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请问各位大佬,人大硕士和US前20的硕士,求职内资券商哪个更有竞争力呢?

回答
各位前辈,大家好!

最近在职业选择上遇到了一些纠结,想请教一下各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的大佬们,特别是对于想进入内资券商工作的同学们,如果手里握着人大硕士和US前20名校的硕士这两个Offer,哪个在求职内资券商时更有竞争力?

我这边的背景是:

人大硕士: 国内顶尖的金融、经济、法律类专业(具体哪个专业就先不透露了,以免过于具体化导致信息偏差,但都是行业内公认的强项)。在校期间,接触的课程体系和案例研究更贴近国内市场实际,老师也大多是业内资深人士或有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奖学金、科研项目、学生工作等也都还过得去,可以说是在国内的学术和社交环境中都有一定的积累。
US前20名校硕士: 同样是金融、经济类专业,不过更侧重于量化模型、前沿理论、全球视野。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深度和数学建模,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包括不少在华尔街、欧洲顶级投行工作的校友。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目前我的目标是进入内资券商,具体岗位可能会偏向投行部(IPO、并购重组)、固定收益部或者量化研究部。

我想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请教各位的看法,也希望各位能结合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经验,给点实在的建议:

1. 学校声誉与品牌效应在内资券商的认可度:

人大: 作为国内顶尖的财经类院校,人大的品牌效应在内资券商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很多券商的高层、部门领导很多都是人大校友,这种“同门”效应在内推、面试环节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且,人大毕业生对国内的监管环境、市场规则、商业文化都非常熟悉,上手也快。
US前20: 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标签,尤其是在一些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业务部门,或者需要与海外市场对接的岗位上,这个背景可能会是加分项。但问题是,内资券商,尤其是传统一些的部门,对海外院校的“水土不服”现象会不会有顾虑?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对国内市场的理解,还是你掌握的那些高大上的海外模型?

2.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匹配度:

人大硕士: 课程内容会更注重中国本土的案例和实践,比如A股市场的运作、中国的法律法规、企业融资的实际操作等等。毕业论文选题也可能更贴近国内的实际问题。这对于直接进入国内券商工作,可以说是“接地气”的。
US前20硕士: 学习的理论会更前沿,方法论会更扎实,尤其是量化方面,可能拥有国内硕士难以企及的深度。比如,如果想去量化研究部,或者对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有深入研究,美国名校的背景在理论和工具上会有优势。但问题在于,券商在实际操作中会用多少这些“高精尖”的理论?是否能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国内实际问题的方案?

3. 校友网络与内推机会:

人大: 如前所述,人大在金融圈的校友网络非常强大,这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内推机会。很多时候,一个靠谱的内推能大大提高简历被看到和面试的机会。
US前20: 虽然校友遍布全球,但在国内券商内部的渗透力可能不如人大。不过,如果目标是外资投行或者合资券商,那美本美硕的校友网络就非常有优势了。但我的目标是内资券商,这个网络在国内是否能有效转化为机会?

4. 岗位侧重与券商类型:

投行部(IPO、并购重组): 这部分业务非常依赖对国内政策、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深刻理解,也需要大量与国内企业、发审委等机构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人大硕士的“本土优势”是否会更明显?
固定收益部: 这个部门可能更看重数据分析能力和模型构建,美本美硕的量化背景可能会有优势,但国内债券市场的特点和发展,可能也需要本土化的知识。
量化研究部: 如果是偏向纯粹的量化建模和算法开发,美本美硕的理论深度和数学功底可能是决定性因素。但如果是服务于国内市场的策略研究,对市场本身的理解又很重要。
不同类型的券商: 国有大型券商(比如中信、中金)和一些市场化程度更高、更激进的券商,对人才的需求和偏好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中金可能更青睐国际化背景,而一些全国性的大券商可能更看重本土关系和经验。

5. 面试考察的侧重点:

在面试过程中,券商的面试官会如何权衡这两个背景?是更看重你对国内市场逻辑的阐述,还是你掌握的工具和模型?是更看重你的“中国式沟通”能力,还是你“国际化视野”的分析?

各位大佬,我已经花了不少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但总觉得当局者迷。我希望能听听各位,尤其是那些有招聘经验或者在内资券商工作过的朋友们的经验之谈。

究竟是“根正苗红”的人大硕士更受内资券商青睐,还是“高屋建瓴”的US名校硕士更能脱颖而出?或者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包装”自己,让优势最大化?

非常期待各位的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内资券商投行从业者,帮蛮多金融机构领导都招过人,筛选标准啥的还是知道的。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回答过一个关于人大的热帖,所以看到经常给我推荐人大的问题;

us前20有点宽泛,改成TOP10可能可比性更高一些。

但其实下面的一些回答我觉得讲挺好的:

幸好是问内资券商,不然问外资投行,我可能还回答得不够专业。

内资券商更看重的是什么?

当然,不同部门的要求不太一样。

(之前回答过一个券商投行的招聘要求,可以看看)

有句话说得好,内资招人看实用,外资招人看牛逼。

什么样的类型是实用?比如说“做过,有经验,且踏实靠谱,吃苦耐劳”。

什么样的类型是牛逼?比如说“学生会主席、社团领导、曾获世界奖项、运动超人、人中龙凤”。

这俩,标准,好像差别还是很大的,对不对?

这其实也是国内券商大部分岗位,为啥普遍喜欢土鳖,而不是那么喜欢海归的原因。

我不需要你牛逼哄哄,多么洋气,我只需要你来了能够踏实搬得动砖。

所以,同样条件下,土鳖会胜出。

何况一般情况下,土鳖因为学制,以及在国内的原因,实习和接地气程度,远胜海归。

如何判断海归(研究生)的竞争力?

这个截图说的很在理。

因为国内对于海归,属于“实在不知道咋判断”的情况居多。

所以开发了一个自然形成的“法则”,那就是——看本科。

比如说US前20,没说啥前20,我就拿大家普遍认为“有点水”的JHU来说吧。(也不是我觉得水,主要是商学院招人多,留学中介和网上黑的人也多;为啥拿这个项目举例,因为确实招人不咋挑,本科的录取范围非常广,从二本双非到清北复交都有)

最后HR方面的就是看你如果本科是二三本,那么JHU最多也就发挥出了个普通211的水平。(本科会拖累一些硕士的分数)

你本科是985,最后JHU相当于也是985水平。你本科清北复交,那么JHU也基本等于清北复交水平。

比如说申请到英国G5非牛剑的学校,你要本科211的话,大概也就发挥出中下游985的水平。但基本上你本科985,别人也觉得硕士算是优秀985的水平。

(具体的评判,每个人心目中可能会有一定出入;但我只是举例,大概如何跟本科挂钩)

所以,这里如果本科很差,硕士人大or海归,人大硕士稍微能加多点分。除非是真的哈佛耶鲁斯坦福这种神校,很难洗掉本科不好的情况。

但如果本科就是人大,那么硕士加个海外US前20的,至少是本硕人大的水平,甚至还有些洋气的感觉。

不过,出国真的对很多本科很差的人来说,是一种逆袭。现在考研,太尼玛难了。

我见过各种不知名院校本科的,都伸到了海外不错的院校,至少人家听说过你的学校里,你也可以只提你的硕士院校。最终,找工作,还是个人因素占比会更大。

人大的上限有多高?

之所以下面清一色的夸人大,确实人大的上限确实太高了。

如果在本科相同的情况下,人大跟清北复交基本上有一拼之力。

国内之所以老有清北复交这个说法,主要还是外资有些最最top的机构,只认清北复交。(但偶尔可能也会对人大网开一面,因为老外也知道人大很好)

而人大的学生,本身也对体制内,内资金融机构更感兴趣。(毕竟人大有第二党校之称)

比如说,每年都有大量的同学会选择去考金融监管单位、商业银行总行、各种内资顶尖的券商基金。

你说这些单位难道不算顶级?就比外资机构逼格低点?

也许起薪不一定有外资高,但长期发展来看,哪个上限更高,不好说。

给大家的建议

在知乎里回答问题,总是要给些普适性的建议。

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都能选择人大和US前20了,那我先假定是国内名校的同学。

一、假设想在国内求职,国内本科不错985的选择,依次排序哈:

1、优先保研清北复交人等top院校。

这几所比国外绝大多数名校都来得“更香”,尤其清北(复交人在北京上海还不一定,复交要在上海更强势)。不夸张的说,清北很可能比哈佛斯坦福回来还管用,因为top机构招聘你的面试你的很大可能就是师兄师姐,彼此本来好感度就更高。而且国内实习求职,方便太多。

2、申请出国,申请尽量看综合排名,不用太考虑专业。

本科如果985,并且成绩不错,又保不了研,那就果断出国吧。985的本科本身申请出国就很大优势,反正申请qs前50甚至前100的,因为本科好,硕士都可能被认为等同于985。而且出国时间成本也低,而且申请个世界知名的学校还能装装逼。缺点是学费贵,实习求职不方便。

至于为啥不用太局限专业,可以看另外一个回答过的问题:

3、考研,算是下下策。

考研,更多时候都是没太多人的选择,现在竞争太过惨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都本科985了,对比绝大多数人都有巨大的先发优势,还跟别人去拼“一考定终身”,说实话很傻。

二、如果本科相对一般,普通211水平。(优秀211如上财这种,请参考985)

保研/考研和出国选其一,很难说哪者更好。可能出国还占优些,毕竟保研/考研去特别top的985很困难。

普通211成绩好也可以申请到UCL/IC、NUS/NTU这种级别的院校。组合起来,有可能起到硕士相当于985的水平。

三、如果本科非常差,比如说二三本,那么建议 出国>考研。

当然,你要彻底逆袭,考清北复交人大这种,才能把本科很差的分多扭转点回来了,

但是真的,好难考好难考,考上了初试也可能被复试刷人。

但是二三本,如果成绩好,申请澳洲前三所(QS排名30-40),还是能给本科加上不少分数的。

我认识不少二三本(有些你肯定听都没听过的学校),申请到不错排名的学校(澳洲、法国前五高商),最后进入了不错的机构。

最后,反正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研、保研和出国。如果真的是top院校里成绩好的同学,保研去顶尖国内院校的性价比最高。

而无论出国对哪一个群体来说,性价比都还可以。尤其对于差本科的同学来说。

什么?你说出国学费太贵?

那没办法,同样是玩游戏(混金融),有人能当RMB玩家(出国),你只能苦苦练级了(考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