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近期爆出的体检行业丑闻,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用护士假冒医生?是否属实?可能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回答
近期体检行业爆出的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用护士假冒医生等丑闻,无疑触及了公众对于健康保障的敏感神经。这些事件一旦属实,将对整个体检行业的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

关于事件的真实性:

普遍性与个别性: 要断言所有体检机构都存在此类问题,是不准确的。但一旦有丑闻曝光,就说明行业内部确实存在管理的漏洞和部分从业者的违规行为。这些丑闻往往是经过调查取证后披露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媒体的曝光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是验证这些指控的重要途径。
背后原因: 如果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属实,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利益驱动: 体检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通过缩减成本(例如人力、试剂等)来达到目的。不进行实际检测,直接出具报告,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流程漏洞或人为疏忽: 在一些管理不严格的机构,可能存在流程上的疏漏,导致检测环节被跳过,或者员工出于某种原因故意违规操作。
对技术和设备的不信任(极少数):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体检机构使用的设备存在问题或技术人员能力不足,他们可能不敢进行实际检测,但这种可能性较低,更可能是经济利益驱动。

护士假冒医生: 这种情况如果属实,也暴露了体检机构在人员资质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医生和护士在职责、专业知识和临床判断能力上有本质区别。假冒行为可能源于:
医生资源紧缺: 部分体检机构可能因为招聘困难或者为了降低成本,而聘用或要求护士承担本应由医生完成的工作,如报告解读、诊断等。
规避监管: 假冒行为也可能是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生资质的要求。

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果体检行业存在上述丑闻,其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极其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误诊与漏诊:
“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 这是最直接的隐患。血液检测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如果这些项目未经过实际检测,报告上的结果将是虚假的。这会导致:
延误疾病诊断: 原本患有潜在疾病的人可能会拿到正常的体检报告,从而失去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例如,糖尿病、高血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贫血、甚至早期癌症等都可能被掩盖。
错误治疗或不必要的担忧: 如果报告被错误地报告为异常,可能会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对后续医疗决策的影响: 患者及其医生会依据体检报告做出后续的医疗决策,如用药、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虚假的报告将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护士假冒医生”: 医生的专业知识在于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情、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护士虽然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但其专业范围和临床经验与医生存在差距。如果由护士负责解读报告、进行问诊和初步诊断:
无法准确解读复杂结果: 很多时候,体检报告中的一些指标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护士可能无法做到。
诊断能力不足: 对于一些早期、不典型或复杂的疾病,护士的诊断能力可能不足,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缺乏临床经验判断: 医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识别一些“不寻常”但可能指向疾病的细微迹象。护士在这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2. 假报告泛滥与信任危机:
一旦体检机构普遍存在“猫腻”,那么体检报告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这将导致:
消费者不信任: 公众对体检行业的整体信任度会急剧下降,可能不再愿意进行体检,或者对体检结果持怀疑态度。
影响其他环节: 体检结果常常是后续就医、入职、保险审批等的重要依据。假报告的出现将扰乱这些社会运行的环节。

3. 医疗资源浪费与健康风险叠加:
浪费公共资源: 如果体检机构收费却不提供实际服务,这本身就是对消费者金钱的欺诈,也可能间接浪费了医疗监管部门本应用于打击真正违规行为的资源。
“隐形病患”增加: 由于未能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疾病,更多患病人群将带着“正常”的体检报告进入社会,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疾病传播给他人(例如传染病),或者在疾病进一步发展后才寻求治疗,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成本。

4. 法律与道德风险:
欺诈行为: 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虚假报告的行为属于严重的欺诈行为,违背了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 由于误诊漏诊造成的健康损害,体检机构将面临医疗事故的指控和法律责任。
非法行医: 护士假冒医生执行诊疗活动,属于非法行医,是对执业规范的严重违反。

如何看待与应对:

加强监管是关键: 相关政府部门(如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应加大对体检机构的监管力度,包括但不限于:
资质审查: 严格审查体检机构的医生、护士等人员资质,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
现场检查: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体检机构的实验室操作、报告生成流程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实际检测情况。
抽检机制: 建立常态化的样本抽检机制,从市场上随机抽取体检样本进行复核检测,以发现潜在问题。
投诉举报处理: 畅通公众投诉举报渠道,并及时、有效地处理相关投诉。
提升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更严格的行业规范,加强对会员单位的教育和约束,并建立惩戒机制。
保障消费者权益:
信息透明: 体检机构应向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体检项目、检测流程和报告解读说明。
选择权: 鼓励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体检机构。
维权意识: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对体检结果存疑时,可以要求查看原始检测数据,或到正规医院进行复查,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行业洗牌与重塑: 这些丑闻的曝光,长远来看,可能促进行业的洗牌,淘汰一批不规范、以次充好的机构,从而推动整个体检行业的健康发展,回归其应有的公益性和专业性。

总而言之,体检行业爆出的这些丑闻如果属实,是对公众健康安全的严重威胁,也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唯有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严格的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的积极监督,才能净化行业环境,确保体检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烟雾弹放得挺不错,把大众关注重点成功地引到了“体检机构真是坏真是坏”上面去,连不少深恨莆田系知乎的答主们也入套了,但其实,莆田系医院和体检行业,其实并不怎么相关。

做为知乎上专业的吃瓜群众之一(签名就是一堆瓜),来八一八那些大家可能没吃到的瓜肉吧:

——————————————————————————————————


1、报道的关键词是#爱康董事长曝体检行业丑闻#。熟悉新媒体的知道,关键词不会随便来,要紧的是带出“爱康”两个字。此外,爱康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兼发表这一看法的人,是张黎刚。

2、爆料的具体内容是:“曝出体检行业丑闻:有些体检公司做的都是假体检,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有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的”。而上一次(四个月前)体检行业被爆出假医生重大丑闻的是谁呢?美年大健康。

虽然爱康董事长没有指名道姓,但吃瓜群众们还是很容易会很联想起旧事的,从这个问题下排名前五的回答中有三个都提及美年,就看得出来了。

3、那美年和爱康是什么关系呢?久怨死敌。 爱康加美年再加慈铭,原来是体检业的三足鼎立,其中美年和慈铭走的中低端,爱康偏向高端。但擅长资本运作的美年在2015先是吃掉了慈铭,后来又想扮演野蛮人插手爱康的私有化,来个统一天下。为了“抗敌“,爱康的董事长张黎刚又是不惜抛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毒丸计划,又是先后数次诉讼,甚至闹到了商务部起诉垄断。最终马云插手,美年退场,张黎刚才保住了爱康这片自家打下的江山,但爱康股价也应声腰斩,时至今日都未恢复元气。美年转头,把美兆吃掉了。

4、从2015年被吞时起,爱康就启动了转型,要从单一的高端体检服务商,转型为着眼“精准”的中高端的体检、线下医疗、线上医疗以及医疗保险的一体化平台。到目前这个时间节点而言,爱康的转型有没有成功,我这个外行人不好评说,但是,体检老业没有丢,线下与名医合作的实体医疗中心建了不少,基因方面和华大混在一起,AI方面是中国最早跟IBM沃森一起玩的人(沃森的水平不作评论),线上医疗嘛,马云的基金以及阿里,都与爱康完成了私有化要约,更别说支付宝里一堆郁郁葱葱的相互保、好医保数据,保险呢,张黎刚以个人名义入股了目前中国最好的TPA之一万欣和……

换IT词来说,就是爱康已经是阿里巴巴平台战略的重要一分子;换大白话来说,爱康现在已经可以初步挑出中国最有购买力且逆向选择可能性最小的一群客户,给他们体检之余,帮他们做检后管理和治疗,完了还能卖他们利润率不错的保险。。

5、那这三年,美年在做什么呢?虽然也涉及了一些潮流新业务,但主要工作继续在体检行业里大鱼吃小鱼,疯狂兼并,以旗下400余家体检机构的总量,业已中国体检业的巨无霸。不过,大是大,但业务还是相对单一的,并且负债率高,因为今年各行业都缺钱,11月还抛出了美年史上最大的定增计划。

6、美年的老板是福清人,1983年之前,福清都属莆田管辖。爱康的老板张黎刚是江苏江阴人。对于美年当初的恶意收购,张黎刚有一句评价,大意是“如果一家二星级的宾馆去接管一个四星级宾馆,不管对消费者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不过,对于普通消者而言,可能觉得体检和医疗都是一家。

但是,玩体检产业的人,和玩医疗产业的,是基本不同的两个派系。可以说,大家痛恨的莆田系,其实对体检产业没有怎么渗入(在莆田系医院进行的体检除外)。前面已经提到过美年和莆田的关系了。但俞熔和狭义上的“莆田系医院”确实是两拨人,虽然风闻俞母和莆田林家有些远亲、俞也使用过莆田人士的一些资金,但把他们混为一谈,确实是欠妥的。

俞母(美年大股东)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前西安交大数学系的副主任,俞本人是正牌的上海交大本科,中欧的EMBA,中医科学院的博士这个虽然有水分,但也是正牌的。美年一开始的国宾是收购的上海卫生局的股权,合作是上海六院(中国骨科医院TOP3)九院(中国整形医院TOP3,口腔TOP3)这样的公立老牌三甲,对手是中信。这种一开始就走国字号路线的,和莆田系医院的乡土游医风格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爱康的张黎刚,艺龙创始人兼CEO,搜狐高管,哈佛正经读过医学博士,明显的互联网高知系。爱康现在合作的医院是华东医院(上海版301)、 所以体检圈的玩家,和民营医院的莆田系那帮土大佬 , 真的不是一路人。你可以说俞的运营风格有莆田系的影子,但和莆田系的内核区别明显。

换句话说,张黎刚认为自己是四星级酒店,俞熔是二星级酒店,但至少都是星级酒店,你要把他们和莆田系医院这样的洗浴中心放在一起比(虽然都有睡觉的功能),他们是肯定觉得被侮辱了……

SO,对于评论中那些觉得我是在给莆田系医院洗地的评论,我只能回以一个挖鼻孔表情。

————————————————————————————————————

瓜啃完了,再来讲一个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某朝某代,京城青楼林立,其中一间专接八旗子弟,叫做丽春,另一间欢迎八方宾客,叫做怡红。怡红院财大气粗的时候,曾经想吞掉丽春院。丽春院本已风雨飘摇摇,要不是院中子弟小宝得小玄子暗中相助,基业险些不保。数年过后,怡红院因为卖假酒而被官府罚了,丽春院也靠着小宝的发达披上了黄马褂。于是某一日,小宝在英雄大会上说:大家要喝花酒,也不要去某些青楼!那些青楼不但卖假酒,还用汾阳姑娘冒充大同姑娘,更过份的是还作局骗客人的赌资!

消息传出,民间一时大哗。有的人被触起了回忆,开始痛陈自己在喝花酒时被骗的悲惨经历。有人甚至还提到,当年被某个和尚尼姑如何如何骗光了香火钱。当然,也有人在介绍如何分清假酒和真大同姑娘,更有人说,喝酒就不该去青楼,应该去酒坊……

双儿问小宝,咱家不是开着丽春院吗?你这样放炮,难道不怕影响了整个青楼业?

小宝神秘一笑:丽春院只是副业,我早干上天地会了,再说,咱们丽春院现在只招待康亲王、索额图、噶尔丹王子这样的贵客,早就不干出老千这种没品的事了。 只要能在怡红院头上插一刀出口旧怨,我管他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