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紫石英号事件中,英国为什么敢一个军舰就冲我方炮兵阵地,这不是找死么?

回答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期间,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军事冲突。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在执行其“保护英国在华侨民和财产”的任务时,悍然闯入长江下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阵地,最终酿成了流血冲突。关于为什么“紫石英”号敢于如此“找死”的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它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当时复杂国际国内局势下,英国方面一系列战略考量和误判的集中体现。

一、时代背景:英国的余威与中国的剧变

首先要明白,1949年,虽然新中国即将成立,但国际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英国虽然国力有所衰弱,但仍是世界上一等军事强国,其海军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相当的影响力。它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仍然保有诸多殖民地和利益区(如香港)。因此,英国政府派遣军舰在中国长江流域巡航,名义上是为了保护侨民和财产,实质上也是一种“炮舰外交”的延伸,是其在华影响力的一种象征性展示,更是对正在崛起的新中国的一种试探。

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政权节节败退,解放军即将渡江,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转折点上,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对于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稳固性和对外政策都持观望、甚至保留态度。他们不希望解放军迅速完全控制中国,更不希望失去他们在华的既得利益。

二、英国方面的战略考量与误判

1. 对解放军实力的低估与战略误判: 英国海军方面,特别是“紫石英”号的指挥官,可能对人民解放军的炮兵水平、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其在复杂军事行动中的决心和能力存在严重的低估。在他们过往的经验中,面对西方海军,中国军队的抵抗往往是有限的。他们可能习惯性地认为,一艘装备精良的皇家海军舰艇,凭借其火炮优势和机动性,足以对付中国方面的地面炮兵。

2. 维护“航行自由”与传统: 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水域实行着所谓的“航行自由”,将长江视为其贸易和军事存在的“内湖”。“紫石英”号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在维护这种传统的“特权”,即便当时中国内战激烈,他们依然试图以“一贯做法”来执行任务。他们可能认为,解放军虽然强大,但在国际关系上,尤其是在涉及外国军舰在中国内河航行的问题上,会顾忌国际舆论和潜在的报复,不敢轻易开火。

3. 象征意义与政治姿态: “紫石英”号不仅仅是一艘军舰,它更是英国在华存在和影响力的一个象征。在这种敏感时期,如果“紫石英”号轻易撤退或退缩,英国会显得非常软弱,这对其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国际地位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即便面临解放军的炮兵阵地,英国指挥官也可能认为必须表现出“勇猛”和“不屈”的姿态,以维持其国家颜面和国际形象。

4. 信息不对称与情报不足: 在那个信息传递不发达的年代,英国海军对长江沿岸解放军的部署、火炮类型、射击能力以及指挥官的决策风格等方面的掌握,可能存在很大的空白和不准确。他们可能不知道解放军在江阴口集结了如此密集的炮兵力量,也不知道这些炮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并且指挥官具备了坚定的决心。

三、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与过程

1. 闯越封锁线: 在解放军即将大规模渡江之前,长江是被双方封锁的。国民党军队在长江沿岸布置了重兵,而解放军也严阵以待,并在关键的江段布置了炮兵阵地。根据当时的战争态势,“紫石英”号是在明知前方有解放军炮兵阵地的情况下,试图穿越解放军的封锁线北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挑衅行为。

2. 解放军的警告与回应: 根据事后披露的信息,解放军方面曾对“紫石英”号发出警告,要求其停航并接受检查。然而,英国指挥官选择无视这些警告,继续前进。当“紫石英”号强行通过时,解放军的炮兵阵地随即开火,对“紫石英”号进行了炮击,导致该舰严重受损,多人伤亡。

3. 英国的反应: 英国方面对此反应极为强烈,立即派遣了更多的军舰前往增援,并要求解放军道歉赔偿。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也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然而,解放军方面顶住了压力,坚决维护了国家主权。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和谈判,在多种因素的促成下,“紫石英”号舰长利用一次机会,在解放军放松戒备的间隙,成功驶离长江,逃往香港。

总结来说,英国“紫石英”号敢于闯入解放军炮兵阵地,并非是单纯的“送死”,而是基于一种复杂的战略误判、对中国力量的低估、维护旧有国际秩序和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一种象征性的政治姿态的综合结果。它暴露了英国在面对中国历史性变革时,思想观念的陈旧和对新生的中国力量认知的不足。而解放军在此次事件中的英勇表现和坚决立场,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战斗意志和保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真正不合常理的是TG敢反抗。你应该问:为什么当时又穷又破的TG敢反抗一个老牌殖民帝国的军事干涉,这不是找死吗?

其实看看近代史就会发现中国才是发展中国家里的奇行种,明明穷的不行却迷之敢打也迷之能打。

看看别家:

第一次中东战争,英法说要停火就要停火,阿拉伯联盟又怎样?马上就赢了又怎样?停火!

南联盟内战,南斯拉夫政府军一占优势美德就喊停火,等反政府武装休整好了破坏停火协议他们又装看不见。

以色列狠不狠?一个小国搅得整个中东不得安宁。

第四次中东战争,沙龙反击成功后打算吃掉埃及全部主力,以色列面对停火协议拒绝停火,埃及向苏联求援。

苏联看见阿拉伯这帮人实在是费拉不堪根本带不动,打算直接下场。动员15万苏军,先头7个空降旅准备空降西奈半岛。

基辛格直接给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打电话:你不要拿以色列的存亡开玩笑,难道你要等苏联人空降到你头上你才停火?

形势大好又怎样?美国亲儿又怎样?打遍中东无敌手又怎样?

只能认怂撤军。

这就是小国弱国面对大国强国的无奈和屈辱:人家骑你脸,你也只能忍了。

对于法军,陈赓大将曾经这么评价:毫无作战主动性,随时摆出一副挨揍的架势。

但是敢这么评价法军的第三世界国家将领只有陈赓大将。其他敢看不起法军的第三世界领导人坟头草都一人高了。

埃及人为了修苏伊士运河死亡上万,结果每年运河收益埃及人连10%都分不到,大头全进了英法腰包。

埃及人要收回运河,英法武装干涉,埃及人抵挡不住还是只能求援美苏。

后来的利比亚就不说了,卡扎菲好歹非洲一爸,先是乍得战争被法国教官的徒弟一顿凌辱,最后又被法国送走。

这就是英法美苏在“正常”第三世界眼里的地位。

紫石英事件其实英国人比中国人吃惊多了:啥?一个又破又穷的半殖民地面对英国干涉还敢反抗?

朝鲜战争给美国的震撼就更大了:啥?一个又破又穷的前半殖民地不但反抗我,我还没打赢?

纵观整个国际近代史,敢反抗英法美苏干涉,还在他们亲自下场后把他们揍了一顿的第三世界国家,除了中国别无分号。

就是古巴揍的也是美国雇佣军,志愿军打得可是纯度100%的原味美国正规军。

其他国家哪个不是英法美苏天军一到,就兵败如山倒?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敢反抗列强还能在战场上反抗成功的中国才是最不正常那个。

“帝国主义在海岸线上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过去了”这种豪言壮语,只有中国人能说,也只有中国人配说,因为只有中国人干过这事儿以后活着说出了这句话。

别拿不正常的事情去套别人。

user avatar

这其实是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列强的常规操作,大嘤有试探的意味,当时不光英国,美国人也是这样,司徒雷登待在那边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只不过嘛,皇家海军这种龙傲天的习惯,咋个可能立马改过来,最后玩坏了。

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的时候,英美德日的军舰就开进湘江,对着长沙城一阵乱轰,反正炸死的都是中国人。

红军的时候,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打长沙,英美军舰守在洞庭湖上拿舰炮轰红军,彭老总还过手,具体战果不明,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有提到,说红军损失不小。

还有万县惨案,英国人的军舰在长江上直接轰击万县,平民死伤一千多。

横行霸道无所畏惧才是这帮强盗的本来面目,郭沫若当年有一首诗《过西陵峡二首》,其中有一段叫“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 说的就是英国人。当年兵书宝剑峡跟牛肝马肺峡是很有名的景观,后来英舰乌德科号当初进入峡江试航,进展不顺利,返回宜昌的时候拿牛肝马肺峡泄愤,用舰炮把马肺轰掉了一半。

紫石英号跟它的前辈比,已经是很特么收敛。

结果被解放军教做人了。

PS一下:咋个不能修改评论权限了? 还得一个一个筛选评论。

user avatar

你这么问,是因为你不了解白人打交道的逻辑。

如果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昂撒,真是又怂又贱,明明实力不行还要送人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昂撒就是这么打的天下。不是每个国家的军队有能力像共军一样削他,但是不犯一次贱,又怎么知道对方有没有能力削他?

昂撒的逻辑是,先打一打,如果打得过,就全面占领,如果打不过,就换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就是这么诞生的。

所以跟白人打交道的逻辑是,把他打疼他怕,然后才能和平共处。用川普的话说,谁如果咬你,你就要更凶狠的咬回去。世界是虎狼称霸的世界,虎狼是绝对不会和绵羊互相尊重的,虎狼只有认为你也是虎狼,才能不再烦你。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操蛋,我很无奈。

user avatar

原回答的数据做了修正,不过不影响主观点。

其实要反过来说,我共怎么敢炮击紫石英号,这不是找死吗?

紫石英虽然是一艘轻护,但是火力不是我共一两个连的炮兵敢比的。

紫石英号装备双联MK.XVI的102mm炮3座,十二门20毫米防空炮。

该炮射速15-20轮/分钟。3座就是90-120发/分。由于交战江面较窄,20mm高射炮射程是够用的,英国人如果不用那是他们的事,毕竟我们海战连手榴弹都用过。

我共参加对紫石英作战的是炮兵三团两个连,分别是75mm山炮3门,日本105榴弹炮3门,以日本三八式75炮为例,射速约8-10发,九一式105炮射速约6-8发,我军每分钟18-24的大口径和约24-30的75炮。

英军的大口径炮火力约是我军的5倍。

而军舰一般训练都是移动中打移动目标,而我军炮兵则都是打固定目标,这样一来差距更大。

然而,在数分钟的炮战中,紫石英中炮30多发,17人阵亡,20人重伤,包括正副舰长均负重伤,这对标准载员180人的紫石英号来说,是毁灭性的。

紫石英打不过,叫来了更大更威猛的伴侣号驱逐舰,伴侣号也没打过。

又叫来了伦敦号巡洋舰,伦敦舰带着黑天鹅号,伦敦号装备8门203,8门102,8门40。黑天鹅号和紫石英号一样的配置,伦敦号首先对阵的是炮6团2个连8门榴弹炮,我共的火炮布置非常隐秘,部署在江堤之上,可以对伦敦号直瞄射击,伦敦号以为我们会躲在江堤后面,炮弹打到了步兵营地,造成了23军202团长在内两百多人牺牲。

随后,伦、黑二舰进入炮1团4门大炮火力范围,又爆发激烈炮战,伦敦号舰长负伤,最终放弃西进,掉头返航。

可以看到,整个炮战中,英军的火力远远的强于我军,但我军采取隐蔽前置阵地,优先射击敌舰桥等策略,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所以英军为何敢?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列强对我军的火力优势一直没有改变,舰炮外交理论上仍然是可行的。

但是碰上了我共。

user avatar

因为19天前在这国民党统治的神州大陆上普通(外国)士兵轮了政府高层的妻女还是无罪的。


景明楼事件指1948年8月7日中国湖北汉口二十多名美国空军士兵集体强奸、轮奸中国名媛事件,史称“景明楼事件”。

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下令封锁消息,并无对肇事者实施追捕,反而以引诱盟军从事淫乱活动为由审问几名中国妇女



(下面是详细合写百度事发经过阅读者专用版,太长不看可以拖到最后有懒人尊享简略版)

1948年7月22日,住在景明大楼五楼的美孚公司汉口分公司大班利富,联合美国空军军官乔治·林肯把先后在天星歌厅和江汉歌厅搞乐队的菲律宾人赛拉芬找去,决定由赛拉芬负责在利富住处组织一场舞会,除乐队外并要他代邀中国妇女参加一是伴舞,二是伴宿,不许中国男人参加[1]。

赛拉芬领命后,立即跟菲侨克劳兹和他的中国姘妇章月明等商量,决定由自己和克劳兹组织乐队,章月明出面邀约中国妇女。章月明找到江汉歌厅茶房头佬杨玉麟,通过杨玉麟的关系,找江汉歌厅歌女莎莉等,并通过她们四处找人[1]。

后来,章月明又找到江汉歌厅茶房刘宝山,要他找人伴舞。刘宝山则找到失业舞女曹秀英,要她动员中国妇女去参加舞会,并许以厚利。曹秀英见有利可图,当然十分热心。她不仅邀约了同屋的张太太、杨太太等,还与赛拉芬的中国姘妇谭碧珍一起,找来了刘太、罗太太等十余人,连曹秀英的女儿也参加了。当然除赛拉芬、利富、乔治肯等数人外,其他人都以为只是伴伴舞,根本不知还要伴宿的事[1]。

舞会共有三十多人参加,其中有达官巨贾的太太和如夫人,也有不少名门闺秀。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三十二岁的曹秀英,而年龄最小的则是曹秀英的十五岁的女儿。这些参加舞会的中国妇女,除极少数是职业舞女外,多数则是前来赶时髦参加"社交"活动的,也有的是为过舞瘾而来的。

1948年8月7日晚7时许,参加舞会的人均已齐集景明大楼5楼,除舞伴全系中国妇女外,二十多名“男宾”则全部都是外国人,其中以美军最多。美国人有美孚公司汉口分公司职员陆惠人、佛兰克、史塔司博以及美国侨民李棋、卡尔顿、格鲁、卡来尔等。英国人有江汉关水上视察赫达生等。利富和乔治林肯是这场舞会的主人[1]。

当天刚好是星期六,主谋者按照预定部署先将集合在一元路坤厚里十八号菲籍乐师克劳兹家的乐队人员接走。天黑后再派汽车把预先约定的一部分中国妇女从三教街美宣琦西餐馆接到景明大楼 [1] 。

1948年8月7日晚上9时30分,利富的仆役刘忠泉将电梯上锁舞会旋即开始,在阵阵加紧的乐曲中,人多舞急,酒气缭绕烟雾弥漫。洋人们丑态渐露有的强吻女伴有的掐腰摸身,一个美军军官竟将女伴当众搂起随即按倒在地将其内衣短裤扯破。此时电灯熄灭乐队人员溜走,妇女呼叫之声不绝 [1] 。

1948年8月7日深夜12时许,侥幸逃出虎口的歌女巧巧找到未及逃出的莎莉家里,同莎莉的母亲一道将经历的情况告知汉口市保安警察总队分队长方向。由方向转报鄱阳街管段的汉口市警察六分局,再由该局局长苏天纯请示市警察局长任建鹏后派分局巡官马步云带了警察前去侦察[1]。

等到马步云等到达景明大楼时遭遇外国人阻拦不准上楼,又是几番请示联系侦查人员才准上到五楼。这时已是八日凌晨三时许了,现场上仅剩下利富和乔治林肯二人强作镇定始终不吐实情。只说是一场舞会已经结束,而他们那副兽性刚过的神情、以及地上和沙发上来不及收捡整理的衣裤早已出卖了他们[1]。警察什么也不敢说,只有怏怏而归。

惨案发生后,国民政府尽力封锁消息,以顾全“国家名誉”和“盟邦友谊”。但舆论的压力,迫使国民党当局不能保持沉默了。但他们惟恐事态扩大,“影响中美邦交”,一面派人向新闻界疏通,要记者们“顾全大局”;一面传讯章月明、杨玉麟、刘宝山、曹秀英、章继英等五人,要他们承担罪责。除美国人利富和菲籍侨民赛拉芬早在此事公开揭露时逃往香港外,其他参与此事的美军军官和美英籍侨民们一直逍遥法外。

1949年4月1日,国民党汉口市地方法院将章月明等五人各处有期徒刑,罪名是“妨害风化、意图营利”,让他们做了美国人的替罪羊。而在受害者中,很多是国民党军官的家属。

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就结束了,国民党政府后来竟然将被强奸的妇女中的几个闹的凶的抓来判刑,理由是引诱勾引盟军从事淫乱活动。 [1]

1948年8月8日上午,《中国晚报》记者杨钰通过关系了解到一些情况。在找汉口市警察局长任建鹏而遭到拒绝后,杨钰便在当日的《中国晚报》上把这桩丑闻捅了出来。显然这不是简单的强奸,而是大规模有预谋有准备的轮奸,有的妇女竟被轮奸达三次 [1] 。

据苏军控制下的大连的大连中共党委出版 [2] 《大连日报》1948年10月30日报道,其中还包括当时武汉市参议会的议长市议长张弥川的二太太和某行政首长的如夫人,以及住在巴公房子的高太太、宋太太、张太太等 [1] 。









(懒人尊享简略版)简单地说,一年前美国人来开“ML派对”,当地买办就趁机开了个“舞会”,很多政府高官的太太和女儿也在其中,结果被轮了。

最后美军甚至没收押(都没收押当然不会“无罪释放”或者是“审判”啦)。

这事情闹啊,闹啊就到了49年4月1日,国民党的汉口市地方法院将章月明等五人各处有期徒刑,罪名是“妨害风化、意图营利”。



八个月前,在这片土地上轮了高官的妻女都不算犯罪,而19天当时被轮了的妇女反而刚刚被因此事判了刑。英军如何能相信19天后一群当地的土匪民兵居然敢炮击他们呢……

PS:紫石英号事件(英文:Amethyst incident[1],又称:Yangtze incident,译文:长江事件)是发生在1949年4月20日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期间,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军舰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从而引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的军事冲突,又称中英长江炮战。

user avatar

虽然它非常普通,但是就是非常自信!

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在我党改天换地之前,这一百多年里,西方人在中国就是天龙人,西方军队在中国都是天降神兵,这片土地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共同思想钢印就是西方无敌,中外冲突中国人一定怂!

不要说正港的西方军队和战舰了,就是张宗昌那种狗肉军阀的垃圾部队里,养百来个白俄流氓,冲锋时候把帽子一摔露出一头杂色的毛,端起刺刀吼几句洋文往对方阵地一冲,对方看到对面来的特娘居然是洋人,立马就溃散了,屡试不爽,那些年洋兵在中国就是人均赵子龙。

英国海军里有一个“扬子江海军少将”的专门头衔,用来颁给常年驻留长江的英国舰队指挥官,但是长期以来,驻扎在长江上的都是这种战舰

这种“战舰”,吨位大多两三百吨(最小的不到百吨),吃水浅,耐风浪差,航速一般在10节左右,有个学名叫“浅水炮舰”,这货根本没有出海的能力,甚至说它炮舰也不尽然,很多船根本没有炮,主要火力是一挺机枪的都有,比如下面这位

当年长江上列强的“军舰”堪称博物馆,连明轮船都有,事实上,列强在长江的舰队,服役时间通常都在50年以上,烂到不能用了还在用。

就是以上这些破烂,愣是在长江上横行霸道了百来年,把民国政府、各路军阀视为无物,1926年制造“万县惨案”的就是这种船

1926年8月29日,驻守川东的川军杨森部三只木船,因英国商船“万流”号过错而沉船,船上56名官兵遇难,85000银元,56枝枪,5000余发子弹沉江。同时,“万流”号不仅没有认罪,反而在英国军舰“柯克捷夫”号的掩护下,迅速逃逸至重庆。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兼四川省长,以万县为大本营的杨森在得知消息后,下令扣押途经万县的英国商船“万通”号和“万县”号,迫使英方商谈赔偿问题。不想,英国方面,尤其是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的态度强硬、蛮横,他们于9月5日下午5时左右试图强行劫夺被扣船只,并发射重型炮弹300余发,猛烈炮击万县城区长达三个小时。炮击过后,县城沦为废墟,大火一夜未灭,根据当时行政部门的统计,惨案造成万县军民死亡604人,伤398人,不过,真实的数据应远不止于此。

相比上面那群垃圾,紫石英号自信满满,又何足怪?

我紫石英可是正规的军舰呐!可不是老掉牙的武装摆渡船,老子满载排水量1500吨,1943年才下水,服役不到10年,在长江上已经异常牛逼了,简直是降维打击啊!

user avatar

约翰牛:我TM哪知道你们兔子跟秃子和辫子不一样啊……

鹰酱:我TM也想问……

user avatar

紫石英号,6门102

伴侣号,4门114

伦敦号,8门203,12门102,[可能大家对203没直观印象,该口径炮弹一发就有180斤重]。

=================================================


带英远东舰队副司令员真是命大,近距离挨了一发105,居然没受伤。

user avatar

路径依赖

需要负反馈来纠正

user avatar

此答案已作废,因为我认真查了一下资料发现,黑天鹅级这个一千八百吨的鸟玩意?根本不配叫护卫舰,除了锅炉房弹药库防护约等于没有。

黑天鹅级之所牛逼到名垂历史是因为他便宜,轻小却五脏俱全,一千吨能塞进去火控优秀的三门MK2,对空雷达,对海声呐反潜深弹还有好几门高平两用炮...........拿防护换的。

确实是我记错了,紫石英号事件中,对解放军炮火基本免疫却造成解放军巨大伤亡的是伦敦级重巡洋舰(的八英寸主炮,我方公布的2百余人伤亡几乎都是他的八英寸主炮打的),解放军直接命中了八英寸主炮炮塔都没用,但是是发现解放军的炮火下,基本不可能完成给紫石英挂上铁索拖走的任务于是撤退,....紫石英号那个毫米级别的防护,确实不配在长江里来去自由.....

不带政治观点,只从理论上来说来一艘正经驱逐舰,好好操作其实基本就可以对解放军的地炮105HE免疫了,(我之前也是按这么理解的)可是仔细一查发现,黑天鹅就是个雷达声呐强化的浅水炮舰,连护卫舰都不配,还TM驱逐舰......,......

以下是原答案


因为理论上如果英国人不浪的话,当年解放军的105高爆弹的火力对紫石英核心部位无能为力。

写在前面(

有人质疑105榴弹炮威力不会这么小或者可以震伤英军。1943年编写的苏联红军野战条令里明确指出,正确修筑的木制战壕壁可以挡住122MM榴弹炮的单次直接命中(因为打碎木头的同时会被提前引爆)严禁红军指挥员无故省略战壕壁。木头都可以,更何况是正儿八经的防护呢?

紫石英号虽然是艘护卫舰,但是舰体也有主装甲带,需要专门的海岸炮才可能打穿,或者用飞机轰炸才可能毁伤核心区。

毁伤一艘军舰不是毁伤上层建筑,打死指挥官就可以的,破坏舰体保护下的锅炉房, 弹药库,或者射击水线以下部分使其进水才是核心。

解放军(除了刚缴获的江阴要塞)只有榴弹炮,打到主装甲带上直接就爆,最多在装甲带上留个小坑 均无法击穿,只能毁伤上层建筑,还无法击穿上层建筑的舰桥指挥塔,主炮防护罩等关键设施。英军如果不是昏了头,舰长被打死之后陷入混乱导致搁浅,估计拦不住紫石英的

并不是说解放军做错了什么或者水平太烂,49年的解放军和51年的解放军是有天壤之别的。49年万国牌武器靠运输大队长赠送,可是运输大队长只赠送过打地面目标的高爆弹啊,没有打这种水面舰艇的炮弹。而51年解放军已经是武器制式化的正规军队了,有自己改造/生产武器的能力了-—所以51年时候英国人没来搞过事情吧....)

有些人指出了我的错误,紫石英号没有带防护的指挥塔,这个确实(一条一两千吨的破玩意不可能带这个东西),所以解放军通过毁伤紫石英上层建筑是可以对紫石英号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效果依然很有限。

炮战中,紫石英号已经不在江阴要塞的射程里,英军不陷入慌乱,操舰正常别搁浅,这东西在长江上随意开,解放军一点辙没有,最多造成英军水兵一定的伤亡,或者毁损主炮,想瘫痪紫石英(比如失去动力,打烂舵机什么的,或者说让其进水倾斜只能龟速移动)根本不可能。除非找苏联人去投弹轰炸,或者找苏联要专门的岸防炮,或者在长江里布雷(这不可能,我们自己还要用长江呢,布雷了自己船怎么过?)

有人举出了凯末尔1915年5月1日在达达尼尔海峡用岸炮和水雷配合击沉三艘英国无畏舰的示例。土耳其事先找德国购买了射击军舰的特制炮弹,还布设了水雷配合,所以凯末尔才能射击英国战列舰。只凭高爆弹对军舰舰体是无效的

紫石英号逃跑时候,在通过江阴要塞时候进行了灯火管制,加上渡江战役才开始几天,江阴要塞才刚才国民党处接手,没做好准备,基本只能瞎打,所以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user avatar

英国人除了横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有火力优势(优势在我之英国紫石英号)。

这是一艘黑天鹅级护卫舰,102毫米主炮就有六门,还有八门20毫米机炮,背后还有国民党炮兵阵地。

解放军在这部署有配属第八兵团的华野特种兵纵队炮兵第三团两个炮连,分别配备日式75毫米野炮三门,日式105榴弹炮三门。

后面来的伦敦号重型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达到13380吨,舰员685人,装备有8门203毫米火炮,12门102毫米火炮,12门40.5毫米机关炮,8挺0.50英寸高射机枪,6-12门40毫米高炮,8-14门20毫米高炮,8具21英寸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还有一到两架海象级水上飞机,以及先进的火控雷达,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系统。可以看出,这艘重型巡洋舰的火力很强大,即使是华野特种兵纵队的所有重炮加起来,也比不上这一艘巡洋舰的火力。还有一艘和紫石英一样的黑天鹅号驱逐舰。

user avatar

《战狼2》最后那段,车队穿越战区,吴京站车上国旗一举,本来打得跟热窑似的敌对双方顿时偃旗息鼓,老实让路。

人家是怕你那块带几个星的劳什子红布吗?怕的是这旗子后面代表的政权,一个十几亿人口、GDP世界第二、军力世界前三、攥着原子弹、有一票否决权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惹到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的代价和内战可不是一个数量级,这是冲突双方不能承受的,不如乖乖闪开别多事。

1949年的紫石英号就是这么个心态,带英这种超级大国——至少自认为还是超级大国,这场东亚内战的双方对他来说都不值一提,米字旗一挂,谁见我地道老伦敦不绕着走——人家可是1300多吨的大家伙,还顶着102管子,解放军又不趁穿甲弹,有甚可怕?(当然正是这种托大导致舰长上来被一发入魂,结果乱中出错搁浅趴窝,要不顶多是被洗洗甲板跑路完事)

然而时代变了,带英早不是昔日带英,中国也不再是昔日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句名言的另一面含义是这种事之前一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说: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user avatar

首先,英国军舰进入长江是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允许的[1],但要求英国军舰每次计划进入长江之前必须将细节通知南京方面,这是1948年11月的事情。从当月开始,英国军舰始终在南京港停泊一艘军舰,每隔约2至3个星期轮换一次。

但是到了1949年的时候,形势发展太快,1月的时候,国府败局已定,解放军已经集结长江北岸。2月8日,国府发表声明,要求所有外国船只撤出长江,并在撤往广州时警告英方,他们不能保证给予英舰的航行许可未来仍能保有其效力,但英舰还是继续驻泊在南京并保持轮换,此时美舰早已撤离。

英国驻华大使Stevenson曾建议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Alexander Madden海军中将推迟轮替,但Madden不以为然,而Stevenson没有反对Madden的行动,也不打算就英舰在长江上的行动征得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同意。然后,“紫石英”号就在这种紧张敏感的局势下进入了国共两军交战的长江水域。

参考

  1. ^ 英人的理由是:对“英国侨民给予保护和精神支持”并“在需要时提供撤退手段”
user avatar

假设你去上学路上,你邻居养了一头羊。你每天上学去都薅它一把,每次薅它它都只会疼的嗷嗷叫吓得不敢反抗,这样从小天天薅薅了它两三年。你会想到有一天你薅了它一把它突然一反常态追着你屁股顶了一条街么?

英国看中国就是这样,他哪知道为什中国人一没换种二没换装怎么突然脾气就硬起来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