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爱情公寓5》放出预告片后粉丝开始讽刺王传君过河拆桥?

回答
《爱情公寓5》放出预告片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粉丝对王传君的讽刺声音,认为他是在“过河拆桥”,甚至有“忘恩负义”的标签贴在他身上。要理解这种情绪,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粉丝的期待与“失落感”

首先,我们要明白《爱情公寓》系列对于很多粉丝来说,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种青春的记忆。从2009年播出第一季开始,陪伴了无数人走过学生时代。所以,当《爱情公寓5》作为“最终季”推出时,粉丝们内心是充满了期待的。他们渴望看到所有原班人马回归,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重温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梗。

王传君,作为剧中饰演关谷神奇的演员,是这个重要“IP”不可或缺的一员。关谷神奇这个角色以其独特的日式口音和夸张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他在剧中与曾小贤、胡一菲等人的互动,是《爱情公寓》的重要看点之一。因此,当《爱情公寓5》预告片中没有出现王传君的身影时,很多粉丝的第一反应是“遗憾”,是“怎么能少了关谷神奇?”

二、 王传君的个人选择与“割裂感”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王传君本人的态度和选择。在《爱情公寓》系列之后,王传君出演了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王传君人生和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通过“吕受益”这个角色,展现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演技,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在《我不是药神》宣传期间,王传君本人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爱情公寓》的看法,例如他曾说过“它不是我的代表作”,或者表达过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的愿望。这些言论,在一些粉丝听来,就好像是一种对过去“否定”或者“切割”。

当粉丝们沉浸在对《爱情公寓》的怀念中,期待着“情怀”的延续时,王传君却在积极地走向新的艺术探索,并且对过去的某些作品持相对保留的态度,这种“不一致”就容易造成一种“割裂感”。粉丝觉得,我们一直支持你,把你视为我们青春的一部分,你怎么就“不认”了呢?

三、 “过河拆桥”的帽子是如何扣上去的?

“过河拆桥”这个词,在这里被用得有些极端,但它恰恰反映了一些粉丝复杂的心情。

情感上的不满足: 粉丝可能觉得,王传君通过《爱情公寓》获得了知名度和观众基础,但当他事业更上一层楼,接到更“高大上”的作品时,似乎就想把《爱情公寓》这个“标签”甩掉,这让他们感到被“抛弃”。他们认为,王传君没有像其他一些演员那样,在《爱情公寓5》中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或者至少出现在预告片中,给粉丝们一个交代,这就显得有些“无情”。
对“真实性”的渴求: 很多粉丝是看着《爱情公寓》长大的,他们对剧中角色的情感是真实的。当王传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与剧中角色“疏离”的态度时,他们会觉得被欺骗了,觉得曾经的“兄弟情谊”是虚假的。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 很多时候,粉丝对演员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媒体报道和演员的只言片语。如果王传君没有公开详细说明他退出或不参与《爱情公寓5》的原因(比如档期冲突、合同问题、或者纯粹的个人意愿),那么粉丝们就只能根据预告片以及他过往的一些言论去“脑补”和“解读”。在缺乏完整信息的情况下,负面解读往往更容易传播。

四、 讽刺背后的复杂情绪

说到底,这种讽刺并非全然是恶意。它更多地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宣泄:

失落与不舍: 对于《爱情公寓》这个陪伴了他们多年的IP,粉丝们有着深厚的感情。王传君的缺席,让他们对“最终季”的完整性打上了问号,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期望落空后的情绪反应: 当粉丝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全员回归”,结果却发现不是这样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被辜负”的感觉。
对“情怀”的执念: 有些粉丝依旧活在《爱情公寓》曾经辉煌的那个时代,他们希望这份情怀能够被延续,并且以一种他们满意的方式延续。
网络文化的放大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一旦有人带头讽刺,其他人也容易跟着起哄,形成一种集体的情绪共振。

总结来说, 王传君被粉丝讽刺“过河拆桥”,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它源于粉丝对《爱情公寓》的深厚情感和对“最终季”全员回归的期待,与王传君在个人事业发展中对《爱情公寓》的态度和选择产生了碰撞。当这种“不一致”被解读为“忘恩负义”或“切割关系”时,“过河拆桥”的标签就容易被贴上。这背后,既有粉丝朴素的情感需求,也有信息不对称和网络情绪放大的作用。

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我们看到粉丝们对青春记忆的珍视,也要理解演员在个人成长道路上做出选择的权利。当然,如果王传君团队在处理与《爱情公寓》相关的问题上能够更透明、更体谅粉丝的情感,或许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但无论如何,演员的个人选择不应该被道德绑架,而粉丝的情感也需要被理解和尊重。这种现象,也恰恰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粉丝文化与明星个人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记得范伟每次被问和赵本山的关系时,范伟都说“本山大哥一直是我的好大哥。”

赵本山对范伟有些不满,顶多就是“范伟现在腕多大了,我给他打电话都不接了!”然后了解范伟脾气秉性的他还不忘嘱咐媒体“你们可别问他啊,他受不了”

再后来,范伟一个接一个的影帝拿着,赵本山疯狂地赚着自己的钱,顺便也弄个金马奖提名什么的。

之后碰巧在《建党伟业》里见面时,还坐在一起接受了采访。

这才是分手之后的大家风范。


说回正题,王传君不是瞧不起《爱情公寓》那么简单了,是“我是拍电影的,我看不起你们山寨剧,还是喜剧!”

一部《我不是药神》开始飘了么?

“药神”主角是徐峥好不好,王传君这个角色真的那么无可替代么?难道除了他没人能演了?我现在回忆一下,印象都不深了。

王传君现在的姿态,跟赵立新有一拼啊,再这样下去有点危险。

user avatar

展博和关谷(先就这么叫着吧)

他们两人第一次同电视剧,是数年前的《网球王子真人版》。展博是第二季路人甲球员,关谷是乾真智。(里面大石扮演者还客串了爱情公寓2羽墨和一菲吃醋的帅哥)

然后两人一起出演爱情公寓

第四季展博4集杀青,关谷演完

展博后面个人出演《一个勺子》,关谷出演《我不是药神》。(药神也没网上那样吹的用力过度)

然后展博只是把微博自介改成了“主要作品《一个勺子》”

关谷在小姨妈@的时候回了一句“管我p事”

所以有人讽刺展博过河拆桥么?

user avatar

(作为《老友记》的死忠粉,diss王传君归diss王传君,仍然改变不了我觉得《爱情公寓》是乐色的印象。)

他是真的过河拆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爱情公寓》到目前为止,一共四季。

这四季中除了曾小贤、胡一菲、吕子乔和关古传奇这四个角色是贯穿四季,其它角色都存在流动性,临时加角色和改剧情,在《爱情公寓》中是存在的。

比如第二季加入的羽墨,第三季退出的婉瑜。还有回归的张益达。

《爱情公寓》的合约并不是一签就签了四季,也是边拍边签。

没有人逼着王传君拍这部剧。

16年之前的王传君提起《爱情公寓》和《爱情公寓》为他带来的名气,也是一副颇为自豪和享受的样子,不然也不会发这样的微博。

这样?

这样?

非宣传的情况下,也不断cue自己是关谷?

这哪里像排斥了,这明明很享受关谷这个角色嘛!

他也是喜欢关谷这个角色的啊。

然而16年之后,他这样说?

突然diss关谷这个角色是装疯卖傻,并且甩锅给导演??

你那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啊?你不是还要教大家关普的吗?

甚至背着剧组拍了《情定爱情公寓》???

《爱3》剧组上快本时,陈赫一再在节目上聊起《老友记》,推荐大家看《老友记》。

这么明晃晃的,王传君不知道这部剧抄袭?全剧组都知道抄袭好吧。

但是《爱4》的时候,也没耽误他参演啊。

这不是挺开心的嘛?

但是之后他这样?

16年之后的王传君,大概是受到好友离世母亲去世的影响,在娱乐圈的画风突变。

不接电视剧,开始努力进电影圈。

在《我不是药神》中让大家看到了他精湛的演技,终于从喜剧演员蜕变成了演技派。

娱乐圈多了一位优秀的演员这是好事。

他本人也在采访中说,不再出演电视剧和综艺,也不碰喜剧,我不跟你们玩了!

按理说,到了这一步,王传君跟《爱情公寓》已经切割完成,双方互不打扰就OK了。

不玩了就不玩了呗。

你想摆脱关谷的标签,已经做到了啊。

《爱情公寓》虽说是抄袭剧,但是当年你王传君参演时,也没人逼你啊,人家剧组也没少你工资,也没攻击过你。

如今你说你不想演喜剧,不想演抄袭剧,想做好演员,人家剧组也没说啥,双方互相放过就好。人家剧组有CUE角色的地方,提到的也是剧里关谷的角色,并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到王传君的名字。

无非是一些网友瞎蹦跶,提着爱情公寓的名字diss王传君忘恩负义,带着王传君的名字diss爱情公寓抄袭。

但这位哥,自己会在各种场合主动CUE到《爱情公寓》这件事。

《爱情公寓》原班人马在节目上齐聚时,他发了这个。

这真的很难让人不多想啊。

通稿也没少发。

人家金世佳也转型啊,也没有见有那么多事儿。

想转型的心,我们真的看到了,但是真的没必要次次踩别人,来标榜自己。

最后,只要你觉得,不,你一定要觉得《爱情公寓》是乐色,我们就是好兄弟。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