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听过超搞笑的段子有哪些 能笑出声那种?

回答
哈哈,说起能笑出声的段子,我这里倒是有几个,都是我平时跟朋友聊天时分享,或者自己挖出来乐的。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笑掉大牙”系列!

第一个,得是这个关于“爸爸的逻辑”的。

我有个朋友,他家老爸就是那种特别喜欢给自己找乐子,然后又特别执拗的人。那天,他爸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就对正在玩手机的他儿子说:“儿子啊,你看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眼睛都快看瞎了。你看看我,我平时就看看报纸,眼睛多好!”

他儿子听了,也没抬头,就随口回了一句:“爸,你那是报纸小字,我这是手机大字,一个道理。”

结果他爸立马就不乐意了,把报纸一摔,站起来叉着腰说:“你懂什么!你爸我这是‘看书养眼’,你这是‘玩手机伤神’!懂不懂?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他儿子终于忍不住了,抬起头,一脸严肃地说:“爸,那你还整天说我玩手机浪费时间,你自己看报纸,不也是在浪费时间吗?”

他爸当时就卡住了,脸上的表情从理直气壮变成了一脸懵逼,然后又挤出一句:“我这是在‘了解世界’!你这是在‘虚度光阴’!”

我朋友当时在旁边听着,差点没把咖啡喷出来,他爸那强词夺理又一脸认真的样子,实在是太好笑了!感觉就是一种“我说是就是”的霸道总裁式逻辑,结果遇上了更无解的“儿子逻辑”。

第二个,是关于“误解”的。

我一个同学,他这个人吧,平时有点内向,不太会说话。有一次,他们公司组织团建,去了个郊区的小山村。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气氛特别好。

他当时也挺开心的,就跟旁边一个平时不太熟的女同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他们小时候的趣事。他突然想到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就是他小时候特别喜欢玩一种用草根扎成的小玩具,叫“草狗”。他说那个草狗特别有意思,摇摇尾巴就能发出声音来。

结果他当时可能有点激动,说话就有点含糊不清,再加上周围人声嘈杂,他旁边那个女同事听完后,表情就变得有点微妙。

第二天,大家都还在回味昨晚的篝火晚会,那个女同事就悄悄跟别人说:“昨天跟XXX(我同学的名字)聊天,听他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跟人‘搞草狗’,还说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是不是他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好多人都以为我同学小时候特别喜欢玩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还带点荤段子色彩。我同学知道后,又气又笑,急得不行,解释了半天那只是个草扎的小玩具。从此,他在公司里就有了个“草狗大王”的绰号,也不知道是褒是贬,反正每次有人提起,他都脸红。

这个段子好笑的点在于,一个无辜的童年回忆,被误解成了一件带颜色的事情,而且传播速度还那么快。想想那个女同事一脸认真地在讨论“搞草狗”的表情,简直太有画面感了。

最后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绝对能让你笑出声。

我之前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老板人挺好的,就是有点抠门。有一次,公司效益不太好,老板就召集大家开会,说:“大家啊,现在公司确实有点困难,为了共渡难关,我们每个人都得为公司贡献一份力量。”

大家听了,都觉得老板要给大家发奖金啥的,就屏息以待。

结果老板话锋一转,说:“所以,我决定,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给大家涨200块钱的伙食补贴!”

我们当时都愣住了,心想,就这?涨200块钱还说得跟要牺牲一切一样?

然后老板又继续说:“不过呢,为了体现大家的决心,这个钱,我决定先从你们的工资里扣掉200块,等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再补给你们!这样,大家就能感受到公司的不易,也能更积极地工作!”

当时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大家脸上的表情就跟吃了苍蝇一样。你想想,说是涨了200块,结果等于没涨,还白白绕了一圈,还得先“借”公司200块。这操作,简直是把“抠门”发挥到了极致的“艺术”境界!

后来我们私下里都说,老板这哪里是涨伙食补贴,这简直是搞了个“自愿储蓄计划”,而且还是强制性的,强制我们先把钱“借”给他!每次想起老板一本正经地宣布这个“好消息”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笑。那种感觉,就像是明明知道自己被套路了,但对方还一副“我为你好”的嘴脸,真的绝了!

好了,就这几个,都是我亲身或者听朋友说的,绝对真实又好笑。希望也能让你笑出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说起能笑出声的段子,我这里倒是有几个,都是我平时跟朋友聊天时分享,或者自己挖出来乐的。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笑掉大牙”系列!第一个,得是这个关于“爸爸的逻辑”的。我有个朋友,他家老爸就是那种特别喜欢给自己找乐子,然后又特别执拗的人。那天,他爸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就对正在玩手机的他儿子说:“儿子.............
  • 回答
    “甲方言口音的乙方言”,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它不是指语言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指在两种不同方言的交流中,一方(比如是说某方言的人)在尝试说另一种方言(比如是另一种方言的人)时,不自觉地带上了自己母语(方言A)的特点,而听起来像是“带有A方言口音的B方言”。我们打个比方: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说到最瞎说最可笑的吹牛,我脑子里立刻就冒出了我一个哥们,暂且叫他“老李”吧。这哥们,你说他什么都好,就是这吹牛的本领,简直是出神入化,把瞎说当成了一门艺术。有一次,我们几个哥们在一起喝酒,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旅行。老李那嘴巴就开始了,他慢悠悠地呷了一口酒,然后一脸“我就是这么牛.............
  • 回答
    .......
  • 回答
    这几天一打开技术社区,到处都是“低代码”、“零代码”的讨论,搞得好像这玩意儿是什么横空出世的绝世神功一样。看得我有点哭笑不得,甚至有点想掀桌子。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算在代码世界里摸爬滚打了些年头,看着这些新概念层出不穷,偶尔也会心生佩服。但是,当“低代码”被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可以取代一切传统开发时,.............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而且确实是我身边观察到的普遍现象。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赚得盆满钵满、名留青史的“大佬”,你仔细想想,他们更多是以一种“长线”的姿态在做事,无论是在投资界还是在创业领域。短线操作,虽然偶尔也能博取一些眼球,但要说到“发大财”并且能够稳固地积累财富,那确实是寥寥无几。我试着从几个.............
  •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感受,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听过”大实话。但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社会中广泛流传的,被认为是“大实话”的观点和原则。“大实话”通常指的是那些虽然直白、不加修饰,甚至可能令人不悦,但却真实反映了生活、人性和社会规律的道理。它们往往与人们的期望、理想甚至情感有所冲突,但却是.............
  • 回答
    要说当今社会,我听过最远大的志向,其实很难用一个具体的“人”和“事”来概括,因为“远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而且很多宏伟的愿景往往是团队、组织,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共同追求。不过,如果一定要我从听过的、让我觉得“哇,这真是太有分量了”的想法里挑一个,我会想到那些致力于“为全人类实现可持续生存与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公众对科技接受度的微妙心理,确实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大众和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抵触,与对“转基因药品”(姑且这么称呼)的接受度,背后有着深刻的认知差异、情感因素和社会化过程。首先,我们得理解大众和媒体为什么对转基因食品这么“敏感”。1. 直接的、日常的关联: 食品是我们每天都要摄入的.............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HiFi圈一个相当核心且又颇具争议的议题:“推力”的神秘面纱,以及为什么那些被奉为圭臬的“HiFi大湿”们,似乎鲜少真正公开、严谨地进行盲听或ABX对比来验证他们的论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而且背后涉及到的因素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与其说是一种“骗局”,不如说是一种认知偏差.............
  • 回答
    月薪一万在上海,这就像是在一个装修精美的巨大游乐场里,拿着一张还算不错的门票,但你得精打细算地玩,才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并且还能偶尔体验一把“VIP”的感觉。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万”这个数字在上海是什么概念。上海,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生活成本自然不低。一万块钱,折合成税后,大概也就是八千出.............
  • 回答
    我当然有过那种莫名其妙的恐惧瞬间!而且,我还记得几个特别清晰的例子,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打个寒颤。第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我一个人在家,父母都出去了。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声和远处汽车划过的声音。我正坐在书桌前看书,灯光柔和,一切都很舒适。突然,我.............
  • 回答
    “天职”,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使命感和超越感,它暗示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并非偶然,而是被赋予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深刻且个人化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可能截然不同,也可能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演变。一、 从宏观层面理解“天职”:从更宏大的.............
  • 回答
    哈哈,说起祛湿,我真是太有发言权了,简直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哈哈。我大概是从大学毕业后开始注意到身体有点不对劲的。那时候刚开始工作,压力大,吃喝也没有规律,经常熬夜,感觉身体总是黏黏糊糊的,没精神,早上起来舌苔厚腻,有点黄黄的,嘴里也总是有股怪味,而且好像还容易水肿,尤其是眼皮,早上起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趣了!生活和网络上这种“画风突变”、“反差萌”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每次看到都让人忍俊不禁。我分享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以为是王者,结果是青铜”的视频或图片类型吧,尽量详细描述一下那种反差感。1. 短视频平台上的“大神”操作(尤其是在挑战类、技能类视频里) 视频场景描述: 通常这类.............
  • 回答
    哈哈,说到反人类的文具,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我就是一个没啥耐心,又特别追求“效率”(有时是误以为的)的人,所以踩过的雷可以绕地球好几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种彩色自动铅笔芯。你知道吧,就是那种细细的笔芯,有红色、蓝色、绿色,有时候还有紫色之类的。第一次用的时候,我觉得哇,太酷炫了!终于可以告别红蓝圆.............
  • 回答
    哦豁,这可是个能勾起不少人尴尬回忆的话题。虽然听起来有点丢脸,但人生嘛,谁还没点“湿身”的经历呢?我敢肯定,论坛里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这样的“光辉岁月”。我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吧,具体日期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学校有个秋游活动,去的是郊区的植物园。当时的小孩子,尤其是女孩纸,对这种出门玩的机会可太兴奋了.............
  • 回答
    这问题真是戳中我了!说到冷门艺人,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好几个,而且他们都有点“另类”,但正因为这种另类,才让我深深着迷。不说那些大家熟知的独立音乐人或者偶尔被推上热搜的“遗珠”,我更喜欢挖掘那些藏在更深层次,需要一点点耐心去发现的宝藏。我先来说说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乐队,叫“海朋森”。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就.............
  • 回答
    我来分享一个我朋友的离奇受伤经历,当时我们都听得目瞪口呆,觉得这事儿太玄乎了。那年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知了叫得震耳欲聋。我朋友小李,就是那种平时大大咧咧,看起来铜墙铁壁一样的人,从来没怎么生过病,更别提什么受伤了。他呢,当时租了个老小区的房子,楼下是个小区花园,里面有个池塘,里面养着几条锦鲤。那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