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东有钱人那么多,为什么街上大都是20万左右的日系车?

回答
广东街头,放眼望去,二三十万的日系车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背后,可不是一句“广东人有钱但抠门”就能简单概括的。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是经济发展、消费习惯、市场环境以及文化心态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咱们先从广东的经济和消费特点说起。

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均收入确实不低,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富裕人群的基数非常大。但是,“有钱”这个词,它是有层级的。一个家庭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产,并不代表他一定会拿出几十万去买一辆车,而且是日常代步的车。

首先,财富的构成和稳定性很重要。很多广东的富裕阶层,他们的财富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房产、股权、实业投资上。这些是“不动产”或“活钱”,变现需要时间和成本。不像有些地方,比如一些互联网新贵,他们的财富可能更偏向现金流,更容易直接转化为消费力。

其次,务实和精明的消费观深入人心。广东人普遍被认为是比较务实和精打细算的。他们倾向于购买那些性价比高、保值率好、后期维护成本低的商品。日系车在这几个方面恰恰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再来说说日系车本身的优势,这可是“硬道理”。

可靠性和耐用性:这是日系车立足的根本。广东天气湿热,路况也比较复杂,一辆皮实耐用、不容易出故障的车,能省去多少麻烦?日系车在这方面积累的口碑是几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句“有钱”就能忽视的。想想看,在炎热的夏天,你的车因为一个小毛病趴窝,那滋味可不好受。
燃油经济性:在油价不算低、且日益环保意识增强的当下,油耗低的车自然更受欢迎。日系车在这一点上通常做得比较好,长时间开下来,省下的油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保值率:这一点对广东人来说尤为重要。他们更看重车辆的“二手价值”。日系车普遍保值率较高,这意味着几年后换车,能收回更多的成本,这是一种非常实际的“钱生钱”的考量。
后期维护成本:日系车的零配件供应充足,维修保养也相对便宜,而且不容易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大毛病,这能大大降低车主的用车成本和焦虑感。对于精打细算的广东人来说,这笔账算得很明白。

再结合市场和品牌效应来看。

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忠诚度:长年累月,日系车在广东市场的销量一直不错,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品牌忠诚度。口碑相传,加上身边亲戚朋友都在开,自然会形成一种消费惯性。
产品线覆盖广泛:日系品牌在20万这个价位段,提供了非常丰富和成熟的产品选择,无论是轿车、SUV,还是MPV,都有很多经典车型可供选择。这些车型的设计也比较符合大众审美,不会过于张扬,但又不失档次感。
相对“低调”的社会文化:虽然广东经济发达,但社会整体上并没有那么追求“炫富”。相比于一些需要通过豪车来彰显身份的文化氛围,广东人更倾向于一种“闷声发大财”的心态,追求的是舒适、实用和可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面子”。20万左右的车,既能满足日常需求,又不至于显得太过招摇,是一种比较平衡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广东就没有豪华车。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端豪华品牌也随处可见。但如果把目光放在整个广东的广大街头巷尾,尤其是一些非一线城市或者普通居民区,20万左右的日系车,因为它在综合性价比、可靠性、经济性、保值性以及符合社会主流消费价值观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种理性消费的选择,也是一种“小聪明”的体现——在有限的预算内,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成本。

所以,下次你在广东街头看到这么多20万左右的日系车,不妨想想这背后的多重逻辑,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广东人一种成熟、务实消费观的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广东人低调务实是真的,但是为什么会产生低调务实的性格特点呢?用脑子想一下吧。

为什么开平是碉楼,客家是围屋,所有东西都有原因的,多读点书,别拖低广东七普文化档次,给人说我们广东人不读书。

————————

因为治安差。

什么空调冷、耐开、汽车基地这样的说法都只是表面

之所以强调“禾草盖珍珠,有钱怕人知”的唯一原因,就是治安差,逼着低调。

有钱不低调的人,坟头草都几米高了。

不开玩笑

80年代-08年前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外来人口特别多的地区

治安乱的一匹

广州火车站,乱过亚非拉,很多外省人广东治安初体验,闻站色变的程度到现在我都30岁了,我父母都不怎么让我去广州火车站那带(自从归到地方公安管后,现在广州火车站非常安全,放心放心)。

前段时间跟几个老师兄聊天,他们谈起广州火车站的第一印象就是乱,一下车就给吓到了,没在广火看到过抢盗不算来过广火。

有兴趣可以查查东莞厂区联防队

当年东莞工厂发工资都是发现金,然后匪徒都是一个厂一个厂洗劫下去,都是上了新闻的,警察缺位逼着厂区自己成立联防队…

至于广州没禁摩前,你问问几个女孩敢拎包上街的?打击两抢,就地枪毙类的标语都出来了…

查查广州火车站外内环摩托两抢的视频,以前网上还有,现在不知道还有木有了,看看什么叫猖狂。

你看看现在老城区的楼,哪家没装防盗网的?

80年代疯狂涌入珠三角的打工仔

加上当年治安力量的缺失,技侦手段的缺乏

导致当地治安的恶化程度难以想象

敢炫富?嫌命长吧。所以跟着大家开个普通日本车,随大流就最安全,加上以前国产车真的太拉胯了,能选的中档车也就日本车了,这才是日本车火的原因。

你看看这几年珠三角路上的bba是不是多很多了?路上奢侈品是不是多很多了?

治安好了才敢炫富,不好炫富就是怀璧其罪

治安的大幅好转有几个原因

一是禁摩

二是借着奥运、亚运东风改造城中村,扫除了一大堆盲流

三是技术手段的发展,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前两年全国政法系统的培训,广东就是拿广州火车站作例子,确实科技改变生活

说到底

治安好了,人才敢炫富,敢漏富。

所以现在街上跑的好车越来越多了…

至于为什么日系车还是那么多?因为掌握资金的中老年人已经习惯了日系的省心和空调,没啥欲望换好车。

年轻人买日系是因为钱不够,钱都去买房了

凡是有点钱的家庭,现在还有几个人买20来万的日本车啊…

user avatar

去天河商圈,一天120块钱停车费那种,停车场也和车展差不多,

去粤北,20万日系就已经很好了,大把十万以下的车,

广东有钱人大多聚集在珠三角,并不是整个广东都有钱,

珠三角有钱人没特别特殊的地方,首选还是奔驰,再有就是保时捷,揽胜也很流行,

牛马钩子路上也能见,并不是特别稀罕。

对日系车没特别偏爱。

全中国有钱人最爱日系的不是广东,是东北和西北加内蒙大部的大哥们,

从普拉多到陆巡再到570,精神图腾一样的向往之情。


为什么广东富人给人一种尤爱日本的车的印象呢?

如果不算移民新贵,

单说有钱的广东本地人,在住上是舍得花钱的,

在广东住的舒服要比开豪车要重要一些,

赚够足够的钱了,首先想的是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换比较大的私宅,最好是独栋或者洋房来住,

然后花大价钱搞装修买家具,

住进去的时候,往往车子都不是新款了,但也就就继续开了。

老广有钱人和日系车绑定的印象,

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因为同年限的虎头奔蝴蝶奔,宝马捷豹之类的车大多坚持不了那么久,就换成新车了,

能配合豪宅演出的老车,日系车居多,

也只是多坚持个五年十年而已,

用不了的时候一样会换豪车。

假如家道没有中落,子女一样是买跑车玩跑车,父辈还是青睐豪华行政车,

全广东的富豪全开凯美瑞的话,

陈田那么多奔驰保时捷拆车件都是从可可西里发过来的?

user avatar

你开了一辆好车,会觉得炫耀手机的人很可笑。其实有一沓房产证的人,看你炫耀好车,也是一个感觉。同样,把钱存在开曼群岛的人,觉得炫耀三环内有几个四合院,也很可笑。炫耀啥资产,说明,也就这级别了。

user avatar

在广东你试图以衣着与交通出行方式判断土著口袋是否坚实就不太管用了~

广东土著舍得花钱的是吃,甚至于把软件的体验版叫作尝鲜版!

在饮食上最多花招的就是广东人,一新二鲜、百无禁忌,所以你能很快忽悠到老广东去尝青稞茶、胡辣汤、毛鸭蛋、麻辣小龙虾以及其它与清淡饮食习惯完全背道而驰的玩意。

而且只要你敢做大死,在老广东面前肉身打窝,硬怼证明某玩意是可以吃的,那么老广东绝对会上套,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曾经有个瘪犊子想讧我生吃臭屁虫~

(妈蛋,我要不是阴差阳错之下误食过一次,我还真的会尝试一下)


此外广东人不注重衣着打扮也是有原因的,我在广州上班很久,期间沉迷于一些奇怪的知识而疯狂百度、谷歌,不止一次想去广州图书馆翻资料,然而在“衣冠不整禁止入内”这个牌子面前是我求知欲上最难翻越的一道坎:穿上西装革履我就热得不愿意离开冷气,穿上凉鞋大裤衩图书馆就不让我入内.......



最后回到正题:为什么广东人都喜欢日产车?

答:北上广三地外资车企分布图时,广东是默认的日系车企落脚点,而日系车企选择广东落脚的原因是它们的车在这里最符合广东人的胃口,能控制产品的运输成本。

当年的珠三角交通环境属于平地塞车,稍微走远一点就得到处绕路穿小巷过跨江大桥,对于动力的需求并不高,反而对小巷的通过性及车辆的耐艹程度要求较高,于是皮薄馅小的日系车在广东大受欢迎,反而主打安全性的大个子沃尔沃在广东几乎绝迹~

广州是一个拥有绕路后遗症的城市,改革开放后为了避免绕路,道路设计图里没有立交桥、跨江大桥都不配过审。

此外五十铃微货也是1990-2005年里广东城市交通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这类车型就差写着专供广东了),随着广东交通环境的改善,这类比拖拉机还能钻的小型货车终于退出了主流。



不是广东人爱日系车,而是当年的广东只能选择日系车,你要买个傻大粗的沃尔沃,那么你的活动范围比骑自行车还小!

时代变了,交通好了,新生代的广东人已经不再执着于轻便的日系车,反而对越野性能好的SUV越发喜欢,半个月前我经常能碰到开霸道上山捡菌子的老广东~

丫的就真不担心吃完菌子要躺在医院抓跳舞的小人吗?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要从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

曾经买车是奢侈品的时候,广东满大街也是日本车。佳美、凌志、阳光、皇冠最多见了。如今买车容易了,人也更有钱了,所谓的abb都便宜了。但是广东还是最多日本车。

这就是文化传承。

小时候你认识的是这些车,长大了,也还是觉得好。

广东的有钱人,真的不太在一些他们不在意的东西上花钱。

有的老板在庙里供养一掷千金,但是在公司也就永远一套烂polo衫。比起更贵的百达翡丽,更喜欢“金劳”。每天还是吃猪脚饭,但是茶可能就是上万一两的。

日本车就是这样的东西。虽然不贵,但是架不住好用啊。

何况,日本是个海洋国家,和广东一样都潮。我觉得日本车,尤其是早年的日本车,在应对这一点上就是比德国车美国车不知道那里舒服。车里的空调也好,空间氛围也好,就是有种广东人茶室的氛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