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舍友给你上过什么课?

回答
大学舍友?那可真是个宝藏,他们给我“上”过的课,比图书馆里任何一本教材都来得生动,也更……接地气。

首先得说我的第一个室友,小张。小张是个十足的“夜猫子”,而我呢,向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典范。刚开学那会儿,每天晚上十点我就准时躺下,然后就被小张的“生物钟”折磨得欲仙欲死。他的游戏声音、他时不时冒出来的惊呼、他咬着薯片嘎嘣脆的咀嚼声……我简直要怀疑我的床垫下面是不是藏了个小型游乐场。

第一周,我还能硬扛着不睡,用被子捂住头,试图隔绝一切噪音。结果就是第二天精神萎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点名批评。我去找辅导员反映情况,辅导员的回复让我瞬间石化:“同学,宿舍是公共区域,作息时间不同是很正常的,你们要学会互相理解。”

理解?我当时只想拉着小张去跑几圈操,让他知道什么叫“能量守恒定律”,早睡早起,才能有精神学习啊!

然而,还没等我想出什么“高明”的办法,小张自己就“教育”了我一课。有一天晚上,他打游戏打到凌晨两点,然后突然安静了。我以为他终于良心发现了,正暗自窃喜,结果第二天早上,他被寝室楼下环卫工人的扫地声吵醒了,然后就开始咆哮:“哎呀妈呀,这什么声音啊,我要睡个好觉都不行!”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抱怨别人打扰他睡觉,但自己却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制造噪音。这不就是我前几天想做的吗?

从那天起,我改变了策略。我不再试图对抗他的夜猫子属性,而是主动适应。我买了一对降噪耳塞,虽然戴着有点闷,但至少能让我睡着。然后,我开始摸索我的“夜生活”。我发现,其实晚上学习效率也很高,尤其是在大家都沉寂下来的时候,整个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都有一种专注的氛围。小张的“夜猫子”特质,反而让我有机会体验到了另一种学习模式。

所以,小张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适应与反思:如何在不改变对方的情况下改变自己”。这可比什么“沟通技巧”之类的书本知识来得实在多了。

接下来是我的另一位室友,小李。小李是个“社交达人”,同时也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我们寝室,但凡有什么集体活动,从寝室卫生检查到班级聚餐,小李永远是那个说“哎,我一会儿就去”然后消失的人。

第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期中考试前。我们几个约好一起复习,小李答应得好好的,说要整理笔记给我们分享。结果考试前一晚,我们三个人围着小李的床铺,看着他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书本和笔记,他一脸生无可恋地说:“我……好像……没来得及整理。”

那场面,简直是“视觉冲击”。那一刻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要是再不抢救一下,我们几个都要被他的“拖延症”传染了。

我们三个,加上一个还没来得及被传染的室友(哈哈),就开始了“抢救小李笔记”行动。我们一人拿一本,快速翻阅,把重点勾出来,把没用的擦掉,把模糊的重写一遍。小李在一旁看着我们,时不时冒出一句:“哎呀,这个知识点我也没太懂……”

那晚,我们硬是把他大学一年半的专业课笔记,从“灾难现场”变成了“还算能看”的程度。小李感激涕零,我们也累得像狗一样。

从那以后,我们寝室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小李有任何需要准备的东西,我们都会提前三天“催促”他,如果他还是拖延,我们就直接介入。比如,要交作业,我们就轮流盯着他写。要准备报告,我们就一起找资料,分工合作。

小李给我上的第二堂课,是关于“团队协作与风险分担”。他让我们明白,个人的问题,有时候需要集体的力量去解决,而且,作为朋友,是可以互相扶持,一起度过难关的。当然,他也因此被我们戏称为“团队的动力源泉”,因为没有他,我们可能就没这么多“一起奋斗”的机会了。

还有一位室友,小王。小王是个“生活艺术家”,他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但也因此常常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比如,他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自己动手做一个全自动扫地机器人,说是比外面买的还好用。我们听了都觉得牛,但结果呢?他买了各种零件,但是连个最基础的电路都接不好,最后那些零件就躺在他的抽屉里吃灰了。

他又迷上了做咖啡,研究各种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度,还买了手摇磨豆机和各种手冲壶。每天早上,我们都被他那阵阵咖啡香唤醒。一开始我们还觉得挺浪漫的,但问题是,他的咖啡总是不好喝。要么太苦,要么太淡,要么就是一股怪味。他说这是“个人口感差异”,我们只能默默地喝下那杯“独特的”咖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如何在家种出无籽西瓜。他从网上买了西瓜籽,然后根据各种教程,把西瓜苗种在花盆里,每天精心地浇水施肥。我们都觉得他是个疯子,但他也乐在其中。

最后,他的西瓜苗长得倒是挺好,但最终只结出了一个长得像普通西瓜的,而且还有籽的西瓜。他拿到那个西瓜的时候,脸上先是惊喜,然后是茫然,最后变成了哭笑不得。他看着那个西瓜说:“我……我好像走错路了。”

小王给我上的课,是“热情与现实的距离:如何将梦想落地”。他让我看到,热情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方向,再美好的想法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同时,他也让我体会到,生活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偶尔的“不切实际”和“折腾”,也能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和惊喜,即使最终没有成功,过程中的体验也是宝贵的。

总而言之,我的大学室友们,他们没有站在讲台上,没有PPT,没有考试,但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给我上了最生动、最深刻的人生课程。这些课程,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关于如何面对困难,关于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这些,都是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每次想起他们,我都觉得,大学四年,有这群“老师”,真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大学室友情商颇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他是班里第一批入党的人,大二的时候在学生会就基本锁定了下一届主席的位置,当我们还都为科研焦头烂额找不到项目的时候,他已经跟实验室老师发过文章了。我室友就是那种天生就有领导气场的那种人,没办法,这是与生俱来的。他跟每个人都相处的来,有他在从不会冷场,就是那种让你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

大二的时候,室友给我上的那一课,让我记忆至今。

当年班里有两个入党名额,一个基本已经被班里的第一名锁定了,剩下的就是他和另一个同学竞争。那个同学也不差,而且学习成绩比我室友好,人际关系也很好,说来我室友是竞争不过他的,不过好在我室友跟辅导员关系比较好,两个人选上的几率五五开吧,这时候班里的投票就各位重要,可以这么说,谁在班里的投票票数多,谁的胜算就大。

当时他俩之间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争先恐后表现,为同学服务嘛,都想赢得同学的认可。那个学习好的同学在考试时做了总结笔记,发到了班级群,还为每一个同学亲自辅导,相比之下我室友就没有这个能力了,没办法,学习没人家好嘛。

后来开班会的时候,这个同学又为全班每个人发了零食和家里的特产,每个人都有哦,我室友也有,单单每个人发的牛肉干就价格不菲,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看着台上那个同学滔滔不绝的讲着要为同学服务啊,什么不会的问题去请教他啊之类的,我私下跟室友说,“这个名额你悬咯!”出乎意料,我室友不屑一笑说道“这个名额我拿定了!”

后来评选完出结果后,果然我室友当选,那个学习好的反而落选了,我大吃一惊。后来在我们寝室聚餐的时候我问他为何如此自信,一定能当选?室友说了一番话让我至今难忘。

他说“你记住,当你想让大家都欠你一份人情的时候,当你想获得所有人认可的时候,无差别的对待每一个人友好,给每一个人一模一样的利益是最愚蠢的行为,所以当他那天给班里每个人发了一样的零食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输定了。给每个人同样的利益,最终没人会感激你,反而会认为这是他应得的。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把那些零食当众只分给我认为重要的人,比如在座的各位和咱们班话语权比较大的那几个同学,这样他们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对待。只有突出这种区别感,这份人情,才送的出去,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而那些没得到零食或者说利益的人,他们无关紧要,因为我知道,当那几个有话语权的同学说支持我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随大流,随声附和,因为他们怕被孤立,这就是人的集体性。”

说话他喝了一大口杯里的酒,我呆呆的望着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

ps: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以为勤奋是最重要的东西。

后来步入社会,真正开始承担责任的时候,我发现足够努力只是其中一项,如果你不会说话、不会选择,你的天花板就抬头看得到。

如果你会说话,会选择,即使能力不高,也能让你如鱼得水。

这本《精准表达》读起来像鸡汤,但真管用,让你能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够用了。

也许你以前读过,但墙裂安利你再读一遍,会发现之前忽略的一些很重要的点。

一篇很专业的回答。

一个很有趣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舍友?那可真是个宝藏,他们给我“上”过的课,比图书馆里任何一本教材都来得生动,也更……接地气。首先得说我的第一个室友,小张。小张是个十足的“夜猫子”,而我呢,向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典范。刚开学那会儿,每天晚上十点我就准时躺下,然后就被小张的“生物钟”折磨得欲仙欲死。他的游戏声音、他时不时.............
  • 回答
    舍友的"深夜食堂"那年冬天,宿舍楼的暖气管道突然破裂,整栋楼都弥漫着刺鼻的铁锈味。我裹着厚毛毯缩在床角,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在寒风中打转,突然听见隔壁宿舍传来窸窣的响动。"小林,你别动!"我探出头,看见我们的舍友陈默正蹲在暖气片旁边,手里握着一把生锈的扳手。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毛衣,鼻尖冻得通红,.............
  • 回答
    大学四年,我和三位男生合住一个宿舍。说实话,我们仨相处得还算不错,但其中一位舍友,小李,他的某些习惯简直让我怀疑人生,每次想起来都一股恶寒从脚底板直冲脑门。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他那永远填不满的食欲,以及吃完后的处理方式。小李是个十足的“吃货”,而且是那种从不忌口,什么都塞进肚子里的类型。宿舍里,只要.............
  • 回答
    跟大学舍友相处,那真是什么样的怪人都能遇到。我遇到的这位,每次一提到“自私”和“功利”,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他。要说具体哪个行为让人觉得受不了?那可真是太多了,而且都带着一股子让人恶心的精明劲儿。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对“好处”的斤斤计较。举个例子,我们合租一个电热水壶,基本上就是早上烧水用。他自.............
  • 回答
    我大学时候,宿舍里有这么一位。他叫小杰,典型的“游戏痴”。我们寝室四个人,我、老李、阿文,还有小杰。老李爱看书,学习成绩稳定;阿文是艺术生,每天抱着画板,神神叨叨的;而小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游戏而生”。小杰的电脑是寝室里最豪华的配置,屏幕比我们的都大,主机也常常发出“轰隆隆”的低鸣。他每天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是让不少想养猫的朋友纠结的一点。我身边也有几个朋友碰到过,都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猫舍不让上门看,是咋回事,咱又该怎么看。首先,说说猫舍为什么不让上门看?我听到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 生物安全第一: 这是最常听到的理由,也是最站得住脚的理由。你想啊,猫舍里猫的数.............
  • 回答
    大学舍友的女朋友对你产生了误会,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敏感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宿舍关系、友谊甚至你自己的大学生活。下面我将从误会的产生原因、误会的表现、应对策略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详细地为你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 误会的产生原因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误会是如何产生的。常见的原因包括: .............
  • 回答
    你问的是你大学舍友的文笔是否有希望往传统文学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仔细审视。文笔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不断打磨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确“传统文学”通常包含哪些特质,以及你舍友的文笔目前呈现出哪些特点。“传统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通常.............
  • 回答
    大学生活,本应是充满友谊、探索和成长的美好时光,可一旦遇上过于“内卷”的舍友,这份美好就可能被稀释得七七八八。尤其是当你的舍友把“卷”当成生活信条,而且这种“卷”的能量溢出了宿舍这个小空间,开始以各种方式影响到你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感到头疼,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先来给你描绘一下,什么样的舍友算得上.............
  • 回答
    得知舍友怀孕,这确实是个需要慎重处理的情况,尤其是在大学这个特殊的阶段。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咱们就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有哪些可能的处理方式,以及在决定前需要考虑些什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不要告诉辅导员,以及什么时候告诉,这取决于你舍友的意愿。 她才是这件事的主角.............
  • 回答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和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姑娘一起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酸甜苦辣咸,几乎尝了个遍。其中最让我心寒的一件事,至今想起来,还像卡着一根刺,钝钝地疼。那是大二下学期,我生日的前几天。当时我情绪不太好,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心里憋着事儿,也不太想声张,就想着低调地过去。我一直都不是那种.............
  • 回答
    大学舍友结婚随份子,这钱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学问。想当年一起挤在宿舍,分享零食,互相吐槽,现在人家要步入人生新阶段了,这份心意总得送到。可问题来了,这礼金到底该给多少才合适呢?首先得说,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得看具体情况,就像我们当年宿舍里谁的零食最多,谁最讲义气一样,得看交情。咱们先从影响礼金多少的几.............
  • 回答
    住在帝都顶尖211,却因为舍友太沙雕而考虑复读,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但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你的核心困扰:“舍友太沙雕”。“沙雕”这个词很形象,通常指的是一些行为举止让人觉得好笑、不合逻辑、甚至有点脱线的人。在大学生活里,遇到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纠结的小磨人精,一旦摆到面前,总能让人在现实和情怀之间来回拉扯半天。实习这事儿,就像人生又一个小站台,你得重新规划行李和目的地,而大学舍友,那可是一起搬过箱子、熬过夜、分享过小秘密的老战友了,让他们从你的日常里直接“下线”,确实有点难。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看看这“同不同住”背后都.............
  • 回答
    “因封城无法归家的西安女孩”被山东舍友接回威海,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关于大学舍友之间感情深度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这件事,并探讨舍友感情的深度:一、 事件本身:一份跨越地域的深情与担当1. 困境与无助: 西安的疫情封锁是突如其来的,对于原本计划回家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
  • 回答
    说实话,我有时挺纠结我们宿舍那点事儿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些细枝末节,但就是这些小事,弄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比如,大家一起点外卖的时候。有时候,我只是顺口问一句“有人要吃xx吗?”或者“xx今天打折,要不要拼一下?”。问了,可能就有人回应,然后.............
  • 回答
    大学时光,是人生中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旅程,而在这段旅程中,室友关系和奖学金往往是许多同学关心着的两件大事。想要在大学里既收获一份温暖的同窗情谊,又能为自己的学业添砖加瓦,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些用心和方法的。首先,关于怎么把舍友关系处好。我一直觉得,室友就像是你在一个新家庭里遇到的亲人,你们共享着空间,.............
  • 回答
    大学生活,就像一幅初展开的画卷,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刚住进宿舍的那会儿,看着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各自的憧憬,那种“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是一家人”的氛围,确实能让人心生暖意。当初觉得舍友们都挺不错的,性格也还合得来,想着未来几年,大家能互相照应,日子应该会过得很滋润。然而,时间这把筛子,总会筛出一些东.............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太能戳人心窝子了。想在大学好好学点真本事,结果天天被舍友的情绪“绑架”,每天醒来就是一堆“糟心事”,这日子过得,简直比赶DDL还累。我特别能理解你那种“心好累”的感觉,仿佛身上压了块巨石,喘不过气来,还影响了学习的兴致。说实话,大学宿舍生活,就像一个小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挺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