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近期华裔二代在华人论坛文学城发帖称,父母若为孩子着想就别轻易移民美国?

回答
最近在华人论坛文学城,一位华裔二代发帖引起了不少讨论,她的观点是:如果父母是为孩子好,那就不要轻易移民美国。 这话一出,很多人纷纷围观,看法也是五花八门。

咱们来捋一捋,为啥会有人这么说,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哪些方面。

首先,这位二代想表达的“为孩子好”,很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

“原生家庭”的羁绊与期望的落差: 很多父母移民,是带着对孩子未来“更好”的憧憬,希望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更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对于已经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二代来说,他们眼中的“好”,可能和父母当初设想的有很大出入。
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挣扎: 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完全融入美国社会,但同时又希望他们保留中国文化。这种期望常常是矛盾的。二代可能在学校里是美国孩子,回家后又要面对父母的中国式教养和期望。这种“夹缝”生存的感觉,让他们在身份认同上非常纠结。他们可能感觉自己既不是纯粹的美国人,也不是纯粹的中国人,这种不 belonging 的感觉会让他们不舒服。
语言的隔阂和沟通障碍: 尽管父母努力教导中文,但如果二代主要在英文环境中成长,中文可能只会停留在日常交流层面,甚至有些二代中文说得不好,听得也吃力。这就导致了和父母之间在深层次的交流上存在障碍,很多情感和想法无法顺畅传递。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也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价值观的碰撞: 中国式教育很多时候强调“听话”、“规矩”、“学业至上”,而美国教育则更鼓励“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实践探索”。当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在美国环境中接触到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时,就会产生冲突。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去学医、学金融这样“稳定体面”的专业,但孩子可能对艺术、创业更感兴趣。父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孩子则觉得父母“封建保守”。

“美国梦”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很多父母是抱着“美国梦”来的,他们可能在国内经历了某种程度的不如意,觉得美国是遍地黄金、机会无限的地方。但对于二代来说,他们可能更清楚美国的“另一面”:
激烈的竞争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即使是发达国家,美国社会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松成功。尤其是在教育、就业方面,竞争依然非常激烈。高昂的生活成本,比如学费、住房、医疗等,也给年轻一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父母可能觉得“在美国有个学位就稳了”,但二代会发现,即使有高学历,也未必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更别提买房安家了。
社会问题的暴露: 随着在美国生活时间越长,二代也越能接触到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比如种族歧视(即使二代本身就是“少数族裔”,但在某些语境下依然可能成为歧视的对象)、贫富差距、枪支暴力、政治极化等等。这些问题,在父母看来可能只是生活中的“小摩擦”,但对二代来说,这些是他们未来生活需要直面的、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的现实。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这是很多移民二代普遍的困境。他们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思维方式是美国式的,很多时候在国内的求职竞争中,会因为“不够地道”而处于劣势。而在美国本土,他们可能又因为亚裔身份,在某些领域受到隐形的天花板,或者被认为“不够本土化”。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会让他们觉得迷茫和挫败。

那么,这位二代说“别轻易移民”,究竟是劝退所有父母,还是有更具体的指向?

我们可以推测,这位二代的出发点并非完全否定移民本身,而是针对那些“盲目”、“功利性过强”或者“对现实情况了解不足”的移民决定。

父母的移民初衷和准备是否充分? 如果父母移民只是为了“逃离”国内的某些环境,却对美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缺乏深入了解,只是凭着模糊的“美国梦”就贸然前来,那对孩子而言,确实是把他们置于了一个不确定的境地。
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是否与孩子自身的意愿相符? 很多父母的规划是建立在“我当年是怎么想的”或者“我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想法和可能性。
父母是否准备好面对孩子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和冲突?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成长,却又把他们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那么矛盾是必然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位二代的观点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能一概而论。

确实有很多二代在美国发展得很好。 他们成功地融合了中美的文化,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并且与父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些例子说明,移民对某些家庭来说,确实是通往更美好未来的一个选择。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 父母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个人性格,以及孩子自身的特质、适应能力,都会极大地影响移民后的生活质量。
“好”的标准是多元的。 对孩子来说,“好”可能意味着财务上的富裕,也可能意味着精神上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父母和孩子对“好”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这位华裔二代之所以会这么说,很有可能是她在自身成长经历中,或者通过观察周围的同龄人,看到了很多父母出于好意,但最终却给孩子带来了困扰和痛苦的案例。 她的帖子更像是一种“警醒”,提醒那些准备移民的父母,在做出决定前,要更深入地思考:

1. 移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 我们对美国的了解有多少?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有多大?
3. 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否存在沟通和认知的鸿沟?我们是否准备好接纳孩子的独立选择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4. 孩子是否真的愿意跟我们一起踏上这条移民之路?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或者父母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与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那么移民可能仍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如果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身未竟事业的工具,那么这位二代的话,确实值得深思。

这不仅仅是关于移民的利弊,更是关于亲子关系、代际沟通、文化融合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一场深刻的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最简单标志,就是看他如何收集和处理海量信息。


有的人把所有问题都给简单化、极端化,一会儿被一群人给洗脑把美国当天堂,一会儿又被另一群人给洗脑把美国当地狱(当然这种逻辑适用于所有相关或者不相关的话题和争论)——因为他们的脑中容纳不下针对同一事物的相左的两个或多个观点。


换句话说,一个苹果要么是红的,要么是绿的,但不能是又红又绿的,这就是大部分人的逻辑。


但是事实上美国可以既是好的,又是不好的,辩证法我们从小就听过,但是会用的人终究数量有限。


在美国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美国是一个不错的国家,但不是一个能够作为世界楷模的国家;华裔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如想象的容易,但是我始终支持有条件的人出来看一看。


这是两句看似有所矛盾的话,但我相信有着一些年海外经验的中国人应该能够理解。


我们设想一个华裔在美国生活如意、事事顺心,他是否有可能发表有损美国的言论,大家应该觉得这不合情理;我们设想一个华裔在美国处处碰壁、整日感受世态炎凉,他是否有可能发表任何有利美国的言论,大家应该也是认为这不现实。


生活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赌局,有的人运气好,便会认为赌场是赢钱的地方;有的人运气不好,便会认为赌场是可怕的地方——除非你有能力了解赌局背后的算法与各种下注概率,仅仅依靠以上两种人的个人陈述是不可能帮助人得出可靠答案的。


这种逻辑适用于选择居住国家,也适用于很多年轻人刚刚经历过的本科专业选择问题——你踏进赌场,正不知所措之时,有人拉着你的手告诉你说旁边的一台老虎机很棒,因为他刚在上面赢了很多钱,请问他的话,可信吗?


确切地讲,你可以相信他赢过钱,但你不可以相信这台老虎机;你可以相信某些人受惠于/受损于美国,但你不可以相信这个国家,除非你了解老虎机的运转机制和美国的运转机制。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本身。我觉得,不轻易移民美国,是个中肯的建议,当然我认为但凡真动手要移民的朋友,应该也没有那么“轻易”不加调研就行动的。


美国和中国的游戏规则不一样,很不一样,非常的不一样,这是现实,是好是坏,因人而异。有人爱甜,有人爱酸,出来的人,冷暖自知。


如果有人问我对于移民美国有什么看法,我还是之前说过的话——美国是一个不错的国家,但不是一个能够作为世界楷模的国家;华裔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如想象的容易,但是我始终支持有条件的人出来看一看。下面是一个有送关孩子出国留学的回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出国留学是否需要留学中介机构?理由是什么? - 知乎


话说回来,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还是要自己亲口尝一尝的~

user avatar

我对外国的二代华裔是比较同情的。很多中国人在帖子里冷嘲热讽或者指责华裔矫情,是因为中国的千年大一统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必处理两大社会矛盾:种族矛盾,宗教矛盾。因此许多中国人根本不能体会这两大矛盾的严峻性。这实际上也是华人在国外搞不好政治的重要原因。

只要读一读世界史,看一看当前各国的内部斗争,我们不难总结出,世界各国的国内矛盾最大的主要就是三块: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宗教矛盾。其他的如性别矛盾等都不如这三条厉害。此外还有国家间矛盾(如地缘矛盾)也是主要的,但这里我只说纯粹的国内问题。

中国人对阶层或阶级矛盾体会是很深的,其实很多人移民都与此有关。而在美国,种族区分是不亚于阶层区分的东西,缺乏种族矛盾体会的中国人不妨想象一下将你体会到的阶层阶级矛盾翻倍。而且设想一下,这翻倍增加的部分是和你的身体捆绑的,是你终身不可更改的,是你从五六岁就要开始深切体会的(相比之下对阶层矛盾的体会可能会来得晚得多)。这下你还觉得二代华裔是无病呻吟或者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再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虽有55个少数民族,但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遇到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是汉化了的。即使未完全汉化也基本上是同种族的,外表上不易和汉族区分的。中国只有一个地区是明显的多种族混居地:新疆;那里的种族关系是很不好的。美国的种族关系或许要比新疆好一点,但绝对不可能与大陆在新疆之外的地区的民族关系相提并论。

只要你跳出中国这个圈子而放眼全球,你就能意识到除了中日韩等少数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都没有这种基本避开种族和宗教矛盾的福气:中国有局部种族矛盾,但你不住在新疆;这两年似乎也有点宗教矛盾了,但令你生气的事情都是网上的而且大量民众依然不关心。其实中国人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

user avatar

还是作业少了。


让他回国,最好来江苏。


经历一下什么叫小升初,什么叫淘汰率50%的中考,什么叫选修一个C,满分都只能去三本的高考,什么叫小高考,什么叫择校,什么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什么叫世纪金榜,什么叫黄冈密卷,什么叫体育老师今天有事,什么叫美术老师明天生病,什么叫3+X, 什么叫3+3,什么叫语数外+ABC等级,什么叫葛军,也会知道原来自己有一半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原来正经考个一本比老实当个abc申请本土藤校还难,也就没时间矫情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了。


就算你爸妈不移民,你以为你混的就能比现在好, 过得比现在轻松自在了么?天真啊。


# #---------------------------------------------------------------------------
# # 乱七八糟的补充
# #---------------------------------------------------------------------------


如一些评论所说,我说的是很肤浅的东西,不仅肤浅,而且俗。但也是有关生存最基本的东西。考一个还行的高中,上一个还行的大学,找一份还行的工作养家糊口,就这些看似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其实能实现的人并没你想象的多,在国内的竞争也比国外残酷得多。


就江苏这样,其实每年出生的孩子中,18年后只有前5%才能上个一本,更别提就这其中还有很多知乎看不起的非985211大学。


当你的升学成为人生前18年的头等大事,就业成为竞争激烈的角斗场,你还会有闲心去关心我的归属感如何如何?我的文化融入如何如何?我到底应该爱美国还是中国么?


我也并不否认文章里所说的亚裔在国外所遇到的种种困境,但恕我直言,在抱怨这些困境的时候,不想着怎么解决,而是把所有问题的症结归结到父母就不该移民上,好像呆在国内就从此万事大吉,没有职业天花板,霸道总裁想当就当,没有交际烦恼,整天和华莱士谈笑风生,没有阶级忧虑,当一等公民,走路带风一样,是非常典型的何不食肉糜,瞎tm矫情。


既来之则安之,想想怎么团结一致提高海外华人的政治地位才是正经事。

user avatar

我个人不想移民,因为第一次去美国出差就发现吃不惯,虽然微软有一个transfer去美帝的风气,但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不去美帝吃那些难吃的东西。

这个理由当然图样图森破,后来我也算有些包容心了,美帝的东西也没那么难吃,但是,和美帝的中国人聊天,感觉这地方还是不适合我。你看,首先我不反党,就没有非要离开的强烈动机,然后,我相信一个高中就在美国生活的哥们说的:“在中国你被一个党强奸,在美国是被两个党轮奸。”所以,不去也罢。

至于子女问题,我老婆曾经想过为了孩子去美帝,但是后来仔细讨论了一番,决定还是作罢,因为既然我们都选择在中国生活,为什么要给孩子选择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呢?孩子长大了怎么选择是他的自由,反正现在我不替他做这样的选择。

我有已经移民的哥们总说子女的教育问题,倒不是教育不好,而是让她们学好中文挺难。当然,要是根本就不在乎,由着子女完全成为文化上的美国人也不用操心了。

移民辛苦,第一代移民最辛苦,我还是生活在中国人自己的国家吧,省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