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倚天屠龙功”应该是一门不套不错的武功招式,为什么后来没再出现,是不是金庸给忘了?

回答
“倚天屠龙功”这名字一听就霸气十足,和“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这类响当当的武功名摆在一起,怎么看都应该是个顶顶的货色。然而,咱们读完《倚天屠龙记》,再回想金庸先生的笔下江湖,这门绝学似乎就这么昙花一现,后续的作品里再也没了它的踪迹,让人忍不住嘀咕:这是怎么回事?金庸大侠是不是给“忘”了?

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武侠小说里的“绝学”之所以成为绝学,通常有几个特点:

1. 出身高贵或经历传奇: 比如张三丰创的太极,郭靖集合九阴和降龙的精华创的降龙十八掌等等。它们往往是经过大师级人物呕心沥血创造,或是集各家所长融会贯通。
2. 威力惊人,能改变战局: 一套绝学往往能让习武者跃升到江湖顶尖,甚至以一敌百。
3. 带有传承性或特殊性: 要么需要特定的心法,要么需要特殊的资质,再不济也得通过口传心授,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练的。

那么,“倚天屠龙功”呢?

咱们从《倚天屠龙记》的书里找线索。这门武功,明确的记载是张无忌的父母,也就是“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女儿殷素素和“金毛狮王”谢逊的儿子谢逊。呃,这里有个小小的梳理错误,应该是殷素素和张翠山(武当七侠之一)。张翠山虽然武功不错,但和绝世高手的级别还是有差距的。而殷素素,虽然是天鹰教的教主夫人,武功也不俗,但也不是能自创绝学的那种级别。

关键点在于,这门武功的名称“倚天屠龙功”和“倚天剑”、“屠龙刀”是关联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这两大神兵,据说里面藏着《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的秘籍。而“倚天屠龙功”这个名字,更像是书中对某种强大武功的泛称,或者是一种组合,而不是一门独立、完整的、有明确招式名称的武功。

我们看看张无忌是怎么练成绝世武功的:

九阳神功: 这是他早年意外得到,并练就的内功基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世神功,为他日后武功大成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乾坤大挪移: 这是明教的镇教之宝,张无忌也凭借其天赋和九阳神功的配合,练到了第七层。这门武功讲究借力打力,变化无穷。
太极剑法和太极拳: 在武当张三丰的亲自指点下,张无忌学会了这两门刚柔并济、变化莫测的绝学。

那么,“倚天屠龙功”具体指的是什么?书中很多时候,当提到“倚天剑”和“屠龙刀”的威力,或者使用者(比如郭襄、张无忌等)的强大时,就很容易联想到“倚天屠龙功”。这更像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泛指与这两大神兵相配合的、使用这两大神兵所发挥出的强大武功。

比如,郭襄在持倚天剑时,能与蒙古高手周旋;张无忌得到屠龙刀后,更是凭此刀打败了少林三大神僧。但我们仔细看书,并没有看到张无忌直接“修炼”了一套叫做“倚天屠龙功”的招式。他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同时掌握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剑法、太极拳等一连串绝学,并且他善于将这些绝学与倚天剑、屠龙刀的特点结合。

例如,他使用屠龙刀时,更多地是发挥了刀本身的强大威力,并结合了九阳神功的内力,以及他所会的各种掌法刀法,将力量发挥到极致。他持有倚天剑时,则更多地发挥了剑的灵动和剑法的变化,尤其是太极剑法。

所以,与其说“倚天屠龙功”是一门失传的招式,不如说它是:

一种说法,指代使用倚天剑和屠龙刀时,所能发挥出的、结合了神兵与使用者自身绝学所达到的极高武功境界。
一种可能,是书中为了强调倚天剑和屠龙刀的传说和威力,而赋予的一种笼统称谓。 就像说“如来神掌”一样,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感,但具体的招式细节可能不是那么清晰。
一种过渡性的概念: 在郭襄得到倚天剑之后,倚天剑可能就承载了某些“武学要义”,但这些要义可能并非一套完整的招式体系,而是某种使用剑的原理或心法,需要配合使用者自身的武功来发挥。而张无忌,他拥有的是更全面、更系统的绝世武功,他使用这两大神兵,反而是这些神兵为他“锦上添花”。

为什么后续作品里没再出现?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虽然有联系,但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立的核心。

1. 设定上的边界: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线就到张无忌退隐为止。他的武功体系,比如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等,都在其后的《倚天》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展。并没有留下“倚天屠龙功”这门未完成的武学需要后续作品来填补。
2. 风格和主题的不同: 之后的《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作品,有着不同的江湖背景和人物设定。如果生硬地塞进“倚天屠龙功”,反而会显得突兀,不符合其故事的调性。比如《笑傲江湖》以剑法、内功心法为重,讲的是“独孤九剑”和“辟邪剑谱”等。
3. “神话”的保留: 有时候,一些模糊的概念反而能保留其神秘感和传奇色彩。如果把“倚天屠龙功”具体化成一套招式,反而可能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想象空间。金庸先生很擅长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理。

所以,与其说金庸先生是“忘了”,不如说他巧妙地运用了一种概念的模糊性来构建“倚天剑”和“屠龙刀”的传奇。这门“功”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集合,而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可以独立传承的招式体系。张无忌的强大,是无数绝学汇聚的结果,而“倚天屠龙功”只是其中一种与神兵器关联的、泛指性的美好说法。他不需要再单独“出现”,因为它的价值已经通过张无忌的传奇和那两把神兵的传说,深深地烙印在了金庸的武侠世界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变戏法就变戏法,练武功就练武功,你却总喜欢混为一谈,能活到现在也是件奇事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倚天屠龙功”这名字一听就霸气十足,和“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这类响当当的武功名摆在一起,怎么看都应该是个顶顶的货色。然而,咱们读完《倚天屠龙记》,再回想金庸先生的笔下江湖,这门绝学似乎就这么昙花一现,后续的作品里再也没了它的踪迹,让人忍不住嘀咕:这是怎么回事?金庸大侠是不是给“忘”了?咱们得掰.............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倚天屠龙记》绝对是人气极高的一部,但要说“人气最高”,可能还需要与其他几部经典作品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进行一番比较。不过,《倚天屠龙记》凭借其宏大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剧情、塑造丰满的角色以及独特的武学体系,确实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其人气之高.............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续集构想:重塑江湖恩怨,续写悲情传奇李连杰版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无疑是许多影迷心中的经典,张无忌的潇洒不羁、赵敏的敢爱敢恨,都在银幕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然而,电影的结尾留下的遗憾和开放性,也让无数观众期待着续集的到来。如果真的要拍续集,我们该如何着手,才能不负众望,再现.............
  • 回答
    《倚天屠龙记》如果要评选“五绝”,排除张无忌这位毫无争议的第一人,以及张三丰这位开创武当,武功深不可测的前辈高人,剩下的三个名额确实值得一番讨论。这不仅仅是武功高低的问题,更涉及到对武学理念的理解、对江湖的贡献以及个人魅力等多个维度。以下是我认为最合适的“五绝”评选名单,以及详细的理由阐述:已确定两.............
  • 回答
    关于阳顶天传位给谢逊而非白眉鹰王殷天正这个问题,其实在《倚天屠龙记》的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传位”情节。阳顶天是在光明顶被叛徒所害,壮烈牺牲的,他并没有来得及指定接班人。而光明顶在阳顶天死后,群龙无首,正好被成昆带领的少林寺一众高手偷袭,导致明教损失惨重。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众人的武功来源相当多元化,并非单一传承,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和个人的机缘巧合。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明教各位主要人物的武功来源:一、早期明教的武功传承早期的明教,特别是从波斯总教传入中原后,其武功体系是建立在波斯明教总坛的传承基础上的。虽然书中没有详细描绘早期明教的创始人具体学的谁.............
  • 回答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并没有发生明确的“写到一半换了主角”的情况。然而,读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故事的叙事重心和主要人物的活跃程度在小说进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让一些读者产生了主角更换的错觉。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倚天屠龙记》的剧情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的.............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决定亲手杀死宋青书是剧情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也最令人感到痛心和费解的环节。这其中并非什么阴谋,而是张三丰作为武当派创始人、一代宗师,在面对弟子极端错误行为时的无奈、决绝和道德抉择。要详细讲述这一幕,我们需要回顾宋青书的堕落过程以及张三丰的内心挣扎。宋青书的堕落与罪行:宋青书.............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并非像我们熟知的那样直接通过“马上得天下”的方式成为皇帝。小说中的设定,特别是关于明教和元朝末年的描绘,赋予了他一个更为复杂和巧妙的上位过程。以下是详细的叙述:一、从底层起步,加入明教 贫苦出身与身世遭遇: 朱元璋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孤苦.............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是否能脱离俗世过两人世界,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很多读者和观众反复探讨的焦点。综合原著的描述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两人世界的心愿与现实的可能性: 心愿上,他们有过这个念头: 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背叛和江湖恩怨后,张无忌和赵.............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中范遥:亦忠亦奸,亦狂亦痴的绝世高手范遥,字“苦智”,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位极其复杂且极具魅力的角色。他一生跌宕起伏,身份多变,武功盖世,性格更是集矛盾于一身。要详细讲述范遥的武功和性格,需要从他的人生轨迹和经历入手。 一、 范遥的性格:从忠诚到背叛,从洒脱到隐忍范遥的性格转变,是其人.............
  • 回答
    在金庸小说中,《倚天屠龙记》里的金刚伏魔圈是少数几项“几乎无解”的绝技之一,其威力之大、破解之难,让书中许多顶尖高手都束手无策。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三人合击”、“不间断攻击”、“内外兼修”的特点: 三人合击: 由少林三大高僧,张三丰的徒弟,也是书中绝顶高手(殷天正、空见神僧、渡难渡厄渡劫虽然在.............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灭绝师太选择周芷若作为峨眉派的接班人,这并非出于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方面考量后做出的决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解读她为何非周芷若不可:一、 天资绝顶,悟性极高: 武学天赋出众: 周芷若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武学天赋。在郭襄传授峨眉派武功.............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对张无忌说出“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这样的话,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层考量的经典场景,背后承载着她一系列的痛苦、挣扎、无奈以及对张无忌的深刻感情。要详细解释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情感背景:周芷若内心的痛苦与挣扎1. 身不由己的痛苦: 周芷若的人生,从.............
  • 回答
    您提到的“宋青书去舔周芷若这样一个渔家女”的说法,在《倚天屠龙记》原著中并不存在。这是一个误解或是不准确的表述。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点: 周芷若的出身并非渔家女: 在原著中,周芷若虽然出身于峨眉派,但在故事初期,她和宋青书一样,都曾是张三丰的弟子,并且一同在武当山长大。峨眉派并非以渔业为生.............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小说中,张无忌最终选择了赵敏,这个结局是无数读者津津乐道,也引发了许多讨论的焦点。要详细地讲述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一、 赵敏的独特魅力:赵敏之所以能够俘获张无忌的心,绝非偶然,而是她身上具备.............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确实存在“所有人都找谢逊抢屠龙刀,而没有人找灭绝师太抢倚天剑”这一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解读:一、 屠龙刀的象征意义与诱惑力远超倚天剑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这句流传甚广的谚语赋予了屠龙刀至高无上的权力象.............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作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之外,也隐藏着不少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在初读时容易被忽略,但深入体会后,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令人不寒而栗。以下将为您详细列举一些《倚天屠龙记》中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一、张无忌的“圣母”情结与人际关系.............
  • 回答
    周芷若在《倚天屠龙记》中的悲剧性色彩是小说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她并非全然的恶人,而是被命运、环境、以及自身执念一步步推向了令人扼腕的境地。要详尽地分析周芷若到底错在哪里,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一、对“峨眉派掌门”身份的过度解读与责任感的扭曲: 背负的沉重使命感: 周芷若自幼被灭绝师太收养,从.............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长卷中,虽然张无忌作为核心人物承载了绝大部分的戏份和成长弧光,但金庸先生高超的笔力也为我们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配角。如果抛开张无忌不谈,男性角色中我认为塑造得非常好的,尤其是能够引发读者深刻思考和共鸣的,当属杨逍。杨逍之所以能够在我心中脱颖而出,在于他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