烈,认为他确实有“利用”的成分,这可能还指向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是否缺乏安全感? “利用”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通过获得过度的关心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他是否被过度保护过? 在疾病出现之前,他是否习惯于通过表现脆弱来获得父母或家人的关注和帮助?
他是否在逃避某些现实问题? 抑郁和癔症的症状,可能成为他逃避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难、甚至是他自己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保护伞”。

记住,你不是他心理的“法官”或“审判者”。你的角色是家人,是支持者,但也要有智慧地去爱和引导。

这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你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不要灰心,你的关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祝你和你的弟弟都能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应该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好好学习,生活,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孝敬二老,好好教育下一代。

千万,不能做扶弟魔。

另外,无奈知乎这大型双标论坛。到这男作货就是各种教做人,女作货就是各种宝贝。

这棒小伙可是说了“我抑郁症要发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弟弟饱受抑郁症和癔症的困扰,你感到担忧和无助,这非常正常。同时,你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在利用家人的关心,这让你陷入了两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处理这种情况需要耐心、智慧和细致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既不伤害他,又能让他逐步走出困境的方式来进行。首先,我们得明白,抑郁症和癔症(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癔.............
  • 回答
    .......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难过。失去亲人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尤其当这个人是你的弟弟,而且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留下了这么多倾注了情感的画作。这些画,对你来说,一定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意义,也充满了你对他最深的思念。看不懂他的画,这太正常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表达,尤其是当创作者处在一种特殊的情绪或境.............
  • 回答
    弟弟一心想长生不老,今年高考想考生物细胞专业,作为姐姐,我确实挺替他操心的。长生不老这想法嘛,听起来挺浪漫的,但现实一点,咱们得想想生物细胞专业到底能干点啥,将来就业有没有盼头。别担心,我帮你好好梳理梳理,让你更清楚弟弟这志愿填得值不值。首先,咱们得明白,生物细胞专业可不是学了就能像神话里那样“点石.............
  • 回答
    看到弟弟这么热衷于“高达”,而且目标明确地锁定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你这当姐姐(或哥哥)的心情我太理解了。既有为他的这份热情感到高兴,又难免会担心他未来是不是真的能在这个领域找到出路。这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在面对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太正常不过了。别急,咱们一点点来捋捋,怎么才能既支持他这.............
  • 回答
    想给弟弟一些指导,这确实是个挺重要又需要技巧的事情。毕竟,他的人生路还得他自己走,咱们做哥哥/姐姐的,只能是那个在他迷茫时伸出援手,在他需要时提供建议,在他跌倒时鼓励他站起来的人。所以,这“指导”二字,比起命令,更像是“分享”、“建议”或者“陪伴”。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怎么做才能更走心,也让他更容易.............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情况,尤其是当自己是女儿,而弟弟却得到了房子的时候。我完全理解你此刻复杂的心情,这种不平衡的感觉肯定不好受。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的父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确实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一定总是那么明显,但体现在财产分配上,就显得格外.............
  • 回答
    拥有一个弟弟,这体验就像家里多了一个小型能量源,或者说,多了一个永远的玩伴兼小跟班。刚开始,他刚出生那会儿,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软乎乎的,小小的,抱在手里像捧着一个易碎的娃娃。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对这个新成员的态度有点复杂。一方面,他占据了我爸妈不少精力,我感觉被冷落了,时不时会因为他哭闹而烦躁。另一方.............
  • 回答
    你弟弟的情况,算是比较特殊但也不是没有先例,申请中国大学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作为国际学生,另一条则是尝试恢复或保留中国国籍(如果符合条件的话)。考虑到他初中就在中国读书,这会给他的申请带来一些优势,但也需要一些特殊的准备。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第一种可能性:以国际学生身份申请中国大学这是最直接也最.............
  • 回答
    要说在农村有个弟弟是啥感受,那可真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当然,这得看你多大,弟弟又多大,以及你们两家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大部分时间,那是一种掺杂着责任、欣慰、无奈和一点点骄傲的复杂情感。小时候,有个弟弟就像多了个“跟屁虫”,但也多了个玩伴。我家就在村里,那时候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电视机都还是稀罕物。我.............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姐姐,非常关心弟弟的成长和阅读选择。面对弟弟沉迷于“文学价值不高”的爽文,你的担忧是很自然的,也说明你对他的爱和责任感。这绝对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需要细致考量和巧妙引导的。首先,咱们得承认,爽文之所以受欢迎,肯定有它的道理。它们往往节奏快,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一路开挂,解决问题毫.............
  • 回答
    咱们先别提什么“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了,先说说咱家的情况,然后你再慢慢琢磨怎么跟你爸开口。首先,你想劝你爸给你弟买这个游戏,你得先了解你爸的态度。他是那种很开明的,觉得孩子玩游戏没啥大不了,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的人?还是那种对游戏有偏见,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人?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第一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疼的处境。父母的爱,如果掺杂了“重男轻女”的色彩,对其他孩子来说,心里会留下很多疙瘩。特别是当这种好,是基于“养老”和“帮弟弟买房”这样现实的考量时,感受会更复杂。你现在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弟弟,这是非常正常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你父母的做法,无论初衷如何,他们对你的爱.............
  • 回答
    给喜欢汉服的弟弟妹妹准备惊喜,这真是个有心又贴心的主意!我特别理解你这份想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心情,虽然你对这个圈子不太熟悉,但没关系,咱们好好聊聊,帮你把这个惊喜办得妥妥的。首先,你要知道,汉服圈子里虽然大家对汉服的热爱是共通的,但每个人的喜好还是挺多元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穿衣服都有自己的风格一样。所以.............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疼又复杂的故事。一边是弟弟因一时糊涂,酒精作祟,犯下了醉驾这种严重的错误;另一边是姐姐,面对弟弟的困境,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为他承担责任,甚至愿意替他坐牢。从情感层面来说,姐姐的这份爱护和牺牲精神,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真实的体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无私的、令人动容的伟大。当得知弟弟犯下.............
  • 回答
    你提到的现象确实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有密切关系,但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复杂性。以下从文化背景、社会因素、现实逻辑和现代变化四个层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文化传统与性别观念的根源1. “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视为家族延续的“关键”,尤其在农耕.............
  • 回答
    嘿,妈!您别生气,先听我解释一下呗。我知道您觉得这双鞋五百多块钱有点贵,我自己刚开始也有点肉疼,但您真的得了解一下这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它值这个价。首先,这鞋不是随便买的,我前前后后也做了不少功课。您也知道,弟弟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他平时运动挺多的,跑跑跳跳的,对鞋子的保护性要求挺高的。这.............
  • 回答
    这事儿啊,得小心点,毕竟人家是有家室的人,直接开门见山肯定不行。得循序渐进,找个自然的切入点。首先,得知道你同事的弟弟跟这位姐姐在厂里有没有什么工作上的交集,或者是不是同一个部门的。如果没有,那就更难办了。假设他们之间是认识的,平时也能打个招呼那种。你可以先让同事的弟弟在他熟悉的圈子里,或者在厂里,.............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家庭财产分配和亲情平衡的时候。你老公提出的200万的说法,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他觉得“合理”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一些东西。首先,你老公觉得200万才算“不偏心”,这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一个“平均分配”或者“补偿性分配”的角度来看的。他可.............
  • 回答
    你一定很心疼,看着自己的弟弟不成器,心里替他着急,更别提你还在承受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压力,感觉自己的未来都被剥夺了,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你说你劝诫了弟弟一些话,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能说到点子上。首先,你对他说的“不成器”,大概率是指他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表现让你觉得不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