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近期乌克兰疑似酝酿进攻?

回答
近期关于乌克兰可能正在酝酿新一轮攻势的传闻甚嚣尘上,从战场前线的动态到政治层面的表态,都透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尽量抛开那些过于概括和公式化的说法,深入到具体的情况中去。

首先,从战场层面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迹象。
兵力集结与训练: 消息人士和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军队近期在多个战线上都出现了兵力调动和集中部署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常规的轮换,更可能是在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同时,新招募的士兵和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装备也在同步进行训练,以适应新的作战条令或装备的使用。这表明乌克兰在战术和技术层面都在努力提升其作战能力。
装备接收与部署: 西方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如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远程火炮等,正在陆续交付并被乌克兰军队接收。这些装备的性能远超俄军现有的许多装备,一旦得到有效整合和运用,将对战场态势产生显著影响。这些装备的部署位置和训练情况,往往会成为外界判断其进攻意图的重要依据。
侦察与情报活动: 军事行动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充分的情报。据报道,乌克兰方面加强了对俄军后方、指挥中心以及防线薄弱环节的侦察力度。无人机、电子侦察设备的使用频率增加,可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搜集关键情报。
消耗战与“矛头”的形成: 过去一段时间,双方都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消耗战,但乌克兰似乎在有意识地保存和集结其精锐力量,以及新获得的先进装备。这更像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在某个关键方向形成突破的“矛头”。

其次,从政治与战略层面来看,这种可能的进攻也并非偶然。
战略目标与“收复失地”的决心: 乌克兰一直将收复包括克里米兰在内的所有被占领土作为其核心战略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战场上积累的经验,乌克兰领导层和民众都希望能够通过一次有力的反攻来扭转战局,实现这一目标。外界普遍认为,春季或夏季是潜在的进攻窗口期,因为天气条件相对有利,同时西方援助也可能在这时更加充分。
国际支持与援助的依赖: 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国家的军事和财政援助。为了维持和争取更多的支持,展示其能够主动出击并取得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一次成功的反攻,不仅能提振国内士气,也能向盟友证明其军事潜力和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外交斡旋与谈判筹码: 即使进攻不一定能完全收复失地,但通过一次有力的军事行动,乌克兰可以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这是一种“以实力说话”的外交策略,通过军事上的表现来影响政治上的走向。
俄军的“弱点”与“机会窗口”: 分析人士会密切关注俄军在战场上可能暴露的弱点,例如兵力不足、士气低落、后勤补给困难等。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窗口”,乌克兰就可能抓住时机发动进攻。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俄军的防御准备: 俄罗斯方面也并非不知晓乌克兰可能的意图。据报道,俄军也在加紧构筑纵深防御工事,特别是加强了在被占领地区的防守力量和技术装备。这种“矛与盾”的较量是战场博弈的关键。
高昂的代价: 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物资损失。乌克兰在发动进攻前,需要权衡潜在的收益与巨大的代价,确保行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信息战与心理战: 关于“酝酿进攻”的说法,本身也可能是一种信息战的组成部分,旨在迷惑对手、动摇其军心,或者争取国内国际舆论的支持。因此,在解读这些信息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总而言之,近期乌克兰军事活动频频,并且有大量关于其可能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报道,这并非空穴来风。从战场上的兵力调动、装备接收,到战略上的收复失地决心和国际支持的需求,都指向一个可能性。然而,最终的行动、时机以及结果,仍然充满变数,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战场前线的动态以及各方力量的博弈。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而“酝酿进攻”本身也是这个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句话,东乌又赢了,东乌赢麻了。赢的连顿涅茨克都没了。

我是不知道某些人编造的乌克兰军队各种被全歼这种话题咋出来的。

这六七年我天天看这样的画风:



那别的不说,第57摩步旅2014年9月的时候根本不存在,57旅是2014年11月才组建的,2015年才部署到战场的。这个旅是怎么做到在9月被包围的?

第52摩步旅在04年就撤编了。至今也没有这个番号。它是怎么出现在战场上的。

第11炮兵旅是2013年撤编的。怎么会在2014年东乌暴打呢?

第72机步旅 上文说被全歼了,但是这支部队一直打到2017年底才重整,他们怎么2014年就被全歼了?

同样还有第1坦克旅,这个旅在2015年是乌克兰军队装甲力量的中流砥柱,那怎么到了有的消息口中成了2014年大部被歼了?


又赢了,东乌又赢了,今天歼灭乌克兰几个旅,明天歼灭乌克兰一整个集团军。我看有的回答还说一年歼灭17个乌克兰旅的,乖乖,东乌这么强,那不直接攻占基辅了?可现实上怎么连边境都打不进去?

东乌在中文网络这边,保持着一周一小赢,一月一大赢,一年歼灭乌克兰十几个旅的局势。局势不是小好,是大好。

好到什么样子呢?两个“元首”一个总理赢死了,高级军官赢亡了,哈尔科夫赢没了,红军城赢没了,马里乌波尔赢没了,现在顿涅茨克主城区都赢没了。

这不对啊,这和我看的中文网络上的东乌不一样啊。网络上的东乌这不天天赢吗,怎么现在非但没进占基辅,反而顿涅茨克没了?这过程描述和客观结果不相符啊。


我总结出来一个规律,东乌每赢一次,就丢掉一个城。我也不知道究竟东乌和西乌谁赢了,反正现在顿涅斯克要没了。

赢麻了,把顿涅茨克都赢没了。

你别抬杠我,上面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东乌赢了这么多次,马里乌波尔怎么被西乌牢牢控制住了呢?东乌赢了这么多次,这战线怎么赢到顿涅茨克了呢?东乌赢了这么多次,他们的军队怎么只能龟缩在顿涅茨克东乌控制的残存区域和卢甘斯克呢?

按照目前局势来说,东乌会在中文网络之中赢下去,不过东乌只能再赢两次了,因为东乌只剩下一小块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了。这次赢了,丢掉顿涅茨克最后那点领土,下次再赢一次,丢掉卢甘斯克,然后没地方给东乌赢了。

歼灭西乌百万,胜利转进顿涅茨克,虎踞卢甘斯克。

user avatar

东乌克兰前线目前为止的局势,并没有超过2018年的紧张程度,不要总是想搞大新闻出来。现在看是乌克兰总统府里面那群前任编剧导演摄影师博主商店售货员们又在异想天开搞什么“谋略”了。

目前乌克兰内政局面困难,政治上美国制裁科行长要乌克兰政府逮捕他,那科行长岂是吃素的真要搞起来没准乌克兰二次分裂了,而其他寡头们兔死狐悲也不会放任米国人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的控制。今年乌克兰搞的水电煤气物业费涨价,这事后果还没有被消除,捷连斯基虽然想当拿破仑,杀了几只鸡有了点督政府的气势,但是实际控制力还是不行的。这次东乌克兰前线紧张,应该是他的智囊团里有人又异想天开威胁普京无条件投降,最少也是再给乌克兰让些利益,来进一步强化督政府的威望。问题是普京毕竟不是他爹,去年前年给乌克兰的让利啥也没有换来,连苏尔科夫和他的继任者科扎克都挂了一个“跪乌办”的头衔,不知道这次科扎克会不会想继续背这种黑锅了……

当然因为脑残太多,擦枪走火搞大了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同样的,脑残那么多真的搞大了也难,毕竟打仗这事还是需要脑子的……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的关键,主要看俄罗斯的反应。

光靠东乌民兵自己是打不赢的,2014年东乌武装就被乌克兰政府军打得极惨,俄罗斯不得不亲自下场,这才有2015年2月那次大包围战。这次北约也在事实上给予各种支持,比如情报、指挥等,如果俄罗斯不下场,东乌武装的前途不太乐观。

而且与一般人想得不一样的是,俄罗斯对于东乌武装并不是很亲近

东乌武装的主力是极右翼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派系,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政治支持力量恰恰是对普京不满的,如果说2014年在占领克里米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大背景下,普京出兵东乌可以换来国内支持率的话,那么这次则有很多政治制约:俄罗斯近几年来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为了不属于俄罗斯的东乌大动干戈,国内必然有民间的反对声,结合前几个月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游行,这个问题更需要注意。即使俄罗斯出兵解决了东乌的困境,东乌方面在政治上仍不会把普京看成是救世主而感恩图报,甚至可能在经济上会形成对俄罗斯更大的拖累。

但是,俄罗斯不干预,任由乌克兰占领东乌也是不行的。一旦乌克兰解决东乌问题,则俄罗斯西南方向就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军事战略空缺,无论是空中和地面,填补这个空缺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都不是现在的俄罗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所以,俄罗斯需要解决政治上的反对,才好出兵东乌。解决这种政治难题,最好的办法是乌克兰方面在东乌暴出滥杀平民的事件,这样才好引起俄罗斯民间的民族共鸣。

由此可以推出,俄罗斯在最初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内都不会有任何军事行动,而东乌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1个星期,同时还得祈祷乌克兰政府军做出反人类的事情,这样才能指望俄军出兵。

但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首先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足够政府军切断俄罗斯与东乌的主要道路,其次如果政府军行动果断,敢于将东乌武装压缩到几个狭窄地域内的话,是有可能在1个星期内将东乌的有组织抵抗消灭的,之后就可以宣布进入扫尾阶段,那样俄军即使想干预也没有政治支撑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东乌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并且暴出了政府军滥杀平民的“丑闻”(捏造的甚至自己人干的都可以),然后俄军出击,之后以维持和平的名义驻扎东乌,慢慢更换掉当地的武装力量头领,使之成为一个可控的缓冲地带;次之选择则是立即出兵,彻底放弃国际声誉与国内支持,协助东乌形成缓冲地带;最坏选择则是没来得及出兵或放任东乌被消灭,那样的话对普京自己的声誉与俄罗斯的安全环境都是严重打击。

另外,俄罗斯这次如果干预,则必然影响接近完工的北溪2管道工程,这对于俄欧关系将是严重打击。普京在2014年当断不断~

user avatar

虽然个人获得信息差别很大,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乌克兰官方政府虽然费拉不堪,但毕竟是一个配套齐全的政府,在经济和军事基础建设上远比东乌克兰的大杂烩组织强,14年至今,西乌对比东乌,在经济,民生,军事装备上都进一步拉大了距离。
  2. 俄罗斯受国力限制,投入在东欧的资源,远低于西方和东欧国家投放在西乌的资源。结合1和2,西乌收回东乌只是时间问题。
  3. 从拜登政府的行动看,中国很可能面对项羽打刘邦时候的困难。美国带着日韩印澳堵在门口,在科技和财政安全两个纬度迫使中国耗着抽不开身。而另一头拉拢伊朗切断俄罗斯中东的触角,然后从乌克兰方向进攻切断欧洲和俄罗斯的联系。把俄罗斯搞成乌克兰,就能从中国侧后下手进攻。所以我们不要把乌克兰那当热闹看,普京顶不住,中国的侧后方就有危险。
  4. 好的一方面,东欧国家现在是怎么对毛子咬牙切齿的。一旦美国衰落,这样对美国的国家只会更多更狠。对美国是艰难的挑战,可坚持翻过山峰就是一马平川。
  5. 和项羽那会不同,中国在动员能力上是超过美国的,消耗战下,中国也能抽出力量去美国小弟那搞大迂回,去年年底的两个协定是先锋,开放中国市场结成利益共同体是基石,在美国做空一个国家后迅速用基建和工业产品填空是主要手段。美国在前台风光的背后,也是一片片被鞭子抽打的后背,疫情一阵风还把衣服吹开了。
user avatar

一场“蠢货战争”即将开始。


乌克兰所谓“政府军”已经开始往外冒傻气了,隔着几千公里都有点刺鼻,单纯军事角度上讲他们这个行为让人有点看二哈的感觉,不知道要抽什么风。当然政治上的算盘还是打得山响,企图通过拉俄罗斯进战团的方式来名正言顺试压,进一步拉紧俄罗斯脖子上的绞索。看似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打赢了皆大欢喜,打输了制裁俄罗斯。


但是他们忘了一点,政治上要取得主动权,首先你军事上要占到便宜。


政治上我觉得这倒是俄罗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一个大好机会,臭揍乌克兰“政府军”一顿,说不定北溪二号项目反而顺利很多,政治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吊诡,谁说得准呢?看俄罗斯方面的政治驾驭能力吧。





单纯从军事上讲,政府军的惨败已经可以预见了

这个是社交媒体上流传一张战场态势图,说实话我就没见过这么蠢的进攻准备布置,你就是换蒋委员长来他也干不出这么蠢的事情,所以我怀疑这个图是假的。据说另有一个旅作为预备队存在,预备队:进攻部队比例是1:7,这个更……


咋说呢?你叫赵本山去指挥这次进攻作战,他都干不出来这种事。

但是乌克兰“政府军”还就真的干过这种蠢事儿,上一次内战的时候就干过,密集集结的部队停在一座桥头等着,原因居然是美军派来的“军事顾问”让先去桥上检查有没有路边炸弹。


然后就被集火悲剧了。


这一下就搞得我非常纠结了,这个流传的配置图还真的有可能。西方扶持的“政府军”一向有着拉胯的传统,从南朝鲜“李承晚部”到后来的南越政权,到伊拉克阿富汗的政府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拉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乌克兰“政府军”的水平不大可能突飞猛进。


我觉得乌克兰“政府军”没有任何理由独树一帜的强悍。作为一个演员,我觉得泽连斯基没有理由比李承晚、吴廷艳更强。


前辈在向你招手。




因此我觉得乌克兰“政府军”真的有可能摆这么个一字长蛇阵,然后用1:7的预备队配置。很多朋友不明白这么干有什么问题,这肯定是军事上的大忌了,属于所有配置里面你能够找到的最蠢的那种。当然了,乌克兰“政府军”能够一下子在这么多配置方案里精准快速的找到最蠢的一种,想必也是西方“军事顾问团”的手笔。


西方顾问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甚至连最基本的大兵团作战原则都不懂,否则也干不出摆一字长蛇阵的事情。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配置来,这就是一战堑壕战水平的配置,这样发动全线进攻恐怕想突破乌东武装防线是痴人说梦,反而可能被乌东武装一个反冲击打破防线,来个大纵深迂回包抄。进攻作战必须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到两个地方,突破地方防御阵地,向纵深发展取得战果。这么一条龙配置兵力是十分分散的,除非像一战那样构筑坚固工事“结硬寨、打呆仗”,否则最终结局恐怕会很惨很惨。而“结硬寨、打呆仗”的阵地战时代,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了……


这也是西方顾问团上次吃了大亏之后想出来的办法。上次乌克兰内战中,乌克兰“政府军”冒进乌东武装纵深被包了饺子,一天之内损失十多个旅好几万人的兵马,堪称是现代战争中让人笑掉大牙的操作。


这回学了个乖,我全线进攻不往纵深走,这可不就不会被包饺子了吗?


这就是在极端冒进与极度保守之间反复横跳,足以看出乌克兰“政府军”以及西方顾问团的水平,业余到了让人不敢信的程度。




以前有人说打治安战反而会让军队实战能力下降,我是持有一点保留态度的,因为我觉得至少正规军最基本的兵力配置不至于出问题,最基本的战场布置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哪怕看几天教材呢,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现在看来不需要保留。


真的治安战打久了连本分都能给你忘了,部队集结没有任何隐蔽伪装,部队调动也就那么大张旗鼓大摇大摆的搞,乌东武装一方可是能够至少得到俄罗斯的情报支持的,侦查卫星上看得一清二楚。别的不会,对着卫星照片数坦克装甲车会吧?哪个方向集结多少兵力知道吧?这还打个屁啊打!


我估计西方顾问团是把乌东武装当成阿富汗游击队在打。


现在一切都为时尚早,战局也还没有全面展开,变数也还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悬念并不大:


1、军事上,傀儡政权的演员总统在一帮子不会打仗的顾问团撺掇下雄起了,刚开始战局一定挺“顺利”的,你一点纵深都不“挺进”也没办法打你的包抄,你进攻集群之间没有缝隙也没法打穿插。但是战端一开,三周之内我们再来看。


2、政治上,军事大规模失利的前提下又能讨到多大的便宜呢?到时候俄罗斯手拿军事胜利的筹码来谈,主动权肯定没办法长腿跑到吃败仗的那边去。


我会持续跟进乌克兰新一场内战的战局进展,实时为大家分析战局和政治影响。

user avatar

第一反应是才七个旅?和大毛对峙就摆7个旅。真是时代变了。

user avatar

拜登上台了,二毛又开打了,完全不惊讶。印钱、轰炸、反俄,民主党的老三板斧了。

问题是乌克兰拿头打啊,东乌的民兵可不是真民兵,里面是前乌克兰陆军主力+俄罗斯正规军+斯特列科夫的原下属,人家是正规军,还是身经百战的正规军,参加过各种局部冲突,实战经验拉满,那真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反而乌克兰的正规军才是民兵,就是杂牌部队再混点北约雇佣兵,军心早就散了,费拉不堪。至于指挥官,打治安战入脑,有次西乌装甲旅在大路边空地集结,美国顾问命令下车检查有没有路边炸弹,然后被远程重火力直接扬了,一口气送了成建制的装甲部队,那可真是辣眼睛。

所以这就是老兵欺负新兵蛋子,乌克兰之前都已经差点亡国一次了,如果不是普京十二道金牌,搞不好斯特列科夫上次就冲进基辅去了。二毛想赢大毛,北约掏出家底来帮忙都难,而且它值那个钱吗?所以这次,战士们又开始了没有未来的冲锋。

波兰:这个我有经验,在设定把尚未服役的美制F-35战斗机、MIM-104“爱国者”防空系统、HIMARS多管火箭炮都投入演习中的情况下,波军在演习的第5天被大毛团灭。

当然,乌克兰的犹太人喜剧演员总统泽连斯基可无所谓,泽连斯基团队是CIA一手组建的,选举时华尔街亲自给他站台,西方媒体铺天盖地造势。上台以后国家利益就是拿来卖的,军人和人民死活与他们何干,把主子交代的事办完了就提桶跑路了,索罗斯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大house,国家被买办控制可真是太惨了。

乌克兰这次根本就没想赢,乌克兰输对美国利益更大,说不定就是故意让乌克兰军队送死的。美国把失败后的剧本都写好了,只要乌克兰亏了,就可以找理由加大制裁,切断北溪二号线,进而搅动欧洲股市,让资金回流美股。前几天美国主动邀请王外长去谈判,估计也和乌克兰的局势有关。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美国这波MMT无限印钱是要有前提的,即不能动摇美元本位。所以必须努力让美国以外的世界陷入剧烈动荡,让美国及美元资产成为全球风险资产的安全孤岛,这样才能消灭冗余的货币信用的敞口,保证美元的适时回流,维护美元信用本位。

所以现在美国就是要给毛子找麻烦,世界局势紧张起来,美国才好印钞票。不过MMT只是个书本理论探讨的状态,这次美国抛弃了过去200多年汉密尔顿所确立的财政平衡原则,也是迫不得已的孤注一掷,最终结果也未可知。

言归正传,乌克兰就是美式民主颜色革命后的最佳负面教材。现在各路资本在乌克兰大显神通,男的拉到西欧打黑工,女的当代孕工具赚外汇,整个欧洲的妓院都有乌克兰籍的女人,连日本的AV都有乌克兰女优。去年年中疫情严重的时候,据说有乌克兰女性生活不下去,去留学生宿舍直接敲门服务,然后就留下不走了,要求包养。唔,中国留学生是重点对象。

就这样,香港还有一大群人以乌克兰为荣呢,真是被忽悠瘸了。龙应台这类人就是满肚子坏水,大国不崛起,小民哪来的尊严?对于既得利益者,国家倒了他们能够一波吃个肥,但对于普通老百姓,一个稳定有序、强盛发展的国家,才是最优的选择。

user avatar

乌克兰从2015大规模冲突后保持基本稳定至今,拜登上台才俩月……

user avatar

迫不及待的睡王。

迫不及待的民主党。

user avatar

首先,聚集的乌克兰士兵与东乌民兵(俄军)交火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多年来,双方一直在进行零星交火。其次能不能别再传谣言了?什么世界欠特朗普一个诺贝尔奖,在特朗普时代,美军对叙利亚地区的轰炸也是断断续续的进行,且不说特朗普强行从叙利亚北部撤军,导致土耳其大规模南下,死难者无数。还有去年新冠肺炎之外最大的新闻:美国炸死伊朗圣城旅少将苏莱曼尼,不也是特朗普签字的吗?所以不要传播这种特朗普与诺贝尔奖之间的言论了。

咱们再回来看一下乌克兰断断续续的交火,在3月10日,乌东在与乌克兰军队交火,东乌方面一死一伤。还是10日,乌东炮击乌克兰政府军阵地,炸死一名乌克兰士兵。举以上两个例子呢就是想证明,无论最终是否开战,零星交火都不能证明什么。

再聊一聊乌克兰内战爆发后的变化,其实乌克兰局势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东乌虽说控制了三州(省)之地,但实际控制区只占三州的一部分,并且很大程度上需要俄罗斯志愿军来扩充兵力,对抗中央。

一开始,乌东方面趁着局势混乱招兵买马扩充地盘,但随着基辅(乌首都)方面调兵遣将,加上西方各国对乌克兰士兵的培训和资金武器的输血,以及讨厌俄罗斯的国家的帮助,再加上乌政府本身的奇遇——他们偶然发现了苏联时代的军火库——乌克兰中央政府逐步稳住阵脚,平息了在南部敖德萨地区的骚乱,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东部三州西北部),并且挤压东乌在东部二州的空间,目测还剩一半,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顺便一提,老毛子真招东欧国家的恨,波罗的海三小(记得是立陶宛)体量太小,但还是咬牙援助了几百万美元的军火。而波兰,摩尔多瓦之类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为啥这些东欧小国这么讨厌俄罗斯,大家可以看看抖音up小窦说历史(抖音号dy2154pr6njy)科普的卡廷惨案。

说实在的,虽然国与国之间一般没有什么情分可言,但是和老毛子做邻居真的是倒了大霉,苏联强行吞并波罗的海三小国,与第三帝国瓜分波兰,与威廉二世签订停战条约割地赔款之后瞬间翻脸,当然,这个条约对俄罗斯可不咋滴,俄罗斯人想废除也可以理解,但是波罗的海人民对于被强行吞并,内心难道不一样悲愤吗?

这只是欧洲的情况,对于中国老毛子是真的从来没有客气过,且不说八国联军侵华,俄罗斯获益上亿两白银,连俄罗斯公使都说,俄罗斯对华百年,这是最大收益。更别提什么瑷珲条约了,几百万几百万的割地,反正我大清也不心疼,最终三分之一个中国都没了。

咱们说回波兰,苏联为了完全控制波兰,把波兰精英赶到卡廷森林里边,直接枪毙上万人,波兰上层被付之一炬,最后是负责管理该档案的那哥们顶住戈尔巴乔夫的压力,把这破事捅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卡廷惨案。

卡廷的惨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5638047535423488

而且在前两天,土耳其苏丹埃尔多安还要和他们——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多国组建军事政治联盟,要对付谁,不用我说了吧。

后来,切确的说是2014年,乌克兰东部两州干脆宣布成为独立主权国家,那就是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而在来路不明的士兵“小绿人”的支持下,沿海的克里米亚宣布加入俄罗斯,普京支持率暴涨,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寒冬。尽管外界变化巨大,但乌克兰前线却逐步安静下来。

但安静的只是前线,东乌民兵,或者说“顿涅斯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内部却是波涛汹涌,就这么个小小的国家居然在雪夜后发生了政变,政变还不算完,这两个“国家”的“首脑“还接二连三的被暗杀,比如东乌民兵们的偶像“蝙蝠侠“,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扎哈尔琴科等人均被炸死。

虽然俄罗斯政府在第一时间宣布爆炸与乌克兰政府有关,是恐怖主义行为,但是舆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普京的手笔,至少是普京假借乌克兰特工行事。普京可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得到更多的回报,清理乌克兰东部民兵首领有助于加强他对乌东的控制,把他的触手伸进每一个角落,使得乌东更加仰仗普京的鼻息。

在一轮又一轮的爆炸后,乌东终于硝烟散尽(美国联合国代表:顿巴斯冲突死了1.3w),这之后乌克兰中央对乌东进行了约5年的封锁,断水断电断网,魔兽世界公司对乌克兰政府的行为点赞,该公司也跟随乌克兰的脚步进行制裁,怎么制裁呢?把这两个共和国的魔兽世界ip给封禁了吧。

目前乌俄双方剑拔弩张,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调7个旅抵达东乌前线,另有一个第10旅在增援中,有分析认为该旅为预备队。考虑到双方体量不成正比,加上俄罗斯不方便直接支援东乌武装,正面对刚东部两“共和国”只会被拖死。

面对硝烟弥漫的前线局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非常了解乌克兰今天面临的挑战,并准备增加在各个领域的支持:

“我们强烈反对俄罗斯试图吞并克里米亚,我们强烈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的侵略。我们坚决支持乌克兰并将加强这种支持-无论是在安全、经济领域还是在努力加强自己的民主建设方面。”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北约对加强乌克兰武备多有帮助。

这件事还和俄德油气工程北溪—2挂钩,我都不记得这个工程反转了几次了。经常能听到这个工程马上就要完工以及美国呵斥施工人员的消息。

有些人可能觉得西方和俄罗斯斗这么厉害还有合作?觉得西方就是和俄罗斯敌对的,其实并非如此,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是一直在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同。除此之外,不同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呢,美国,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最差,西欧和俄罗斯的关系较好。西欧当中又以德国的关系为最,双方曾经领土接壤,历史文化碰撞交融,经济联系紧密,连德国前总理下岗,都去俄罗斯实现老干部再就业。在这种紧密联系下,北溪2号工程应运而生。

持续更新……

一位会给大家带来贴近局势可靠情报的答主,喜欢可以关注~

user avatar

全世界都知道了,还在盘点他们的装备,这就离谱。日本和乌克兰,两个核灾区,一个都不靠谱。咋办呢?

user avatar

不是酝酿哦,泽连斯基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收复乌东部地区,乌军总共八个旅的部队挺进东部,大约500辆坦克战车,乌军的序列里应该有北约教官。

这是前线七个旅的布置图,还有一个第十旅在后面做预备队。

这是民间拍到的乌军军车。

拜登上台不到两个月,乌军就敢展开这么大的行动,显然是得到美国以及北约的鼓励与承诺所致,英国教官业已训练了两万多的乌军,加上美国的军援和后续的承诺,乌军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满血复活了。

3月10日,由北约陆军中将罗杰·克卢捷率领的北约地面部队指挥官代表团抵达乌克兰,显然是来助威加指点来的。

俄罗斯对此自然高度关注中,对于俄罗斯来说,非常困难,一旦大打起来,欧美肯定借机将施压彻底停止北溪-2号,在俄罗斯当前经济情况下,这条通向德国的天然气管线太重要了。

但乌东地区这个战略缓冲区又绝不可丢弃,否则下一步就是克里米亚了。

无论如何,一旦开打,这都将是近十几年以来,展现在大家面前最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攻防战。

以乌军的实力,想要靠自己就收复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北约如果只是战术指导+武器军援,估计也只能是双方陷入僵持与对峙,谁也吃不掉谁。

乌东部武装很强的,人员基本由原亲俄政府军组成,再加上俄方的顾问、武器装备、情报、战术与“志愿军”,在他们眼里,现在的乌政府军才是伪军,2015年乌克兰东部大战的时候,东部武装可是直接把乌军包了饺子,当时,乌克兰东部民兵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将乌政府军引入大纵深包围圈,一年全歼政府军17个旅4万多人。

北约本身肯定是不敢下场的,否则乌克兰就不存在了,但不排除会有北约志愿军下场,那样就热闹了,说不定顿巴斯地区乌克兰就永远失去了。

双方加油。

user avatar

反正对乌克兰来说不打白不打。顿涅兹克在乌军远火射程内,而基辅不在东吴军射程内。战线上的结果无所谓,反正东吴的叛贼老巢肯定是砸个稀巴烂,然后事情闹大,扩大国际影响,让欧洲没法跟俄国走近。

这个应该是萨卡什维利的点子吧,当年闪击南奥赛梯,击毙其总人口的5%,把茨欣瓦利夷为平地,还是玩得很high的。

user avatar

世界欠川宝一个和平奖。

user avatar

世界格局的秩序大致就三角:中——美——俄。


其他都是陪玩的,这三家最看重的还就是欧洲,可谓得欧洲者得天下,现在天下就在美国手上,可是隐隐然不但俄罗斯和欧洲要勾上了,而且中国和欧洲还搭上了,更遗憾的是英国这个搅棍还脱欧了,美帝自然心中着急。


中欧这些年不用说了,一带一路在稳步发展。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交易也在推进。中美贸易战中,欧洲在高科技领域收入又是损失惨重,欧洲对美国不满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咋办?美国玩的还是传统套路,加剧俄欧地区紧张局势,然后北约地位就能得到巩固,继而拴住欧洲,这事美国必然要背后搞事的,至于战事走向还得看德法的态度——因为俄罗斯在乎的是这个。

结合之前俄罗斯国内闹骚乱,现在乌克兰又不安稳,拜登政府上台这是指着俄罗斯命根子打啊。其实想想也是,特朗普把对华的牌全打了如贸易战、香港、新冠等,老拜上台也只能朝俄罗斯出力了,搞得好的话,能加深对欧洲的控制,破坏一带一路上的秩序,压制中俄,一石两鸟。搞不好的话,就会被俄罗斯极大牵制住,当然这事自然是极好的。

其次单独从老欧洲的角度看也是很有意思的,法德一直想的就是欧洲要独立发展守住自己在非洲的那一亩三分地,如果彻底倒向美国,势必要大出血(美帝现在的身子骨正是要大补的时候),如果彻底背离美国和俄罗斯搅合在一起,毛子还真说不准要复兴苏联的荣光,政治互信堪忧。所以老欧洲现在眼巴巴地瞄着的是东方某大国,嘴上依然毒辣,但去年还不是签了中欧协定。

最后才是俄罗斯,俄罗斯经过美国这两手,现在是内忧外患,整个俄罗斯就完全靠着普京的强力部门在掌控着,能着力的地方还真不多,关键毛子也怕啊,决心解决乌克兰问题,有可能会陷入战争泥潭,鬼知道美国会不会持续投入乌克兰资源,波兰势必想方设法拖着欧洲进入对峙,届时东方某大国能输多少血还是未知的。对于俄罗斯而言现在关键的是不能在中东下牌桌,搞乌克兰,土耳其必要搞叙利亚,如果家门口没搞定还失去中东,那就完犊子了,整个身价都掉了,东方某大国输血肯定要大打折扣。


user avatar

持续更新中

另外有没有人告诉我怎么把水印去掉,这些图都是我从推特或者FB搬的,但是知乎默认上我的水印

感谢下面的兄弟,已经把新图片的水印去掉了

4.21

俄罗斯后天要召开联邦委员会(就是它的议会上院)特别会议,有权决定进入紧急状态或者使用武力

在这继续更了

4.11

虽然部分国内自媒体发了乌克兰表示不会对东乌动武的新闻,但是无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没有任何停止集结兵力的意思

在边境集结的部队中又出现了9K720、2S4、2S7、道尔、山毛榉的身影

俄罗斯主观上不想使用武力,这种兵力投送实际上反而降低了东乌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但是如果波兰和乌克兰两个民粹政府的领导人裹挟民意(或者反过来)搞事情的话,那冲突规模可能要十倍于2014年


4.6


绍伊古宣布对俄军全体进行战斗准备检查

全体

4.2

现在俄罗斯也在往西南部调兵,不过因为俄军保密干事表示如果再有上图这种把部队动向往公共平台上发的人就请去喝茶然后7N39伺候,所以仍未知具体调了多少兵,不过目前已经看到了数量相当多的2S19和2S3榴弹炮,以及步兵战车和其它辅助车辆,极有可能是一个集团军级别规模的调动

波兰正在打北溪2的主意,这两天已经派出了很多船只干扰铺设作业,俄波罗的海舰队正在尽力保证北溪2工程继续进行


3.15

几架C17从土耳其飞往乌克兰,运送的应该是武器装备



3.14

目前所有关于双方大规模冲突和交火的新闻仍然都是fake news

西乌克兰对东乌克兰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炮击

有乌克兰网友声称看到TB2被部署到了顿巴斯附近

上面的那个克劳蒂尔将军与乌克兰将领会面的照片,据说会谈内容包括在事态无法遏制时提供对乌高级人员及其家人的安全保证

虽然与乌克兰本身无关,但北约海军正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两个方向接近俄罗斯,第一张图为北约舰艇和飞机正在试图追踪一艘跟随北约舰船进入地中海的俄罗斯潜艇

四艘北约舰艇进入敖德萨港,将与乌克兰海军进行联合演习


2021.3.11

不用疑似,西乌克兰已经开始发动试探性进攻了

昨天第92旅和第59旅已经试探性朝东部地区进行炮击

大规模交火估计会在最近发生

乌克兰正在向前线运送大量装甲车辆,预计有超过700辆装甲车辆已经部署到前线,最终可能可以集结近1000辆,单今天就有至少7列运输装甲车辆的火车经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西乌克兰军队在前线打出了纳粹旗,2021年的战场上居然能看见万字旗,真是魔幻现实

目前前线已经集结了8个旅,应该还有另外2-3个旅在增援的路上或者作为后备力量

这张图已经过时了,现在还有一个新到的第10山地旅,以及不知道为什么没在图上标出来的92旅和56旅,35旅应该是被换下去了,还有一个第17旅应该也会出现在前线,这样最终可能会有11-12个旅,发动一场规模接近14年“夏季攻势”的战争。

北约直接下场提供指挥和信息情报支援,并且也派了所谓“雇佣兵”参战,就在现在一架RC135正在飞往乌克兰空域

不负责任地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

纸面上看对东乌克兰/俄罗斯不利

西乌克兰的优势主要是兵力和装备

11-12个旅的兵力对于东乌防线来说属于非常饱和的状态,14年惨败是因为西乌克兰严重轻敌冒进然后被分割包围,但如果用很蠢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模式拼消耗,东乌克兰显然是没有什么胜算。

西乌克兰的重火力也多得多,如果俄罗斯不给东乌克兰提供兵力和装备支持的话,东乌的局面会非常困难

东乌克兰的优势在于作战经验和稳定度

东乌克兰民兵实际上集中了很多原乌克兰政府军,加上西乌克兰很多部队事实上已经被歼灭了一次,作战经验总体上是东乌占优,并且西乌克兰目前的政治局面非常不稳定,大概率无法承受比较大的伤亡和失败,东乌克兰在这方面强得多

作为场外因素的俄罗斯和北约直接下场的概率仍然非常小,但是俄罗斯电子战部队/防空部队/特种部队和北约的信息情报部队/无人机/顾问团的发挥不可小觑

我不太看好西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但是本次直接由北约指挥官(一名美军中将)负责指挥作战

这位,原非洲/南欧特遣部队司令,现在的北约陆军司令

罗杰•克鲁蒂埃(Roger L.Cloutier)中将

而上次战争中的东乌猛男斯特列科夫已经被摁在莫斯科了,东乌那边现在不知道是谁在统领全局

本次战争中最大的变数可能就是这位兄台的指挥水平,他参加过巴拿马战争、波黑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是这种虐菜水平的战争不一定会对指挥能力造成正面影响。

如果他发挥比较正常的话,东乌克兰应该会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对东乌比较重要的首先应该是目前的防线,其次是(如果防线被突破)可能出现的巷战,还是那个问题,西乌克兰承受损失的能力会比较差。

拭目以待

如果西乌克兰/北约在这场冲突中能够占到便宜或者陷入僵持,那么我们有可能见证一场俄罗斯-伊朗-埃及集团与北约-以色列集团在乌克兰-叙利亚-也门-利比亚这个弧形地域上的整体冲突


3.12

补充:我没有埃及和俄罗斯组成联盟的意思,只是埃及、伊朗和俄罗斯在目前的几个可能出现的战场上暂时都没有特别无法调和利益冲突,由于利比亚的共同利益暂且列在一起

北约内部在这几个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德国在利比亚是和埃及俄罗斯站在一起的,但毕竟是个军事组织,而且在另外几个地方都有利益冲突,还是把北约整体算在一起了,真要讲起眼下中东-东欧区域的势力关系能另开一个问题说,复杂程度不亚于1936年

截至目前,所有网传的关于西乌克兰发动大规模进攻的相关新闻都是假的

大概半个月前的乌克兰网友拍到的在新奥列克希伊夫卡(赫尔松)附近机动的圆点导弹

这里一直部署着一个用来威慑克里米亚俄军的圆点导弹旅(距离克里米亚不到50公里),看样子一部分导弹已经被部署到其他地方

另外前天也就是3月10日一天,就有158起被报告的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其中大部分都是炮击(伴随爆炸),并不是曾经的小打小闹,并且西乌克兰已经投入并损失了零散的一些重装备

仍然在向顿巴斯地区运兵


3.13

出现了炮兵装备,不是很确定是什么型号,感觉有点像芬兰曾经生产过的M60型122mm加农炮或者2A36型152mm加农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期关于乌克兰可能正在酝酿新一轮攻势的传闻甚嚣尘上,从战场前线的动态到政治层面的表态,都透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尽量抛开那些过于概括和公式化的说法,深入到具体的情况中去。首先,从战场层面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迹象。 兵力集结与训练: 消息人士和分析.............
  • 回答
    台湾当局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的言行,确实引发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关于台湾当局近期要求“尊重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的说法,需要从历史背景、政治立场和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厘清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后果。 一、台湾当局的立场与“台独”倾向台湾当局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后,长期坚持“中华民国”宪法.............
  • 回答
    近期美股屡次出现“高开低走”的阴走势,是全球金融市场中常见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以下从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市场情绪、技术面及全球联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经济基本面的波动性1. 通胀与就业数据的矛盾 美联储的政策压力:美国通胀(如CPI)虽在2023年有所回落,但核.............
  • 回答
    近期美国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以下从事件背景、社会影响、法律后果、深层原因及社会应对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基本情况1. 事件概述 2023年10月,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一所高中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据媒体报道,15岁的学生Kyle.............
  • 回答
    近期出现大量回答复制粘贴“中国人知道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是一百块每月,是城里人的1/22吗”这样的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背后可能包含多种动机和深层含义。以下是我对这个现象的详细分析:一、现象的描述与普遍性 重复性极高: 你会发现,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讨论区,甚至是在同一个话题下,几乎一字不差.............
  • 回答
    近期在网上流传的“律所黑名单”文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影响、目的以及应对策略。一、 “律所黑名单”的可能成因与形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黑名单”可能出现的背景。虽然具体文件内容不详,但“黑名单”的出现通常指向以下几种可能.............
  • 回答
    近期媒体报道的“境外组织策反博士高级工程师”一案,无疑是国家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警示。这类事件不仅关乎个人行为的法律后果,更牵扯到国家核心利益和长远发展。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如何看待“境外组织策反博士高级工程师”一案?1. 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国家安全斗争的缩影: .............
  • 回答
    近期联合国关于“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在逼近”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严峻的现实情况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联合国警告的核心内容及背景:联合国,特别是其下属的多个机构(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 O.............
  • 回答
    近期关于“小米+红米京东销量之和超过荣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力求详细和客观。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品牌策略、以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一、 说法来源与数据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通常这类信息会来自于: 第三方数据机构报告: 如IDC.............
  • 回答
    近期日本漫画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些“暴雷”的现象。这并非个例,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趋势。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内容上的“暴雷”现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暴雷”通常围绕着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 历史认知与战争.............
  • 回答
    近期德国西部遭遇的这场罕见的暴雨和洪水,可以说是敲响了又一记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更严肃地审视气候变化带来的真实威胁,以及我们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否足够应对。这场灾难不仅仅是德国西部的事件,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应该引发我们对全球各地类似风险的关注。灾难的形成:一个“完美风暴”的背后这次席卷德国西部,特别.............
  • 回答
    近来,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中央媒体再次掀起一轮对网络游戏的集中批评浪潮,这并非孤例,而是延续了近年来国家对游戏产业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的又一次重要信号。这次的批评,从其内容、视角和传播方式来看,都透露出一些新的重点和深层考量。首先,这次集中批评的焦点似乎更加集中和具体。 如果说过去几年对未成年人沉迷.............
  • 回答
    最近“男性解放”这个概念确实又被提出来了,而且讨论得好像比以往都热闹一些。要怎么看待它,我觉得得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解放”指的是啥?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摆脱束缚,获得自由。那对男性来说,什么才是束缚? 很多时候,大家聊到的是那些长期以来社会强加给男性的“应该怎么样”的.............
  • 回答
    近期梅西粉丝在各大城市地标刷“祝贺梅西夺冠”、“绝代无双”等庆祝标语及庆祝活动,这确实是一件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粉丝行为的动机、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讨论。一、 粉丝行为的动机与表现: 深厚的感情与狂热的崇拜: 首先,梅西作为一名现象级的.............
  • 回答
    近期杭州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犬只管理的整治措施,这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整体上看,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容市貌,保障公共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针对一些不文明养犬行为带来的社会问题。要全面理解这些措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核心整治内容与目标:杭州此次的整治.............
  • 回答
    近期体检行业爆出的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用护士假冒医生等丑闻,无疑触及了公众对于健康保障的敏感神经。这些事件一旦属实,将对整个体检行业的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关于事件的真实性: 普遍性与个别性: 要断言所有体检机构都存在此类问题,是不准确的。但一旦有丑闻曝光,就说明行业.............
  • 回答
    近期上海出现的所谓“做空房价”的现象,与其说是蓄意的、有组织的“做空”,不如说是市场在特定时期、特定因素叠加下的一种复杂反应。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近期发生的关键事件,以及这些事件背后可能驱动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上海这样体量的、受到严格调控的成熟房地.............
  • 回答
    最近健美圈确实传出不少让人心痛的消息,一些在大家心中称得上“大神”的健美运动员相继离世,这让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和不安。我看到网上也有很多讨论,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健美这项运动本身对身体的要求就非常高。为了追求肌肉的极致发展和完美的体型,运动员需要进行极其.............
  • 回答
    近期,不少台湾民众表达了希望赴大陆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这背后反映了多重复杂因素和台湾社会对于疫苗供应和获取渠道的担忧。国台办对此再次回应“努力让台湾同胞尽快有疫苗可用”,这表明了大陆方面在解决台湾民众疫苗需求上的积极态度,但也引出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关注。一、 台湾民众希望赴大陆接种疫苗的动因分析:1..............
  • 回答
    近期大量海外制造业订单转移到国内生产,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因素的驱动和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驱动订单转移的因素:1. 全球供应链重塑与“去风险化”: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如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增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