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到英国offer后父母因为资金和疫情的原因不让我去了,怎么办?

回答


在拿到英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遇到父母因经济和疫情原因不支持你出国,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处境。这种情况下,需要理性分析问题、积极沟通,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应对策略,供你参考:



一、明确父母的担忧
首先,你需要了解父母不支持的具体原因,这有助于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 经济压力:可能担心学费、生活费、往返机票、住宿等费用过高,或者担心你无法承担长期支出。
2. 疫情风险:可能担心疫情对留学的影响,比如签证政策、学校是否允许国际学生入学、是否需要隔离等。
3. 其他顾虑:比如对英国文化的不适应、就业前景的担忧,或对疫情后回国的不确定性(如学分是否认可、是否需要再读一年等)。



二、与父母沟通的策略
1. 倾听他们的担忧:
询问他们具体担心哪些方面,比如“您觉得学费太贵吗?”“您担心疫情会影响我入学吗?”
让他们感受到你理解他们的立场,而不是直接反驳。

2. 用事实和数据回应:
经济方面:提供详细的费用预算(如学费、住宿、生活费、机票等),并说明可以通过奖学金、兼职、贷款等方式减轻负担。
疫情方面:说明英国的疫情政策是否已稳定(如是否允许国际学生入境、是否需要隔离、是否需要提供疫苗证明等),以及学校是否已调整录取政策(如是否接受在线课程、是否允许延期入学等)。
长期规划:强调留学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英国大学的就业率、专业优势、国际化的环境等。

3. 展示你的决心和准备:
表明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英语成绩、申请材料、住宿安排、打工计划等。
如果有经济压力,可以提出分期付款、申请奖学金、或在英国打工(如学生签证允许的情况下)。



三、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
1. 奖学金和资助:
查找英国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如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Scholarships、University of London的Fellowships)。
申请政府或国际组织的资助(如英国政府的Student Finance、欧盟的Erasmus+等)。
咨询学校国际办公室,了解是否有针对国际学生的专项资助。

2. 兼职和打工:
英国允许国际学生在读期间打工(每周最多20小时,假期可全职),可以减轻经济压力。
可以考虑在伦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找兼职(如餐饮、零售、家教等)。

3.实在无法承担费用,可以考虑:
申请助学金:向学校或政府申请助学金(如英国的Student Support Agency)。
贷款:申请教育贷款(如英国的Student Loan),但需注意还款条件。
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如果经济压力实在无法解决,可以考虑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如澳洲、加拿大、美国),但需确保这些国家的录取政策也允许你入学。



四、疫情相关问题的应对
1. 签证政策:
确认英国的签证要求是否允许你入学(如是否需要疫苗证明、是否允许疫情期间入境)。
如果疫情后入境困难,可以询问学校是否允许你通过在线课程入学,或在疫情结束后再入学。

2. 学校是否接受你:
联系学校国际办公室,确认疫情是否会影响你的录取(如是否需要提交额外材料、是否允许延期入学等)。
如果学校已调整政策,可以尝试申请在线课程或延期入学。

3. 疫情后回国的安排:
如果父母担心疫情后回国困难,可以说明英国的签证政策是否允许你回国(如是否需要隔离、是否需要证明健康状况等)。
如果你有其他家庭成员(如亲戚)在英国,可以考虑与他们一起生活,减轻经济压力。



五、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1. 申请其他学校:
如果父母坚持不支持,可以考虑申请英国其他学校(如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等),或者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如澳洲、加拿大)。
但需确保这些学校也允许你入学,并且你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2. 在线课程或远程学习:
如果疫情对留学影响较大,可以考虑申请英国的在线课程(如某些大学的远程学习项目),或先完成本科课程,再申请硕士。

3. 寻求外部支持:
向亲戚、朋友或学校导师寻求建议,让他们帮助你沟通或提供经济支持。
如果父母实在无法接受,可以尝试与他们签订协议(如父母承担部分费用,你毕业后回乡工作等)。



六、心理准备与行动步骤
1.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避免与父母争吵,而是用理性的方式沟通,让他们看到你的决心和计划。

2. 制定计划并逐步执行:
如果父母暂时不支持,可以先申请其他学校或课程,同时继续准备英国的入学手续。
如果父母同意,立即开始准备签证、住宿、学费等。

3. 保持积极心态:
留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但并非唯一选择。如果无法出国,可以考虑其他途径(如国内大学、在线课程等)。



七、如果父母坚持不支持怎么办?
1. 寻求法律或政策支持:
如果父母坚持不支持你出国,但你已经获得录取,可以咨询学校或政府机构,确认是否可以继续申请。
如果父母拒绝提供资金支持,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途径(如奖学金、贷款、兼职等)。

2. 寻求外部帮助:
如果经济压力实在无法解决,可以考虑申请助学金、奖学金,或与学校沟通是否可以延迟入学。

3. 考虑长期规划:
如果你无法出国,可以考虑在英国打工、学习,或在其他国家完成学业,再回国发展。



八、总结
经济问题:通过奖学金、兼职、贷款等减轻压力。
疫情问题:确认签证政策和学校要求,确保顺利入学。
沟通问题:用事实和数据说服父母,展示你的决心和准备。
备选方案:如果无法出国,考虑其他学校或国家的大学。

最终,你可能需要在父母和自己的梦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父母的担忧是合理的,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奖学金、兼职等);如果他们坚持不支持,你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留学计划,但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祝你顺利实现留学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完全体,我去年从英国毕业回来,拒绝了父母留在小城市(天津2333)的邀请,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不仅没有拿父母支持,每个月还往回打钱(当然他们并不需要这笔钱,只是走个形式)。

我只能跟你说,这条路巨TM难走,横垄地里拉车一步一个坎,在当前世界形势下,这条路只会比原来更受苦。假如你对你的梦想这么没自信的话,我劝你还是不要走这条荆棘之路,听你爸妈的话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当个老师挺好的,因为你遇到的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的意思就是,就连被称为巨兽的利维坦也用尽全力去对抗,最后还不一定能赢,要么惜败要么险胜。在这股力量面前,生命健康权都靠边站了,你那所谓的坚持了数年的梦想根本不值一提。不管你是不是想了二十多年,不管你从大一准备出国事宜多么辛苦多么努力,在无情的客观规律面前都是白给。

这是外部因素,再说内部因素。

你说有了工作有了家庭,留学基本上不可能了。我只能告诉你,我在英国甚至见到带着孩子来上学的姑娘,更不乏那些已经工作结婚的女性来这边求学,有志者事竟成(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一个所谓的工作结婚就把你的留学梦打消了吗?只能说明决心还不够坚定,没有打破安稳的朋克精神。

你说家里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我看来你们家甚至有了重女轻男的倾向了,我在英国见到的年轻的小姐姐都属于家里钱多得没处花那种,出来的原因是:工作不顺心,爸妈说别别扭了,出去玩玩吧。你们家在财政略显紧张并且需要供养一个男性大学生的情况下还能一度要掏出来四十万给你出去上学,这样的父母真的很罕见了。

你说父母觉得投资回报率低而拒绝投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这是你父母的钱,跟你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人家愿意怎么投资,愿意怎样支出是人家自己的事,就算你爸妈来一场环球旅行把所有存款全花了也与你无关。自己赚钱,自己出国才是正道,你要是真有本事的话,挣够这笔钱也不是那么困难。

而题设中最关键的,也是信息缺失最严重的,就是你所谓的要去英国留学这个梦想。你完全没有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就只是自说自话地说你要去英国念书,你哪怕讲个啥故事我都有下手之处替你把话说圆了。所以你爸妈说你出国就为了虚荣我觉得判断很准确,现在二老觉得经济形势不好,留学形势不好,不想冒着这个风险,花着这个成本满足你的虚荣心,这是很贤明而富有洞察力的决策,无理取闹的人是题主你。

所以我个人建议,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想办法赚钱然后去念书,别拿着所谓的梦想之名绑架你的父母,你父母一点也不亏欠你什么。我就是工作了一年之后去念的研究生,工作之后再去念研究生和大学一毕业就去念研究生心态截然不同,目的性要明确得多。

user avatar

我觉得,人贵在想明白,自己的”dream",到底真的是自己的dream,还是被中介、学长、网络之类灌输的一个dream。

以及,这个dream到底是对你有益,还是试图用类似PUA的手段(如没有通过对方的渠道以外的替代方法的垄断式dream)赚你的钱,还是更恶劣的,试图以你为抓手,钓出你整个家庭的钱。

user avatar

万万没想到让我被知乎er看到的是offer和中介!有好些理解能力奇异的回复我就不挨个解释了,毕竟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人想法的都不同。唯一一点就是不要在评论区口吐芬芳哦,不然放狗咬人哦~

灵魂发问:是我的狗不帅吗?不可爱吗?不丑萌吗?居然还没一个中介火?中介能撒娇卖萌要抱抱吗?我家狗能搂着我看电视还撸我头中介能吗?

欢迎大家去看看我家狗子哈哈哈,来自一个老母亲的晒娃~

zhihu.com/question/3575


突然评论这么多有点懵哈哈哈哈,很多人纠结中介的问题,来我明确一下我的意思,避免评论区争执。

首先,我读一硕的时候也找了中介,所以我并不是说找中介不好或者一杆子打死,但图省事儿的心态一定是有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表达的是,题主家庭条件不优越,就没必要花中介这笔钱,毕竟不便宜,自己足够努力的话完全可以自己申请。

其次,我也涉及过中介领域,也帮一些留学生写过文书,这里面的门道也知道一些,按比例而言,确实是混子居多,顶级大学的少一些,并且有些中介抓住了学生只要学校名字好听就够了,专门送一些有名学校的野鸡专业。

以上,希望我表达清楚我的意思了~


我只想借用我朋友(一个95后)吐槽的一句话:“连学校都要找中介申请的就别谈什么出国是为了自己拼搏改善家庭了。”

深以为然。

身边但凡真的走拼搏路线的,都是自己根据自己所长去申请学校和专业,文书全是自己针对性一个词一个句写出来的,也没有什么中介所谓的面试辅导,更不是一些不错大学的野鸡专业。

即便是这些朋友,就向其他答主说的,他们的能力也只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以及未来下一代的基础,并不能使自己的父母生活都提升一个档次。

而你的专业背景和未来就业只能说,你出国读硕就是开阔视野,接受不一样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可以算渡了个金,但一年制的话学习理念都来不及转化融合就毕业了…

我个人很支持出国留学,有条件的去留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除非是个混子就是出国玩的。留学期间的成长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速度都是飞快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有条件的我才支持甚至鼓励去留学。以你描述的家庭条件,留学不是洒洒水的事儿,那必然要尊重父母的考量,不然你就自己拼搏申请全奖offer,越差的专业越没有全奖,所以你足够优秀完全可以全奖留学,哪怕半奖也能减轻家庭负担,你也有资本再去说服下父母,因为你证明了你的优秀。在你什么都没证明的时候,你无法责怪父母不支持你出国,更何况你父母的话也很有道理。

总之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是想拼搏,靠自己什么都能做到,不要理所当然的伸手要。

user avatar

作为爱丁堡大学的毕业生,看到你的烦闷,很想帮助你厘清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不是很赞成有些答主说,如果只是因为浪漫就不应该去留学。(BTW我是因为喜欢《哈利·波特》而选择去爱丁堡留学的。)想要追求更令自己幸福的生活,只要不危害社会,不管是浪漫还是小资还是什么,我认为无可厚非。

但有几件事,在这个关口我希望你能想清楚:

一、对于留学,你是真的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吗?

我想要敲一个警钟:全英文的专业授课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辛苦。你目前的烦闷使你看待留学时加了一层滤镜,会把留学生活过分美化,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如果你在国内时专业课成绩并不拔尖,英语能力只是应试水平,在爱大很可能没办法取得很好的成绩。(BTW我大一入学时雅思7.5,自以为良好,结果入学头半年跟瞎子一样。)

二、也许你未来会改变兴趣,渴望转向某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我在毕业前决定,要坦然面对我最真实的兴趣,转向某个艺术类领域。那时是留学的第四年,家里已经花了130万。作出这个决定,几乎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件事。一边是无比沉重的130万,天晓得我怎么才能还得起。另一边是继续在我已经毫无兴趣的领域深造或就职的恐惧,无异于是给我未来的人生幸福判死刑。最终,我向父母摊牌,放弃深造,去东京找了一份完全不对口的工作,现在在为将来读艺术攒钱。诚然,我的学历和英语水平在求职上带给我一定优势,但专业不对口使我只能从最基本的岗位开始干起。

这一切都还是建立在我父母供我读书没有经济压力,以及我日语英语都比较流利的基础上。如果如你所说,40万对你家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一旦你接受了这40万,意味着你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你无法再轻易转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了,必须让你的投资人(父母)看到,他们的钱没有打水漂。你准备好了吗?

三、你选择找中介申请留学而非DIY,这说明你对留学的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打算

留学DIY在我看来已经是流程比较简单的一件事了,而且是一个直接了解自己心仪学校的绝好机会,但你却把这个机会贴钱拱手让给了中介。你对于留学到底抱有一个什么期望值,对自己在留学期间所愿意付出的努力和愿意承受的痛苦有没有评估过,要打一个问号。

四、找纸笔坐下来算算账

把你留学期间你的家庭可能承担的风险,以及应对能力摆出来算清楚。包括你弟弟以后读书要不要留学,你们姐弟以后结婚要不要家里帮忙,你父母的收入是否可持续,你家乡地价会不会跌,你家老人身体是否硬朗等等。还要对你的专业在各大城市各种岗位的薪资作一个调查,问问自己和你的预期是否相当。

把以上四件事都想通了,相信你自会有答案。另外如 @大鲸鱼的小海豚 所言,仅仅是因为疫情的话,延迟入学完全是可行的。

留学不是Now or never. 把自己的人生想明白了比父母今天供不供你可能更重要。

user avatar

题主信息太少。

学校是哪一家? 专业是什么? 是否一年水硕?你家里的家底。

从这一句看到 "自己挣钱再去爱丁堡旅游吗" 看估计看了哪部电影种草,想去这个地方,专业无所谓吧? 就是文青想打卡,倒推可能就是一年水硕,非理工专业。

如果是一年水硕,我见好几个,就是原来是怎么样回来还怎么样,都是家里独生子女镀个金回来。

大概率是40万给到爱丁堡给你打一年卡,跟烘焙,健身一样,给你在婚嫁市场提供一一点逼格。

人形象好,运气好可能找个光鲜一点工作,但是对于小县城家庭来说,就是打了40万水漂,还不用还有一个高中弟弟,他大学学费不要了?

讲真,就这个行市,做个首付买个小房都合算


PS:而且如果这个不是钓鱼话题吧,话到这个份上了,亲情中已经出现刺了。无论父母给不给,这姑娘应该不会领情了,给了是我本姑娘四年努力,加上我拼力争取得到学费的,不给就是重男轻女,凭什么弟弟不能自己努力,无论读不读书,估计工作后远走高飞不会归家了。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985本,国王的offer

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别说你了,我出国就没打算学知识去了

英硕才一年啊,学个毛啊?别骗自己了

(ps. 如果想继续读博,拿个distinction还是有必要的)

所以你去英国,基本就是四个目的:

  1. 刷学历
  2. 开眼界
  3. 扩人脉
  4. 提简历

没有了,你相信我,你大学四年过下来,你都不一定学到啥能赚钱的知识

更不用说一年了,而且还是外国的一年,你适应起码需要1个月不过分吧?


那么就是40万换 学历+眼界+人脉+简历提升 值不值的问题了



对我来说,值得,我也不避讳,我家里准备了100万

所以我拿出来40万,没有问题

我之前放弃了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乔治城大学,改了英国

就是因为我只有100万预算,而我的三所美国的大学,基本掏空了这100万

且还不够,100万顶多乔治城可以,纽大、波士顿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如果你拿出40万很困难,如果我是你

我会选择放弃

我父亲当初也是这么劝我的:100万去美国,回报率太低

和你一摸一样的原话

在父母眼里,你家的40万和我家的100万一样,都是底线

所以你也不要怪父母,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

底线的意思是:没了40万/100万,之后家里可能没有能力给你任何大的财政支持了



你能以双非一本的身份拿到爱丁堡的offer

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爱丁堡是出了名的学历歧视,你能杀出来,我是很敬佩的

(ps. 评论说爱大均分控,不歧视学历,好吧那我可能搞错了,特此说明)

扔了要是说不心疼,那我肯定觉得你在扯犊子

毕竟在这个高校扩招的年代,用研究生学历打一个漂亮的学历翻身仗,是无数双非大学学子四年来朝思暮想的梦,这种渴望大多数清北学霸们是不懂的。




所以我确实很理解你的心情

我也是一路DIY走过来,我没有找中介,我自己申的所有

我自己考的雅思,我自己找外教改PS和CV

求推荐信的时候,我就像个孙子一样,心惊胆战的

这一路心酸,我相信是个留学党都会理解




但有一个事实,我希望你要明白

爱丁堡也好,国王也好,牛剑也好

都不可能百分之百一定让我们能迅速赚回来留学的钱

也就是说,父母会是我们工作后,一个财务上的支持

毕竟就算 清北+牛剑 的人,也不敢保证在大城市靠自己买房的

总而言之:我们之后还要靠父母一段时间


如果真的贼不甘心,老娘就想出去看看妈的,不看就白活了

我推荐你工作几年后,有了积蓄,可以继续申请,且有可能会比爱丁堡更好

或者等你职业进入高峰,也可以试试英国的MBA,都可以的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你要成为一个不是那么“顾家”的人的基础上



至于gap一年,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学校同意

我其实都在考虑gap了,伦敦啊我的天,伦敦的鲍老爷子都被病毒拿了一血了

我等卑微留学生岂不就是野区的小怪兽?随时被收割啊


我相信以你的gpa和实习经历,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实习,不是难事

毕竟找到薪酬不错的岗位可比你申爱大难啊,申过英硕的都懂

要是薪酬一年后还不错,你不出国也没事了,你不就是找好工作嘛?

(你出国不会是为了拓宽人类知识边界的吧?我向来敬佩做学术的,都是学爸)

要是薪酬一年后并不好,那刚好疫情结束了,你也有点积蓄了,去和家长谈吧~




我们这群答案,都是建议,具体的还是需要看你

但我们每一个人,就算给的建议不同,但初衷都是希望给你最好的选择

希望你幸福

敢出国闯的人,都不是孬种


----------------分割线说我好可爱---------------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其他答案

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女生不孝顺,不体谅父母,不考虑大局

其实这么说没错,但这些言论太太太不负责任了



大多数人不理解爱丁堡大学对这个女孩子的意义

18岁前,大多数学生脑子里只有“考上好大学”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持续了十多年

一个优秀的大学学历,是青春期的学生的梦想,是压抑了很久的执念

一本当然已经很不错了,但很明显这个女孩子并不满足,且这种对追求高平台的“贪婪”不应该被嘲笑和打压,反而应该值得鼓励。一个上进的女生永远比抖音上搔首弄姿的更值得尊重。

这个女生大学四年过的肯定不算放纵的,毕竟我也经常和其他双非一本的朋友聊,他们想要进入到英国的“王爱曼华”四所非G5大学,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很大的。提问题的这个女生,大学四年过的绝对比大多数人要勤奋,单是刷GPA就已经很让人精疲力竭,更何况每个暑假寒假去实习、要推荐信、做项目、包装简历等等。

更何况全国的双非一本层次差别很大,如果这个女生周围的学习环境并不好,那她付出的就不仅仅是努力这么简单了,更多的是【毅力】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还有【快速摆脱绝望的能力】等等。

这样看来,四年的卧薪尝胆和梦魂牵绕,辛辛苦苦换来的通知书,最后被父母的财政问题所阻碍,且这是之前父母答应了,临时反悔的。我相信换做每一个人,都会崩溃。要是我,我和父母吵一架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这不关孝顺与懂事,这是人心碎后的正常反应,这是绝望后的发泄。



英国一年制硕士值不值得读,都要看面向对象是谁。

对于我,我去英国就是单纯刷个硕士学历,顺便 转专业+旅游+或许谈个恋爱?

名气什么的对我的吸引力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但不至于那么大,除非给我牛津剑桥

而对于其他一些同学,那就是洗白第一学历+让自己以后可以自信的参加招聘会+相亲会+老乡会+同学会的王炸,且可以短时间获得硕士学位为自己赢得职业时间的利器。

说爱丁堡不怎么样的人,我暂且可以理解为“非蠢即坏”

你可以像一个HR一样,客观的讲出来爱丁堡大学的优势劣势专业和回国后的认可度。

毕竟确实有的专业确实认可度不算很高,有的是真的配的上QS Top30这个名号的

但若你直接否认了这个大学,就等于直接侮辱了这个女生四年的汗水了。

不要去用你自私的价值观,去肆意否定别人的幸福,否则你真的是畜生。



至于她说现在不读,以后就没希望了

知乎年薪百万的人们,都不清楚什么叫【信息不对称】吧?

现在不读,真的以后就没希望了吗?显然不会,路很多。

但她之所以这么说,难道不是因为她不知道吗?一个40万拿出来都会面临破产的家庭,且还有一个弟弟要抚养,这种的家庭背景,能很清楚的告诉她未来怎么规划,并一步一步协助她规划,最后重新实现留学梦吗?很难,对吧。毕竟还有一个要高考的弟弟呢。

这个姑娘本来没有错,现在她会被你们骂的认为她很不听话,不懂事,甚至应该学会为弟弟而自我牺牲了。

如果真的想帮她,先肯定她大学四年的努力,再告诉她放弃今年的offer以后该怎么做。

而不是站在你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去训斥一个毫无社会经验和职业规划经验的爱学习的女生。

总结:我站她父母,是出于理性,但不妨碍她值得被肯定。

user avatar

既然是资金和疫情两方面问题,那么分开来看:

  1. 资金:如果爱丁堡的这个项目,能让你毕业后平台提升一个档次,如果双非一本毕业后月薪5000,爱丁堡毕业之后能进阿里腾讯拿到个年薪40万的产品经理的敲门砖,让你工作一两年之内就把留学的全部成本收回,那么这个项目的金钱和时间的投资是完全值得的;否则的话,读之前月薪5000,读之后月薪7000,这笔投资就是不值得的;
  2. 疫情:这个问题你自己需要联系系里,认真沟通,了解系里给学生的所有选项,比如推迟半年入学,推迟一年入学,或者第一学期远程上课,或者可以在国内校区上课后transfer学分,甚至允许你自己找公司coop来代替学分——如果你不提前询问好这些选项而直接选择“拒绝”,那么如果今后某一天你突然后悔,你也要自己承担你自己做出放弃的决定。

最后,你说爱丁堡是你的dream school,如果你只是看了维基百科、看了一堆人的留学vlog、看了一堆宣传片,看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排行榜,那么你显然对它不够了解——你如果对于你即将读的这个项目degree plan、就业率、平均就业工资、整个行业现状和自己的人生规划都完全不了解,那么当你今天对这个“dream school”抱有太高期望的时候,未来某一天也可能让你梦破碎掉。

你所担心的疫情和钱,都不是大问题,甚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重要的是你对人生的规划。千万不要入读前开开心心,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而愁眉苦脸。

user avatar

伪小康,说明你家境根本不富裕,不知你父母收入几何,拿出40万需要多久或者说,是不是你家庭过往所有的积蓄。

如果你大学毕业,你父母一般都已经50岁左右,家中还有一个弟弟高中,大学至少还要10万,是否以后要面临买房问题,父母即将面临养老问题。

这个问题本质不是父母支不支持,是你用梦想绑架全家,你掏空家底,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呢?他们的后路,可不是你用每月几千能够搞定的。

成年了,已经大学毕业了,就自己努力去留学,为了梦想,努力打拼工作,即使推迟结婚,不做任何消费就攒钱,或者出国全靠勤工俭学,那毫无疑问,敬你是条汉子。

现在这种,要求父母为自己梦想买单,还要掏空家底买单,那谁会为父母劳苦一生买单?谁会为弟弟大学买单?

user avatar

谢邀,建议你跟学校商量,说因为疫情/健康原因将offer defer一年,延迟一年入学。这个如果你跟学校好好说,多数学校都可以做到。

这一年找个工作,多存点钱,理论上来讲如果你非常省吃俭用又不怕吃苦,应该能存个几万块、10w+甚至20w(看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明年拿着自己今年赚的钱再跟父母商量申请补一部分,去上学。

我觉得如果你愿意把一年省吃俭用赚来的钱全部拿去交学费的话,父母应该也能感受到这个机会在你心里的份量,跟他们沟通一下,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过多的为难你。


补充两句,评论区有些朋友质疑一年存不了那么多钱,我想说其实赚多赚少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表态~就算题主拼死拼活、吃糠咽菜一年也只存了3万块,但只要他父母看到他确确实实在为了上学节衣缩食、并且愿意把存下的钱全都用来交学费,我想多数父母也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确实想要这个机会,会帮忙的。而如果题主真累死累活一年也只存了3万块的话,他自己也会理解父母存40万供他上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拿到英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遇到父母因经济和疫情原因不支持你出国,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处境。这种情况下,需要理性分析问题、积极沟通,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应对策略,供你参考: 一、明确父母的担忧首先,你需要了解父母不支持的具体原因,这有助于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1. 经济压力:可能担心学费.............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1940年,风暴登陆英伦,希特勒的铁蹄踏过泰晤士河,伦敦沦陷。这一个“如果”足以改写整个二十世纪,甚至人类历史的走向。首先,最直接的冲击便是欧洲大陆的格局。英国,这个屹立于大西洋边缘、象征着自由与民主的岛国,一旦成为纳粹的附庸,整个欧洲的反抗力量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失去了坚实的后盾和重.............
  • 回答
    英国最近又一次把“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搬上台面,这事儿怎么看,得往深了挖挖。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背后有一系列逻辑和意图在运作。首先,咱得明白英国为什么挑这个时间点、拿这个老掉牙的话题说事儿。这事儿得联系到当前国际局势和英国自身的一些“小九九”。英国这么做,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争取在一些国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二战后期同盟国合作的根本原因。虽然英国在战争后期兵力庞大,也获得了巨额援助,但之所以坚持与美国共同发动“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绝非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多方面考量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更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更好”仅仅是投入兵力,英国在人力上或许能够支撑.............
  • 回答
    英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约翰逊首相高喊“我们拿回了法律的控制权”,这句话在当时的语境下,无疑是一句极具象征意义的口号,也是脱欧阵营的核心论点之一。从约翰逊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确实触及到了脱欧支持者最根本的诉求。“拿回法律的控制权”的深层含义与英国脱欧的驱动力这句话背后隐藏着英国脱欧支持者对国家主权和民.............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英国代表团入场式上,不少观众注意到他们手中挥舞的米字旗,确实与我们日常所见的标准英国国旗(Union Jack)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这并非英国代表团故意“缩水”或设计错误,而是出于实际考虑和国际体育赛事惯例的特殊处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标准的英国国旗。那是一个非常醒目的设计,由红.............
  • 回答
    王者荣耀的英雄们要去参加高考?这脑洞开得挺大,不过细细一想,还真有几个热门人选。要我说,最有可能捧走状元宝座的,非诸葛亮莫属。咱们先不看别的,单看诸葛亮这人设。在王者峡谷里,他就是个标准的“军师”形象,博学多才,心思缜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放到高考考场上,那就是妥妥的“学霸”模板。首先,.............
  • 回答
    问得好!利物浦和国际米兰都曾实现过伟大的三冠王伟业,但之后的发展轨迹却有些不同,特别是你提到的“阵容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利物浦确实做得更出色。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但关键的因素——引援策略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与前瞻性。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1. 克洛普的建队理念与持续性:克洛普接手利物浦.............
  • 回答
    你好,关于中国学生持有英国签证前往白俄罗斯的问题,我可以为你详细解答。首先,关于中国公民前往白俄罗斯的免签政策,这主要取决于你持有的护照类型以及你入境白俄罗斯的目的和停留时间。普遍来说,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的公民,只要满足特定条件,是可以免签进入白俄罗斯的。关键点在于:1. 停留期限: 目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有意思,深入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力量、责任以及个人选择的核心议题。为什么在小说和动漫里,我们常常看到主角获得超能力后,首选是成为超级英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次的原因,咱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首先,咱们得明白,小说和动漫创作,特别是那些面向青少年和年轻人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在构建一种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 ifthen 场景,值得好好掰扯一番。如果希特勒真的把生产陆军的资源,包括那些精良的坦克、火炮、卡车,以及训练和维持庞大地面部队所需的一切,一股脑地砸在 V1 和 V2 导弹的研发和生产上,然后全力以赴地对付英国,那么历史会不会因此走向截然不同的轨道?丘吉尔能否因此下台?咱们就.............
  • 回答
    郭德纲拿英烈开玩笑这件事,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件事,得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语境下去看,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首先,咱们得明确郭德纲开的是什么样的玩笑,以及他所处的平台和受众。郭德纲是相声演员,相声这门艺术,本身就带有“抖包袱”、“逗乐子”的属性。在很多相声段.............
  • 回答
    二战德国若不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及其殖民地,并意图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的设想。要分析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德国的战略资源、盟军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战略转向将彻底改.............
  • 回答
    说起《王者荣耀》排位,那简直是一部大型连续剧,主角是谁不好说,但配角——那些让人血压飙升的队友英雄,绝对能承包你一整季的笑点和泪点。要说最烦队友拿什么英雄,这问题可就有点意思了,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段位、甚至不同的版本,答案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万恶之源”,那我觉得最让人头疼的,大概是那.............
  • 回答
    行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排位里“练英雄”或者“拿白板绿豆”的哥们儿,到底是图个啥?这事儿吧,说起来就有点意思了,背后藏着的心思可就多了去了。首先,咱得承认,玩游戏嘛,图的就是个爽快,图个乐呵。但凡事都得有个度,你不能为了自己爽,就拿一堆人的体验开玩笑,对吧?那些在排位里搞“练英雄”的,我猜啊,有.............
  • 回答
    说实话,我玩英雄联盟时最怕队友选一个发育极差的ADC,至于具体是谁,其实每个ADC在经济劣势下都会很难受,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个人最讨厌看到队友拿出 薇恩(Vayne)。不是说薇恩这个英雄本身不行,在高手手里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客杀手,后期起来能打出爆炸输出,操作上限极高。但是,架不住它前期太弱了啊!.............
  • 回答
    玩《王者荣耀》,要说最让人生气、最不想队友选的打野,那必须是 百里守约。别误会,我不是说百里守约本身有多弱,而是很多时候,队友选了这个英雄,我的心就凉了半截。为啥这么说?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最最最让我糟心的一点是:“狙击”的艺术,往往变成“空大”的艺术。你们懂我意思吧?百里守约这个英雄的精髓就在于.............
  • 回答
    能不能只靠语感拿雅思130分?这个问题,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直接说结论,光靠语感,想拿到雅思130以上,那基本就是“缘木求鱼”,非常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当然,我得先说明白,雅思考试最高分是9分,满分9分。你说的“130分”估计是那种非官方的、或者是一些口语测试机构的评分方式,比如某种分数换算成百.............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触动玩家心弦。确实,《英雄联盟》里有一种现象,就是玩家似乎越来越看重“五杀”,甚至有人会觉得没拿到五杀就是输了、或者队友没尽力。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靠实力拿五杀”。首先,咱们得承认,五杀,在很多玩家心中,就是英雄联盟里最闪耀、最能证明.............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十年寿命换《王者荣耀》里的能力?这可真是个艰难的抉择。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实在是不短了。不过,既然是假设,那就不妨畅想一下。让我想想,如果真的要拿十年寿命去换,我会选择什么呢?我首先排除掉那些纯粹的攻击型技能或者装备。毕竟,十年寿命换来一个能秒人的技能,虽然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