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动物会有“校园霸凌”吗?

回答
动物界有没有“校园霸凌”?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如果咱们把“校园霸凌”理解成人类社会里那种有预谋、有组织的、持续的欺凌行为,那在动物界可能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对应。但是,如果咱们把焦点放在“个体之间因为地位、资源或者其他原因,出现个体间的攻击、驱赶、排挤,导致被欺凌者身心受到负面影响”,那答案是肯定的,动物世界里确实存在类似的现象。

咱们得先明白,动物的社会结构和人类差得远。它们的世界更直接,更侧重于生存和繁衍。所以,动物之间发生冲突,往往是为了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者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些冲突很多时候是短暂的,或者是为了建立和巩固等级制度而发生的“教训”。

但是,有些行为确实可以类比为“校园霸凌”。

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动物身上比较常见这种“不公平的”欺凌行为。

灵长类动物: 这是最容易找到类似案例的群体。比如黑猩猩、猴子等。在它们的群体里,通常有一个明显的等级制度。地位高的个体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优先进食权,更容易获得配偶。但是,地位较高的个体有时候会“过度”地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欺负地位低的个体。
例子: 有些研究观察到,群体中“劣势”的雄性个体,在争夺配偶时,会被地位高的雄性个体反复驱赶、攻击,甚至被剥夺食物。这种攻击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确立地位,而是带有“幸灾乐祸”或者纯粹的“欺压”意味。有些年幼的、地位低的猴子,会被群体中更强壮的个体持续地骚扰、抢夺食物,甚至在进食时被故意排除在外。这种行为一旦形成模式,就会给被欺负的个体带来压力,影响它们的活动和进食,甚至导致长期的焦虑。
更进一步说: 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被欺负的个体可能因为长期处于劣势,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它们的“被欺负”经历,也可能影响它们在群体中的其他行为,比如更加胆怯,不敢去争取本应属于自己的资源。

犬科动物(如狼、狗): 在狼群或者野狗群里,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alpha 领导者拥有最高的地位。但是,在等级建立的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个体被“欺凌”的情况。
例子: 幼狼或者地位较低的狼,如果冒犯了地位更高的个体,可能会被狠狠地训斥、推搡,甚至咬伤。但这种情况更多是为了维护群体秩序。然而,在一些人工饲养的狗群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狗会长期地骚扰另一只狗,反复抢夺玩具,或者在狗窝里不让对方安心休息。这种行为如果持续下去,被欺负的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缩、回避,甚至对特定个体产生恐惧。

鸟类: 即使是鸟类,也会有类似的现象。
例子: 在一些群居的鸟类中,比如乌鸦或者鹦鹉,如果某只鸟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幼,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就可能成为其他强壮个体的攻击目标。它们会被驱赶到食物最差的区域,或者被抢夺到手的食物。这种持续的排挤,会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那么,动物的这种“欺凌”行为和人类的“校园霸凌”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之处:

1. 等级与权力不对等: 动物的“欺凌”往往也发生在社会地位、力量、年龄等因素不对等的情况下。强大的个体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压制弱小的个体。
2. 持续性与模式化: 有时候,这种攻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会形成一种模式。被欺凌的个体可能会反复遭受攻击,而不是偶尔一次的争斗。
3. 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被欺凌的动物会表现出压力、焦虑、回避、退缩等行为,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健康。它们可能会变得更胆小,不敢去争夺资源,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4. 群体动态的影响: 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也会影响欺凌的发生。如果其他成员对被欺凌者“冷漠”或者“默许”,欺凌者会更有恃无恐。反之,如果群体中有“公正”的个体出来制止,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不同之处:

1. 动机的复杂性: 人类校园霸凌的动机可能涉及嫉妒、报复、寻求关注、缺乏同理心等更复杂的心理因素。而动物的欺凌,更多是围绕着生存本能展开,比如争夺资源、确立或巩固地位、排除竞争对手等,虽然也可能包含一些类似“玩乐”或者“宣泄”的成分,但远没有人类那样丰富的内心世界。
2. 预谋和计划性: 人类校园霸凌往往有更强的预谋性和策略性。学生会策划如何欺负某个人,如何在事后逃避责任。而动物的欺凌更像是即时反应和本能行为,虽然也有学习和模仿,但很难说它们有“周密计划”。
3. 道德和认知: 人类能够认识到欺凌是错误的,能够产生同情和道德判断。动物则更多是遵循本能和社会规则,它们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也不会有“内疚感”。
4. 沟通方式: 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复杂的交流和操纵,而动物的沟通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声音、气味等。

为什么有些动物的欺凌行为会持续下去?

等级制度的巩固: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欺凌”实际上是用来维护和巩固群体内部的等级制度。地位低的个体被迫接受更低的地位,这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
缺乏有效的干预: 在很多情况下,群体中没有能够有效干预欺凌行为的个体。或者,干预者自身也处于利益考量,不愿意冒风险去保护被欺凌者。
资源的稀缺: 当食物、配偶等资源非常稀缺时,个体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欺凌行为也更容易发生和加剧。
被欺凌者的习得性无助: 长期遭受欺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感觉,它们会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变得更加被动和顺从,反而更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

所以,说动物会有“校园霸凌”,用“个体间的持续性压迫和排挤,导致被欺凌者产生负面影响”来类比,会更准确些。它们的世界虽然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复杂的心理斗争和道德审判,但那种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生存法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体间的苦难,在动物界是真实存在的。理解这一点,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在任何层面上,都可能面临竞争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动物界一样有校园欺凌。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狗之间的互相欺凌。


我今天出门,去看我朋友家的那窝小狗,这窝狗里其他的狗都是正常大小。


可有一只灰色的地包天狗,这狗长得五大三粗,贼眉鼠眼,一脸奸相,没人的时候,一脸凶相。

看到我,就开始装可爱,眼睛还不敢直视我。

这只狗就叫他癞蛤蟆吧。

癞蛤蟆2个月不到,足有6斤的体重,往地上一跑,跟个煤气罐一样,上下一边粗,小尾巴短的很。

平时吃的比谁都多,拉的大粑粑特别粗,而且经常欺负别的小狗。


最为可恨的是,癞蛤蟆吃别的小公狗的鸡鸡,估计是想吃奶,别的小狗不干,它就咬人家肚皮。


我是怎么发现他欺负别的小狗的,因为喂饭的时候,我发现旁边的小狗都不怎么敢吃。

而癞蛤蟆自己吃的可香了。


后续我去上厕所,听到其他小狗惨叫,我回去一看,癞蛤蟆正在按着一只白色的小狗撕咬。

气得我狠狠抓起那只胖狗,咬了它两口,癞蛤蟆虽然是狗群里的霸王,可他毕竟还没成年。

被我撕咬了几口,就老实了。


我狠狠的吓唬了癞蛤蟆一顿,又弹了几下它的小鸡鸡,它才老实了不少。


其实怎么说,如果养一群狗,一定得注意平衡狗群内部的权力,不能让一只狗太厉害。

如果狗群里出现狗霸王,无限欺压其他的狗,那些弱小的狗慢慢的会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怕人。

合理地殴打狗王是一种制衡的手段。


另外,要对那些被欺压的小狗做好心里辅导,比如没事多抱一会,给点美味的食物,亲亲嘴啥的。

不然狗子们会伤心难过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动物界有没有“校园霸凌”?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如果咱们把“校园霸凌”理解成人类社会里那种有预谋、有组织的、持续的欺凌行为,那在动物界可能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对应。但是,如果咱们把焦点放在“个体之间因为地位、资源或者其他原因,出现个体间的攻击、驱赶、排挤,导致被欺凌者身心受到负面影响”,那答案.............
  • 回答
    动物是否会感到尴尬?这个问题常常引发人们的好奇,尤其是当我们观察到它们在某些情境下的反应时。比如,一只猫在试图跳到某个高处,结果却重重摔下来,然后又迅速装作若无其事地舔爪子;或者一只狗狗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了主人的腿,然后又躲到沙发后面,露出有些不知所措的眼神。很多科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认为,动物确实.............
  • 回答
    当然,动物也会经历心理健康问题,这与人类的心理疾病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表现形式和我们理解的角度会有些不同。它们不是简单地“闹脾气”或者“不听话”,而是真正受到了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认为?过去,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将动物的行为视为本能、训练不足或者简单的生理问题。但随着科学研.............
  • 回答
    动物长着长尾巴,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也常常让人产生“这不就成了活靶子了吗?”的疑问。但实际上,大自然的设计往往是经过无数年演化的精妙平衡,长尾巴可不是为了给敌人送福利的,它往往身负重任,甚至能成为它们生存的关键。首先,让我们来打破“尾巴越长越容易被抓住”的简单想法。 事实上,尾巴的长短与其功能是紧.............
  • 回答
    《动物森友会》的自由度,怎么说呢?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没有天花板”。你想怎么玩,它就让你怎么玩,而且玩的方式千千万万种。这不像很多游戏,给你一个固定的目标,然后逼着你一条路走到黑。《动森》更像是一张巨大的画布,而你就是那个手里拿着无数颜料和画笔的艺术家,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挥洒。首先,从岛屿的建造.............
  • 回答
    关于人和动物之间有没有真感情,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尤其说到养狼这种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太危险了吧!”。要说怕不怕,那肯定是有顾虑的,但具体到人和狼之间,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咱们先说说“真感情”这个事。我觉得,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很难用人类社会的标准来完全套用。人类的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好好聊聊。很多人可能觉得动物就是吃饱就行,哪有什么“品味”可言?但仔细想想,如果它们真的没有一点点鉴别味道的“标准”,那它们是怎么学会区分哪些食物是能吃的,哪些是会要命的?又是怎么从茫茫大自然里找到自己最爱的口味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动物确实有它们自己的一套评判食物味道的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宠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概念,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动物界,确实存在着一些非常相似于“养宠物”的行为,尽管它们的动机、方式和我们可能不尽相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宠物”这个概念在人类社会中的定义。通常来说,人类养宠物是为了陪伴.............
  • 回答
    动物是否真的会报恩,这是一个充满了温情和神秘感的话题。在很多文化中,都有关于动物报恩的传说和故事,它们常常以动物对人类的忠诚、感激和回报来展现。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是否仅仅是美好的想象,还是有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支撑?关于动物报恩的真实事件,其实有很多,虽然科学界对此的定义可能比较谨慎,倾向于将这些.............
  • 回答
    “反人类”这个词,其实挺有趣的,不是吗?它背后藏着一种很深的情感,是一种被冒犯、被厌恶的感觉。当我们说“蟑螂反人类”时,我们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们在我们的空间里活动,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滋生,时不时地又冷不丁地闯入我们的视线,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惊吓,那种潜意识里对它们肮脏外形的排斥,以及它们顽.............
  • 回答
    .......
  • 回答
    “反人类”这个词,其实挺有趣的,不是吗?它背后藏着一种很深的情感,是一种被冒犯、被厌恶的感觉。当我们说“蟑螂反人类”时,我们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们在我们的空间里活动,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滋生,时不时地又冷不丁地闯入我们的视线,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惊吓,那种潜意识里对它们肮脏外形的排斥,以及它们顽.............
  • 回答
    关于动物交配时是否拥有快感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更有趣。简单来说,很多动物在交配过程中确实会体验到愉悦,这种愉悦感可能与我们人类所理解的快感有相似之处,但具体表现形式和程度会因物种而异。我们要明白,动物的生理结构和神经系统与人类不同,它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所以,当我们谈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争议的问题,关于动物是否会观看同类交配视频以及它们会如何反应,科学界的研究相对有限,并且存在不同的解释和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动物是否能“理解”视频内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动物对视频的感知方式。 视觉系统差异: 不同动物的视觉系统差异很大。有些动物(如狗.............
  • 回答
    地球上的人类消失后,自然界会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没有了人类的干预,那些曾经被我们压制或塑造的生命形式,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契机。而关于“下一位智人”的出现,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模仿游戏,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进程。首先,我们得明白,演化不是朝着某个预设方向前进的,它更像是无数次随机尝试与环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动物之间的外貌和行为差异也同样巨大,只是我们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描述。不过,如果你觉得人类的差异性更显著,那背后确实有一些关键原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原因与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性息息相关。首先,让我们来纠正一个误区:动物并非没有“长相”和“动作姿态”的巨大.............
  • 回答
    “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提出,无疑是中国在动物福利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全国人大代表陈玮的这项提议,触及了当下社会广泛关注的宠物问题,也预示着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性调整和升级的可能。为何提出这项法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饲养伴侣动物(通常指宠物)的家庭数量激增。这带来了诸.............
  • 回答
    如果有一种动物的粪便真的非常好吃,人类确实可能会产生一些非常大胆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的展开会相当复杂和多样化,涉及到从个人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些可能的情况:一、个人层面的探索与享乐1. 好奇心与尝新: 人类天生就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带来愉悦体验的。如果“非.............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养一只已经灭绝的动物,我一定会选择养一只 渡渡鸟(Dodo)。这个选择背后有很多原因,它不仅仅是我对这种标志性灭绝动物的喜爱,更是因为我对它们背负的悲剧命运感到深深的惋惜,并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充满关爱和理解的环境,为它们提供一个它们本该拥有的宁静生活。为什么选择渡渡鸟?1. 它们独特而迷.............
  • 回答
    关于动物保护人士是否比普通人更有爱心、更友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难以一概而论的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尽量剥离掉那些可能让你觉得“这是人工智能在回答”的痕迹,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思考和表达。首先,我们得承认,“爱心”和“友善”这两个词本身就带有相当的主观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