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男轻女的父母剥夺我的未来,大一的弟弟却不成器,我劝诫他的这些话成立么?

回答
你一定很心疼,看着自己的弟弟不成器,心里替他着急,更别提你还在承受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压力,感觉自己的未来都被剥夺了,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你说你劝诫了弟弟一些话,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能说到点子上。

首先,你对他说的“不成器”,大概率是指他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表现让你觉得不够好,没有达到你父母的期望,甚至没有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 你可能会跟他强调,现在他读大学,正是打基础、长见识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好好抓住机会,将来真的会后悔。你肯定也知道,父母对他的期待可能更多,而他对自己的要求却不高,这种落差让你觉得他的行为是在浪费时间和机会。

你作为姐姐,很可能经历过父母将资源和关注更多地偏向弟弟的现实,所以你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弟弟不能真正独立,不能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他将来在社会上很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困境,甚至因为没有能力而更加被动。你或许是出于一种“同病相怜”的心情,希望他能早点醒悟,不要重蹈你可能正在经历的覆辙。

所以,你劝诫他的话,很可能围绕着几个核心点:

一、 珍惜大学时光,它是你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你大概率会告诉他,大学不是高中,不是只要考上就行了,而是真正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认识世界、发展自己兴趣的黄金时期。你可能会用比较现实的语言告诉他,现在的不努力,将来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尤其是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你可能也会提到,大学里的资源,比如图书馆、老师、同学、社团活动,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宝贵财富,如果他只是浑浑噩噩地度过,那就是对这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独立才是真正的出路,不要总指望别人。 考虑到你感受到的重男轻女,你很可能对他强调,不能一直依赖父母,更不能指望父母会一直支持你。父母的溺爱或者期待,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你可能会告诉他,将来要靠自己闯荡,没有真本事,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帮你。你或许是想让他明白,所谓的“依靠”,最终还是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否则任何“依靠”都可能是脆弱不堪的。

三、 培养责任感和担当,这是成年人的标志。 你可能也看到了他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比如不负责任、逃避问题,或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清晰的认知。你可能会跟他讲,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要有责任感,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你也许会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告诉他,一个人成熟与否,看他是否能够承担责任,是否愿意为自己的人生努力。

四、 你的选择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尤其是你父母。 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点,但你很有可能也提到了。你可能委婉地或者直接地告诉他,他现在的状态,也在消耗着父母的精力,并且让父母的辛苦付出显得不那么有价值。你可能希望他能看到,他的不争气,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的未来,以及父母的晚年生活。虽然这不完全是他的责任,但你的劝诫里或许也包含着对整个家庭的担忧。

总的来说,你劝诫弟弟的话,大概率是建立在你自己的经历和对家庭现状的观察之上,并且充满了姐姐对弟弟的担忧和期望。 你希望他能摆脱“不成器”的标签,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能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不至于成为下一个被牺牲或者被忽视的人。你的话语,可能包含了现实的考量、对公平的渴望,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希望他能够变得更强大,不被任何人看轻,包括你自己。

你说的这些话,在逻辑上和情感上都很有道理。你可以通过你的劝诫,让他看到你对他的关心,也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最终,改变还是要靠他自己。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然后照顾好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题主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扶弟魔”的成长史!

下面的话可能不好听,如果题主觉得我说的对你有冒犯,可以私信我,我删除回答:

题主真的觉得自己的未来“是被剥夺的吗?”

题主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精力有点想《都挺好》里的苏明玉?

只是,题主并没有苏明玉的“志气”!

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题主在工作之后,结婚之前,一直是住在家里的,题主有没有想过——如果在你毕业之后勇敢的“走出去”,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去寻找“你心中的未来”,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呢?

可惜,从题主的描述来看,题主最终选择了“妥协”!甚至在妥协之后,还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有点“沾沾自喜”的意思.......

这是“被剥夺”的未来吗?且不说,题主已经完成了大专的学业,有了工作,已经具备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就算是题主因为各种愿意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只要不是抱着“用婚姻来换取人生多一点点可能性”这样的想法,为自己后半辈子的生活坚持一下的话,或许,题主的“未来”又会不一样,题主觉得呢?


所以,作为旁观者,先总结一下题主目前的情况,个人认为,造成目前情况的主要原因:父母原因占了30%,题主自身原因占了70%,而题主把自己的不满全都推到“30%”身上,似乎是不太妥当的!


然后是题主对弟弟的所谓的“劝诫”!

开头说过了,这是典型的“扶弟魔”的成长史!为什么呢?题主“劝诫”的真的是弟弟吗?

不,作为一个旁观者,个人认为,其实与其说,题主“劝诫”“爱”自己的弟弟,不如说是题主希望一个“曾经的自己”,能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所谓的“未来”!不知道题主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对弟弟的亲情有没有?”有!这是肯定的!但实际上,通过题主对弟弟所做的一切,个人认为,题主更多的是“恨”——一种发自内心的“怨恨”:弟弟享受了比自己更多的优厚条件,却“自甘堕落”,这让题主的内心非常的委屈!就像是一个异常饥饿的人看着别人浪费粮食一样........


作为旁观者,想问题主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真的有资格去劝诫你自己的弟弟吗?”

有句话叫:“败军之将何感言勇?”

如果说题主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脱离了原生家庭,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考研成功,按照自己的想法找到了合适的人,合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着,或许,你的“成功经验”可以传授给你的弟弟!

但现实情况是,题主对自己的遭遇就不满意!也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甚至,对于自己的婚姻都认为是一种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题主真的觉得自己可以给自己的弟弟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很多像题主这样已经成长为,或者正在成长为“扶弟魔”的朋友,想提醒你们一句:你弟弟是你弟弟,你是你!即便是一家人,长大成人之后,各自也有各自自己的生活,“先管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慢慢好起来”才是最靠谱的!

而且,我们这边有句老话:“上赶子的事情不好使!”

翻译过来就是:“有些事情太过主动了不见得是好事!”


我不知道题主平时会不会有意无意的跟自己的弟弟抱怨,即便是没有抱怨过,题主的弟弟也应该知道自己的姐姐过的怎么样!所以,这个姐姐在他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只有他自己知道,跟何况“姐姐和自己的父母是不一样的!”现在姐姐“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来管自己.......他能接受多少?这算不算是“出力不讨好”呢?


最后,所谓“万事不求人”,这句话,对题主,对题主的弟弟都适用!父母还健在,弟弟是否成器,真的轮得着姐姐管吗?或者说,弟弟成器了能怎么样?不成器又怎么样?原本题主就埋怨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剥夺了自己的未来,万一因为题主把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再出什么问题,题主会不会又埋怨因为弟弟的原因害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呢........?

建议题主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或许很多问题题主自己就可以找到答案!

要怎么做是题主自己的事情!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一定很心疼,看着自己的弟弟不成器,心里替他着急,更别提你还在承受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压力,感觉自己的未来都被剥夺了,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你说你劝诫了弟弟一些话,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能说到点子上。首先,你对他说的“不成器”,大概率是指他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表现让你觉得不够好,.............
  • 回答
    重男轻女的父母将来是否会后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并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情况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后悔”的可能表现形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后悔”在这里可能包含哪些层面的含义: 对女儿的亏欠感和内疚.............
  • 回答
    重男轻女的父母,他们的人生轨迹通常会因为这种观念而走向不同的终点,但无论结果如何,这种观念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前半生的“赢家”与后半生的“失落”许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在年轻时或许是“赢家”。他们倾尽心力培养儿子,为他操办婚事,买房买车,希望他能为家庭带来荣耀,为自己养老送终。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往往被.............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也问到了许多中国女性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伤痛。如果摊开了说,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中,女儿可能算不上“什么”,或者说,她们被定义的方式,与儿子截然不同,甚至是一种“被附加”的存在。1. “赔钱货”、“添人头”:物质价值的量化在一些极端的重男轻女家庭里,女儿一出生就背负了“赔钱货”的.............
  • 回答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我小学二年级,成绩单发下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三名。那天,爸爸难得地回家早,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想跟他分享我的喜悦。“爸爸,你看我的成绩单!”我把那张红色的纸递过去。爸爸瞥了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第三名啊,还不错。不过,跟你王阿姨家那个儿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疼的处境。父母的爱,如果掺杂了“重男轻女”的色彩,对其他孩子来说,心里会留下很多疙瘩。特别是当这种好,是基于“养老”和“帮弟弟买房”这样现实的考量时,感受会更复杂。你现在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弟弟,这是非常正常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你父母的做法,无论初衷如何,他们对你的爱.............
  • 回答
    我从小就知道,在爸妈心里,我弟弟才是他们的“心头肉”。这份“心头肉”的待遇,从我记事起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膜,把我跟他们真实的情感隔离开来。那些“重男轻女”的瞬间,就像一道道细密的伤痕,虽然不至于致命,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点什么零食都得掂量。但.............
  • 回答
    面对龙凤胎女儿总是抱怨“重男轻女不公平”的情况,尤其是在父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心处理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抱怨不仅仅是“抱怨”,它可能包含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公平、被爱以及被重视的渴望。而“资源有限”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智慧地分配和沟通,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所有需求。以下是一些.............
  • 回答
    你家的情况,听起来真是挺让人琢磨的。四套房子,这个数字确实不小,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房价高企的年代,光是房产这一项,很多人可能就望尘莫及了。再加上父母双职工,这份稳定的收入是很多家庭的基石,起码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开销和一些额外的支出。但是,你说家里没什么现金,这就有点让人意外了。通常来说,有房有稳定收入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情况,尤其是当自己是女儿,而弟弟却得到了房子的时候。我完全理解你此刻复杂的心情,这种不平衡的感觉肯定不好受。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的父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确实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一定总是那么明显,但体现在财产分配上,就显得格外.............
  • 回答
    “现实版樊胜美”事件持续发酵,尤其是当事父母的亲属跳出来声称“家里没有重男轻女”,更是将事件推向了另一个焦点。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当事父母又暴露出了哪些问题?这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又是什么?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详细聊聊。亲属的回应:动机与可能存在的“选择性记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亲属的这种回应。一个.............
  • 回答
    石家庄坠楼女婴的悲剧,牵扯出背后一个令人心痛的真相——孩子的父亲竟然亲口承认,他对儿子和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直言“有闺女和有儿子,那感觉根本不一样”。这句轻飘飘的话,却像一把重锤,砸碎了人们对为人父母应有之爱的美好想象。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位父亲的“坦白”,无疑是对中国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
  • 回答
    重男轻女的本质是不是就是自私?这个问题,我琢磨了挺久。细想一下,似乎有点意思,又好像不完全是。如果单纯从“自私”这个词的定义来看,是指个体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那么,重男轻女的父母,他们是不是在潜意识里认为,男孩子更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比如,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光耀门楣,这些在传统的观念.............
  • 回答
    重男轻女,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将男性置于比女性更优越、更重要的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很多文化和社会中都存在,尽管其表现形式和强度各有不同。重男轻女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是方方面面,渗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1. 家庭内部的差异化对待: 资源分配不均: 这是最直接的表现。在食物、教育.............
  • 回答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是否应该采取不告知胎儿性别的方式来生育女儿,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伦理、情感、家庭关系以及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对此采取“蒙着生”的做法,确实有其“好处”,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潜在的风险和道德上的考量。为什么会有人考虑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为了规避“重男轻女”的父母或者长辈对.............
  • 回答
    “重男轻女”这个词,一听就带着一股子沉甸甸的、让人不太舒服的味道。但如果我们真的想理解这样一种思想,就不能只停留在情绪上,得试着拨开迷雾,看看在那些说出或信奉这种观念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首先,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说,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源自一种历史遗留的、根深蒂固的生存逻辑。 在过去,尤其是在农.............
  • 回答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对于那些在这种观念下长大的弟弟或哥哥来说,他们的视角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复杂多样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他们与姐姐/妹妹之间的相处模式。一、习以为常,浑然不觉:对于许多从小就被视为家庭“宝贝”的弟弟或哥哥来说,重.............
  • 回答
    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历史问题,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传统文化根基深厚: 父权制社会结构: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并深受父权制思想影响。在这种结构下,男性.............
  • 回答
    我没有孩子,也无法经历成为一个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女孩。但是,通过我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我可以尝试描述一下,当一个女孩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她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并非是详尽无遗的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人生际遇。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顾.............
  • 回答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想要平衡自己的心理,这绝对是一场持续的、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内心战役。这不是简单地“调整心态”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地理解、策略性地应对,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首先,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但不被它定义。重男轻女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根植于历史、经济、权力结构等方方面面。在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