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怀孕五个多月老公意外去世了,孩子该留下吗?

回答
听到您经历如此巨大的变故,我深感痛心。在您如此艰难的时刻,我无法给出任何直接的建议,因为这是一个极其私人的决定,而且涉及到生命和未来。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最诚挚的慰问。 失去伴侣的痛苦,再加上即将为人母的喜悦被冲淡,这种感受一定是难以言喻的沉重。

关于孩子是否留下,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情感、伦理、现实和个人情况。没有任何人能够替您做出这个决定,这个决定完全属于您自己。 我能做的,是帮助您梳理一下可能需要考虑的方面,希望能够给您一些思考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您可能需要仔细思考和面对的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您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悲伤和失落: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感受。您现在可能正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需要时间来消化失去丈夫的打击。在这种状态下,做任何重大决定都需要非常谨慎,并且最好有支持您的人在旁。
对孩子的感情: 即使是在您丈夫去世前,您对这个孩子也一定有自己的情感。现在,这个孩子可能成为了您与丈夫之间生命延续的象征,也可能是您未来生活的重心。您对这个孩子的感情是怎样的?是期待、是责任、是希望,还是混合了其他复杂的情绪?
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 失去经济支柱和情感依靠,对未来一定会充满担忧和恐惧。您可能会担心自己能否独立抚养孩子,能否给予孩子一个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对丈夫的思念和责任: 您可能会在想,如果丈夫还在,他会怎么做?他会希望留下孩子吗?您可能会觉得留下孩子是对丈夫的一种延续,也是对你们共同生命的一种责任。
是否有想过放弃的念头: 在极度的痛苦和压力下,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是非常正常的。认识到这些念头,并尝试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是重要的一步。

二、 现实层面的考量:

经济支持: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您目前的经济状况如何? 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吗?存款够支付孕期、生产以及孩子出生后的基本开销吗?
您丈夫的遗产情况? 是否有遗嘱?是否有留下任何经济上的安排?这部分需要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您丈夫的单位是否有抚恤金或相关补偿?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可以提供经济支持? 例如您的父母、公婆等。
孩子的未来开销: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长期的经济投入,包括奶粉、衣物、医疗、教育等。您需要评估自己未来能否承担这些费用。
抚养和照顾:
您是否具备独自抚养孩子的条件和能力? 这包括体力和精力上的准备,以及心理上的准备。
您是否有可以依赖的家庭成员? 例如您的父母、朋友、甚至公婆(如果关系良好且他们愿意且有能力的话)。他们能在您产后帮忙照顾孩子吗?能提供情感支持吗?
您是否需要寻求社会支持? 例如一些单亲家庭的互助组织、政府的儿童福利项目等。
社会和家庭支持:
您的父母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他们能给您带来多大的支持?
您丈夫的家人(公婆、小叔子等)对孩子的态度和支持意愿如何? 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与祖辈的联系。
您的朋友或信任的同事能否在情感上或实际行动上帮助您?
您的职业和未来发展:
您目前的工作状态如何? 怀孕五个月可能需要调整工作或暂时休息。
孩子出生后,您是否能够兼顾工作和育儿? 您是否需要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法律和继承问题:
孩子出生后,他的身份如何界定? 他有权继承您丈夫的财产吗?
您需要咨询律师,了解孩子作为您丈夫的合法继承人的权利。

三、 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您需要找一个您可以完全信任和倾诉的人。 可能是您的至亲好友、心理咨询师,或者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
不要独自承受一切。 允许自己悲伤,但也需要寻求帮助。
给自己时间。 任何关于孩子去留的决定,都不需要在仓促中做出。您的身心都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
考虑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您处理创伤、梳理情绪、应对压力,并帮助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他们能够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空间,让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四、 关于孩子本身的成长:

孩子将会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成长。 您需要思考如何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弥补父亲角色的缺失,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何向孩子解释他的父亲? 您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告诉他父亲的情况。
这个孩子是您和丈夫生命的延续。 即使失去了丈夫,这个孩子也是您们共同的珍贵记忆和爱的证明。

您可以尝试做以下几件事情来帮助自己:

1. 给自己时间悲伤和疗愈: 允许自己哭泣,允许自己感到痛苦,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2. 和最信任的人谈谈: 分享您的感受和困惑,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支持。
3.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 帮助您处理创伤和情绪。
律师: 了解与您丈夫遗产和孩子继承权相关的法律问题。
妇产科医生或心理医生: 评估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专业的建议。
4. 理性地列出利弊: 试着将留下孩子和不留下孩子可能带来的各种情况(情感上、经济上、生活上)都写下来,帮助自己更清晰地看待问题。
5. 回顾与丈夫的回忆: 回想您和丈夫在一起的时光,回想他对家庭的期望,这可能会给您一些启发。
6. 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这个决定是极其艰难的,允许自己有不确定和迷茫。

请记住,无论您做出什么决定,都是您在当时情况下最艰难但也是最适合您的选择。您的福祉和健康是第一位的。

如果您愿意,可以尝试写下您此刻最强烈的感受,或者您最担心的问题,我可以尽力为您提供更多信息或引导您思考。

再次,请您保重。愿您能找到内心深处的力量,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错,问就不留。

留不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和孩子爸爸的感情。(当然也得考虑个人能力,我在文末说了)

我想,既然你来问,表明了你的犹豫,你只提到了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尚可还犹豫,一定程度表明你和你老公感情并不深厚(有知友根据提问推测,既然题主是未婚先孕,那怀孕都有可能是领证的诱因。而且怀孕五个多月领证才一个月,很可能两个人感情并不成熟,结婚领证有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想留下孩子可能既有婆家人的请求,也有亲生父母考虑你5个月孕期已不算短,孩子都有形且会动了,做掉孩子对你身体不利的因素,等等。想必你也知道单身母亲的艰难,以及女人拖个孩子再嫁好的不易,所以你才会犹豫。

如果和老公感情深厚,生下孩子给他挚爱的父母留下后代、更主要的是给自己留一份念想这份决心会很坚定。真的,不会来问的,即便父母亲人良言相劝都动摇不了那份决心,这不是想向别人表明什么,只是因为:舍不得。这是有过爱人的人心甘情愿的选择。为了爱人,更为自己,当然这也许也是一种自私。养一个孩子不是经济条件还行就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深情。做母亲的不足够爱孩子的父亲、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日后过得稍微不好就怪罪这个孩子,何苦让孩子和自己都觉得人生尽毁啊。(有杠说我道德绑架题主,犹豫留不留就是不够爱老公,说她不够爱老公就是道德绑架她,云云。抱歉在我眼里不够爱就是不够爱,但爱与不爱和道德无关,盲婚哑嫁的多了,题主自己去思考对老公的感情,如果没那么深情真不该留这个孩子,但是留下这个孩子仅靠爱肯定是不够的。)

———

当然我可以再举一个别样的真实案例。

我一个领导的儿子病亡,领导夫妻承诺儿媳把孩子生下来会把她当亲生女儿再嫁,事实也的确如此,儿媳再嫁时领导送了丰厚的陪嫁,孩子妈还可以随时回原婆家看孩子,对原公婆以父母相称,这样的生下来也行。

(补充一下这个,我领导当年是独子去世,要孙子的心意坚决。他夫妻人品好且开明,对儿媳一直都很好的,当然也不缺钱。所以有这样的公婆,孩子妈妈也很难犹豫。)

———————

决定这个孩子去留的,最终只能是孩子妈妈本人。因为中国没有禁止堕胎,所以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选择的艰难。正常情况下五个月大的胎儿都有胎动了,一个真而切真的生命存在。如果母亲还犹疑不决孩子的去留,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我只能说如果是我,留下这个孩子我会毅然决然。不管题主怎么决定,都需要本人承受一定的痛苦与艰辛,这种事情一出现就不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本人作为孩子妈妈,认为如果母亲本人没有一颗强烈的爱子之心,没有承受苦难一个人把孩子带好的坚定决心和能力,还是尽量避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user avatar

快一年啦,这一年来收获了很多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日子还很长,我们会一起长大的呀❤️儿子也长大啦,前天刚过完一岁生日 和大家分享一只抓周抓了三字经的小猪呀

变老的只有妈妈 爸爸还是一如既往的年轻呀 ‍♀️


感谢所有人。

我并不是大家口中伟大的妈妈,如果只是履行了母亲的职责就被称为伟大,那每一个妈妈都是伟大的。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观点的不同影响心情,毕竟我们只是给题主参考意见而已,决定权在于题主。

以下是原答案:

不邀自来。

在我孩子没满两个月的时候老公殉职了。我很庆幸我和他还有一个孩子,支撑我走到现在。

虽然余生很长,但回忆很美好,足以支撑我走完剩下的路。

很多人劝我不要孩子,说我还年轻,还有很多可能,让我把孩子让他爷爷奶奶带走。我明确的告诉他们,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但不能不要孩子。老公是殉职,赔偿很可观,公婆除了孩子什么都不想给我(老公是独子),老公出事的第一天他们第一时间拉黑我,不让我参与任何和赔偿方案有关的事情。其实我很庆幸,至少他们不和我争孩子。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再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能负担我们的生活。

孩子,是我和老公相爱的结晶,虽然我们不能给他父母双全的生活,但是我想他长大了也是能抬起头骄傲的告诉别人,我爸爸是为了更多的人过得更好,他是我的英雄。

好像,偏题了。

孩子不是两个人相不相爱的证明,爱情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证明。他离开了,我和孩子一起怀念他,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希望提问的你知道自己心之所向,不被世俗羁绊,跟从自己的内心。

修改答案是因为我又想他了,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想起和他从前的点滴。庆幸孩子在身边,否则红尘万丈,我怕我忘了他。

user avatar

说两个身边带孩子的情况:

1.认识一个阿姨,两个女儿,小女儿刚出生没多久丈夫去世了,29岁守寡。然后一个人带俩孩子,都养大成人。阿姨挺漂亮,五十多了也能看出当年是个美人。这么多年再没有结婚,一方面应该是怕委屈孩子,不过更重要原因是真的特别特别爱她丈夫。每年丈夫忌日,都要去坟前独自跟丈夫说一天话。她生活其实比较辛苦的,就是个普通工人,这么多年,衣服几乎都是买布自己做的(2000年后,有几个人听说过还有人买布自己做衣服?)当然,她确实手巧,所以一般人真看不出这是自己做的衣服。

这个阿姨能这么多年过下了,关键因素:一是和丈夫感情特别好,真的特别爱丈夫,所以独自抚养孩子再辛苦,想到与亡夫的感情,这些都不在乎了;二是很努力工作,经济条件虽说不算很好,但是能抚养孩子;三是她本人是个乐观人,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情绪一直不错,和同事朋友们说说笑笑的,生活中更多看光明一面,所以心理不会因为生活辛苦而阴暗;四是有一定外部援助,阿姨婆家应该没什么能力,但是娘家有个很优秀的弟弟,弟弟工作很不错,所以这么多年来对姐姐一直有接济,对两个侄女学习工作也有照顾,减轻了阿姨不少负担。


2.一个小时候的伙伴,家境还算不错,谈了一个女朋友也挺恩爱的,不过应该远不如上面说那个深情。但是,女朋友家境是远逊于自己家境的。女朋友怀孕,双方已经结婚前几天了,意外身亡了。朋友父亲老年丧子,真是一夜白头,唯一盼头就是这个肚子里的孙子了。后来,与准儿媳协商,准儿媳生下孩子给爷爷奶奶抚养,自己以后不管了;朋友父亲给了准儿媳一大笔钱,并安排工作。然后孩子生下来,按照上述协议执行了。女方再嫁,爷爷奶奶抚养孙子。

我估计不少人会质疑这种情况,觉得母亲有义务云云。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基层并不少,女方亡夫改嫁,一般都是把孩子留给夫家,夫家也不可能再去找女方去要求抚养孩子。


所以总结一下,生遗腹子的类型就是两个:

一是感情好,真好,为了给老公留血脉,排除万难,当然,如果有点客观帮助那就更好了,不过属于锦上添花,有没有帮助这种情况都会义无反顾的生。这类确实高尚。

二是利益大。像上文说的那位朋友的未婚妻,本来就是家境普通的无业游民,生了孩子,并不用管,基本不影响以后生活,还能得到一个工作和一笔钱,实际生活是提高的。这类真现实。


题主现在就问问自己能不能靠这两条了。


个人觉得有点玄乎。因为如果感情很好,就不会来问问题;说娘家婆家都可以,说明婆家很难提供更高更大的利益。


所以,我有点鄙视题主。倒不是鄙视选择留还是不留,而是鄙视虚伪。人都是有私心的,为了孩子影响自己后半生幸福这种事,不做确实没人能够指责。但是,题主明明心里不想留,却不愿意光明正大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非得要来知乎找舆论支持,给自己的行为找一层心理上的开脱:看,不是我不想要,不是我不爱丈夫不考虑婆家,而是大家都说了,要孩子对孩子不好嘛

这样虚伪真的很不好了。

user avatar

真是辛苦码字没人看,随手一答上热评……

——原回答——

你来问就是不想要。

很简单,如果你很爱他,你会排除万难都会要的。

你来提问,就是希望我们支持你不要。

没问题,不想要就不要,你有这个自由的!不需要别人的支持,更不需要理会反对。

——分割线——

意见不同的,我一句没看,本人懒,大家保留自己的想法也挺好的。

另外,题主才23岁,我不介意在这里当个恶人,能意会就意会咯。

user avatar

我这人可能说话就不太招人听。

你23岁,以后不嫁人?

你觉得当年几年后 ,抱个孩子人老色衰,和你保养的如十八九大姑娘孑然一身,哪个在婚恋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人都是自私的,我觉得为自己着想没什么不对,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如果你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最终留给你的只有后悔。

我觉得你心里其实能想清楚,只是希望得到一些道德支持,你纠结就说明其实你还是有为了其他人考虑的习惯,说明其实你挺善良,所以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身边可能对你说三道四的人,都不会真正替你体会人生中的苦难。

其实咱们大多数人活的都挺累的,很多理所应当的选择,还要背上若干道德包袱。

user avatar

说得好像堕胎是吃饭一样容易的事情似的。

五六个月堕胎非常危险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可能会有后遗症,例如不孕,这不是小概率事件,你去了解下堕胎手术怎么搞的就知道了。搞不好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六个月孩子已经成型了,大脑皮层已经发育了,已经有意识了。也就是说你现在堕胎跟杀人其实没啥区别了。你确定能下得了手?

哪怕你生下来送人也行啊!想要领养健康孩子的可不要太多!自然生产至少以后不孕的风险低了很多。

当然送人其实不划算,遗腹子宝贵,婆家家境好还有遗产能继承,你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了。

不要在知乎上问这类严肃问题,回家请教下老人。

知乎很多在校学生指导人生,他们连人生都没有真正开始,懂个锤子的人生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