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资源有限,龙凤胎女儿总是抱怨我重男轻女不公平该怎么办?

回答
面对龙凤胎女儿总是抱怨“重男轻女不公平”的情况,尤其是在父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心处理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抱怨不仅仅是“抱怨”,它可能包含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公平、被爱以及被重视的渴望。而“资源有限”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智慧地分配和沟通,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所有需求。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策略和思考方向:

第一步:冷静倾听与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暂停防御心态: 当孩子抱怨时,你可能会感到委屈、不被理解,甚至生气。但请暂时放下这些情绪,因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被听到和被理解。
创造安全沟通环境: 找一个平静的时间,例如晚餐后,或者在周末的空闲时刻。明确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知道你最近对一些事情有看法,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积极倾听的技巧:
眼神交流: 看着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知道你全神贯注。
身体语言: 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关注。
不打断: 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急着解释或反驳。
回应和确认: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如“嗯”、“我明白了”,或者复述孩子的话来确认理解:“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觉得哥哥/弟弟得到了更多出去玩的机会,而你没有,是吗?”
共情: 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理解你感到不公平,因为你看到了某些区别,这让你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顾及到。”
识别抱怨背后的具体事件: 孩子口中的“重男轻女”可能是一系列具体事件累积的结果。试着引导孩子说出具体例子,例如:
“上次过生日,哥哥/弟弟得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我的礼物和你给他的不一样,感觉不太好。”
“我作业做完了想出去玩,你却让哥哥/弟弟先出去,我感觉你更关心他。”
“你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哥哥/弟弟,我的份就很少。”
“我们考试考得一样好,但你表扬的总是哥哥/弟弟。”

第二步:坦诚沟通资源分配的现实(在理解孩子感受之后)

承认有限性: 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家资源确实是有限的,爸爸妈妈在努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有时候确实需要做出一些选择。”
解释资源分配的原则(要具体、清晰、公平):
基于需求,而非性别: 强调资源的分配是根据“谁最需要”来决定的,而不是“是男孩还是女孩”。
例如:“你哥哥最近在准备一个重要的机器人比赛,他需要买一些特殊的零件,所以我们这次的投入会多一些。但这不代表你不够重要,只是他目前在这个方面有更大的需求。”
“你最近长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所以我们给你买了更贵的牛奶。等你到了哥哥这个阶段,我们也会考虑给你买。”
基于投入产出/可能性:
“你喜欢画画,妈妈觉得你很有天赋。虽然不能一下子给你买很贵的画材,但是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些经济实惠又好用的替代品,或者每周抽出时间带你去美术馆汲取灵感。”
“这次出去旅游,我们选择了一个离家近、消费较低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旅行预算有限。下次等我们攒够了钱,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基于机会平等(虽然结果不一定均等):
“你们俩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个项目时,爸爸妈妈会同时提供支持和辅导。但是,你们各自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可能不同,所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有差异。”
强调父母的爱是无差别的: 重复强调你对他们俩的爱是平等的,只是满足需求和支持的方式可能不同。用具体行动来证明,例如:
“虽然这次旅行我们去的地方不同,但爸爸妈妈也很期待和你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们可以聊聊你最近遇到的开心事。”
“我花时间帮你辅导功课,这和你哥哥自己完成作业,本质上都是我们希望你们能学好,只是方式不同。”

第三步:具体执行中的公平策略(解决根本问题)

记录和可视化分配:
需求记录表: 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记录下每个孩子在学习、兴趣、生活上的具体需求和已经获得的资源(包括物质和精神支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和分配的逻辑。
“资源银行”概念: 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个“资源银行”,每次的投入都像是存钱,当孩子有需求时,父母会根据情况取出“存款”。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不是所有“存款”都能立即取出,也不是每次都能拿到最大份的。
轮流与机会均等:
轮流享受权利: 比如,周末的特别活动,可以轮流选择。本周姐姐选,下周弟弟选。
机会均等原则: 即使资源有限,也要努力给两个孩子同样的机会去争取。例如,如果有一个学习辅导的机会,就让两个孩子都去争取,最终结果是根据他们的努力和表现来决定。
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
高质量陪伴: 资源有限时,高质量的陪伴比物质更重要。花时间与每个孩子单独相处,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烦恼。
肯定和鼓励: 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成就,都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特别要关注那些被忽略的优点和进步。
共同体验: 创造一些全家一起的、不怎么花钱的共同体验,比如一起做饭、一起看电影、一起散步、一起玩桌游等,这些都能增进感情。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感恩之心:
鼓励孩子自己争取: 如果他们的需求合理但父母暂时无法满足,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自己争取,例如帮家里做家务换取零花钱,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达成目标。
教授感恩: 引导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感谢所拥有的,而不是只盯着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可以从他们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说起,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苦。
分阶段满足和期望管理:
告知未来可能性: 如果某些资源是因经济原因暂时无法提供,可以告知孩子,等经济条件改善后会考虑。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承诺,以免再次引起失望。
帮助孩子理解延迟满足: 这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

第四步:反思与调整(持续进行的过程)

自我反思: 仔细回想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真的存在不自觉的偏向?有时候父母自己都没意识到,比如说话的语气、眼神的流露等。
观察孩子的反应: 听取孩子的反馈,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如果某个沟通方式效果不好,就及时调整。
寻求外部支持(如有必要):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者你感到束手无策,可以考虑咨询儿童心理专家。

重点提醒:

“公平”不是“相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教会他们理解“公平”不等于“相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个性和发展节奏。父母的角色是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提供支持,而不是给予完全相同的物质或机会。
男孩和女孩的需求不同: 随着年龄增长,男孩和女孩在兴趣、社交、身心发展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男孩可能对运动装备有更高的需求,而女孩可能对社交活动或某些兴趣课程有更多投入。这些差异并不等同于性别歧视,但需要父母更细致地去识别和回应。
父母的价值观影响深远: 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理解世界至关重要。如果父母能展现出无私、公正、有智慧的爱,孩子们自然会学习到这些品质。

处理龙凤胎孩子关于公平的抱怨,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的沟通。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是稳定且无条件的,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父母也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你女儿的解决方案很好呀,而且你对女儿的教育很成功,“对父母尽赡养义务”,“不要彩礼、不做扶弟魔”,这三观正得都没边了,你这种重男轻女的家庭能培养出头脑这么清醒的女儿,也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user avatar

很简单,假如女儿有2块钱,弟弟有1块钱。

父母眼中的公平:我有3块,给女儿1块,儿子2块,两个人都有3块。

孩子眼中的公平:给我一块五,给弟弟一块五。

这就是父母经常陷入的误区,觉得过得好的应该吃点亏,帮趁着过得不好的。问题是你儿子成绩不好不是他自己的错吗?自己成绩不好,所以赚不到钱,很公平。为什么要女儿把钱给儿子? 女儿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惩罚她,就因为她太优秀?

你知道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吗?两个人都不会再努力了。对,我爸妈是扶贫机构,谁惨他们的钱就给谁,我越努力,越吃亏。大家都躺下,比烂就行了。

建议父母不要有这种思想。

user avatar

将心比心,答案就出来了。

当你觉得“ 父母的钱不应该自己做主么?”的时候,你就是在教你女儿:“谁赚的钱谁做主,任意支配天经地义,旁人没资格哔哔。” 所以你女儿才会有把钱留着少给你们花的想法。她不会为薄待了至亲而惭愧,这是你们言传身教的结果,你们教的。

当你说“ 只因为照顾了弟弟一些就错了么?女儿未来会很美好,可如果不帮儿子就让他去打工过一辈子么?”的时候,你就是在教你女儿:“ 亲情是可以有取舍的,理所应当且理直气壮。” 所以她才会在丈夫和弟弟之间果断选择帮丈夫,正如你们选择帮儿子时一模一样。

感情都是互相的。

当父母把孩子过问家中资源的权限收回时,也就把未来自己过问孩子手中资源的权限给上缴了。

user avatar

你的意思你的钱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你闺女的钱,也要你做主?

对不对?

人家没说不养你啊,如果将来,你儿子每月给你2万块,你闺女低于你儿子的标准,每月1w9。那可不是少了。

是不是你自己打心眼看不起你儿子,觉得这个不争气不成器的东西以后每个月养活自己都难。每个月一毛钱不给你还需要你补贴,那如果你女儿照着这个标准,合着你一分钱都没有?

你这是歧视啊。你不要先入为主觉得你儿子不成器,不是东西,长大了就是个啃老的废物,寄生虫,还需要姐姐的彩礼才能娶到老婆的一事无成的丑肥宅。你现在行成这种偏见,慢慢的他就会长成你心中的样子。

user avatar

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儿子女儿都不争气,这个钱会拿来给谁学美术?


哦对了,如果我儿子高中不好好念书,我还就真敢让他休学,打工一年吃吃苦头。

女儿也一样。


谁不好好念书谁去吃苦。

到时候哭着求我回来念书再接着念。

自己选的人生自己负责。


硬是要学美术啥的搞资源倾斜,得让ta明白:这个资源是跟另一个好好念书的孩子借的。以后要还的。


一碗水端平真的不如能者多劳多得多负责。

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个重弱轻强呢。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你说的“资源有限,父母的钱父母做主”,没问题。

那你女儿未来难不成是资源无限?她挣得钱也是自己做主啊,她说“赡养标准不高于弟弟”,又没说不赡养、不照顾。你也没什么可生气的吧?再说不拿彩礼填补娘家,有什么问题?难不成你要扣下彩礼“卖女儿”?你女儿和姑爷未来生活过日子不需要钱么?

人哪,自己不拿别人当“心上人”、搞区别对待的时候,往往能有一万种理由,比如“资源有限”、“我的钱我做主”。但是听说别人也不拿自己“心上人”了,气得窜起来老高,又伤心又整景的。

独生子女不能感同身受父母偏心的滋味,但是我知道“将心比心”。偏心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希望“投入少”的那个能有“高回报”。

如果你真是觉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让两个孩子都过得好一点,那你就不要想他们未来怎么回报你了,你女儿未来能生活幸福,不就够了?


我有个同学也是龙凤胎里的姐姐,她跟我说过她爷爷奶奶和一些亲戚重男轻女,发红包买礼物都不给她,只给她弟。但是父母护着她,资源都是一碗水端平,而且她弟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说“不给我姐,我也不要。”



去年9月答的题,现在又火了,来翻翻评论区,看到了这个……

我对于养孩子的观点一直都是应该不图回报。话说你图回报也收不回来回报,指望子女回报那么你的家庭可能就变成题主这样。身边人养孩子也大多数是图个乐、图个精神寄托,养老的经济问题谁不是靠自己,子女起到的作用都是精神上的。

花50万养女儿,女儿就得回报50万?花100万养儿子,儿子就得回报100万?哪条法律这么写了?谁家公平这么说了?你没病没灾的,还有退休金,你能干出来每月上你儿子家强征生活费的事?

这位怕不是活在梦里么?我告诉你,你老了以后不仅收不回来养孩子的钱,你还得继续帮你儿子带孙子……

这个题主一点家庭成员关系处理的能力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不仅情商低,还要搞双标。把姐弟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搞得一团糟,导致孩子对他有情绪,真到了对簿公堂起诉的那天,受伤的还是他自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