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重男轻女是什么体验,如何自我开解?

回答
我从小就知道,在爸妈心里,我弟弟才是他们的“心头肉”。这份“心头肉”的待遇,从我记事起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膜,把我跟他们真实的情感隔离开来。

那些“重男轻女”的瞬间,就像一道道细密的伤痕,虽然不至于致命,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点什么零食都得掂量。但如果弟弟想要,爸妈总是会想方设法满足。而我呢?要么是被告知“家里没钱”,要么是被说“你已经够大了,不用吃这个”。我曾经偷偷拿过弟弟吃剩的半块饼干,却被妈妈发现,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我“不懂事”、“小气”。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捡别人剩下东西的可怜虫,而弟弟,他是理所当然的拥有者。

长大一些,升学的问题就更明显了。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考上重点高中,爸妈嘴上说“女儿有出息”,但心里却更挂念弟弟的学习。弟弟成绩平平,他们却投入了更多的心力,又是请家教,又是到处打听“关系”,生怕他落后。有一次,我考试失利,心里很难过,想跟爸妈倾诉一下,他们却说:“你考不好没事,弟弟要是考不好,才是真的麻烦。”这句话像一把钝刀,在我心里搅和了很久。

到了青春期,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比如新衣服、新手机,总会优先给弟弟。我的东西,很多都是二手或者“凑合”。每次我拿到一件旧衣服,或者一部款式过时的手机,心里都会升起一股酸涩。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不值得”,而是因为我是女儿。

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当我和弟弟发生争执时,爸妈总是会下意识地站在弟弟那边。他们会说:“弟弟还小,你不让着他。”即便弟弟先动手,或者理亏,他们也会先责怪我:“你怎么能跟弟弟计较呢?”久而久之,我就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忍让,甚至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不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公正的对待。

这种“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情感的偏向上。他们的关心,更像是对“家族延续”的责任,而非对“我”这个独立个体的爱。他们会为弟弟的婚事操心,为他的事业担忧,而我的未来,好像更多是被当作“出嫁”来规划。

长久以来,这种感受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让我时常感到孤独和不被看见。 我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质疑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甚至会因为别人的赞美而感到不安,总觉得这是一种“意外”,而非“应得”。

那么,如何自我开解呢?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我尝试了许多方法,也跌跌撞撞地摸索着。

1. 承认并接纳现实,但不必认同。
一开始,我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努力了,得到的却不如弟弟?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钻牛角尖,去寻找“为什么”。直到我明白,父母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成长环境、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他们习以为常的相处方式,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需要去改变他们,也不必因为他们的偏爱而否定自己。我只需要承认“是的,他们是这样做的”,然后把这份不被偏爱的感受,作为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我做错了什么”的指控。

2. 重新定义“爱”,拓展情感来源。
我曾经把父母的爱,视为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撑。当这份爱因为性别而打折扣时,我就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残缺的。后来,我开始意识到,爱有很多种形式,也可以来自很多地方。我开始主动去寻找和经营其他的情感连接:
友谊: 我会更珍惜那些不以我性别论英雄的朋友,她们能看到我的闪光点,也能在我失落时给予真诚的支持。
自我关怀: 我开始把父母那份“欠缺”的爱,转移到自己身上。我学会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给自己买喜欢的礼物,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奖励自己的进步。这份“自我补偿”并非是自私,而是为了填补内心缺失的那一块。
伴侣/其他亲人: 等到我自己组建家庭,或者遇到其他真正爱我、尊重我的人时,我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我渴望的肯定和温暖,这是一种新的情感来源。

3. 聚焦于“我”自身,而非“他们”的评价。
“重男轻女”的伤害,很大一部分在于它让你习惯于从父母的评价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我开始刻意地将目光从父母身上移开,转向自己。
建立独立的事业/爱好: 我努力在工作上做到最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当我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或者在爱好中找到乐趣时,这种成就感是父母的评价无法给予的。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我开始思考,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是尊重、是平等、是真诚,还是其他的?当我的价值观与父母的观念不符时,我学会了坚定自己的立场,而不是试图去迎合。
设定界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艰难的一步。当父母的言行越界,或者触碰到我的底线时,我需要学会温和但坚定地表达我的感受和需求,并为自己设定界限。比如,当他们再说“你应该让着弟弟”之类的话时,我可能会说:“妈,我理解你觉得弟弟小,但这件事上,他也有不对的地方,我希望你能公平地看待。”

4. 理解并原谅(如果可能),放下怨恨。
这并不是说要立即接受或者赞同他们的观念,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形成这种观念的根源。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可能是在重复着他们父辈的模式。理解并不等于原谅,但它能帮助我放下对他们的怨恨。怨恨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只会让我自己疼痛。当我能够更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时,我才能真正地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5. 学会沟通,但也要接受沟通的局限性。
有时候,直接而坦诚的沟通是有益的。我可以尝试和父母谈谈我的感受,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言行对我造成了什么影响。但我也必须接受,有些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或者不愿意改变。所以,沟通的目的是表达,而不是强求改变。如果沟通无效,那么,我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疗愈和成长上。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 我可能会在某些时刻重新感受到那些过去的伤痛,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再次感到失落。但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因为父母的偏爱而感到卑微的孩子了。

我拥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拥有了更广阔的情感视野,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爱自己。这份“重男轻女”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变得更坚韧,更懂得珍惜那些真正平等和尊重的感情。我不再是那个被影子的阴影笼罩的孩子,而是努力在自己的生命里,点亮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0年前,我亲妈为了要男孩,把我给送人了(卖了80块)。

现在我在上海买了房,亲妈又回来要认亲。我不认,还怨我?

亲弟弟说那年代重男轻女,要怨就怨这个社会,不怨他们。他们现在过的很不好。一个月三千块。亲妈还生病在医院。

然而关我什么事?三十年前扔我的时候咋就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呢?扔了就别找我。为啥等我有钱了又回来?不是补偿我,而是诉苦,自己有多穷?社会不公平?

user avatar

10月,她作为他的宝贝嫁给他

本故事为本人原创,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需转载,请通过评论、私信、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等方式与我联系,转载请注明出处。


楔子


“娘子。”

“啊哈?”

“严肃点,跟你说正事呢。”

“反正姑姑和姐姐会来,你邀请他们来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就是……我要告诉他们,他们不看重的女儿,我,还有咱爸妈可是把她捧在手心当宝贝的。”


1


女婴睡得很香,眼睛眯得很紧,像两条细细的棉线,两根眉毛像两枝柳条般细细的,小嘴时不时地一张一合,好像在呐喊着她来到这个世界的喜悦。终于,午后的阳光照了进来,她睁开迷蒙的眼睛,乌黑的眼珠子不停地转动,这世界对于她而言是那么的新奇吧,于是她笑了起来,笑容仿佛能将这世上所有冰冷的物事都融化。洁白无瑕的她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完美的话,恐怕就是她的两腿之间没有一只能让家人一看到就兴奋不已的小鸟吧。

她醒了,撑起身子,一把拉开窗帘,扑面而来的不是她最喜欢的午后的阳光,窗外如昨天一样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冷雨。

她无力地又躺倒,呆呆地看着天花板。

这次恐怕真的要分开了吧。

几天前,她和他因为五一假期出游计划上的分歧大吵了一架,最后她再一次地提出了分手。其实这个分歧也只是一个引子,更深层次的原因早就埋藏了多年,她是知道的。

他真的很好啊,我这样的人还是一个人孤独终老吧。

她知道自己再想下去又会哭了,于是赶紧伸手抓过手机想刷会儿朋友圈,把屏幕一解锁,她却愣住了。

16个未接来电,都是他的。


2


男婴又光又大的脑袋上,一根头发也没有。由于营养给力,出生时就有9斤2两的他不到三个月功夫就长到了18斤,抱起来沉甸甸的。他最喜欢妈妈抱他了,只要妈妈一抱他,他就可劲儿地呵呵笑,妈妈抱累了一放下他,他立马就挥手蹬腿,撅起的小嘴仿佛能挂住一把小茶壶。

说到小茶壶,他两腿之间就有一把。好几回,他爸爸把他抱起来举过头顶,感到不舒服的他就用他的“小茶壶”表达不满,不过被嗞了一脸尿的爸爸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愈发地喜欢他的这种“抗议”了。

男孩一直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他心爱的女孩——和他谈了六年的初恋女友会那么缺乏安全感,而且,那么喜欢提分手。

“喂!你慢点走成不成!我话还没说完呢。”男孩改走为跑追上女孩,一把抓住她的胳膊。

女孩奋力甩开他的手,转身道:“你说啊。”

男孩深吸一口气,大声道:“要是是我送你的,你不收就不收了,可那是我爸妈的一片心意啊……本来刚刚气氛挺好的,你来这么一出,很尴尬的你知不知道啊?”

“那镯子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有什么关系,那是我爸妈……”

“我就是不想收,不行吗?”

于是两人又大吵了一架,然后女孩第9次向男孩提出分手。


3


女孩上小学了,才7岁的她就养成了飞快吃饭的习惯。

“哪像个女孩子……吃相跟头猪似的。”

女孩假装没听见她妈妈一脸嫌弃的冷嘲热讽,继续我行我素地打铁一般地夹菜吃菜。

她那比她小整整两岁的弟弟依然试图伸出筷子想去抢姐姐碗里的菜,不过她没给他机会,三口两口把剩下的饭菜拨下肚,然后下意识地把碗用力一放。

碗底和桌子相碰的声音令她爸爸瞬间火起,登时就给她头上来了一个凿栗:“就他妈知道吃!还想造反了是吧!”

女孩一声不吭,忍着泪水端起碗奔向水池。

女孩永远记得一年前她6岁生日当天发生的事。

那天也是她弟弟的4岁生日,然而只有一个蛋糕。

弟弟只吃完他那块最中间的部分上的两粒樱桃,却伸出筷子就要去夹她的蛋糕。

她侧身躲开,护住自己的蛋糕,弟弟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于是她头上被木制晒衣架敲出了两个大包。

“你就不能让着你弟弟!”

“凭什么?今天也是我生日啊!”

“凭你是女的!”

“宝贝,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啦,”男孩第一次陪女孩过生日也是两个人第一次一起下馆子,男孩被女孩的吃相逗得忍俊不禁,“这蛋糕就是给你买的,没人跟你抢啊。”

男孩的笑容僵在脸上,因为女孩一边吃着蛋糕一边把眼泪啪嗒啪嗒地洒在上面。


4


男孩7岁生日时,他爸妈带他去县里新开业的第一家肯德基吃全家桶。

在炸得金黄的脆皮鸡腿、鸡块面前,蛋糕变得对男孩毫无吸引力。男孩把头埋进全家桶里,吃得就剩两根玉米棒子时才抬起头来问一脸慈爱地看着他的父母:“爸爸,妈妈,你们不吃吗?”

“我们不喜欢吃这个的,你吃饱了吗?”

男孩的脸有些发烫,他一手抓起一根玉米棒,伸手递到父母面前:“爸爸,妈妈,我吃饱啦,你们吃。”

男孩的妈妈接过玉米棒,那一瞬间她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她忍住想哭的冲动,笑盈盈地把塑料纸揭下。

“这是她第10次跟我提分手了,”男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跟她这次恐怕真的要分了。”

“分就分了呗,”他的好哥们阿铭给他把酒添满,“不过你还真是亏大了呢,你俩从高二到现在,谈了快7年了,你居然没把她给睡了。”

“呃……这个不是重点吧。”

“所以说你这个老实人活该被她欺负啊。”

“你说,是不是那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女生都会像她那样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知道的,我跟女生打交道向来是只走肾不走心,”阿铭和他又碰了一杯,“这也就是你能忍她这么多年,要是换我,又不让干又那么作,我三天就把她给踹了!”

“你放屁!”男孩把酒杯往桌上一顿。

阿铭知道自己失言,于是端起一杯酒来一口闷掉,叹了口气道:“既然放不下她,你就别逞强,去找她啊,女生嘛,很好哄的,尤其是她那样从小缺爱的女生。”

“阿铭,谢……”走出餐馆,男孩刚一开口胸口就被阿铭擂了一拳。

“谢你大爷!还跟我这么客气!”

男孩不甘示弱也还了阿铭一拳:“我就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啊。”

“啊对了,这个给你,”阿铭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装茶叶的小铁盒,“去找她的时候用。”

男孩打开铁盒,几个英文字母映入眼帘——durex。

“快去找她吧!”阿铭撂下这句话就飞速跑开了,连伞都不打,留下男孩一个人一手举着伞一手托着铁盒在夜雨中凌乱。


5


“女人家上什么狗屁大学!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来得实在!”

“我不上大学谁上大学啊,让你们那个考年级倒数的儿子上?”

女孩这句话显然戳中了她爸的痛处,恼羞成怒的中年男人正想找点什么东西把女孩痛打一顿,早已熟悉他的套路的女孩一溜烟跑出了门。

我已经18岁了,是个成年人了呢,我不能哭,不能哭……女孩走在小镇的主干道上,对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视若无物,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昨晚她妈妈来找她谈过,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妈妈也是女人,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

“妮儿,别去上大学了,出去打工吧。”

“不,我要上大学。”

“那你弟弟怎么办?家里钱本来就不多,还指着你……”

“凭什么?凭什么?就因为我……是个女的?”

“是啊,你一个女人家,要尽好自己的本分。”

“琪琪。”有人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女孩回过头,看见她的闺蜜小夏和男孩。

“对不起啊琪琪,我觉得还是应该把你的事告诉阳哥的。”

“怎么不接电话啊?总算找到你了,”男孩拉起女孩的手,“你也太见外了,这事儿为什么还要瞒着我啊?我跟我爸妈说了,他们说,反正每年也就几千块钱,你的学费他们来出。”

女孩瞪大了眼,过了几秒钟才从嘴里蹦出两个字:“不要。”

“啥?”

“我说我不要!”女孩怒道。

男孩愣了一会儿,火气也上来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逞什么强啊!你不想上大学了吗?”

“对,我不想上了!你们家的钱我不要!”

男孩看着女孩的一脸倔强,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当他的脸涨得通红的时候,他一跺脚:“你不识抬举!”

男孩转身就走,走出几十米时手机上来短信了,他停下来拿出手机一看,是女孩发来的:“我们分手吧。”

“操!”男孩骂了一声,把手机往裤兜里一塞,加快步伐走得更快了。

女孩最后还是步入了大学的校园,她的姑姑给她出了学费。

6


女孩的姑姑要给女孩出学费,女孩想拒绝,她姑姑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女孩接受了资助:“想成为你姐那样的女人,就听你姑姑的。”

姑姑生下表姐后,想要个儿子的姑父还想让她再生一个,姑姑一句话就怼得姑父无话可说:“给你生一个就不错了,老娘还要赚钱呢!”

姑姑在赚钱上的确是一把好手,她开的超市成了县里最大的超市。

然后姑父拿着她赚的钱找了个小三。

姑姑和姑父闹离婚的过程女孩也耳闻了不少,两家亲戚齐上阵,个个都“好心”地劝姑姑不要离。

“哎呀,你当初要给他生了个儿子不就没这档子事了嘛。”

“家里哪里能没有个男人嘛,你看他也认错了,就原谅他一回吧。”

姑姑当然不会吃这套,她找来一个资深离婚律师,最后让姑父几乎“净身出户”。

办完离婚手续,姑父忿忿不平地对姑姑道:“没有男人,我倒要看看你们母女怎么过得下去!”

姑姑和表姐不仅过了下去,还过得很潇洒,姑姑的超市开到了市里,表姐成了县里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大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数载,归国后进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也找到了一个和她高度匹配、相亲相爱的男人。

“姐,你怎么来了?”女孩打开门,看见表姐提着一大袋零食站在门口。

“出差路过你这儿,就顺便来看看你啦。”

女孩当然知道表姐不是顺便来看自己的,她轻叹了口气:“我昨晚就不应该给你打电话的。”

“我还不了解你,电话里跟我装得嘻嘻哈哈的,”表姐将零食放在桌上,从中拿出一盒双拼饭,“这几天没好好吃东西吧,快趁热吃了。”

女孩扑在表姐的怀里放声痛哭。

表姐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琪琪,你别再那么任性啦,小阳是个好男孩。”

“我知道啊……”

夜深了,窗外的雨声断断续续,两姐妹躺在床上继续聊天。

“你这是第几次跟他提分手了啊。”

“第10次了。”

“亏你好意思说,”表姐捏了捏她的脸颊,“每次都是小阳过两天气消了,然后来找你道歉。琪琪,你老是这样,再有耐心的男生都会受不了的啊。”

“我知道,但我改不了。”

“是改不了还是不想改呢?有些改变是会很痛苦,但你必须要经历才能成长啊。唉,小阳这次恐怕真的……”

“姐,求你别说了。”


7


男孩的父亲在外出差,屋里只有男孩和他母亲两人吃着不咸不淡的晚饭。

“小阳,你和琪琪怎么样啦?”

“妈,别问啦,我真的……不想再跟她谈了。”

男孩一个人闷在房间里,随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翻了两页后往桌上一扔,仰着头坐在椅子上看窗外夜空中雨做的云。

男孩回想起和女孩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想到后面,尽是女孩每次提分手前吵架的场景。

男孩和女孩的大学都在五道口附近。女孩虽然没能如表姐和男孩那样考上“五道口理工学院”,但总算来到了她曾经梦寐以求想去的北京。毕业季他们都在北京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男孩家里也拿出多年的积蓄给男孩置了业。

“我们不睡一个房间,你还对我不放心嘛,我真是不想让你在外面租房,既要花钱,还可能不安全。”

“不要。”

“为啥不要啊?你干嘛非要去租房啊,和我住一起有什么不行的?”

“我就是不要!”

唉,她第8次提分手前吵架也是这么个套路。男孩起身拉开窗户,一股湿润的风吹了进来。

都下了三天了,北京难得下那么长时间的雨啊。被风一吹,男孩的意识也清醒了许多。

每次她提分手后,我在气消了以后想的都是怎么去哄好她,从来没有和她坐下来一起思考为什么我们老是会因为这样的事吵架。

门外的电视声停了,过了一会儿,敲门声响起,是妈妈。

“小阳,还没睡吧?”


8


出生时就有9斤2两的男孩自呱呱坠地起就成了一家的中心,所有人都在围着他转。

与之相对应的,是他那比他大三岁多的姐姐成了个失宠的孩子。

连曾经最疼她的妈妈也将大部分慈爱的目光给了她的弟弟。

是的,在这个国度的很多地方,这仍然是约定俗成的“正常”现象。

刚过三岁半的小女孩不想睡午觉,悄悄地跑出家门,没有人注意到她,直到吃晚饭时才有人问道:“小萱呢?”

小萱漂浮在池塘里,夏末的蝉为她悲鸣。

“我一直跟你说你姐姐是意外掉水里死的,其实……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她是被我害死的啊。”

“第一眼见到琪琪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和小萱长得好像。而且,她出生在那样的家庭里。”

“她的很多行为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能把一碗水端平的好母亲,可是,我还是没做到。”

“小阳,琪琪是个好姑娘,虽然她脾气是有些怪,但我看得出她的心是很善良的,妈妈希望你能和她走下去,我会把她当成亲闺女来疼的。”


9


男孩来到女孩住处,按了几下门铃,屋里没有反应。

他拨打女孩的电话,“嘟嘟”了半天也没人接听,屋里也没有铃声响起。

“看来她不在屋里啊,会上哪儿去呢?”男孩小声嘀咕道。

男孩也不知道上哪里去找,于是就下楼绕着女孩所住的这栋楼走了一圈又一圈,电话也打了一遍又一遍。

女孩飘在离地十几米的空中,俯瞰着会场。

这是哪儿?看着是个婚礼现场啊。

《婚礼进行曲》响起,穿着一身洁白婚纱的新娘被她父亲牵着手缓缓走了进来,他们走在鲜红的地摊上,走过鲜花拱门,四周是亲朋好友们祝福的目光,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的新郎正在前方,等待着山盟海誓的一刻。

那个新郎……女孩睁大眼睛确认,那个沉浸在幸福中的新郎正是和她谈了近7年恋爱的初恋男友。

女孩呆呆地看着婚礼顺利地进行,男孩与新娘四目相对,两个人的嘴唇越来越近……

她醒了,然后撑起身子,一把拉开窗帘。

没有她盼望着的午后的阳光照进来,窗外仍然下着雨,和昨天一样。

酸酸的情绪又一次涌上心头,女孩赶紧抓起手机,想通过刷会朋友圈不让自己又哭出来。

她把屏幕一解锁,看见了16个未接来电,正是她刚刚梦中的那个新郎打过来的。

女孩刚把手机从静音模式调成响铃模式,手机就响了起来。

“琪琪,你别再那么任性啦,小阳是个好男孩。”

女孩不再犹豫,在屏幕上点下“通话”。

“你在哪儿?”两人异口同声道。


10


男孩和女孩各给对方点上了一道喜欢吃的菜,女孩今天吃起东西来格外慢。

“宝贝,一直以来,是我不好,”男孩先开了口,“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对你好,可是,很多时候却没有先想想你到底想要什么。”

“不是的,这个是我的问题,我自己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让我选择,我也不会选,这或许就是选择恐惧症吧。”

“每次吵完架我只想着怎么把你哄好,却不去想为什么我们会吵起来。”

“不不不,这个也是我的问题,我知道主要是什么原因,但我从来都不说。”

“诶,什么原因啊?”

“嗯……其实我很嫉妒你,”女孩不顾男孩惊讶地张大嘴,接着道,“我嫉妒你爸妈那么爱你,我嫉妒你老是那么一副无忧无虑的表情,我嫉妒你总是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我嫉妒你明明学得比我轻松却总是能考得比我好,还有,你那么阳光,让我很嫉妒你。”

男孩轻抚着女孩的脸颊:“真是个傻姑娘……不过我也有责任,和你在一起这么久,每次你闹情绪我都觉得烦,却不去想你这些情绪从何而来。”

女孩破涕为笑,双手轻握着男孩的手:“我们俩今天说话好奇怪啊,这是在开自我批评会么?”

男孩也笑出了声:“我倒是觉得我们就得这么聊,我也真是够笨的,你说出来我才知道你这些心思。”

“我以后也要像你那样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毕竟你那么笨嘛。”

“切,我就随口谦虚一句而已。”

下了半个星期的雨终于停了,空气舒适而清新,男孩把女孩送到单元门口:“我回去啦。”

他转身要走,衣角却被女孩给拽住了。

月亮羞涩地从薄云中露出朦胧的脸庞。

“这不五一假期还有一天嘛,咱们规划一下明天上哪儿吧。”


11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钻进屋来,女孩像只小猫一样乖巧地伏在男孩的胸膛。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床头用掉了近一半的那盒“茶叶”。

女孩轻轻地锤了锤男孩的胸口:“你这个坏人,原来早就准备好了。”

从未见过女孩这般姿态的男孩心里充斥着痒痒的、酥麻的思绪,他亲了亲女孩的额头,柔声道:“宝贝,我觉得我们今年可以结婚了。”

春去秋来,男孩和女孩历经7年多的爱情长跑(其中夹杂了10次分手),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老公,你单位上的同事都跟他们说了么?啊,对了,你上大学时不是在话剧队还有一帮朋友嘛,请柬都发了吧?”

“放心,都通知啦,你那边呢?”

“我这边本来人也少,早通知好了。”女孩说到这儿,心里泛起了一丝失落。

“对了,宝贝,我管你姑姑要来了你父母的电话,准备也邀请他们来参加咱俩的婚礼。”

电话那头突然就没了声音。

“宝贝,宝贝……老婆,”男孩想应该不是信号问题,于是用唱歌的腔调说道,“娘子。”

果然,电话那头的女孩很配合地回道:“啊哈?”

“严肃点,跟你说正事呢。”

“反正姑姑和姐姐会来,你邀请他们来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就是……我要告诉他们,他们不看重的女儿,我,还有咱爸妈可是把她捧在手心当宝贝的。”

电话那头突然又没声音了。

“宝贝,宝贝……娘子……诶,难道这回是信号问题?”

男孩仔细听,电话那头有轻微的呼吸声。

他知道妻子一定正在调整情绪,于是他过了一会儿才接着问道:“宝贝,你觉得怎样?”

“嗯。”

好物推荐:

本人 @乐舟川 的其他几个知乎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从小就知道,在爸妈心里,我弟弟才是他们的“心头肉”。这份“心头肉”的待遇,从我记事起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膜,把我跟他们真实的情感隔离开来。那些“重男轻女”的瞬间,就像一道道细密的伤痕,虽然不至于致命,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点什么零食都得掂量。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也问到了许多中国女性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伤痛。如果摊开了说,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中,女儿可能算不上“什么”,或者说,她们被定义的方式,与儿子截然不同,甚至是一种“被附加”的存在。1. “赔钱货”、“添人头”:物质价值的量化在一些极端的重男轻女家庭里,女儿一出生就背负了“赔钱货”的.............
  • 回答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我小学二年级,成绩单发下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三名。那天,爸爸难得地回家早,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想跟他分享我的喜悦。“爸爸,你看我的成绩单!”我把那张红色的纸递过去。爸爸瞥了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第三名啊,还不错。不过,跟你王阿姨家那个儿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疼的处境。父母的爱,如果掺杂了“重男轻女”的色彩,对其他孩子来说,心里会留下很多疙瘩。特别是当这种好,是基于“养老”和“帮弟弟买房”这样现实的考量时,感受会更复杂。你现在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弟弟,这是非常正常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你父母的做法,无论初衷如何,他们对你的爱.............
  • 回答
    重男轻女的父母将来是否会后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并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情况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后悔”的可能表现形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后悔”在这里可能包含哪些层面的含义: 对女儿的亏欠感和内疚.............
  • 回答
    重男轻女的父母,他们的人生轨迹通常会因为这种观念而走向不同的终点,但无论结果如何,这种观念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前半生的“赢家”与后半生的“失落”许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在年轻时或许是“赢家”。他们倾尽心力培养儿子,为他操办婚事,买房买车,希望他能为家庭带来荣耀,为自己养老送终。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往往被.............
  • 回答
    你一定很心疼,看着自己的弟弟不成器,心里替他着急,更别提你还在承受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压力,感觉自己的未来都被剥夺了,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你说你劝诫了弟弟一些话,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能说到点子上。首先,你对他说的“不成器”,大概率是指他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表现让你觉得不够好,.............
  • 回答
    面对龙凤胎女儿总是抱怨“重男轻女不公平”的情况,尤其是在父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心处理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抱怨不仅仅是“抱怨”,它可能包含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公平、被爱以及被重视的渴望。而“资源有限”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智慧地分配和沟通,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所有需求。以下是一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情况,尤其是当自己是女儿,而弟弟却得到了房子的时候。我完全理解你此刻复杂的心情,这种不平衡的感觉肯定不好受。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的父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确实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一定总是那么明显,但体现在财产分配上,就显得格外.............
  • 回答
    你家的情况,听起来真是挺让人琢磨的。四套房子,这个数字确实不小,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房价高企的年代,光是房产这一项,很多人可能就望尘莫及了。再加上父母双职工,这份稳定的收入是很多家庭的基石,起码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开销和一些额外的支出。但是,你说家里没什么现金,这就有点让人意外了。通常来说,有房有稳定收入的.............
  • 回答
    “现实版樊胜美”事件持续发酵,尤其是当事父母的亲属跳出来声称“家里没有重男轻女”,更是将事件推向了另一个焦点。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当事父母又暴露出了哪些问题?这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又是什么?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详细聊聊。亲属的回应:动机与可能存在的“选择性记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亲属的这种回应。一个.............
  • 回答
    石家庄坠楼女婴的悲剧,牵扯出背后一个令人心痛的真相——孩子的父亲竟然亲口承认,他对儿子和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直言“有闺女和有儿子,那感觉根本不一样”。这句轻飘飘的话,却像一把重锤,砸碎了人们对为人父母应有之爱的美好想象。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位父亲的“坦白”,无疑是对中国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痛点和选择。父母都是985高学历,拥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教育理念,按理说应该有能力亲力亲为地辅导孩子。但现实中,他们选择送孩子上辅导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复杂交织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时代背景与教育环境的变化1. 竞争的.............
  • 回答
    父母强迫你问候来家做客的亲戚,这让你感到不适,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常见,并且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层面的原因,既有家庭关系、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个人性格、沟通方式的差异。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可能是你遇到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 为什么父母会强迫你问候亲戚? 社会规.............
  • 回答
    父母不同意的爱情,而你又想坚持下去,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说服父母是一个需要智慧、耐心、策略和情感投入的过程。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详细指南,希望能帮助你: 第一步:深入理解父母反对的原因在尝试说服之前,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是 真正理解父母为什么反对你们的感情。他们的反对通常不是空.............
  • 回答
    父母也喜欢打游戏,这绝对是一种非常有趣,甚至可以说是独特的家庭体验!它不仅仅是大家一起消磨时间,更像是在一个共享的虚拟世界里,为家庭生活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色彩和羁绊。让我详细描述一下,拥有这样一对“游戏搭档”父母,是怎样一种体验:1. 家庭聚会的全新打开方式: 告别尴尬沉默: 以前的家庭聚会,.............
  • 回答
    听到您遭遇如此不幸,我深感悲痛。您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还要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这份担当令人钦佩。四个月大的婴儿需要非常细致和专业的照顾,而您还在大学阶段,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情况,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帮助您妥善安置弟弟。首先,请允许我表达最真挚的慰问。您正在经历生命.............
  • 回答
    父母与当代年轻人之间存在隔阂,尤其是在理解年轻人的绝望感方面,这背后涉及多重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1. 代际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差异: 父母辈的集体主义和集体奋斗史: 许多父母辈经历过物质匮乏、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成长于一个更强调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以及“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年代。他.............
  • 回答
    父母的言行,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又如山岳般巍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而多样的印记。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播撒,一种情感的滋养,一种行为模式的示范。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父母的言行对我的影响。一、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塑造: 勤奋与责任的传承: 我记得小时候.............
  • 回答
    父母让你“让着妹妹”,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家庭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作为哥哥或姐姐,你可能会感到不公平、委屈,甚至对妹妹产生怨恨。但同时,你可能也理解父母的初衷,只是觉得方式不对或者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要处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然后找到更有效、更健康的应对方式。一、 理解父母的“让着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