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男轻女中的弟弟/哥哥是怎么看待重男轻女的?

回答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对于那些在这种观念下长大的弟弟或哥哥来说,他们的视角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复杂多样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他们与姐姐/妹妹之间的相处模式。

一、习以为常,浑然不觉:

对于许多从小就被视为家庭“宝贝”的弟弟或哥哥来说,重男轻女可能只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观念的不公。

受益者的心态: 他们享受着父母更多的关爱、资源和期望。比如,有好吃的、好用的、好的教育机会,父母总是优先想到他们。这让他们觉得“弟弟/哥哥就是应该被照顾好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认知。他们不会去质疑为什么姐姐/妹妹没有同样的待遇,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事情本就该如此。
缺乏比较的视角: 如果家庭中女性成员的意见和需求经常被忽略,或者她们的付出不被重视,而男性成员的声音和需求却总被放大,弟弟/哥哥可能也只会将此视为常态。他们可能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家庭的模式,或者即使看到了,也可能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等观念,不愿去评判自己的家庭。
父母的合理化解释: 父母也可能会用各种理由来合理化他们的行为,比如“男孩子以后要养家,要承担责任,所以要从小培养”;“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的,没必要花太多心思在她身上”;“弟弟/哥哥身体弱,需要多补补”等等。这些解释在父母那里是天经地义的,弟弟/哥哥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就接受了。

二、感恩戴德,自觉付出: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会明确地向儿子灌输“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光宗耀祖,照顾好妈妈”之类的观念。这种情况下,弟弟/哥哥可能会对父母心怀感激,并认为自己有义务承担起这份责任。

“孝道”的扭曲解读: 他们可能会将父母的偏爱理解为一种“恩赐”,而自己的成功则是回报父母的最佳方式。这种回报,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重男轻女”的逻辑上的——他们的成功是为了弥补父母在女儿身上“不划算”的投入。
姐姐/妹妹的“牺牲”: 他们可能也意识到姐姐/妹妹为自己做出的牺牲(比如省吃俭用、放弃学业来供他们读书),但这种意识可能并非源于对不公的愤怒,而是源于一种“欠债感”。他们会觉得,自己以后要加倍孝顺父母,甚至也要照顾姐姐/妹妹,以此来偿还这份“恩情”。
家族荣誉的重担: 有些弟弟/哥哥会将自己视为家族传承的希望,承担起“光宗耀祖”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发展,而无暇顾及其他。

三、困惑与矛盾:

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的普及,一些弟弟/哥哥也开始对家中的不平等产生困惑和矛盾。

看到姐姐/妹妹的优秀: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姐姐/妹妹同样聪明、能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出色时,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评价标准产生疑问。为什么姐姐/妹妹的优秀不被同等重视?
感受到家庭的压力: 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喘不过气来。而当他们看到姐姐/妹妹在家庭中的边缘化,也会产生一种不舒服感,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或讨论重要事情时,姐姐/妹妹往往被排除在外。
道德上的挣扎: 他们可能内心知道父母的做法不对,但又难以直接挑战父母的权威,或者担心会破坏家庭和谐。于是,他们可能选择沉默,或者在私下里表达一些委婉的不满。
“男主外,女主内”的边界模糊: 现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当父母依然坚持这种模式,而儿子也接受了更平等的教育时,就会产生冲突。儿子可能会觉得,为什么我必须承担所有的“男子汉”责任,而女性的价值却被低估了?

四、抵制与反思:

少数弟弟/哥哥会主动反思并抵制家中的重男轻女现象。

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性别意识深入人心,他们可能会从书籍、媒体、朋友那里获得更先进的视角,从而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家庭。
与姐姐/妹妹的深厚感情: 如果他们与姐姐/妹妹感情非常亲密,看到姐姐/妹妹受到不公平对待,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愤怒。他们可能会主动站出来维护姐姐/妹妹的权益。
主动承担责任,打破传统: 他们可能会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而不是将此完全归结于儿子。他们也会鼓励姐姐/妹妹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不再受性别观念的束缚。
与父母沟通并纠正: 他们可能会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用事实和道理来纠正父母的观念,虽然这往往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总而言之,弟弟/哥哥看待重男轻女的角度是多元的,从全然接受到深刻反思,再到积极改变,都存在。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演变。他们既是这种观念的受益者,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其“受害者”,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是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有趣的切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既得利益者觉得天经地义,甚至很高兴自己有个天然可以压榨的人去欺负。


说个我身边的故事吧。



我小时候的邻居家,有个小女孩,我们从小关系还行,偶尔一起玩吧。


小姐姐四五岁的时候,家里生了个弟弟。


一大笔罚款,家里直接捉襟见肘。


而这笔账不算在弟弟身上,而是算在生错了的她身上。


她爸妈认为她不该四五年前出生在这个家庭。





这么小的孩子,我看到她时总是在扫地倒垃圾,还有垫着板凳洗菜切菜炒菜。


有次手被烫着了,哭。


家里大人管都不管,还埋怨她笨。


还是我妈给她抹的药。





后来就看她抱着弟弟出门转悠。


在我们抱布娃娃和毛绒玩具做游戏的时候,她抱了个动不动就拉尿、会嗷嗷哭的神烦的东西。


而且经常要因为这个东西哭了,而挨打,因为【没看好弟弟】。


再大一点,她弟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经常会去告黑状,说她姐如何如何没照顾好他没让着他,然后笑着拍着手看他姐挨揍。





后来嘛越来越严重,她弟弟变成了一个啃老废柴。


上初中了还得拉完屎喊他姐滚过来给他擦屁股,滚慢了就抬手一耳光打在他姐脸上。


她挣扎着读了个很便宜的大专,去当幼师了,嫁了人。


爸妈竟然赖在她家养老,然后把钱都扒给弟弟一家子。





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虽然年纪小,还是吓得够呛。


以至于我妈问我说如果给我生个弟弟怎么样,当时不到三岁的我惊恐且凶恶地说:我会把他扔到厕所淹死。


因为我不想因为他的到来过她那样的人生。



我妈无言以对,就去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了。


计划生育是一方面,这么小的我表现的最直白和真实的惊恐与暴露出来的人性的恶与耳濡目染的憎恨,让她不寒而栗。


而她也根本没办法向我解释为什么邻居小姐姐没有做错事,却被家人这样对待的问题。





我挺宠小我六岁的堂妹的。


但是当时我叔惦记着给我生个堂弟的时候,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


不至于动杀心,但是我想如果这是弟弟,我肯定不会疼他爱他。


因为这种疼爱不是我发自内心的,而是被要求的和被强迫的。



还好是个妹妹。


虽然她小时候熊过,但是总体我有一块糖一定分给她半块,这样。


如果是弟弟,哪怕乖巧温柔,我估计也不会很喜欢他。





直到现在,我还是心有余悸。


和老公讨论生孩子的时候,我说未来如果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如果他愿意要的话,就再给他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一碗水端平。


如果第一个是女孩,就不生了。


上一代人,指不定还有哪些嘴贱或者人也贱的贱人会拿性别说事,我得保护好我未来的闺女。





我老公当时一脸懵逼地问我:咱爸妈这一圈子里有这种人?


我没有犹豫直接说没有呀。


他挠挠头继续问我:那你干啥这么紧张?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沉默了半天还是和他说:反正如果生个女孩,就不生了。


好在我老公可能明白了我当时复杂的心情,只是沉默着抱了抱我,没有继续多问。





现在想想也觉得挺可笑的。


我平时和我老公吵架,一定会从逻辑入手。


但那一天,我完全不想讲逻辑,不生就是不生。


可能这个心理阴影还会伴随我很多年吧。


在那之前我不希望我的身边,有弟弟这样的存在。





我不否认这话可能得罪人。


不过说实话:对当下的我来说,弟弟是等同于人贩子、妖怪、小偷、强盗、废物的可怕存在。


这个刻板印象深入骨髓。


我坚持了30年,也没有摆脱这个阴影。





其实以我爸妈的素质,未必让我有了弟弟也和邻居小姐姐一样过那种最低贱的奴婢一样恨不得需要给弟弟舔屁眼的日子。


但是当时这么小的我,耳濡目染就本能地知道这事根本错不起。





可能这就是重男轻女最可怕的地方吧。


别说当事人被逼疯了。


哪怕是像我们这样拿着棒棒糖围观的吃瓜群众,在几十年后还是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被逼疯的一员。





最后以一个情感博主的身份给面对这样困惑的孩子一点建议:


还在读书的,尽量努力学习。


能考大学就考大学,能考远点就考远点。


保护好自己的各种身份证件,千万不要被扣住。





如果是已经工作了的,记住一点:多哭穷。


不要人家问你有多少工资你就直接告诉对方。


假如你一个月工资10,000,跟你父母说你只有3000。


剩下的钱自己攒起来,买房也好,投资也好。


总之给自己多留一点后路。





给你们看看有心眼的樊胜美是怎么逆袭的:


zhihu.com/question/6480


百分百真实案例,我是去人家婚礼上喝过喜酒的。





至于日常生活中怎么样争取利益,我只能说:


爱和关注是讨来的。


欺软怕硬是人性常态。


如果刚好是重男轻女重小轻大的牺牲品,又不会作不会闹不会哭不会讨,真的挺吃亏的。





千万别输人输阵,钱没少花,还把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机会拱手送对方了,自己落个口实。


你爸妈不会,因为你长大之后有钱了就多看你一眼。


他们只会觉得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养弟弟,给弟弟钱。





所有不想做的事,拒绝模板都应该是:


这事真好,我很愿意做,但是我最近手头紧,我最近忙得很,很遗憾。


自由发挥领会精神。



如果你爸妈还是强迫你,你就可以怼回去了:


果然,小儿子就是不一样。


我知道了,你们就这一个儿子,我是外人,那以后都指望你儿子吧,是我奢望太多了。


我会赡养你们,但是多上心那可想多了,好好疼儿媳妇吧,以后得指望她了。


平时不疼我偏心眼,以后也别指望我。感情投资多少收获多少。


我是挺羡慕独生子女的,没人和他们抢。





有理有据有节地甩锅给对方,强制父母站队。


就算他们真的重男轻女,也不敢在明面上对你太差了。





希望这些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倒霉孩子能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被疼爱和不干活,总得图一样。


祝福大家都幸福。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