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诸回答多半从文化、化妆等原因入手。其实日本人的基因与中国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混有大量绳文人(阿依努人祖先)的基因,导致深目高鼻双眼皮的比例比中国人高。我并不认为日本平均相貌水平高于中国,只是在以深目高鼻双眼皮为美的审美观下,日本帅哥美女的比例可能会高于中国。至于韩国,不算整容的话平均相貌水平肯定低于中国人。
长文多图慎入,提纲如下:
1,当前的审美观受西方影响严重,以深目高鼻双眼皮为美,所谓“面部有立体感”,而中国人中这种性状并不多。当前以(黄白)混血儿为美,因为混血儿看起来像黄种人中的深目高鼻双眼皮。
2,智人的祖型为深目高鼻双眼皮,黄种人的特征是在寒冷环境下进化而来,具体论述黄种人的浅眼眶和单眼皮的由来。
3,其余人种,即使不是白人或没有与白人大规模混血,也大部分是深目高鼻双眼皮,包括日本列岛的原住民阿依努人。
4,日本人中含有可能超过一半(曾经被误认为是白人的)阿依努人的基因,因此深目高鼻双眼皮的比例高于中国人,帅哥美女比例可能会高于中国。
以下为具体论证:
1,当前的审美观受西方影响严重,以深目高鼻为美,所谓“面部有立体感”,黄种人相比白人高鼻梁深眼眶的少很多。很多人认为混血儿更漂亮,其原因就在于混血儿是黄种人中的白种人,深目高鼻更明显。比如中德混血王德民院士
李小璐的妈妈张伟欣,中俄混血(我觉得比李小璐强很多)
中葡混血的李嘉欣
中英混血的黄秋生,认不出来吧
韩俄混血金秀贞
中美混血九寨沟小萝莉
不光是黄白混血,汉族和台湾原住民混血也能产生类似效果,许多台湾演员都有原住民血统,比如四分之一泰雅族血统的周渝民
从侧面看,鼻梁和眉弓很明显。
一半泰雅族血统的言承旭,注意鼻梁、眉弓和眼眶。
一半泰雅族血统的徐若瑄,当然她深目高鼻的特征没有前两位明显。
2,深目高鼻双眼皮并不只是白人的特征,而是智人走出非洲的基本型,而东亚大陆黄种人的低眉弓则可能是在北方寒冷地区进化出的特征。
上图是是Human Phenotypes网站推测的所有智人的祖型,双眼皮,深眼窝,眉弓发达,以及进化路线图。其中北亚黄种人写明了是受北亚寒冷冬季影响。这个网站把各地居民照片上传合成所得出的正面平均相貌,下文还会用到。
智人祖型的高鼻梁深眼窝能更好的保护眼睛,打斗的过程中被一拳打在眼眶或鼻梁上远远比打在突出的眼球上造成的伤害小。眼眶被打最多很疼,眼球被打爆就基本完蛋了。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看看我们的灵长类近亲。以下分别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狒狒,注意其发达的眉弓和深邃的眼窝。其阔鼻翼是因为生活在热带,阔鼻翼有助于呼吸大量空气并散热。
再看看智人可能的祖先直立人、近亲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复原图,同样是发达的眉弓,深眼窝,双眼皮。说明这是灵长目的共有特征。黄种人之所以特别是进化的产物。
但是,在寒冷环境下,深眼窝会产生窝风的副作用,导致眼睛失去更多的热量。以下引自 @石头布 的回答东亚人种的优势是什么?。
“有人说,凹陷眼窝也是遮风御寒的结构吧?其实不然。凹陷结构只对侧面来风有屏蔽作用,但侧面风对眼睛几乎没有伤害,迎面来风才是最大的威胁。而凹陷结构带来的“窝风”效应把迎面风的伤害放大了很多倍,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这样的眼睛是脆弱的。想象一下,整个脸部被兽皮包裹起来只留两个深洞洞的凹陷眼窝露出来张望,零下五六十度的冰风兜头猛灌,效果将很惨烈... ...。凹陷眼窝确是一种防护性结构,但它针对的是物理性伤害,是人类祖先和几乎所有其他人类种族的眼睛的“缺省”特征。但东亚人的眼睛在耐寒选择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一结构。
显而易见地,东亚人脂肪铺垫的浅眼窝大大缩小了受风面积,较小的眼裂降低了体液外露的程度,眼窝附近较多的脂肪以及较厚的眼皮,降低了对外的热辐射。这些细微的变异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温度,使它能够在极低温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温环境中的生存几率。”
另一方面,寒冷环境会自然选择出的单眼皮形态。影响单双眼皮的形态有三组基因:
a,眼皮和睑版(眼皮内层)的结合度,显性性状提睑时内层肌肉会把外层皮肤提起来,从而在外侧形成皱褶,是为双眼皮。隐性性状则只会提起内层,如下图所示。寒冷环境中眼皮脂肪更多的隐形性状自然被选择下来。这是狭义的单眼皮基因。
b,内眦褶大小。内眦褶又称蒙古褶,指遮盖内眼角的皮肤。即使是双眼皮,如果内眦褶发达,会使内侧双眼皮不明显,类似单眼皮,是为“内双”,如下图B。显然,在寒冷或风沙环境下,内眦褶发达能起到遮蔽风沙和保温的效果,更有利于生存。黄种人大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内眦褶,这也是为什么双眼皮是显性性状,但是看起来似乎单眼皮更多的原因。
c,鼻梁高低。“内双”的同学可以试着用手把鼻根往上拉,看看双眼皮是否更明显。
总之,东亚黄种人人的眉弓、鼻梁、眼型是特殊情况下(北方寒冷气候)进化的产物,而世界上其他人种大多无此性状。有人可能会问北欧人为什么是双眼皮+深目高鼻?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a,北欧虽然纬度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并没有东亚大陆内部气候寒冷,如下图所示。
b,欧洲末次冰盛期(LGM)整个北欧被冰盖覆盖,人类撤退到欧洲南部。目前的北欧人主要是由LGM之后北上的狩猎采集者(Y染色体I1),加上很晚才从印欧语系大本营北上的日耳曼人(R1a1a)混血组成,并未经过严寒洗礼。而黄种人在LGM时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所经历的严寒则严酷的多。
c,即使是白种人,也是南方地中海人群和闪族人(比如阿拉伯人)比北方诺迪克人群深目高鼻明显的多。参见[文明冲突]高鼻深目的地中海人:凹鼻浅目西北欧白人_国际观察_论坛_天涯社区(文中分子人类学部分并不正确)。
d,在北美洲最寒冷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其眼睛鼻子与东亚人非常相似,实际上就是黄种人,而其他印第安人比如南美洲印加人的后代则不那么明显。
3,除了典型的东亚大陆黄种人之外,世界各地的其他人种大多为双眼皮、高鼻根、眉弓发达的基本型。只不过离赤道越近,鼻翼越阔,使鼻梁变矮,再加上矮黑,所以并不美观。白人的几个亚种(北欧诺迪克、中欧阿尔卑斯、南欧地中海和中东)以及与白人大规模混血的中亚人种大家相对熟悉,我就不举例说明了,这里只列出其他大家不大熟悉的人种。下面的例子里右下角有标注的为Human Phenotypes正面平均长相,其余为我从google上找到的其他角度的照片。
a,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他们被认为是创造印度河文明的人,大概4000年前开始逐渐被从伊朗高原南下的印欧语系雅利安人征服,北印度被雅利安人逐渐融合同化,使用印欧语,南印度仍使用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
b,印度洋上安达曼群岛土著,他们被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群,标志性Y染色体D。
c,尼日利亚班图人。班图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人,特征y为E-V38,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自然选择出阔鼻翼,导致鼻子不那么高,这里注意其双眼皮与眉弓。
d,俾格米人,Y染色体B,生活在西非热带雨林,体型矮小,平均身高不到1.5米。
d,澳大利亚土著
e,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
以上是没有或很少与大陆黄种人(指长江以北的传统黄种人)混血的人种,以下列举与黄种人有部分混血但仍然保留双眼皮、高鼻梁、眉弓发达性状的人种。
甲,台湾原住民。南岛语系,标志性y染色体为O1,注意其明显的双眼皮、发达的眉弓与眼眶。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原住民与汉人混血产生的明星像混血儿,符合现在的审美。
乙,藏族人。藏族是第一批出非洲人的后代(Y染色体D人群),和后来出非洲并在长江以北寒冷气候下进化出黄种人特征的Y染色体O3为主的前汉藏人,在发羌入藏之后混血所形成。前者可能保留相当部分的智人祖型深目高鼻双眼皮的特征。
藏族演员蒲巴甲和歌手阿兰。
藏族人可能是同样是风比较大的缘故,双眼皮不大明显,主要保留了祖型高且直的比例,与下图柬埔寨人相反。
丙,东南亚人。黄种人南下与原住民的混血
前两张图为柬埔寨人平均相貌,后两张为摘自 @石头布 专栏中的柬埔寨小朋友。
4,日本列岛原住民为阿依努人,也叫虾夷人,他们与上面各种原住民一样,保留了深目高鼻双眼皮的祖型特征,甚至曾被认为属于白种人。阿依努人是绳文人的后代,下图为维基百科上日本东京博物馆里绳文人的塑像
绳文人处于狩猎采集阶段,大概自前10世纪开始,农业民族弥生人逐渐从东亚大陆迁徙到日本列岛。弥生人与中国人长得很像,单眼皮,面部立体感弱。
日本人是绳文人和弥生人混血的后代。二者所占比重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子人类学的知识。时间和篇幅所限,我先说结果,以后有机会再科普分子人类学。
上图是东亚各人群Y染色体dna比例,与日本各地Y染色体比例,可以看出,越往东北,D比例越高,而北海道直到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才逐渐开始被和族殖民,目前也是阿依努人最后的栖息地,D2为绳文人的标志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此前广泛分布在日本列岛,目前只有阿依努人为其未被同化的遗民。
A 2007 study by Nonaka et al. reported that among a total of 263 healthy unrelated Japanese male individuals born in 40 of the 47 prefectures of Japan, but especially Tokyo (n=51), Chiba (n=45), Kanagawa (n=14), Saitama (n=13), Shizuoka (n=12), and Nagano (n=11), the frequencies of the D2, O2b, and O3 lineages were 38.8%, 33.5%, and 16.7%, respectively, which constituted approximately 90% of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在历次研究中,D2大概占日本的40%左右,O2b和O3分别占35%和%18%左右,三者总和超过80%。我比较赞同的一种假说是,O2b主要是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系人群,是高句丽人的主体,也是弥生人的主体。日语由弥生人从中国东北经朝鲜半岛带入日本。O3占汉人的80%,是汉藏语系的标志性y。
绳文人的父系占日本的40%,其母系的比例应该会更多。原因在于,少量文化技术发达的移民与相对落后的原住民融合,并同化其语言,一般情况下移民的父系会占绝大多数,而原住民的母系占大多数(原因自己想)。比如目前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的父系差别不大,而母系差了大概一半,南方汉人很可能是北方汉人南下征服同化原住民的后代。类似的例子还有西班牙征服印第安人,目前拉丁美洲的混血人几乎全是欧洲父系印第安母系;黄种突厥人从蒙古高原一路打到小亚细亚,目前的黄白混合的突厥人大部分都是黄种父系+白种母系。日本的原住民父系能占40%,母系只会更多,加起来应该会有一半以上。只是母系的线粒体dna与种族语言文化联系不如父系y染色体的联系那么明显,因而不好估算。
做了这么多铺垫,现在可以回答原问题了。日本保留了大量原住民的基因,高鼻深目双眼皮的比例比纯黄种人中国人高。当然毕竟不是和纯白人混血,日本总体相貌水平不如新疆中亚土耳其人。我个人到不认为日本路人水平会明显高于中国人,只是日本帅哥美女的比例应该比中国高不少。
总体来说,日本人像下图鼻子长且高的比例较多
@蛋喜 在为什么很多日本人长得很像欧美人?下的回答,大家可以参考。
============================================================
日本女星泽口靖子,国内各种资料均称是英日混血,但是查了各种英文日文资料均找不到出处,从对其父母的描述来看应该不是混血。感谢@秋月指出。我认为泽口靖子是日本颜值巅峰,可与大陆何晴,香港曾华倩,台湾胡慧中并称东亚四大美女。
==============================================================
另外蒲巴甲的错误照片已更正,感谢各位指出。
=============================================================
至于韩国,不算整容的话平均相貌水平肯定低于中国人,关于韩国人的长相参见第三部分 如何看待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宣传片中出现“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
刚好用“脏乱差”回答了另外一个关于审美的问题,这仨字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发达国家的好处,在于社会水平高,人们对于健康、审美都有更高的认识。健康光洁的肌肤,整齐亮白的牙齿,一丝不乱的发型,都是美的加分项。还记得城里潮宝贝给奶奶带的后果的那些图么?可以完美解释这个问题。并不是日韩女人生得比中国女人美,只是她们更健康,修饰着装更得体,气质受社会影响更端庄而已。此处的健康,不是指什么大的疾病,而是更低端的似乎无关痛痒的肌肤、口腔、头发的问题,还有动作的时候的体态的问题。
谁觉得?我并没有这么觉得,论美女,真的中国多。
如果中国也是一个女性主要拼脸蛋拼身材的社会,中国女生也会漂亮很多。
我的韩国同学说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女孩子,在公众面前一定是最完美的状态。嫁有钱人就是嫁了好人家,做有钱人家的媳妇儿首先必须够漂亮。"
我在韩国见过晚上8点一群穿着初中校服十几岁的姑娘们在地铁上对着车窗涂淡淡的唇彩互相刷睫毛。其实我觉得很美好。
回忆一下我们从小的校规就懂了,我高中只知道学习脸能洗干净就不错了,更没保养的概念。
漂亮,从来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并且,哪怕韩国女生私下再开放,长辈和男生面前言行举止尤其说话都很得体,这点被很多中国女生忽略了。
很多人忘记了,中国有七亿多女性,日本加韩国连中国的七分之一都达不到,这么庞大基数的女性,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域,不同地方的女性在身高、气质、外貌、打扮上都是有区别的,又有多少人完整的走过中国的这些地方,能够有一个客观的、完整的认识呢?
更别谈韩国和日本了,去都没去过,又怎么能得出日韩女性的外貌普遍好于中国女性的结论呢?
难道仅凭韩国偶像剧的洗礼和日本敬业女老师们给予的教诲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混居的一个国家,混血都不知混了多少次了。而日本是一个岛国,韩国是一个半岛,近代以前都是关起门过日子,并没有多少机会和外界换血、换基因。说句不好听的,培育良种都知道要筛选好基团,好品种杂交。
之所以觉得日韩女性的外貌普遍好于中国女性,还不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不提韩国女性的改头换面术,也不提日本女性从小学到大出神入化的化妆术,能上电视能组女团本就挑那些相貌出众的,普通人连出镜的机会都没有,你又怎么看得到?
至于中国,别的不说,就说北上广深,公交车上、地铁上、大街上、咖啡厅里、商场超市中多的是长相清丽、秀美可人的女子,而且还是素颜的居多,尤其是女学生,不化妆素颜出街的占了大多数。
素颜都不错,再化个妆,衣服打扮一下,不能再加个2、3分?
又怎么可能逊色过日韩女性呢?
自信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