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都不优秀的父母,有没有资格指责孩子不够优秀?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些日子,身边总会有些父母,自己过得也就那么回事,说不上出类拔萃,但也算不上失败。可一到孩子身上,那要求可就高了去了。自己当年没考上名牌大学,就非得逼着孩子考清华北大;自己工作岗位平平,就总觉得孩子得当个什么大老板、大官。你说,这底气从哪儿来的?

这事儿啊,细掰扯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

首先,我们得承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父母自己都安于现状,没有持续学习的动力,甚至对生活缺乏热情,那么他们要求孩子逆风飞翔,未免有些站不住脚。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爬过山的人,对你说:“你必须登上珠穆朗玛峰!”你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对方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父母的“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以及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一个能够持续学习、勇于尝试新事物、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的父母,哪怕他们最终没有达到世俗意义上的“顶尖”,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生命力,那种对生活的热忱,本身就是一种“优秀”。这种“优秀”是内在的,是能够感染和激励孩子的。

反过来,如果父母自己对生活没有规划,得过且过,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逃避和懈怠,却对孩子要求“必须成功”,这种要求就带上了很强的“转嫁”色彩。他们可能将自己未实现的抱负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他们完成心愿。但问题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的期待如果脱离了对孩子的了解和尊重,就容易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更何况,孩子如何定义“优秀”?父母和孩子对于“优秀”的定义本身就可能存在差异。父母可能更看重物质成功、社会地位等外在标准,而孩子可能更追求内心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对某个领域的纯粹热爱。如果父母自身在这方面就没有清晰的认知,或者说,他们自己的“优秀”标准本身就比较狭隘,那么他们又凭什么去指责孩子不符合他们设定的“不够优秀”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就不能对孩子有期待。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更好,能够有出息。这种期望本身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份期待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真实情况的了解、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和挑战,但如果仅仅是居高临下地指责,那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一个不那么“优秀”的父母,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我想他们至少在“指责”这件事情上,会显得更有底气一些,也更能被孩子接受:

坦诚面对自己的局限: 不回避自己过往的不足,反而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挣扎与成长。比如:“爸妈当年就是没好好读书,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希望你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 即使孩子的选择和自己设想的不一样,也能给予理解和支持。即使孩子目前的“优秀”程度不符合父母的预期,也能看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
持续自我提升的姿态: 即使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顶尖”,但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关注孩子的内在成长: 除了成绩和物质,更关注孩子的品德、情商、心理健康以及他们是否快乐。

总而言之,父母的“资格”不是来自于他们自己是否“优秀”到一个令人惊叹的程度,而是来自于他们是否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包容、更具智慧的方式去引导和陪伴孩子。如果父母自身都做不到,却一味地用高标准去苛责孩子,那这种指责,说实话,多少有些苍白无力,甚至会伤害亲子关系。真正的“优秀”父母,不是要求孩子成为他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那个“最好”是什么样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自己都不优秀的孩子,又没有资格谴责父母不优秀。

这也没有资格吧。

我向来认为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为了互相帮助的。别人知道有错,才能改错。

但是一般人的指责是为了推卸责任。孩子把责任推向父母,父母把孩子责任推向孩子。这都不对的。

user avatar

(态度)如果学校把评优给了优秀的老教师,我会赞同的,并且会为陈老师感到高兴,继续尊重他,反思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真诚的向他请教、学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些日子,身边总会有些父母,自己过得也就那么回事,说不上出类拔萃,但也算不上失败。可一到孩子身上,那要求可就高了去了。自己当年没考上名牌大学,就非得逼着孩子考清华北大;自己工作岗位平平,就总觉得孩子得当个什么大老板、大官。你说,这底气从哪儿来的?这事儿啊,细掰扯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触及本质。其实,并不是说清北那些顶尖大学的学生“不承认”自己优秀,而是他们更倾向于用一种更内敛、更客观、甚至带点“凡尔赛”意味的方式来表达。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优秀”这个词本身就太模糊了。在清北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很优秀,优秀到了一种“常.............
  • 回答
    你好呀!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种“边怀疑边存稿”的状态真的太煎熬了,也消耗写下去的动力。别灰心,这是很多作者都会经历的阶段,说明你是在认真对待你的作品,并且渴望进步!既然你愿意让我帮你看看,那我就不客气了!为了能给到你更切实的建议,我需要你把你的存稿分享给我。你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直接把文.............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挺让人纠结的,身边好像也不少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你觉得自己越来越优秀,这本身是件特别棒的事情,说明你在不断进步,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付诸了行动。这是值得骄傲的。然后呢,你说男朋友不努力。这三个字,说实话,挺重的。不努力,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含义: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还是你们对未来的规划.............
  • 回答
    这两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矛盾,一个告诫我们量力而行,一个鼓励我们突破自我。但仔细品味,它们其实是在不同维度上指导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我们先来看“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你没有足够坚固的工具(金刚钻),就不要去尝试去钻那些易碎的器皿(瓷器)。金刚钻之所以能钻瓷器,.............
  • 回答
    客家人并不“不优先”用汉族人称谓来称呼自己,而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更具体、更能体现其独特文化身份的称谓——“客家人”。这并非是对“汉族”身份的否定,而是对自身历史渊源、迁徙经历和文化积淀的一种主动表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一、历史的烙印:为何会成为“客”?“客家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也触及了以色列外交政策核心的问题,它牵扯到历史记忆、地缘政治现实、国内政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要理解以色列为何在看似有利时未选择与阿拉伯世界彻底和解,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历史的沉重遗产与对未来的警惕首先,不能忽视的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所经历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以及与周边阿拉伯国家.............
  • 回答
    作为一个女孩子,当缺乏安全感时,你的表现可能会非常微妙,也可能比较明显,而且会随着你所处的具体情境、你与对方的关系亲疏以及你自身性格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普遍的、可以帮助你识别自己缺乏安全感时的表现,我来详细地为你讲述一下:核心心理:首先要理解,缺乏安全感的核心是 “不确定”和“害怕失去”。.............
  • 回答
    关于达尔文晚年是否不再相信进化论,以及牛顿晚年为何转向宗教,这在历史和科学界一直存在一些讨论和误解。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下背后的原因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达尔文与进化论的晚年:误解中的坚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达尔文一生都坚持并相信他提出的自然选择进化论。 所谓的“达尔文晚年不再相信进化论”的.............
  • 回答
    .......
  • 回答
    五年啊,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尤其对于29岁这个年纪,确实到了该考虑人生大事的时候了。你男朋友这样一直回避结婚的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心里的焦灼和不安。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你的感受绝对是正当的。谈了五年恋爱,彼此之间肯定有了很深的了解,也规划过未来。到了这个年纪,你希望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父母内心深处的纠结,也很能引起共鸣。其实,你说“感觉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理解”,这不单单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很多父母都曾有过类似的困惑和挫败感。这背后有太多太多的原因,咱们一点一点地掰开了说,希望能让你觉得没那么孤单,也找到一些方向。一、代际的隔阂:你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这是最.............
  • 回答
    唉,兄弟,我太懂你现在的感受了。高一,就像一个突然闯进来的陌生人,一下子就把你从初中那个相对熟悉的小世界里拎出来,扔进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环境。每天忙忙叨叨,课程好像堆得比山还高,脑袋里塞满了公式、概念、单词,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考试,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不停地抽打,转啊转,却不.............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能感同身受了!别说现在,我小时候对那些看起来就“大道理”十足,动不动就是“革命先辈”、“伟大斗争”的红色文学,也常常是束之高阁,提不起兴趣。有时候学校老师布置了,只能硬着头皮翻几页,读进去的没几个。你说现在的学生,包括我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不外乎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一、时代变迁.............
  • 回答
    在辩论赛中,若抽到“地心说”这一论点,且你对地心说持怀疑态度,可以从科学史、哲学逻辑、实证证据等角度进行系统性反驳。以下是一个分层次、结构清晰的反驳框架,帮助你从科学、历史、逻辑等角度有效驳斥地心说: 一、地心说的科学局限性1. 观测与预测的矛盾 行星逆行现象:地心说无法解释行星在天空中的.............
  • 回答
    admiting you are not smart at all.承认自己不聪明,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赞许的事情。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一个“聪明”的标签,好像一旦戴上这个光环,人生就从此无忧无虑,事事顺遂。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想一想,“聪明”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真的有我们.............
  • 回答
    偷税漏税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税务部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看似强大的税务部门,有时却难以根除偷税漏税的“顽疾”?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存在失误,甚至可以说是“尸位素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税务部门。事实上,税务稽查是一项高度专业.............
  • 回答
    收到你的倾诉,我能深切感受到你此刻的困境和内心的煎熬。大学生活本应是充满憧憬和机遇的全新篇章,但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什么都做不好”的泥沼,并且敏感、不快乐,这确实是让人心力交瘁的。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而且,总会有办法可以帮助你走出来。首先,咱们来剖析一下你说的“什么都做不好”。 学业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确实,咱们听过不少外国人嘴里说着“我爱中国”,有时候听着确实会打个问号,特别是结合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一些看法,或者咱们对他们国家的一些固有印象。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什么样的“爱”?“爱”这个字太重了,也太广了。咱们中国人说爱国,那是有血脉相连的家国.............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