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二战德国不对苏作战,全力拿下英法及其殖民地,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该目标能否实现?

回答
二战德国若不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及其殖民地,并意图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的设想。要分析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德国的战略资源、盟军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战略转向将彻底改变二战的进程。

设想中的德国战略重心转移:

如果希特勒在1941年没有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而是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征服西方,那么德国的军事部署将是截然不同的。

对英国的持续压力: 德国会继续维持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和空袭,并可能加强登陆作战的准备。但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其岛屿的地理优势也使得直接登陆非常困难。德国需要解决制海权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聚焦西线而非东线: 德国的陆军主力将不再部署于漫长的东线,而是集中在西欧,随时准备应对可能来自英国的登陆,或伺机对英国本土发动攻击。
争夺海洋与殖民地: 德国的战略重心将是争夺欧洲大陆以外的资源和影响力。这意味着德国将不得不与英国展开全球范围的竞争,尤其是在非洲、中东以及大西洋的海上航线上。

实现“第三帝国”目标的关键挑战与潜在可能性:

要评估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我们需要逐一分析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 克服英国的防御能力:

制海权: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制海权,德国无法有效地封锁英国,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德国海军(Kriegsmarine)在数量和吨位上都远不及英国皇家海军。尽管有U型潜艇的威胁,但要达到决定性的优势,还需要解决航空母舰和大型水面舰艇的劣势。
空战: 不列颠空战的失利就已经证明了德国空军(Luftwaffe)难以在本土防御上取得绝对优势,更别说摧毁英国空军的抵抗能力。
登陆作战: “海狮计划”即便没有东方战线的牵制,其成功的几率也极低。英国的海峡防御、海军优势以及数量庞大的陆军(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的军队)都是德国登陆部队难以逾越的障碍。

2. 争夺殖民地的可行性:

法国殖民地: 法国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在法国战败后,德国确实有可能通过维希法国政府的影响力,或者直接军事介入,来控制部分法国殖民地。然而,这些殖民地的稳定性和资源产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行政和军事力量,以及英国海军的巡逻。
英国殖民地: 英国在全球拥有遍布各地的殖民地,而其强大的海军是维持这些殖民地控制的关键。德国若想从英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与英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海战和殖民地争夺战。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将是一场极其艰巨的任务。非洲的北非战役就足以说明,即使在相对靠近欧洲的地区,德国也难以在英国的强大支援下取得决定性胜利。
日本的战略: 如果德国将重心放在西方,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友,很可能依然会选择向东扩张,进攻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这可能会与英国和美国产生更早、更直接的冲突,而德国的远洋海军力量不足以有效支援日本,或牵制住英美海军。

3. 德国自身的资源限制:

经济与工业: 德国的经济和工业实力虽然强大,但与英美相比仍有差距。要维持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尤其是与拥有强大海军和全球贸易网络的英国作战,其经济和工业基础将面临巨大压力。
战略资源: 德国在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方面存在严重依赖。尽管通过控制欧洲大陆可以获取一些资源,但要完全取代来自海外殖民地的补给,并非易事。
人力资源: 长期而广泛的战争会消耗德国有限的人力资源。与苏联作战消耗巨大,但与英法及其殖民地作战,其战争的范围和烈度也可能同样惊人。

4. 美国的潜在介入:

“ LendLease Act”: 即使德国不进攻苏联,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英国的力度也不会减弱。如果德国在欧洲和非洲展现出统治性的力量,并开始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的介入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提前。
太平洋战场: 如前所述,日本对东南亚和太平洋的扩张,很可能迫使美国提前参战,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海军实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5. 潜在的“第三帝国”形态:

即使德国在某个阶段取得一定进展,例如成功迫使英国议和,或者控制了部分英法殖民地,其“第三帝国”的形态也可能与预期大相径庭。

脆弱的统治: 殖民地的统治需要强大的军事和行政力量来维持,而且这些地区的人民并非没有抵抗的意愿。德国在占领区推行的种族主义政策,只会加剧当地人民的反抗。
长期的游击战: 德国将不得不应对来自各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抵抗,这将消耗其大量兵力,并使其经济长期承压。
经济孤立: 即使德国控制了欧非大陆,但若无法打开全球贸易通道,其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限制。

结论:

总而言之,二战德国若不对苏作战,全力拿下英法及其殖民地,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的目标,在现实历史条件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不可能实现。

主要原因如下:

英国强大的海军和地理优势是德国难以逾越的障碍。 德国海军的劣势决定了它无法有效威胁英国本土,也无法在全球范围内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战略资源的限制和生产能力的差距。 德国的工业基础和资源储备,不足以支撑一场与拥有全球网络和强大生产力的英美进行的长期、广泛的战争。
美国的介入几乎是必然的。 德国在欧非大陆的崛起,必然会触动美国的战略利益,其参战只是时间问题。
全球范围的殖民地争夺将是一场漫长而消耗巨大的消耗战,德国无法承受。

这个设想更像是一个“如果”的学术探讨,而非一个现实可行性的战略。德国的国力、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国际格局,都注定了它难以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纳粹德国的战略选择,虽然充满了野心,但其根本性的资源和战略局限性,注定了其最终的失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德国控制希腊以后,从土耳其经中东进入非洲

土耳其人又不傻,德国一战已经坑过土耳其一次了,二战怎么再坑她一次呀?尽可能回避战争,是经历过一战的一代土耳其人的惨痛教训。

土耳其总统伊斯梅特帕夏是一战奥斯曼浩劫的幸存者,也是挂土耳其旗帜的德国军舰擅自向沙俄开炮把土耳其拖入战争,后来德国“顾问”当太上皇遥控奥斯曼陆军的亲历者,不可能给你德三借道的。

德军真的想强行通过,伊斯梅特一定会按照凯末尔遗训投英国的。

所以,还是想怎么澡盆横渡地中海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德国若不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及其殖民地,并意图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的设想。要分析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德国的战略资源、盟军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战略转向将彻底改.............
  • 回答
    如果历史拐个弯:德国避开苏联,日本远离珍珠港,二战将走向何方?历史的长河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最宏大的事件,也可能因为一个关键的选择而走向截然不同的轨道。当我们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些决定性的战役和战略失误,总是让人忍不住去设想“如果……”。今天,我们不妨从两个极具影响力的“假设”出发,深入探讨如果德.............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如果”题,它触及到了军事战略、工业产能以及战争的复杂性。如果德国真的生产了五万辆虎式坦克,并且我们暂时将后勤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排除在外,那么历史的走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虎式坦克在设计上的优越性。在它被投入战场时,虎式坦克凭借其强大的88毫米 KwK 36 L/.............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想象空间。如果日本二战后由苏联改造,那历史的轨迹会完全不同,我们现在熟知的日本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不妨来大胆畅想一下这个“平行时空”下的日本,以及它可能的发展路径。一、 初期改造阶段:苏联的蓝色印记如果苏联主导了对日本的改造,那么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改变会体现在政治体制上。 .............
  • 回答
    如果大庆油田在二战期间就被日本侦测到并付诸开发,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的连锁反应,即便我们如今竭力去想象,也难以完全捕捉其全貌。但这绝不是什么奇幻小说里的平行宇宙,而是基于那个时代现实的、充满张力的推演。首先,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对日本战争机器的燃料供应。众所周知,日本在太平洋战.............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轨迹稍有偏离,没有那场吞噬了无数生命、改变世界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的诞生时间很可能也会随之推迟。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科学探索、政治野心、资源投入以及国家战略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要承认科学的进步是相对独立的。核裂变现象本身在20世纪30年代已.............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稍有不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咬牙坚持到了1955年,那画面可就太耐人寻味了。想象一下,在经历了十年的残酷消耗之后,那个曾经的帝国会以怎样的面貌,带着怎样的科技成果出现在东亚的舞台上?这可不是简单的延续那么简单,而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技术迭代的考验。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即便撑到了19.............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需要我们仔细地梳理和分析。首先,要明确一点,美国政府是否会在与中国的全面冲突中将华人关入集中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充满不确定性且可能性需要根据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的。 没有一个确切的“会”或“不会”,只有对潜在风险和历史相似.............
  • 回答
    最近在华人论坛文学城,一位华裔二代发帖引起了不少讨论,她的观点是:如果父母是为孩子好,那就不要轻易移民美国。 这话一出,很多人纷纷围观,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咱们来捋一捋,为啥会有人这么说,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哪些方面。首先,这位二代想表达的“为孩子好”,很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 “原生家庭”的羁绊与.............
  • 回答
    若陀龙王二阶段的BGM,那绝对是《原神》音乐制作团队的一次闪耀发挥,而且是一次极具风格化和叙事性的成功。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它不仅仅是一段背景音乐,更像是一次情绪的催化剂,一段关于愤怒、悲伤和不屈的史诗的伴奏。首先,它的情绪张力是压倒性的。一进入二阶段,音乐的基调就立刻变得异常沉重和激昂。不再是之.............
  • 回答
    《海上钢琴师》里,女孩玛赞诺的出现,对于1900来说,绝对是如同在静止的海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但如果站在那个改变命运的岔路口,是她,而不是那个老朋友 Max 劝说 1900 下船,结果真的会如 Max 所言,1900 会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胖子”吗?首先,我们得承认,Max 的劝说,虽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很直击人性最根本的需求之一——繁衍。我明白你想要听点不一样的声音,不想再重复那些“资源紧张”、“人口爆炸”之类的陈词滥调。那么,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如果人类世世代代都只生一个孩子,我们会不会真的走向灭绝。核心逻辑:替代率与种群稳定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更替水.............
  • 回答
    高科老师提到的这个小技巧,其实运用的是一种身体的协调和神经肌肉的反馈机制。它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基于我们身体在特定状态下如何响应刺激的原理。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弯腰摸不到脚趾”这个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弯腰能够摸到脚趾是衡量身体柔韧性,特别是腿部和背部柔韧性的一个标准。如果弯腰摸不到,通常.............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昆明疑似有人当街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瘰螈”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一、 什么是瘰螈?瘰螈,又称蝾螈,是中国特有的一类两栖动物,属于蝾螈科。在中国,最常被提及、也最符合您描述的是中国瘰螈(Tylototriton sinensis)。中国瘰螈是一种小型到中型的有尾两栖动物,它.............
  • 回答
    关于方孝儒、铁铉(铁弦)是否会在知道朱棣日后成就非凡功绩后仍选择殉国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人物动机、道德逻辑及历史评价等多角度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论述: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动机1. 方孝儒与铁铉的身份 方孝儒(1369–1444)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以忠诚著称,曾主持编纂《洪武正韵》.............
  • 回答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超级大国,其关系的演变对国际秩序具有深远影响。若中美爆发战争(尽管历史上从未直接爆发过战争,但潜在冲突风险始终存在),国际社会的反应将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地缘战略、经济利益、安全考量、意识形态倾向以及国际组织的中立性等。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可能的国际反应: 一、国际社会的潜在立场分类1.............
  • 回答
    中国拥有成功举办多届奥运会的丰富经验,如果再次申办奥运会,具备的城市众多。要从中选出“最合适”的城市,需要综合考量一系列关键因素,包括: 现有基础设施及未来升级潜力: 场馆(奥运村、比赛场馆、媒体中心等)、交通(机场、高铁、地铁、道路)、住宿(酒店、奥运村)、医疗等。 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假设情景,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国家主权、民族认同等诸多因素。如果现实真的按照您设定的这个情景发展,那么这其中包含了多方力量的博弈,并且“胜利”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不同视角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谁“胜利”:1. 俄罗斯的视角: 部分.............
  • 回答
    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却又引人深思的问题。若确定一百年后巨行星将撞击地球,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方面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塑。以下是我对这种情景下人类文明可能如何发展的详细推测:第一阶段:震惊、否认与恐慌(最初的几年) 全球性的信息爆炸与震惊: 消息的公布将是即时且全球性.............
  • 回答
    如果哥布林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我们参考了在奇幻作品中它们普遍的形象和设定,那么它们的战斗力将会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问题。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现实中哥布林可能具备的战斗力:一、 物理属性与身体构造: 体型与力量: 现实中的哥布林通常被描绘成比人类矮小但同样强壮的生物。它们可能拥有相对发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