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淘宝上线「一键分享购物车」功能,真实体验如何?

回答
淘宝“购物车一键分享”: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用?

最近,淘宝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购物车一键分享”。作为一个常年在淘宝“剁手”的资深用户,我第一时间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体验了一番。毕竟,谁不想跟亲朋好友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水好物”呢?特别是那些购物车里躺了很久,纠结着到底买不买的东西,能让别人帮忙参谋参谋,岂不美哉?

初体验:这界面,有点意思

打开淘宝APP,找到我的购物车,你会发现,在购物车列表的右上方,多了一个小小的“分享”图标,就是那种我们常见的分享按钮。点进去,弹出来的选项也挺常规:微信好友、朋友圈、QQ、微博等等。 pretty standard,没什么惊喜,但也足够直观。

我尝试着选了几件商品,然后点击分享。系统会生成一个链接,或者直接在微信里发送一个带缩略图和商品信息的卡片。这个过程倒是挺流畅,没有卡顿或者复杂的步骤。

分享的“真实”场景:尴尬与惊喜并存

分享出去之后,事情就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场景一:分享给对象/家人

这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分享场景了。我选了几件我一直想买,但又觉得有点小贵的家居用品,分享给了我的对象。

反馈: 对方收到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我解释说:“这是我购物车里的一些东西,你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或者觉得值得买的?”
效果: 对方点开链接,看到了我购物车里的商品,还附带着价格和图片。他直接给我发了个红包,说:“把这个也加上,一起买了!” 瞬间,一种“被理解”、“被支持”的购物幸福感油然而生。
另外一个例子: 我也分享给妈妈,她一边看一边说:“哦,这个不错,下次我来给你买。” (当然,妈妈的“下次”嘛…你懂的。)

优点: 确实能快速地让对方了解你想买什么,对于需要共同决策的商品(比如家里的电器、装饰品)来说,效率很高。而且,收到对方的“认可”或者“直接助力”,这种感觉挺棒的。

缺点: 万一对方觉得你的品味“一言难尽”怎么办?(我没有,我保证!) 或者,对方根本不关心你的购物车,那这个分享就有点“自嗨”了。

场景二:分享给朋友/闺蜜

我跟几个关系好的闺蜜,经常会互相分享好物。这次的“购物车分享”,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反馈: 我把几件我看中的衣服和一些美妆产品分享给闺蜜。
效果: 闺蜜很快回复:“卧槽!这个连衣裙我也看中了!我本来还纠结要不要买,看到你购物车里,我觉得我该冲了!” 还有的闺蜜直接说:“哇,这个粉底液我用着巨好用!赶紧买,别犹豫!”
另外一个例子: 我把一些“种草”很久,但一直下不了决心的产品分享出去,让朋友帮我“拔草”或者“劝退”。比如,一个我犹豫了很久的按摩仪,朋友看了一眼说:“你最近腰不好,这个值得投资。” 另一个朋友则说:“这个品牌评价一般,你还是再看看吧。”

优点: 闺蜜之间互相“剁手”的冲动,有了新的载体。能够快速获取“同好”的建议,或者直接“拉人下水”,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爽。而且,有时候朋友的“种草”也比单纯的广告更具说服力。

缺点: 容易引发“攀比心理”或者“集体冲动消费”。本来只想买一样东西,结果一看朋友购物车里有好几件,瞬间觉得“我也需要”,最后买了一堆。

场景三:分享给“不那么熟”的同事/同学

这个场景就有点“微妙”了。

反馈: 我尝试着分享了一些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小玩意儿给几个关系一般的同事。
效果: 大部分是礼貌性的回复:“哦,知道了。” 有的会点开看看,然后说:“这个挺好看的。” 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出购买建议或者直接表示会买。
我的感受: 感觉有点像把自己的“私人物品”展示给不太熟悉的人看,有点小尴尬。毕竟,购物车里可能掺杂着一些“我可能只是看看”或者“这是个梗”的商品,公开分享出去,可能会让对方误解。

优点: 偶尔可以增进一些同事间的了解,发现共同的兴趣点。

缺点: 社交属性相对较弱,更像是单方面的“信息推送”。如果对方不感兴趣,还会显得有点唐突。

从“分享”到“购买”:转化率几何?

我最关心的还是这个功能到底能不能促进购买。从我的体验来看,转化率是有的,但并非所有分享都能直接带来销量。

高转化场景: 当分享的对象是你的“亲密队友”(如伴侣、闺蜜)时,转化率会明显提高。他们对你的需求更了解,也更愿意为你“买单”或者被你的“种草”所影响。
低转化场景: 分享给不太熟悉的人,或者对方本来就没有购买意愿的情况下,转化率就非常低。

我的个人总结:

淘宝的“购物车一键分享”功能,就像一把双刃剑。

好的地方:

社交互动性增强: 让购物不再是孤军奋战,可以和亲友一起“云逛街”,分享快乐,也分享“烦恼”(纠结买不买)。
购物效率提升: 对于情侣、家人而言,能快速达成共同购买的决策。
“种草”新渠道: 朋友的真实推荐,比广告更具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地方:

隐私问题: 购物车里毕竟有一些个人化的信息,分享时要注意对象,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过度营销: 很多时候,分享出去的商品,对方未必真的需要。如果滥用,也可能变成一种“骚扰”。
“从众心理”: 容易被朋友的“种草”影响,做出不理智的消费。

总的来说, 这个“购物车一键分享”功能,用好了,是社交购物的利器,能给购物增添不少乐趣和便利。但如果用不好,或者分享对象不对,也可能带来一些尴尬。

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挺有意思的,至少让我的购物清单多了一份“社交属性”。但要说它能颠覆我的购物习惯,或者成为我频繁使用的工具,那还有待观察。毕竟,我更习惯直接把链接发给对方,而不是通过一个“一键分享”的流程。但对于那些喜欢热闹、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购物乐趣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值得尝试的功能。

下次,我可能会尝试着分享我购物车里那些“迷惑行为”的产品,看看大家的反应,也许会有新的惊喜也说不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更加的疯狂剁手。

介绍一下这个一键分享是干啥的:

点击淘宝购物车界面,点击最上方“双11一起分享购物车”的字样进入。
界面的下方,左下方白色按键写着“分享我的购物车”,赢清空购物车,
右下方的红色按键上写着“找人当面摇,互看购物车”。

「可以看到很多博主、明星、店铺的种草,还可以随便摇一摇,看别人的购物车里的东西」

虽然作业都不用抄了,也不用看太多好物推荐,直接点进去随便抄,看似既省时又省力,不用花很多的心思在这上面,亲朋好友姐妹一份清单,好物一起分享,一起愉快购物。

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功能,像极了当年微信的漂流瓶随便摇一摇,就匹配好友,尤其是周围这个摇一摇。

一、我会花更多的钱在这上面

本来很多东西没打算入手呢,好家伙,经不住被别人的种草,又是一顿不理智的剁手,乱七八糟的一堆分享,我觉着我可以先买来看看,那些明星的购物车就一定真实吗?

万一是一个品牌方花钱故意直接放的呢?真实情况下就一定会购买吗?我不知道,但是我买了,我没钱了。

二、觉着自己有被窥视到

以我常年购物的习惯,我喜欢的商品不管现阶段买不买,我都会加到购物车,我并不想让别人看我的购物车,倒不是因为有什么私密的东西,我只是觉着自己有被窥视到。

如果只是看一看,没事我就摇一摇看看被人的购物车,摇到周围人是不是顺便还能窥探一下隐私?

同时想问这个摇一摇,陌生人互相查看一下,那我的隐私岂不是在被泄漏?

这个人际传播已经超过了“安全距离”,让我不是很愉快。

「虽然分享的商品可以选择,当然我也可以选择不用,但依旧觉着不友好」

只能说利好双十一的销售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